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辉,董康成,于守武
(1.河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2.河北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
知识分子视角下当代大学生思想内涵应然状态
郑建辉1,董康成2,于守武1
(1.河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2.河北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
知识分子;当代大学生;思想内涵
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由于大学生思想的茫然而导致创新乏力已成一个不争的事实,试图从社会学视角把当代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来剖析当代大学生思想内涵的应然状态,从而给高校探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规律、新方法、新途径,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又一个新视角。
对知识分子是什么,依据常常是他的职业。一些人提出用脑力劳动的人就是知识分子,那么在西方或当代中国会有千千万万的人从事知识分子的工作。然而本文认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不一定不是知识分子,而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人也未必就是知识分子。我们定义知识分子的标准不是他们做什么工作,而是他的行为方式,及其本人看待自己的方式和他们所维护的价值。
我们不能把知识分子与谋生联系得太紧,虽然为一种思想而活会让读者觉得过于理想化,但这却是近几个世纪成千上万人行为的动因。事实上,无论人们对这种理想主义持有多大的异议,它却激励了许多人,使他们看到在习惯的日常现实生活之上存在着创造的可能性。
即使成为一位学者,也不能说他就等价于是一名知识分子。布尔迪厄所说的要想“拥有如知识分子这一头衔,文化生产者必须把他们在特定文化领域里的特殊专长和权威用于这一领域之外的政治活动”,从布尔迪厄的观点看,相对论并不使爱因斯坦成为知识分子,对哲学的思考,对社会的评认,对法西斯的愤怒,对和平的渴望,使爱因斯坦成为知识分子。在中国,五四运动中的李大钊、蔡元培、鲁迅等是中国近代大学中的知识分子先驱,他们开创了一个批判运动的新时代,同样,拍案而起、反内战、争民主的闻一多,“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的马寅初,痛批“党化教育”的任鸿隽等学者,亦是让人尊为中国近代大学中“知识分子”的典范。鲍曼提出,“成为知识分子就意味着要超越自己对自己的职业或艺术流派的偏爱和专注,关注真理、正义和时代趣味这些全球性的问题”。因此知识分子最赞许的美德是有能力追求独立的和自由的生活。
知识分子应需要在意识上与日常事务的惯例和压力保持距离。一个脑力劳动者受到外部力量、法规、常规等的控制越多,就离自己是一名知识分子越远。知识分子的意识渴望自由,就是因为明白思想不可能按照时间表或者特定机构指令而发展。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一定程度的超然对获得观点和创造性至关重要。如果他们的思想和他们受雇于某个机构一样被限制,那么知识分子将变成纯粹的专家和技术官僚。20世纪 60年代发表的一份重要的美国研究提出,假如知识分子们迷恋于“成就”,就将意味着近代历史所了解的那种知识分子的终结。因此,只有当知识分子永远保持与培养本人对精神价值的最高追求,且以独有的批判能力与日常工作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而不十分关心切身价值时,他们才能充分地服务于社会。不管是怎样的环境,知识分子也往往不安于现状,不过也存在着为统治群体服务的知识分子,但这类名流很快转变为拥护者和辩护者,而违背了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追求,最终被排除在知识分子的群体之外。无论是保守的还是激进的知识分子都因为自己对现状不安的本性而与实际的社会事务相冲突,前者批评事物的现状,目的是开历史的倒车,后者则是为社会的某些方面加以改进。
知识分子的言行大多表现是为自己所在的群体或社会整体利益服务。他们声称一切言行都为了整个社会整体利益才被人们尊称为知识分子,他们很难既为思想而活又不试图去影响他人或社会。他们生命存在的价值就是为真理和他人而进行社会参与,这意味着不仅参与到创造性的思想活动中而且也担负着社会责任。假如成为知识分子必须在“受教育程度”和“对民众的影响”中选择一个的话,知识分子更愿意选择后者。因此,他们最突出的特征在于他们的公共性,他们的理性、批判性、以及直接的社会影响力。“知识分子是社会中具有特定公共角色的个人……知识分子是具有能力‘向 (to)’公众以及‘为 (for)’公众来代表、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此时的知识分子作为知识人,更强调其公共性,西方学者称这一类人为“公共知识分子”。[1]
有很多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他们有时被描绘为文化标准的卫士,一群永远的批评者和异议者,社会的良知。也有人把知识分子定义为 “从来不对现状满意的人”,在综合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现代语境中知识分子是有一定思想 (为思想而活,而不是靠思想生活。刘易斯·科塞 (Lewiscoser)语),能在意识上与世俗保持距离,为追求真理和为自己所处群体的整体利益而永不安于现状,积极参与社会,带有批判精神的人 。在此意义上,大学生应该是“合法的”知识分子了。
