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锐
(襄樊学院,湖北 襄樊 441053)
浅析《李尔王》中的“美”
徐 锐
(襄樊学院,湖北 襄樊 441053)
作为古今闻名的莎翁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文章从多个侧面,即悲剧性、人物本性和和谐性等三个方面着手去分析和欣赏这部巨著,浅析了作品中对人性的真、善、美的赞颂,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试图从多角度挖掘出作品内部所蕴含的独特之美。
李尔王;悲剧;人性;和谐;美
英国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的悲剧名作《李尔王》,与其另外三部作品《哈姆雷特》、《奥塞罗》和《麦克白》被世人合称作他的四大悲剧。《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传说,真实地反映了原始积累时期动荡不安的英国社会的面貌,反映了文艺复兴晚期封建阶级走向衰亡的历史。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描述了主人公李尔王——一个刚愎自用,昏庸无能,脾气暴躁,性情多变的封建专制昏君,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竟要根据女儿们的甜言蜜语来判断她们的孝顺程度, 从而以此来分配自己的权力和财富给几个女儿。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的虚伪和奉承之语,由于充分满足了李尔心底里的虚荣,所以她们获得了父亲丰厚的财富和权力的奖赏。而善良真诚的小女儿因为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便遭到了父亲李尔王的反感和误解,被断绝父女关系,并将她驱逐到境外。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玉,决意娶考狄利娅为皇后。后来当李尔王离开皇位,准备轮流住在两个自认为孝顺的大女儿家中安享晚年时,居然被丧尽天良、忘恩负义的两个大女儿狠心地赶出了家门;当年的国王只好到荒郊野外,变得疯癫痴傻……当真心敬爱父亲李尔王的小女儿得知父亲的悲惨遭遇后,不计前嫌,勇敢营救父亲,可不幸的是交战中被杀害。终于此时幡然醒悟的李尔王看到了真正深爱自己的女儿死后,也在绝望和悲痛中死去。最后两个丧尽天良的大女儿也恶有恶报,以悲剧收场。
《李尔王》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莎翁的重要作品之一,是具有极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的。文章选择从“美”的角度,分别由三个不同侧面去分析和欣赏这部巨著,试图从另一角度挖掘出作品的独特之处。
《李尔王》深刻地展现了莎士比亚对世界的完美理解,他以美的方式诉说着世界的悲剧和人生的困苦,这种发自心底的哀诉比歇斯底里地怒吼,更有说服力,更能唤起读者的共鸣。其实这种把人身上最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美,更能触动人心,引人深思。
人物李尔是这部戏剧的核心,他的悲剧性最引人注目,作者设定在他身上的悲剧效果最震撼。李尔的形象塑造体现出来的伟大“不在他的巨大的身躯,而在他的思想伟大,他的激情爆发出来,像火山一样可怕,它像风暴一样搅起海浪,翻开海底——李尔的内心——展现出无穷无尽的宝藏。”[1]读者从他身上读到的感觉,不是悲伤,而是悲壮,是那么地凄美,那么地震撼。“在舞台上我们看到的不过是躯体的摇颤和衰弱,狂怒而无能为力。而在阅读时我们看不见李尔,我们就是李尔,我们进入了他的内心思想,一种宏伟感支撑着我们,足以挫败女儿们和风暴的恶毒……李尔把自己的老年等同于天的老年,他责骂上天对女儿的不义视而不见,提醒上天‘你们自己也老了’……”[2]
当李尔和小女儿经历了种种磨难,终于重逢时,又让读者体会到了那种感人的父女之情,让读者看到了即使被父亲误解,仍然对父亲充满了感恩之情的善良女儿,于是这种血浓于水的情感更让这部悲剧充满了感动之美。小公主考狄利娅用她那纯真却真诚的心,发出了心底里对父亲的爱的呼唤:“我的亲爱的父亲!但愿我的嘴唇上有治愈疯狂的灵药,让这一吻抹去了我那两个姐姐加在你身上的无情的伤害吧!”[3]此时善良的小女儿那种纯美的形象跃然纸上,仿佛她那水晶般晶莹纯洁的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而后来作者又把考狄利娅的结局设置成悲剧,让这种纯美的形象变幻成了一种凄美的形象,让这种美超脱,脱离一切世俗。这样,让李尔最后死在最爱自己的女儿身旁的场景才能感人, 才会使人痛不欲生,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让可让情感整体得到升华。
