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泥塑艺术保护对策

2010-08-15 00:54徐玉玲张兰芝程红璞
关键词:玉田泥塑唐山

徐玉玲,张兰芝,程红璞

(1.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2.唐山学院艺术系,河北唐山 063000)

玉田泥塑艺术保护对策

徐玉玲1,张兰芝1,程红璞2

(1.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2.唐山学院艺术系,河北唐山 063000)

玉田泥塑;民间艺术;保护对策

玉田泥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其它艺术一样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加快了其消失和失传的速度,加强对玉田泥塑的保护已刻不容缓,通过分析玉田泥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以及玉田泥塑艺术当前的发展现状,提出保护和传承玉田泥塑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在中国民间艺术的宝库中,各民族各地域都有自身独特的民间泥塑形式,诸如淳朴秀润的无锡惠山泥人,写实传神的天津“泥人张”,粗犷简约的玉田泥塑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泥塑艺术也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展现着当地的民风民俗和人们的审美价值,使得中国的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然而,改革开放 30年来,在“欧风美雨”的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中国艺术追逐所谓的“世界性”或“国际性”,似乎不去追逐,中国艺术就会被搁置到“边缘”状态。于是艺术一体化愈演愈烈,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也在“艺术一体化”的进程中被遗忘和淡化。曾经一度繁荣的玉田泥塑艺术也逐渐式微,并且趋于“艺将绝”的危险境地。面临如此的窘况,本文通过分析玉田泥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以及玉田泥塑艺术当前的发展现状,提出保护和传承玉田泥塑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 玉田泥塑艺术的审美性分析

玉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西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玉田之名源于“阳伯雍无终山种玉”的故事,这里在旧石器晚期县城东就有人类活动,是智人顶骨出土所在地,距今已有 17500年的历史。经过先民的历史繁衍、生息、劳动、创造了古代文明。从玉田出土的陶器等汉墓明器来看,可发现先民用泥土制陶的印痕。如今被誉为“泥人之乡”的戴家屯南临鸦鸿桥重镇,东靠还乡河,其地势平坦,土质属褐土化潮土。因泥土粘柔、细腻,晒干不裂而得天独厚。由此,先民赋予泥土以生命的音响与色彩,创造出享有无穷魅力的玉田泥塑。玉田泥塑以刚健质朴、粗犷豪放、简约明快、浑厚自然、热烈绚丽、亲切温润的审美品格展现着当地的民风民俗和人们的审美价值。玉田泥塑在造型上简洁大方,没有细节,然就在这粗线条、粗轮廓的造型中表现出力量,表达出气势,而且不去考虑对象的生理特性,不受透视学、解剖学的限制的自由创造,而是根据主观表现的需要,对特定表现对象的形神特征作自由主动的选择、加工、排列和组合。完全是“想着怎样好看就怎样做”或“取个意思就行”的“随心草”,纯然是庶民百姓心性营构的物化形式。[1]其造型上的高度概括,凝练,异常单纯简洁的轮廓,先声夺人,令人很容易地把握住其造型的表现意义并产生鲜明、强烈、直接的审美感受。

玉田泥塑不求形似而求意胜的美学特征,与中国艺术的精神是一脉相承。从造型审美特征来看,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也就是说,玉田泥塑造型,富有现实形态的感性特征,又富有创造者主观形态的理性品质,这种艺术创造的“虎虎生气”,使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品质在泥塑造型上整合成一个自由随意的审美境界。它既不要求自然物象的所谓逼真性,也不要求符合透视规律的所谓科学性,而在于追求艺术创作过程或欣赏的过程中给创作者和欣赏者带来的美感以及唤起对生活美的体验;对于色彩的大红大绿,王朝闻先生认为:“这种基调恰恰是一种精致的组合,这种组合是按生命自身的规律来进行的,因而更自然,更为精致,更富有浓烈的文化气息。”“陶醉于自己的灵感而表现趣味的民间艺人,才有可能作为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才有可能获得情绪饱满的创作热情,从而获得创造性的满足,用美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求善的愿望。”[2]玉田泥塑作为民众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寄托情怀的一种介质。它充满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富有强烈生命节奏,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了当地人们朴素的审美意识。

二 唐山玉田泥塑艺术当前发展现状

通过田野调查和对民间艺人的访谈,我们了解到 30年代初期是玉田泥塑生产销售的鼎盛时期,泥人造型达 300余种。戴家屯、西高桥两村的家家户户都掌握了制作各种音响泥人的技巧,男女老幼一齐动手。当时,泥人在附近鸦鸿桥集市上有长达一华里的摊点,形成了泥人一条街,来往北京、天津、山东、东北等各地的商贩络绎不绝。后来遭受到了三次大的冲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 50年代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第二次是 1966~1976年的文革“破四旧”对传统文化的大批、大破坏;第三次是 20世纪 80年代后期至今的现代化冲击。前两次是突如其来的破坏,运动过后又逐渐恢复了泥塑的制作,而第三次冲击是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是广大农村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条件下对文化选择的结果,是民众的主动选择和适应。因此,第三次冲击对传统文化的消解是最彻底、最全面的。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目前玉田泥塑正面临濒危乃至消失的窘况。

