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与语篇衔接手段

2010-08-15 00:54桂永霞
关键词:连接词下位图式理论

桂永霞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1450)

图式理论与语篇衔接手段

桂永霞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1450)

图式理论;语篇;衔接;连贯;理解

讨论了图式理论以及图式的5种特征1)可激活性;2)可省略性;3)共知性和个性化;4)层次性;5)可恢复性。并具体分析了语篇在使用诸种衔接手段如:代词的照应、名词的重复、省略、连接词等的时候,正真起作用的,使语篇语义连贯或使语篇能够被理解的,是图式,以及图式的那些特征。图式即对客观世界的经验。图式理论运用到话语分析中可以直接回答“为什么有些事实在话语中被省略而可以被理解,并可以再现”的问题。图式对话语的理解是纽带,也是潜在的障碍。

一 图式理论

图式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经验或常识,或具体地说,是人们对于某一客体,事件,行为的许多种属性的知识建构。一般认为,图式里某些关键的语项(key linguistic item s,英语里称为triggers)可以激活某一图式,图式中没有用语言表达的部分(英语里称为defaultelements)被认为是已知的。

例:Cook(1994)给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证人到法庭讲述他案发那天上午的行踪。按法庭惯例,他应向法庭讲述一切——“全部的真实情况”。证人这样开始:

(1)“七点四十,我醒了。做了烤点,沏了杯茶,听了听新闻。然后,约八点半,去上班。……”

Cook(1994:12)

这样的陈述足以让法庭满意。但这就是“全部的真实情况”吗?如果证人如下陈述:

(2)“七点四十,我醒了。我穿着睡衣躺在床上,静静地躺了几分钟后,我脱掉睡衣,下了床。走到卧室门口,打开房门。打开走道上的灯,穿过走道。打开浴室的门,走进浴室,扭开热水阀,把热水放进浴盆。……”

这样的陈述既真实,也清楚,但显滑稽,“太多”。但证人是怎样知道他该陈述多少才算“全部的真实情况”的?他是怎样知道省去可以省去的细节的?

图式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省略。图式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经验,或具体地说,是人们对于某一客体,事件,行为的许多种属性的知识建构。一般认为,某些关键的语项可以激活某一图式,图式中没有用语言表达的部分被认为是已知的。这里,证人认为法庭与他有着相同的图式。如果这段陈词由Cook本人杜撰,那么,作者认为读者,证人,法庭与作者本人都有着相同的图式。“被省去的成分”(default element)是大家共知的经验。这已知的部分用语言陈述出来则显滑稽。如果“他穿着衣服去上班”是不必用语言描述的常识。但“他穿着睡衣去上班”则需要特别的语言描述。因为“穿着睡衣”是该图式中特殊的现象,或者说是本来不包含在该图式中的成分,即不属已知部分,则不能被省略。所以,法庭要求的“全部的真实情况”不能咬文嚼字地理解。

从例(1)可以看出,图式具有:1)可激活性;2)可省略性;3)共知性

图式还具有:4)层次性;5)可恢复性;和6)个性化

例(1)提供了一幅清晨上班前的图式。该图式由几个部分(起床;做烤点,沏杯茶,听新闻,上班)组成,这几个部分被分别称为下位图式。“躺在床上”,“脱掉睡衣”,“走出卧室”,“走进浴室”等又是“起床”图式的下位图式。“床”,“被子”,“枕头”,“侧卧”或“仰卧”等又是“躺在床上”的下位图式。

这就是图式的层次性。图式具有上位图式,上上位图式,再上位图式,下位图式,下下位图式,再下位图式等等。上位图式中的部分语项可以激活下位图式,下位图式的部分语项可以激活上位图式。如例:(3):

Flight715 has been unable to take off1The p ilot has been taken ill1(译:715航班未能起飞,飞行员病了。)

Cook(1994:13)

尽管“飞行员the p ilo t”一词这里是第一次提到,但英文例句该词的前面使用了定冠词“the”,被看成是已知内容的再现。“飞行员”(下位图式)是前一句“航班起飞”图式(上位图式)知识里的一部分;在“航班起飞”图式里,“飞行员”被当成是已知的而被省略了的成分。可以说下位图式中的语项“飞行员”激活了上位的“航班起飞”图式。使本来已知的而被省略了的成分得以恢复或再现(revival),并能自然地被读者接受或理解。这就是图式的可激活性,层次性与可恢复性。如果某一特定的读者或听话者从来都不知道“航班起飞”与“飞行员”。上位图式里,被认为是已知的而被省略了的部分“飞行员”,对他们就具有不同的含义。因而他们对“起飞(take off)”和“航班(Flight)”也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图示的个性化特征。

从后面所要讨论的语篇的衔接方面来看,名词“飞行员the p ilot”是上位图式“航班起飞”的部分内容在下文中重复出现,起到了衔接的作用。

二 语篇的衔接手段

语篇(discourse),是在交际中使用的任何长度的话语或文字,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长篇。语篇具有衔接性(co2 hesion)和语义连贯性(coherence)。

语篇的衔接性,是指语篇中的词与词之间,句语句之间,段语段之间具备一定得联系;连贯性则是指语篇的语言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即:能表达某一完整的意义或能被理解。Cook(1994:29)

语言学家们(首推韩礼德)对衔接关系给与了极大地关注与研究。人们普遍把代词的照应,名词的重复,省略,连接词等当成语篇的几种主要的衔接手段。(胡壮麟,1989: 150)。