从古至今,“悲剧已被证明是各类文学作品中最能打动人的,而多数文学评论家也公认《李尔王》虽然不是莎士比亚最完美无疵的作品,但却是他所有悲剧中悲剧性最强的。”[4]
在剧中众人物身上,读者可以感受到莎翁笔下众生的个性之美,人物性格主题更是鲜明。而从这些鲜活的人物中,我们也体会到了剧作家心中所崇尚的人性之美。
最让读者感动的就是有着一颗美丽高贵的心的小公主——考狄利娅。即使一片孝心被父亲李尔王视而不见,甚至被误解,赶出家门,善良的考狄利娅仍然怀着感恩的心:“父亲,您把我生下来,把我教养成人,爱惜我、厚待我;我受到您这样的恩德,只有恪尽我的责任,服从您、爱您、敬重您。”[5]从考狄利亚口中说出的话犹如一股山间的清泉,是那么地亲切温馨,“她的声音总是那么柔软温和,女儿家是应该这样的。”[6]言语中字字珠玑,充满了一个女儿从心底里对父亲的敬爱之情。她不仅是个孝顺的女儿,也是个诚实的姑娘。当面对两个虚伪的姐姐为得到父亲的财富,不惜阿谀奉承的场景,考狄利娅仍表示“不会把我的心涌上我的嘴里;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7]如果把这部悲剧比成茫茫的黑夜,那么小公主考狄利娅就是黑夜里的一颗夜明珠,有她在,黑夜不会让人那么害怕,不会让人那么寒冷,让人感到了人情的温暖,绝望中的一点希望。
莎翁不仅让读者在女性人物身上领略到这种“美”,而且在男性角色的塑造上也力图将这种美感表现出得更加淋漓尽致。当自负的李尔不听良言,应要将善良的小女儿考狄利娅赶出家门,而却将领土和财产分给对他毫无真心的女儿时,一直对他衷心耿耿的大臣肯特竟敢冒犯上砍头的危险进良言:“你以为有权有位的人向谄媚者低头,尽忠守职的臣僚就不敢说话了吗?君主不顾自己的尊严,干下了愚蠢的事情,在朝的端人正士只好直言进谏。”[8]最终忠心的臣子被昏庸的君王发配放逐。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这样,也不能改变肯特的赤胆忠心,继续护主,“自从您开始遭遇变故以来,一直跟随着您的不幸的足迹。”[9]无论君王曾经怎样对待自己,只要主子有需要自己的地方,一定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他就如同受过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英国大臣,把中国的“三纲五常”奉行到了极致,他忠诚的个性在莎翁笔下美得闪闪发光。所以当帮助小公主考狄利亚营救李尔王时,肯特不仅没有索取酬劳,而且还说道:“只要自己的苦心被人了解,那就是莫大的报酬了。”[10]
除了肯特这样的正面形象在莎翁笔下散发出了人性之美外,剧中另一个大臣—葛罗斯特也是如此。虽然葛罗斯特被莎士比亚设计成了一个昏庸无能的反面人物,但当经历了一番挫折顿悟之后,他还是意识到先前的自己是那么地为富不仁,所以后来他看到穷人的悲惨之后,终于感叹道∶“让那穷奢极欲、把你的法律当作满足他自己享受的工具、因为知觉麻木而沉迷不悟的人,赶快感到你的威力吧;从享用过度的人手里夺下一点来分给穷人,让每一个都得到他所应得的一份吧”。[11]尤其是后来,当他得知自己的主子处于危难之时,他坦言:“大不了是个死——他们的确拿死来威胁——王上是我的老主人,我不能坐视不救。”[12]同情心和赤诚心让人感动不已。
甚至连剧中的曾经刚愎自用的李尔王,作者在创作时也先让他在经历了重重苦难的洗礼,最后发掘了他心底里那种善良的本性。“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13]李尔即使尊为帝王,平日骄纵蛮横,但也有同情之心,尤其经历了人生巨大的挫折和失败后,他的心灵也受到了洗礼,心灵深处的善良本性被唤醒,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生动的主人公。
和谐是纯水,能浇灭怒火;和谐是善良,可以感化邪恶;和谐是每个人在工作、生活、情感方面的有机统一,是意识与行为的有机统一,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表现出来的是融入社会,有益于社会。
正如剧中的主人公李尔,与他的小女儿再次重逢相认的情节设计,其实也体现了一种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当李尔和考狄利娅父女相认的时候,和谐之美被作者体现到了极致。《李尔王》“肯定了世间的正义,肯定了仁慈的上帝统治下的和谐的秩序。”[14]“人文主义理想不以人的死亡而泯灭,而被一代新人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才是这部悲剧的精神实质”。[15]人终究是要回归社会的,一个众叛亲离的,被家人抛弃,被社会抛弃的人是不会有存在价值的;只有与家人团聚,回归社会,才能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和谐的社会秩序才能重新建立。虽然李尔在剧末仍以死告终,但他“死在他获得精神上重生之后,因此他的死不是一般意义的悲剧,而是一种胜利。”[16]纵使李尔曾经深深伤害过对他深爱的美丽善良的小女儿考狄利娅,甚至把小女儿狠心地赶出家门,但小公主还是能宽容地理解和原谅了她一直敬爱的父亲,甚至不惜在危难时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保护李尔。所以这种女儿对父亲的原谅,父亲对女儿的忏悔,无不体现了宽容的和谐之美。和谐让人间充满真情,让世界安宁和幸福,莎翁让读者体会到了人间的真、善、美,让读者身处和谐社会,享受和谐之美。