引发玉田泥塑濒危乃至消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玉田泥塑艺术是来源于田间地头,反映的是民众日常生活场景和喜闻乐见的文化题材。其传承方式就是“师傅带徒弟”的“口传身授”,重视技术和程式化的传承,“如老人们这样教的,就这样做就行了”,相对来说,从业者不需要多少文化素质,只要学到技术就行,这就决定了他们很难建立一套完善的艺术理论来传承和发展。二是从玉田泥塑艺术的制作方式来说,是半耕半农的手工艺制作方式,忙时干活、闲时搞“手艺活”,走街串乡或街头集市、庙会中间兜售。民间艺术创作的不定期性和季节性,以及较小的区域内很难形成较大的市场份额。而这种手工制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冲击了民间艺术。三是从物质形态来讲,科学进步带来新材料的多样化,曾经风靡一时泥塑玩具如“娃娃咕”、“泥狗狗”、“泥人”、“不倒翁”等被塑料玩具和金属玩具代替,泥塑艺术的不易保存,易碎的特点也成为硬伤,塑料和金属坚硬,容易保存,而且价格还便宜的特点,使得泥塑玩具市场份额逐渐减少,曾经依赖泥塑生存的民间艺人逐渐改行从事其他行当,即便是执着多年的老艺人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如今西高桥村 70多岁的吴玉成老人始终坚持着做泥人,可是其后代却无人愿意去继承这一手艺。四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文化观念,许多人认为新时代需要新的艺术形式,这些山坳里、田野里的古老艺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民俗的淡化使民间艺术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民间艺术逐渐与生活脱节,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三 保护和传承玉田泥塑艺术的对策建议

玉田泥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其它艺术一样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加快了其消失和失传的速度,加强对玉田泥塑的保护已刻不容缓,下面笔者谈谈保护和传承玉田泥塑的对策建议:

1 用法律的手段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国内外的普遍做法,最先是日本和韩国,国内的许多地区先后制定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地方法规。利用法律手进行保护。要借鉴国内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和保证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立法保护是国际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通常做法,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之一。早在 1950年日本就颁布了《文化财产保护法》,1962年韩国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所以这两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破坏,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7年通过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2001年发布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国际的大背景影响下,中国国内也积极作出响应,学者们纷纷提保护的建议。在 2006年10月25出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以法律形式进行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文件中,一律称之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3]这部法律在突出保护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强调优先保护那些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因此唐山市也应该确立相关的保护法规来抢救濒临消亡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例如出台《唐山玉田泥塑保护条例》,从玉田泥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制作技艺保护和传承,作品、产品保护和市场管理等方面予以立法保护。让玉田泥人艺术在彰显唐山文化底蕴、张扬唐山地方特色,建设先进地方文化的进程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 当地文化部门应该加大投入,设立相应的博物馆挖掘、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博物馆除了具有收藏功能、研究功能,同时还具有教育功能。博物馆应该免费开放,以实物展品、录像播放等形式展示相关的基本知识,对参观者起到知识普及的作用,激发他们对民俗文化的热爱;教学功能:博物馆可以作为第一课堂,直接进行教育活动,可以与其他形式的教育工作起到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另外,博物馆还具有交流功能,能吸引国内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为文化的交流搭建平台。正是因为博物馆具有多项功能,所以文化遗产更多的应该在博物馆实现其文化价值。博物馆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有计划、分步骤地记录、拍摄一些民间礼仪、仪式、舞蹈、工艺、技艺等,使博物馆成为鲜活文化的保留地。唐山大钊公园内的冀东民俗艺术博物馆创建于 2002年,是一家民营博物馆,馆内系统展示了多年调研抢救的成果,展览展出《唐山古代民间陶瓷》、《唐山皮影艺术》、《唐山玉田泥塑》等七大部分 12个专题,在唤起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同时也成为许多中小学、大学院校的民间民俗文化教育基地。

3 提高民间艺人的地位。目前,玉田泥塑民间艺人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健在的艺人如吴玉成、刘广田老人也没有真正的传人。年青一代都不愿学习民间文艺,除枯燥难学的因素外,关键是民间艺术、民间艺人地位还不高,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提高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给他们适当的津贴非常必要,给与一定的生活保障,解决艺人生活问题,看病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如果全社会形成了尊重民间艺人的氛围,就会有很多人学习民间文艺。

4 唐山市应该设立专项泥塑保护基金,建立“大师工作室”。建立工作室有许多益处:一是可以调整大师的理念,进一步激发大师的创作热情:二是“工作室”挂大师的牌子,有利于招贤纳徒,名门出高徒。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制定“工作室”级别标准和相配套的鼓励措施以吸引年轻一代来学习泥塑的热情。

5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弘扬了民族民间泥塑艺术文化。许多地区在挖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过程中,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节和文艺汇演,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如在每年的陶瓷博览会上可以举办玉田泥塑专题展览,通过展品展览、泥塑现场制作技艺表演等方式来起到广泛的宣传和认知作用。

