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2010-08-15 00:49孙玲霞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集约城市化土地利用

孙玲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城市化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孙玲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得以迅速增长,而农业用地则急剧减少,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城市土地必须走节约集约利用的道路。在我国实施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城市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一、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作为一个现代概念,起源于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工业革命,二战以后,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城市化成为众多学术领域以及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但是,处于不同的研究角度、目的和方法,城市化的定义也就存在差异。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定义:

1.人口迁移意义上的城市化

早期的城市化理论均是从人口迁移角度出发,将城市化定义为人口在地域上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和集聚。威尔逊(Christopher Wilson)在其主编的《人口学辞典》中所作的解释是“人口城市化即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1]。”辜胜阻认为城市化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市地区集中的过程[2]。

2.地域空间意义上的城市化

从地域空间上考察,城市化的过程包括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因此,城市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居民聚落和经济布局的空间区位再分布,并呈现出日益集中化的过程。

3.经济结构转换意义上的城市化

这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还包括非农产业投资及其技术、生产能力在城市的集聚。城市是人类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中心,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3]。

4.居民生活方式改变意义上的城市化

这种定义认为城市化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城市”特征对农村地区的传播和影响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它意味着人们不断被吸引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组织中去,而且还意味着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强化[4]。

本文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表现为城市数量增加、城市面积扩大以及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的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一种动态过程。

二、城市化发展规律

1.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具有阶段性规律,全过程呈“S”型运动。城市化进程要经历发生、发展、成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城市化初期,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低于30%,这个阶段的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第二阶段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即城市人口比率超过30% 但小于70%,这个阶段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第三阶段为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即城市人口比率超过70%,这个阶段的城市化进程停滞或下降。

2.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是整个世界城市化进程中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突出的表现在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人口规模结构中大城市所占比例的增加。大城市超前增长具有客观必然性,其原因在于大城市在资金、人才、信息、交通、市场、管理和效率等方面比中小城市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一特征反映了世界城市化整体运动的趋势,是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规律,并不贯穿城市化的始终。

3.区域差异规律

自工业社会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能力大为提高,区位、交通、信息条件以及社会因素在生产力和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城市成为产业分布的“集聚点”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正是由于不同区域生产力要素和条件的差异性或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导致了城市化的区域差异。针对世界范围的城市化差异,用经济发展理论来分析,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将导致一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占有比较优势和有利于其货币的国际化程度,这将促使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从而形成新的经济中心或使之转移。

4.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规律

该规律主要是指现代化工业的兴起,使生产要素不断集中,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为城市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和各种社会条件。而城市化的发展又推动工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其聚集效应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二是城市人口的增加扩大了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三是从科技文化和服务等方面为工业化发展创造条件,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它们两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

三、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人口增长及聚集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我们如果把土地利用视作一个开放性的整体系统,人口则是该系统结构的组织者、参与者,同时还是系统输出品的消费者。换言之,人可以通过生产技术、活动方式来调节、组织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同时,作为参与者,也占有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作生存生活的场所——居住地;最后,还作为消费者,消耗土地利用系统的产品,增加对土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压力。因此,人口数量的增长或者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居住地的增加和土地利用系统输出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这一现象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输出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只有两条途径:一是扩大土地利用面积,开发未利用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强度;二是调整、优化系统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系统的能量转化生产能力。同时也不可忽视由此而带来的诸如土地退化、环境质量降低等问题,从而影响土地利用的格局。

人口的数量对土地利用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的土地面积范围内,人口越多,人均土地数量就越少,人地矛盾越尖锐。同时,人口数量的增长必然会带来对各种土地的需求的同步增加,需要更多的土地提供食物及其它农产品,需要更多的土地建设住房和提供生存活动的场所,也需要更多的土地建设工厂等,以生产人们所必须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必然会带来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相对减少。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镇人口迅速增长,人口空间分布向中心城区集中,导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土地由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转化,人口因素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