在《李尔王》中,我们也从另一个反面人物身上看到了整部作品所反映出的和谐之美。他就是爱德伽——一个好赌嗜酒的纨绔子弟,“一颗奸诈的心,一对轻信的耳朵,一双不怕血腥气的手;猪一般懒惰,狐狸一般狡诡,狼一般贪狠,狗一般疯狂,狮子一般凶恶”。[17]爱德伽作为大臣葛罗斯特伯爵的儿子,是封建社会的上层阶级,他有与生俱来的高贵身份和地位,但他没有与生俱来的贵族素养和风度。所以当爱德伽丧失了天赐的身份和名利之后,即在被逐出家门后, 他自己变得一无所有。由于丧失了经济来源,境况迫使他不得不改变从前的恶习;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洗礼和磨练之后,他才学会从老百姓身上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爱德伽的思想和性格也由此被磨砺得成熟。最终,这个曾经的纨绔子弟被磨难脱胎换骨,具备了一个贵族公子应具有的风度。作者在悲剧的情景下用喜剧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以往不为社会所接受的爱德伽如何变得与世界和谐,与社会融洽,并如何改过自新,迎接新的生活。作者宽容地处理了这个人物,让他洗心革面,同时让他唤起了读者心底深处的同情和宽容,从而不仅使爱德伽本人和他处的当时社会和谐了,也让读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达到了和谐共容,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着实令读者感叹作家文学功底之深厚。
[1][2] 杨周翰. 莎士比亚评论汇编[C].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3][5][6][7][8][9][10][11][12][13][17]朱生豪. 莎士比亚全集[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14] Irving Ribner, “The Gods Are Just∶ A Reading of King Lear,”in The Tulane Drama Review, Vol. 2, No. 3, 1958.
[4][16] 陆谷孙. 莎士比亚专辑[M].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15]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 莎士比亚研究[C].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A brief Analysis on "Beauty" of King Lear
XU Rui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more than one side the beauty of King Lear, one of Shakespeare’s four famous major tragedies. It bases its beauty on analysis in such three aspects∶ the tragedy, the humanity and the harmony in this masterpiece. And it analyzes Shakespeare’s eulogizing 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in human nature, the yearning for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ries to interpret the unique beauty in this masterpiece in new and varied lights.
King Lear; tragedy; humanity; harmony; beauty
I106
A
1008-7427(2010)06-0076-02
2010-04-13
作者系襄樊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