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

2010-08-15 00:49董业凤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职业化就业指导辅导员

董业凤

(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 广东 肇庆 526061)

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

董业凤

(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 广东 肇庆 526061)

职业化是中国高校辅导员的必然趋势。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离不开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职业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辅导员职业化水平的高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至少要做到严格准入,自我学习。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职业能力

一、高校辅导员岗位现状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等做了规定,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应该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同时对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要求。以上文件把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2008年2月在上海召开的首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大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讲话中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关键是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必然离不开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职业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辅导员职业化水平的高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首先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角色等进行分析定位。

目前各高校存在对辅导员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问题。有的高校把辅导员等同于一般行政管理人员,甚至场所管理人员等,存在严重岗位不明确、职责不清问题。

200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24 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曾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是“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服务育人工作,注重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虽然该文件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作了要求,但是却没有明确而具体的岗位职责。导致高校辅导员现实工作中,更多的沦为具体事务的办事员、学生的“保姆”、各类突发事件的“消防员”,导员成为了“万金油”岗位,学校中的任何部门工作只要涉及学生,都可以找辅导员,所有责任都要辅导员承担。导致辅导员疲于应付各类事务性工作、救火员般处理学生各类突发事件。正是由于岗位职责的不清晰,不明确,给辅导员自身带来了困惑,特别是繁重的具体事务工作,使辅导员缺乏思考的时间,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缺少思考和探索。

由于这些现实因素,导致高校中辅导员岗位成了学校中比较低级的岗位,一些学校部门或者专业课老师轻视辅导员的工作,认为那是谁都能做的岗位,甚至有的行政领导认为没有必要设置辅导员岗位。有些高校辅导员岗位甚至成为学校一项福利——学校引进人才的家属的安置岗。

中央十六号文件公布后,各高校加大了辅导员的配备力度,同时也加强了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力度,但是由于我国没有学生工作事务专业,在招聘中基本是不限专业的招聘应届毕业生,导致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的良莠不齐,严重损害了辅导员队伍的整体职业素质。

高校辅导员全称是思想政治辅导员,主要工作内容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状况将严重影响了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如果辅导员本身职业素质不过硬,政治立场不明确,影响了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状况,将会影响高校的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何谓职业化?在MBA课程中将职业化解释为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2]。工作者要完成岗位职责,必然要求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高低是一个工作者是否最佳的专业的完成工作职责,扮演好工作角色的关键。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是指高校专职辅导员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和培训,达到辅导员职业资格要求,通过严格的考核、晋级、淘汰等完善机制,长期保持辅导员这一职业的相对稳定性。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影响职业活动效率的个人心理特征。人的职业能力是由多种能力叠加并复合而成的,它是人们从事某项职业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总和,也是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职业能力说明一个人在岗位职责方面能否胜任,是一个人在该岗位能否获得个人成就感的重要因素[3]。

高校辅导员是多重角色,多种身份的综合体。2008 年2月25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杨振斌在上海表示∶我国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党政管理干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远不止这两个身份。从身份方面定位:从学校角度出发,辅导员是高校教师,是党政管理干部,对学生而言,辅导员是老师,是朋友,是大哥哥/大姐姐。从职业方面定位,辅导员是担任“两课”和就业指导课程的高校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咨询师,是引导学生合理就业的就业指导师,是负责学校具体学生事务办事人员。

高校辅导员是具体学生工作的办事者,是服务育人的服务者,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是学生群体和学生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校各个部门的协调者,是学生工作的研究者等等。

为了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辅导员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哲学背景知识,熟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懂得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指导学生工作。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疏导,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可以辨别学生一般的心理健康疾病,并懂得简单的心理治疗方法。由于学生工作繁多,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管理学知识,懂得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使自己从“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劳累,身心疲惫”的繁重学生事务中抽身,高效率的完成学生工作。

随着我国高校并轨,学生的工作不再实行定向分配,而是自主择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成为了高校辅导员分内的工作。目前,各高校虽然陆续设立了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实际上也就做一些与学生毕业有关的程序性或事务性工作,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选择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甚微。那么,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高校辅导员就要担负起就业指导师的角色,引导学生从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探索,做好职业规划并最终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