在社会这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中知识分子与大学生之间的“血缘”关系不仅是历史的启示,也是大学本原意义之所在。近代之后,随着知识分子的体制化和专业化,大学几乎吸纳了一切主要的知识分子活动,大学成为知识分子主要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大学生群体中由于知识分子的加入而呈现生命的活力,而知识分子依托大学与社会保持着必要的张力,充分展示着自己的精神气质。
1 大学生的产生——知识分子精神诉求
“思想自由的结果必然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思想的拥有者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渴望与别人交流、传播自己的思想,渴望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引起共鸣。对理想的共同追求和强烈地渴望,使他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2]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还是宋明时期的书院,都显示时代精神的承担者需要一个寄存精神的寓所,在那里,能够自由地交流、探讨、发展和传播新思想,释放精神力量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这些“智者”精神的家园实际上就是萌芽中的大学。在激烈的交锋中,真知灼见、技高一筹者常常脱颖而出,其周围逐渐形成一个“群”,其中既有平等的交流者,也有慕名而来的求学者,在那里他们不知明天自己是否还是某一观点的主人,但他们却在那里“痛并快乐”地活着。当这种思想交流和传播日益频繁,乃至有了固定的场所、相对稳定的参与者和追随者时,原始形态的大学便诞生了。从这种意义上看,大学生的诞生尽管离不开其所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但是知识分子本能的精神诉求以及对自由精神生活的渴望也是大学生的出现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因。
2 大学生——未来知识分子的源泉
大学生之所以成为知识分子的源泉,与大学所提供给学生的精神养分和自由和谐的氛围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在思想交汇之地的大学,各种思想不受阻碍进入校园,在校园里交流、碰撞、裂变、新生,使成长中的知识分子沐浴着五彩缤纷的精神之光,自由地吸收精神养分。以苏格拉底式的交往,与先知、同辈毫无限制地相互发生联系,彼此提出挑战性问题,形成“和而不同”的局面。这种高容量、强论争性的自由平等的氛围,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活力,并激发着他们自我意识和精神的自我完善。其次,大学所传授的知识并不是某一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而是超越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界限的系统基础知识。大学所培养的知识分子是博学之士,而不是技术专家。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的变化和技术更新的需要,自主地调整知识结构,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完善自己的精神生活。第三,大学知识分子理性探究的深层气质乃是对真、善、美等终极价值的执着追求。“这一境界也是大学教育最深层亦即最高培养目标。领略此境界的大学知识分子从而可能超越私利的狭隘限定,而以公共性视野思想行事。”[3]通过大学这一知识分子的再生产机制,知识分子群体得以代代相继。
从大学的起源来看,知识分子是大学的缔造者,作为大学存在主体之一的学生理应是知识分子的一部分,而且大学生也是知识分子“江山代有才人出”之源泉。随着大学的发展和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走进大学,大学成为知识分子的净土。知识分子与大学生从开始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这种关系也越来越紧密,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作为“知识分子源泉”的大学生,大学也毫无保留地给予知识分子成长所需要的一切。文至于此,以上论述证明大学生是知识分子这种问题性命题的假设应该成立。
1 自由精神
当代大学生“知识分子”思想内涵中的自由精神,旨在强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也即知识分子在从事文化性活动中,必须不受任何外在地束缚,能够自由地表达、交流和探讨。而自由之精神,不仅表现在学术研究上个人自在的“消极自由”,还表现为超越专业分工的公共关怀的“积极自由”。所谓积极自由,即是强调人是自己的主人,其生活和决定完全取决于他自己,而非任何外部力量。当一个人能够自主、自觉,而不是沦落为物品、对象或奴隶的时候,他就是 “积极自由”的。而消极意义上的自由,则是强调人的行为不受他人或外在权威的控制与干涉,远离强制,远离奴役,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主、自觉。尤其是当社会公共事务偏离了理性航道、价值取向发生扭曲时,知识分子敢于挺身而出,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以维护社会应有的意义境界。“在意见与言论自由上毫不妥协,是世俗知识分子的主要堡垒,弃守此一堡垒或容忍其基础被破坏,事实上就是背叛了知识分子的职守。”[4]历史上各时代的大学知识分子前仆后继、宁死不屈、舍生取义、捍卫自由都展现了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正是当代生中国大学“知识分子”思想内涵中自由精神的最高追求。
2 独立精神
