张 华,季明春,季全兰,王 甦,廖月霞
·护理教育研究·
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1)
张 华,季明春,季全兰,王 甦,廖月霞
分析现代社会对健康需求的变化及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发展形势,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护士条例》对护理本科教育的要求,参考国内外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现代护理教育观的指导下,通过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临床及社区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及成绩考核等环节来构建新的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我院护理系于1998年在省内率先申报四年制护理本科专业,办学10年来进行了系列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当前社会对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我国护理本科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院护理本科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我院结合当前护理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以护生专业知识结构、执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对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1.1 现代社会对健康需求的变化 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等导致现代社会对健康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需求。
1.2 我国护理教育观的转变 现代护理教育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强调教会学生学习、做人、做事和创造,重视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1]。
1.3 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迅速发展 护理本科教育逐渐成为国内护理教育的主要形式,招生规模逐渐加大,学制以四年制为主,体现培养应用型高等护理人才的教育理念。
1.4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酝酿出台 当前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正酝酿出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该标准是对护理学本科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将用于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评估与认证,包括学校自评、专家组考察、提出建议、发布学校认证和结论等,全国所有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都应达到本标准规定的各项要求。也表明今后我国将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规范和调控护理本科教育。
1.5 《护士条例》的实施 2008年5月12日国务院颁布的《护士条例》开始正式实施。《护士条例》第二章第六条规定,护士执业应当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方可从事执业活动。按照相关规定,自2009年在校护理学生须毕业当年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理本科毕业生无一例外也必须参加执业资格考试,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和护理专业学历证书,才具有到医疗单位应聘护理岗位的资格。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的准入资格,保障了护理安全和护士的合法权益,也是对护理教育质量的检验及对护理本科生执业能力水平的界定,其结果直接影响护理院系的声誉和招生情况,也是关系到毕业生自身成长及就业的关键环节[2]。
根据对现代护理教育观的理解及护理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对护理本科教育的要求,结合《护士条例》对护理执业准入资格的相关规定,深入分析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对护理人才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并借鉴国内外护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以护生专业知识、执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对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环节进行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3.1 确定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与培养要求,是确定课程体系、选择教学方法、制订教学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根据对现代护理教育观的理解及社会对护理本科人才的需求,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对护理本科教育的要求,重新确定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求,热爱护理学专业,具有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对护理学科有正确的认知和责任感,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符合职业道德标准和伦理要求的职业行为倾向,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献身精神、良好的团队精神、跨学科合作的意识、有效沟通、合作技能,系统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和技能,具备实施整体护理、参与社区卫生保健和应急救护的能力,具有基本的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及护理科研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健康保健需求,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3.2 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改革坚持知识传授与素质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根据护士执业要求,优化重组部分基础课程,加大专业课比重。教学内容强调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有效结合起来,强化案例教学并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中渗入专业价值观及职业道德教育。
3.2.1 显性课程体系 ①优化重组部分基础课程: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护士条例》要求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调整学科基础课程群。对部分基础课程进行优化重组,注重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发挥课程整体效应。将公共基础课程整合为通修课程群,整合计算机应用课程,删减基础化学、物理学等课程;优化重组学科基础课程群,将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缩减《人体机能实验学》课时,减少医学基础课程的比重,力求使优化整合后的学科基础课程群体现实用性。②加大专业课程群比重: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要求,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及对历年考题的分析,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紧密结合临床护理执业要求,及时反映当前医学、护理科学技术新的发展和要求。因此,应对专业课程群进行调整。首先,加大护理学导论及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比重;在原有的健康评估课程中增加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常用实验室检查、心电图、X线、B型超声等辅助检查等;结合临床及社区护理进展加大护理主干课程的比重。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紧密结合专业需求,加大边缘性专业课程比重,在原有护理管理学、护理伦理学、护士礼仪、护理教育学、护理科研、护理心理学、专业英语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护理美学与形体训练、家庭护理指导、护理英语口语、护士职业指导、执业护士考试训练等课程。③增设人文及社科类的专业拓展课程群:增加人文及社科类课程群门类及学时,如增设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循证医学、社会医学、临床遗传学、临床科研方法、医疗保险学、医学思维与创新、医学发展史、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程,体现护理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专业特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3.2.2 隐性课程体系 增设拓展专业素质的隐性课程群,如组织学生开展护理专业技能大赛、护士风采大赛、才艺展现、演讲比赛等活动,以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
3.3 改革临床及社区实践教学
3.3.1 加大临床护理见习比重 增设临床护理综合见习Ⅰ、Ⅱ,为学生创造临床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对临床护理的感性认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3.2 增设实习前护理技能训练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中新增护理技能训练课程,结合临床新进展,模拟临床情境对学生进行实习前护理技能强化训练。
3.3.3 改革临床实习 与临床实践基地合作,建立临床教学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临床带教人员职责。结合《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和考试大纲要求确定临床实践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临床小讲课、榜样教学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职业态度教育,指导学生对病人进行关怀护理来培养其人文素质,通过临床实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参与临床护理科研来培养其科学素质。临床实习考核强调综合考核,包括出科理论考核、实习技能操作考核、职业素质考核[3]。与每年5月份的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结合四年制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适当前移临床实习,将临床实习调整为第3学年5月至第4学年3月,以方便学生回校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及应聘求职。
3.3.4 拓展社区护理见习 增加社区护理见习时数,拓展社区护理见习项目,强调早期接触社区,指导学生进行社区健康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开展家庭访视、家庭护理指导、社区健康教育,应用护理程序对社区、家庭及个体进行护理评估、诊断,制订护理计划等。
3.4 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课堂静态教学模式,倡导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如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内容中结合执业考试病案分析题提出若干相关问题,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进行小组讨论,让考生分析、判断、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讲解,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采取小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等方法,通过这些参与式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启发学生通过交流及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建构新的知识点,领悟知识,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及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4]。
3.5 改革考核方式及内容 成绩考核强调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对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考核,结合执业资格考试案例,进行理论考核及临床模拟情景考核。改革毕业考试,进行连续性、多角度评价,实习期间进行阶段考核,每季度进行1次临床护理理论考核,考试成绩按比例记入毕业成绩。毕业前进行护理理论考核、专业实践技能考核及撰写科研设计报告,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1] 韩翠,李继平.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护理学杂志,2008,23(22):79.
[2] 石平,刘凌昕.护士执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优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0):89.
[3] 刘胜媛,李素侠,王庆元,等.关于本科护生临床实习质量保证的思考[J].护理研究,2006,20(4B):1023.
[4] 余晓云.加强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的教育[J].护理研究,2005,19(10A):1983-1985.
Probe into the refo rm of training model fo r college nursing talents
Zhang Hua,JiM ingchun,Ji Quan lan,et al
(M edical College of Yangzhou University,Jiangsu 225001 China)
G420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01.039
1009-6493(2010)1A-0074-02
1)为2008年扬州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编号:[2008]99号59。
张华(1976—),女,护理系副主任,讲师,硕士,从事护理教育及社区护理研究,工作单位:225001,扬州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季明春、季全兰、王甦、廖月霞工作单位:225001,扬州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2009-06-22;
2009-10-20)
(本文编辑 李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