6 相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关要积极参与,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并投身到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工作中。学术研究既是挖掘、保护、传承、创新的基础,也是一种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通过对玉田泥塑的调查,对玉田泥塑发展的历史、玉田泥塑的制作技艺、泥塑的种类、题材内容等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编纂成书,为挖掘、抢救、保护、继承和弘扬玉田泥塑艺术奠定理论基石。

7 教育行政部门要把玉田泥塑纳入素质教育,增强青少年一代对本地域的传统民间文化的认同感。现在有一种十分可怕的现象,外国传入的节庆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而对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却一无所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教育与民间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因此,把民族民间文化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既是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的需要。中小学可以作为劳技课,让他们亲手制作泥塑,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制作能力,拓宽了思维想象能力,而且加强了他们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热爱。大学院校可以作为选修课,教师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玉田泥塑的艺术魅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实践课让他们自己去调查研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青少年就能够认识玉田泥塑的文化价值、引导他们重视关注自己本地域的特色民间文化。

8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宣传工作,各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要经常举办论坛、讲座和展览,宣传、介绍文化遗产,普及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关心并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并参与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另外,还可以利用当代数字化与网络化的特点,达到保护与传播的双重功效,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亦或音乐图像都可以借助网络实现全球超越时间空间的资源共享。

9 档案局应该设立传统民间艺术档案资料。对唐山的民间艺术如玉田泥塑、唐山皮影、乐亭大鼓、唐山评剧、剪纸等进行组织搜集整理归档。针对玉田泥塑来说,档案内容应该包括玉田泥塑的历史及工艺制作流程、泥塑大师个人资料、作品实物及获奖照片、文献资料等,以文献、实物、图片、音像等形式保存。

10 把旅游资源开发、景点建设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唐山目前正在加快建设“文化名城”的步伐,南湖公园景区的规划将使唐山的旅游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巧妙融合是当今旅游业打造旅游品牌的发展方向和普遍的做法。因此景区建设要高度重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景点的内容,使旅游景点锦上添花,还是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极好途径,是相得益彰、两全其美的事。因此可以在景区内设立民俗文化园、成立各类民俗艺术工作室、布置民俗艺术展区等,这种直观的视觉感受更能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与热爱。

11 要保护民间艺术就要为民间艺术找市场,有了市场才能进行有效保护。有了市场才有人将民间艺术传承下去。产业化发展玉田泥塑是一个行之有效地方法。

民俗文化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把市场机制引入民俗文化产业,使之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在更深的层次上发掘民俗文化的价值,让人民群众从中得到实惠;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广阔的大市场顺畅地对接起来,使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民俗文化产业化,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培育民俗文化企业。企业是对民俗文化进行产业、开发的主体。民俗文化企业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使泥塑艺术品系列化。二是抓市场。市场是对玉田泥塑文化进行产业开发的导向。譬如可以举办民俗文化节,全面展示玉田泥塑产品,并且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客商考察参观,提高玉田泥塑的知名度。三是抓品牌。品牌是对玉田泥塑文化进行产业开发的命脉。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和重要战略资源,在文化产品的竞争中举足轻重。

民俗文化融入经济,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既不丧失民间艺术的原真品味,又要适应现代文化消费情趣;既要突出艺术内涵,接续民间工艺代代相承的图文记忆和制作技巧,又要突出商品属性。同时,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现代企业机制相结合,进一步把玉田泥塑文化产业推向市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形式,解决文化生产关系不适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多种模式,培育壮大产、学、研一体化的民间艺术产业基地,将研发、生产、展览、销售市场化,进一步增强玉田泥塑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以上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同样适用于其他的民间艺术形式,皮影、评剧、乐亭大鼓等都面临着这种失传的窘况。绝活“不应绝去,是因为其重大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增长,传统工艺及其制品将越来越为公众所珍视和喜好,从而凸显其更高的价值。我想,只要我们形成普遍的共识和文化的自觉,民间艺术生存的土壤会更加肥沃,会有更好的发展态势。

[1] 潘鲁生 .论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0.

[2] 潘鲁生 .论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0.

[3]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4] 王树生.唐山玉田泥塑[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Key words:yutian clay Sculpture;folk art;conservative strategies

Abstract:As a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Yutian clay has the unique spiritual values,ways of thinking and imagination that the Chinese nation implies as the other arts,which embodies the Chinese nation’s vitality and creativity.However,with the process of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speeding up,its environment has been a serious threat,and the speed of their disappearance and lost is strengthen,the protection of Yutian clay can’t be dela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esthetic features and Tamada’s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Yutian clay art,at the same time,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tect and Heritage the Yutian clay.

Yutian Clay Sculpture Art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XU Yu-ling1,ZHANGLan-zhi1,CHENG Hong-pu2
(1.Artistic University,Hebei Polytechnic,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2.Artistic Department Tangshan College,Tangshan Hebei 063000,China)

J 528

A

1673-2804(2010)05-0218-04

2009-11-16

猜你喜欢
玉田泥塑唐山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老人废品站“淘”书上万本捐建图书室
唐山香酥饹馇圈
The Research of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董福宁与他的泥塑世界
济源钢铁嬗变之道——探寻河南省人大代表李玉田的治企哲学
王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