大学生“知识分子”中的独立精神不仅是相对于社会组织而言,而且也是相对于民众而言的,他秉持良心,忠实于自己的思考,独立地做出判断。即使在知识分子群体内部,知识分子个体也是相对独立的,他既不盲从,也不故意标新立异。惟其如此,才是实现 “志业”的必然条件。独立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追寻到远古时代的“隐士”(anchorite)。独立是知识分子在世生存的本质特性之一,这种独立精神表现为对社会主流与中心保持一种自觉的间距化或边缘化,对权威地拒斥、对真理地执守。“他只对他的思想和见解负责,他根本不考虑一个时候流行的意见,当然更不考虑时尚的口头禅……一个知识分子为了真理而与整个时代背离不算稀奇。旁人对他的恭维,他不当作‘精神食粮’。旁人对他的诽谤也不足以动摇他的见解。世间的荣华富贵,不足以夺去他对真理追求的热爱,世间对他的侮辱迫害,他知道这是人间难免的事。依这推论,凡属说话务求迎合流俗的读书人,凡属立言存心哗众取宠的读书人,凡属因不耐寂寞而不能抱持真理到底的读书人,充其量只是读读书的人,并非知识分子。”[5]当然,“知识分子所表现出的独立精神并不是妄自尊大,自以为是;不是拒绝合作,一味单干;也不是归隐山林,自在自得;更不是不谙世事,与社会生活绝缘。知识分子的独立是建立在理性权威的基础上,是发自内心的群体性自信,是‘道同则共谋’、‘道不同则不相与谋’、‘和而不同’的精神品格。”[6]
关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典范,我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陈寅恪不得不让学界人士敬仰。对历史的研究,陈寅恪先生主张:“要看原书,要从原书中的具体史实,经过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一定要养成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批评态度。”[7]早在 1929年春,陈寅恪先生在撰写《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时即已指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而。……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8]此文意旨,陈先生本人于 1953年底拒绝中央邀其担任中科院中古史研究所所长一职,在给科学院的回信《对科学院的答复》中曾有名确的解释。他说撰写此文的目的是,要“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谛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学说有无错误,这是可以商量的,我对于王国维即是如此。王国维的学说中,也有错的,如关于蒙古史上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就可以商量。我的学说也有错误,也可以商量,个人之间的争吵不必芥蒂。我对胡适也骂过。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以为是最重要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一切都是小事,为此是大事”。他并说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完全见于此碑文中,“至今并未改易”,所以他说:“我决不反对现在政权……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既不是我的学生”。很明显,强调学术研究坚持自由、独立,正是陈寅恪坚持一生的学术主张。
陈寅恪是一位坦荡的知识分子,他在这封信中所要表达的正是一位知识人对于学术研究自由空间的向往。对于一位以学术为志业的知识人来说,学术研究的核心只是一个求真的过程,研究者的目的主要在于想弄明白这个概念、理论、事实等的真相而己。“一个学者争取学术的自由独立和尊严,同时也就是争取他自己人格的自由独立和尊严。假如一种学术,只是政治的工具,文明的粉饰,或者为经济所左右,完全为被动的产物,那么这一种学术,就不是真正的学术。因为真正的学术是人类理智和自由精神最高的表现。它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它是独立的,不是依赖的。学术失掉了独立自由就等于学术丧失了它的本质和它伟大的神圣使命。”[9]
3 批判精神
当代大学生“知识分子”思想中的批判精神是其自由精神和独立精神的自然衍生物。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和批判精神,使得他们面对当现实生活与知识分子所持的理想信念和真理不一致时,敢于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表述己见。他们常常超出专业范围,思考关涉人类社会的普遍性问题,并通常超前提出新的价值理念和思想,使大变动中的社会有一个内在的精神支撑和整合基础,使一个处于急剧变化中的社会得以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纠正和自我定向。因此,他们对于社会现实总是持批判态度。“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应该从所谓实际事务的人称之为乌托邦理想的观点对这个既定文化进行连续地、不妥协地批判……如果我们,作为知识分子,不规定和重新规定实在,谁将这么做?”[10]“知识分子的功能既然在解释外在世界的情景,很自然地,他总是倾向带着怀疑与批判的眼光,他的想法与看法与社会现状总是有距离的。而没有一个现实社会是圆满的,也因此知识分子总是无法对现实社会不保留地加以拥抱的。……不论如何,知识分子总多少带着批判社会或反社会的性格的。”[11]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向度,能超越现实价值体系进行更为广大、更为深远的思考。知识分子既身处社会中心思考现实人生,关注百姓的生活状态,又以边缘人的勇气形而上地把握人类的命运及其发展问题。批判不是目的,批判的目的在于建构,在于匡扶正义,在于推进社会重心的复位和理想价值系统的现实化。