2.产业聚集及产业升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在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上,肖万春指出,城市化的依托是产业的发展和聚集[5]。城市化水平与二、三产业的比重呈正相关关系,第二、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将导致城市化率的提高;反过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会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城市化特别对第三产业具有优化和提升的促进作用。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引起土地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导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由于各产业部门的土地生产率、利用率不同,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之下形成了相应的土地利用结构。在第一产业占比重大的前工业化阶段,土地利用以农业用地为主,城市和工矿交通用地占地比重较小。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农业用地和农业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没有新的农业用地资源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农业用地便会逐步减少,而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则不断扩大。这个过程一直要持续到后工业化社会,工业用地的增长会稳定下来,但交通和居住、旅游用地的比重还会继续增加。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也正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用地注重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等经济新增长产业的布局,这些新的经济增长产业也代表着城市经济扩展的方向,其用地需求则代表着城市用地扩展的空间方向,用地扩展表现出明显的产业引导特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土地利用结构亦将随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急剧变化。在没有新的可开发复垦土地资源的地区,建设用地的增加必然会导致耕地的减少。

3.技术进步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土地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即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提高,这种转变是生产要素使用的高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提升,从以前主要靠增加资源的投入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管理,以达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土地利用角度来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经济部门的土地占用水平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二是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提高,这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以及投资增加所致。

一般来讲,技术进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形式,其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根本作用在于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狭义技术进步的特点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对生产要素或经济资源的本身性状进行了改变,如原本无力开垦的滩涂、盐碱地等变成耕地或其他形式的用地;广义的技术进步则并不要求资源本身的改变,或者说并不直接体现在生产因素上,它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但并不改变参与经济循环的经济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这种技术进步的效果是通过对经济资源配置的优化——即经济管理的进步来实现的,它改变的是经济活动中各类土地资源形成生产过程的组织形态或相互结合的状态,从而形成结构效应。

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从而在内涵上增加土地的供给。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当我们假设科学技术水平一定,土地与其它要素之间的组合则要遵循下列原则,即土地资源的份额减少时,就必须增加劳动力和资金等非土地资源的投入量,反之亦然;第二,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土地与其它要素间的“配比关系”,从而向节约土地的方向发展;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突破现有报酬递减规律的制约,增加相同土地投入时的产出。

4.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需求总量水平的上升、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首先,经济增长过程之中,经济产出增大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对土地等投入性生产要素的生产和服务功能的大量需求;另外,经济增长也影响着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加快,更多的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急剧改变着土地利用结构。随着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为指标的经济发展和消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结构和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从而会促进高产和优质种植业、畜牧业和林果业的发展,导致农业内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除了满足人们的温饱之外,人们对居所、能源、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必然带来与此有关的土地资源需求。在小康生活水平下,除粮食外,肉蛋奶果蔬的需求增加了,耕地的作物种植结构也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料三元结构转化,园艺、畜牧、水产等多种经营用地也增加了。到富裕生活水平时,如当今发达国家,更讲究生活舒适和良好的环境,于是停车场、度假别墅、旅游用地、环境保护区等用地的需求便应运而生。而要持续满足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推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基础。

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城市化的意义

1.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城市土地必须节约集约利用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产资料,为人类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料以及合适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无限的要求迫使人类社会必须节约集约用地。实施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延缓城市外延扩张的速度,更好的保护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促进生产、生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土地必须节约集约利用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农用地与未利用地是宝贵的资源,现代人的过分攫取就会造成对后代人的损害。因此,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要立足现在,兼顾未来。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保护了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提高城市土地使用率,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3.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城市土地必须节约集约利用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人均土地少,人均耕地资源更少,且耕地后备资源缺乏。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不能走外延式、粗放式的发展道路,不能盲目扩大城市的占地规模,而应对城市用地精打细算,努力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走集约化、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1] 祝影. 城市化的人类学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01,4.

[2] 辜胜阻. 衡量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研究[J]. 西北人口,1993.

[3] 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J]. 城市规划,1999,12.

[4] 刘传江,王志初. 重新解读城市化[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4.

[5] 肖万春.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聚集效应[J]. 经济学家,2003,2.

F293.2

A

1008-7427(2010)06-0096-02

2010-03-27

作者系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集约城市化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
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