三、高校辅导员如何提高职业能力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暂未设置有关学生事务工作方面的专业,尽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名称上有相似性。但是从职业能力角度分析,特别是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远远没有达到该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在西方发达国家,虽然他们没有专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的工作者但是他们却有专门的学生司负责全面的学生事务工作。对于想从事学生工作的人有相当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比如美国有近百所大学设有培养学生事务硕士的专业,为大学学生事务部门培养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学生事务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学生事务工作也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同时他们还引入各种资格证认证机制。要想进入学生事务领域必须具有心理咨询、学生事务实践、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学科背景知识。

再比如担任就业指导课的辅导员,由于缺乏相应的背景学科知识,使部分大学的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走过场,成了部分学生的作业课,补充睡眠的睡觉课。但是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港台地区,就业指导课教师通常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咨询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硕士学位,担任顾问、导师需要具有博士学位。美国、加拿大对于就业指导从业人员还有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在咨询辅导能力方面要求较高,如美国生涯发展学会|(NCDA)1988 年把一般咨询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个别和团体评量能力、管理和行政能力、执行能力、咨询能力作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的六大基本能力。由于就业指导的正规化、职业化,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能力。但是在我国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多是由一线辅导员和行政人员等兼任,学科背景复杂,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有较大差距,由于本身工作较多,在时间上、精力上、心态上的投入都不够,严重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如何培养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校方面严格准入机制,从源头抓起;二是辅导员自身也是最主要的,必须通过入职后的自我学习,具备辅导员岗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

第一,严格辅导员的准入机制,抓好入职后的培训。

目前,按照国务院、教育部有关高校辅导员建设的文件精神,各个高校切实加强和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别是重视辅导员的招聘工作。招聘工作在严格条件筛选的基础上,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选拔优秀的辅导员充实到学生工作队伍,进一步推动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在招聘中不仅要考核应聘者的学习成绩、政治表现,还要进行职业兴趣测试。要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由于我国没有专门的学生事务工作专业,因而可以不限专业的招聘。招聘的重点放在考察应聘者通用能力上。其次,重点抓好入职后的专业培训。比如广东省每年都在8月份进行“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岗前培训”。笔者认为光是做好入职前培训是不够的。由于新晋辅导员从未接触过学生工作,岗前培训只是对入职后的工作做简单介绍,仅仅是抽象介绍。新晋辅导员在工作一个周期(可以是一个学年也可以是一个专项工作)再进行培训。那么,再次的培训不再是抽象的说理而是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相联系,再次培训在提升专业技能方面的作用将事半功倍。

第二,辅导员自身的主动学习是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首先,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提高职业能力的基础。辅导员需要对个人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进行梳理和澄清,确定辅导员岗位是否是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辅导员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及特点,明确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思考自己对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有没有兴趣,想不想为教育事业而奋斗一生,是否具备做辅导员的基本素质,是否适合从事学生工作等问题。

其次,主动学习是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辅导员岗位要求具备马哲、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学、职业规划学等专业知识。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把日常工作做好的前提下,不断学习并将学习内容应用于实践。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理论和学生工作相结合,侧重实际应用,不能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或者为了学历而学习。同时,有计划、有步骤的通过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来提高自己工作的实效性。

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必须熟练地使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必要时进行一定的心理治疗;专业的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认真细致的做好学生事务工作;热情亲和的对待每个学生;快速精确地完成学校领导部门的工作指派等,是一个辅导员专业精神的体现。“专业的、认真细致的、热情亲和的、快速精确的”等这些形容词是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的一部分。

再次,辅导员应该具备优秀的语言力、服从力、执行力、领导力、组织力、协调力、学习力、抗压力、自省力、控制力、思考力、沟通力等等。

最后,由于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多的教育者,辅导员个人的人格魅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所以辅导员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以无限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正面楷模。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个多方面合力叠加的结果,重点是辅导员自身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当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高了,专业化水平高了,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个人成就感获得了满足,才会将辅导员这个职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的提高,是辅导员专家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基本点。各高校应该千方百计的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

[1] http∶//wiki.mbalib.com/wiki/%E8%81%8C%E4%B8%9A%E8%8 3%BD%E5%8A%9B

[2] 杨振斌,冯刚. 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汤耀平.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新论[M]. 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

[4] 赵庆典.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况及启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

[5] 程社明. 你的船你的海——职业生涯规划[M]. 新华出版社,2007.

G45

A

1008-7427(2010)06-0054-02

2010-04-10

猜你喜欢
职业化就业指导辅导员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