知识分子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的良知”,主要来自于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无畏的批判精神。因而一定意义上自由、独立与批判精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失去了独立,就无从获得真正的自由,批判也因此是无力的;而失去了自由,独立就没有任何意义,批判也不复存在;失去了批判,独立与自由都将面临萎缩之后地死亡。自由、独立和批判精神进而成为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的最核心要素,最真切的表达。
时间记载着文明的传承,不管社会思潮如何沉浮跌宕,历史的长河里总有当代大学生需要的而且可以寻得到的更趋稳定的东西——独立、自由、批判精神,也有着学界前辈们不平凡而又鲜为人知的故事,“有自始为之而即致其长虑却顾者,章炳麟是也。有自始舍旧谋新。如恐不力,而晚乃致次骨之悔以明不可追者,陈三立、王国维、康有为、严复、章士钊是也。有唯恐落伍,竟竟焉日新又新以为追逐,而进退维谷,卒不掩心里之矛盾者,梁启超、胡适是也”。[12],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当今,做为时代 “宠儿”的大学生真的需要在自己的思想内涵中多一些“独立、自由、批判”的知识分子精神,做一个饱含“人文情怀”的时代精英。
[1][4] 爱德华·W·萨义德 .知识分子论 [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6、6.
[2][3][6] 刘亚敏 .知识分子与大学精神 [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3):7-11.
[5] 殷海光 .中国文化的展望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543.
[7] 转引自蒋天枢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M].(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22.
[8] 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二篇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246.
[8] 转引杨东平编,大学精神 [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0:142-143.
[10] C.W right Mills,Power,Polics,and People:The Collected Essays of C.W rightMills,ed.W ith and introduction by Lrring Louis Horowitz[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231-233.转引自张汝伦,思考与批判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525-526.
[11] 王小波,等 .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 [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165.
[12] 刘梦溪 .中国现代经典·钱基博卷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563.
Key words:intellectual;contemporary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thought Connotation
Abstract:Nowadays,society lies in transitional period.Being at a loss,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are short of innovative spirit,which is an obvious fact.In the view of sociology,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veal the conno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thoughts.This article offers another new angle to probe into new law, new method and new rout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work for the 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to promot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and college.
Contemporary Un 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Thought Connotation Under Intellectual View
ZHENG Jian-hui1,DONG Kang-cheng2,YU Shou-wu1
(1.College of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College of Information,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G 641
A
1673-2804(2010)05-0099-04
200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