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安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探讨
张君安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学与管理理念,根据高职学生专业特点及未来从事职业需要及学生自身的需求,为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体育教学环境,使高职学生具有一定体育文化欣赏能力,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运动健身的基本方法和提高体育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并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的技能和健身运动的方法,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为未来生活及工作储备职业体能、技能和生活的能力。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2005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明确指出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的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为1200余所,招生人数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之余,占据了半边江山的局面。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还没有自己独立的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及体育教材。目前各高职院校所沿用的《纲要》是国家教育部2002年8月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还是沿用原来中专或普通高校的体育教材,没有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特点来新编教材,学生不愿接受。结果造成教师越拼命教,学生越是不喜欢的局面。为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总目标是由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而决定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围绕这一总目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学与管理理念,根据高职学生的职业需求,为其营造一个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使高职学生具有一定体育文化欣赏能力,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运动健身的基本方法和提高体育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并掌握有效提高未来职业需要身体素质技能和健身运动的方法,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和谐发展。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建立适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与管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和教学组织的运作方式。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有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评价机制改革等几个重要方面。
3.1 构建新的体育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向导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在高职院校强调“以就业为向导,以社会需求设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设课程”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主导下,学校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终身所从事职业”为主线,把“育体育心”、“未来生活需要与学生专业主体需要”、“增强操作能力与终身受益”三者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学科需要、学生需要、社会需要、职业教育特点,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就业为向导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3.2 大胆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面对传统体育课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提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学校体育改革可以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原有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进行带有质变的扬弃过程。只有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体育教学归入学校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必将认识到体育是建设和谐校园、塑造学校形象的一项重要工程,尽快摆脱重德、智而轻体思想的影响和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建立一种新的师生之间互动的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于体育教学模式是设计、组织和调控体育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它以一种成熟的经验来丰富理论,有必要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统一性作深入的研究,以促成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深化、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丰富化以及体育教学实践的灵活运用。应坚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以产教结合为途径,以改革为动力”,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定位和办学特点,建立“学校——职业协调发展”的高职特色体育教学模式。在实现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目标的同时,应积极树立高职院校社会本位教育思想,开展未来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的特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即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坚持办学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3.3 调整体育教学内容,适应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的职业需要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应把学生的职业需要放在首位。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健身运动和体育保健的基本方法,掌握运动技能,还应积极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职业体能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锻炼方式和内容也有差异性,在具体职业体能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分专业授课的方式,关注学生参与体育的动机、兴趣、爱好、在体育锻炼和活动中得到乐趣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与此同时,教师必须熟知学生专业的特点,在针对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制定出与他们从事专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体能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应进行有选择性的改革,即“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3.4 改革体育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体育现存体系普及高校体育课程评价存在的评价指标单一,主要以运动技能成绩为主。忽视发展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及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害怕厌倦情绪,使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缺乏针对性,体验不出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由诸多因素决定,如先天、遗传、营养、生长环境和运动锻炼等,用同一的评分标准存在缺陷,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对学生成绩应作多维度评价,既要有运动成绩的定量评价,也要有学习态度的定性评价,对身体形态技能变量只作相对评价。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对学生多采用支持鼓励的方法,教师对学生进行控制和调整。评价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内容,三者应全面和谐发展。体验教学考核与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身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内容体系,学校、教师、学生充分开发课程资源,遵循体育教学规律,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注重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同时必须根据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确立一些基本要求,以客观性、整体性、指导性和科学性为原则作为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准则。评价标准可以多样化、形式化、丰富化,全面评价学生。
4.1 新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备它的特点和要求,在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体育教师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就业需要,创造一些灵活、多样和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例如:办公型专业。在高职院校中较常的一种类型,如外语、文秘、计算机、设计等职业均属此类,长期伏案、低头含胸、精神高度紧张等这类专业的典型特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因该有针对性的增加拳击、健身操、韵律操等锻炼项目。直立型专业。如市场营销、会展、文管等专业属于这种类型,长时间站立,含胸使人体协调机能和各器官的负担加重,易出现下肢淤血、血流不畅,静脉曲张和心血管疾病多发症状。因此,要增加健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锻炼项目。服务专业。如导游、酒店管理、空中乘务、民航运输等专业,高强度劳动,长时间使运动系统和心脉功能负担过重,易出现过度疲劳,肺部以及心血管疾病。因此,要增加抗晕眩和耐力、灵敏方面的项目。如休闲运动、防身防卫、打球、游泳、急救等。
4.2 项目制自主选课运作模式
项目制自主选课是高职院校体育教改的一大亮点,它树立体育课为专业课服务为导向,实行开放式学生自主选课的运作模式。项目制自主选课不仅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和环境,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使他们能自觉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之中,并使学生达到“乐中动、动中练、练中学、学中用”的目的,以享受体育的乐趣。同时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考评也将更为客观、更为准确、更为合理化。因为项目制学生自主选课,将使学生有机会接受更多体育课教师的指导,这样,学生在对教师进行教学考评时,就会对上过自己课的不同体育教师进行比较,评出他们心目中的优秀教师。
4.3 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管理体系
对体育课程的选课、成绩管理、上课考勤、学生体质测评、课外活动等考核实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高校体育课程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减轻体育教师的额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根据选项课程的开设情况以及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制定完整的体育教学纲要、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评定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必须建立在学生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体现职业性特点的新课程体系。根据不同专业需要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学新模式必须与学生未来职业和工作性质、工作条件紧密联系,必须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专业特点相联系,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讨,这是完善高职体育教学发展中继续要思考的问题。
[1] 国务院.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Z]. 2005.
[2] 王崇.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方向的探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
[3] 张华.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的探讨[J]. 四川工商职业学院学报,2004,2.
[4] 李加奎. 关于体育课程模式构建之思考[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
[5] 邓泽民,赵沛.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 中国北京出版社,2006.
[6] 吴龙.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5.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Study
ZHANG Jun-a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must establish “health first” ideology and education “poople-oriented” concept in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College Stuents in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needs and vocational students to the their needs, to creat a relaxed and harmonious environment Physical Education, Vocational students have some appreciation of sports culture, sports and health grasp the basic knowledge, sports fitness and the basic methods of sports and cultural knowledge, training students lifelong sports consciousness. Improve physical fitness and to get the skills and fitness exercise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various sports activities, to science and sports training for the future life and work of occupational physical reserves, life skills and the ability.
Vocation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Research
G71
A
1008-7427(2010)06-0036-02
201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