我们要讨论的是,衔接手段与图式知识之间的关系。任何一种衔接手段只是形式上的,而真正起到衔接作用的,使语篇语义连贯的,是图式知识。

1 照应

代词被称为照应词,又被称为指示语。是广为使用的衔接手段。见例

(4)The teacher sent the class dunce to the headmaster be2 cause he wanted to throw pellets1

这里,指示语“他(he)”起到了衔接的作用。但是前面三个名词老师(teacher),差等生(dunce),和校长(headmas2 ter)均是可以被指的对象。根据常识,根据学校的等级关系,只有学生才最有可能掷石弹(pellets)。因此“他(he)”指代差等生(the dunce)。我们获得的指示意义,并不是代词本身给予的,而是通过关于世界的知识,即我们所说的图式知识而获得的。

2 重复

重复是通过词汇在上下文中的反复使用实现的。通常是上文中出现的词汇,在下文中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出现;而更常见的则是,将上文中出现的词汇,省掉部分内容,将另外的部分词语在下文中反复使用。或上文图式中的内容,以新的词汇形式重复出现。还有上位词,下位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重复手段。词汇的重复,其实与代词的照应或指示功能是相同的。我们这里不一一举例说明。仅举一例:

(5)句(1)Merchants in the Middle Ages who traded in sp ices,silk and carpets had no knowledge of the landsfrom which they came1句(2)For them,the Eastremained a mystery1句(3)The regionwas a remote p lace,ruled over by the fabulous Prester John1句(4)This rulerwas said to be immensely wealth2 y,farwealthier than any Western monarch,and the commodities thatfound theirway into European marketp laceswere an indica2 tion of his riches1

(Widdowson 1978:68)

为了方便分析,在上述语篇四个句子前面标上句(1),句(2),句(3),句(4)。

句(3)中的“这个地区(The region)”与句(1)中的“这块土地(the lands)”是同义词重复。而句(2)中的“这东边的地区(the East)”虽同样表示地理位置,却含有句(1)中“这块土地(the lands)”所没有明说的含义:“东边”。我们是怎样获取这一层的含义的呢?或者,我们怎样知道者这东边的地区就是前一句中的那块土地呢?

前一句中提供了历史时间:“中世纪”;提供了历史事件:做香料,丝绸,地毯贸易;提供了地理知识:出产香料,丝绸,地毯的地方。根据我们的历史地理知识,我们知道在中世纪,盛产香料,丝绸,地毯并以此做贸易的是东方国家,特别是现在的中国地区。且第三句中的“这个地区(The region)”也获得了同样的含义。这就是图式知识的再现与恢复,在语篇中真正起到了衔接的作用,实现了语篇的连贯。

也就是说词语的重复所起的衔接作用是图式知识或关于世界的知识来实现的。或者说,语篇的连贯是图式知识起作用的。

3 省略

我们这里不讨论简单形式的省略,如“Do you under2 stand?”“Yes1(I understand1)”(胡壮麟,1989:153)。我们讨论另一个例子:

(6):看牢门的狗死了,一个牢犯给了他有毒的肉。看牢门的人哭了一夜,尽管牢犯们都认为他残忍。(Cook,1994:35;桂永霞,2000109)

读到这段话,可以想象:狗吃了并消化了肉,毒素进入狗的细胞,产生生化反应,导致了狗的死亡;看门人看到狗死了,内心产生感情,这感情使他哭了;牢犯们看到看门人哭了,认为他有同情心,并动摇了他们认为他残忍的看法。但这一连串的因果关系并没有明说。还有动机也没有明说:狗为什么吃肉,犯人为什么要狗吃有毒的肉等。这些我们似乎不必知道,也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但恰恰是这些没有明说的关系:“看门狗”,“牢犯”,“看门人”之间的关系;“毒”与“死”的关系;“哭”与“残忍”的关系,构成语义网络而成为这段话语之所以可以被理解的语义连贯性。

4 连接词

连接词,是英语里重要的一类衔接手段。英语里的连接词比汉语多,并且,汉语里,很多场合或句子结构,既可以使用连接词,也可以不使用;而英语里,这些连接词是不可以省略的。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对英语里的连接词,以及英汉语使用连接词的差异,都不多议;将另文再论。这里仅以and为例:

(7)a1She married and became p regnant1

b1She became p regnant and married1

(Brown&Yule 1983:125,桂永霞,2001112)

我们对连接词本身也有一种认知,构成我们对不同连接词的图式知识。一般地说,and连接的事件,如果没有特殊提示,先提到的事先发生,后提到的事后发生,并且,先发生的事对后发生的事有影响。这是连接词“and”的衔接作用,但同时也是我们对世界的知识。听者/读者从语序中获得的含义既受所述内容的制约,又受建立在先前经验基础上的定势预期的制约。And能够将两件事以不同的顺序连接起来,构成不同的意义(见a句,b句)。这充分体现了连接词“and”的衔接作用;但同时,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情(“结婚”与“怀孕”)的顺序,在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中,既可为先,也可为后。但在下一句中则受到限制。例

(8)She became illand died1

这一例里,不能将这两件事(生病became ill)和“死亡died”颠倒顺序,因为如果颠倒顺序,就不符合客观事实或图式知识。也就是说,连接词的意义和我们对连接词的理解。是受到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经验或知识的所制约的。

三 总结

语言自身具有衔接性,但衔接对于语篇的连贯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充分的。汉语里,很多场合或句子结构,既可以使用连接词,也可以不使用(这里不做论证)。任何一类衔接手段所起到的作用,只是形式上的;实现语篇的连贯,使语篇能够表达完整的意义或使语篇能够被理解的关键,在于图式知识,即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或知识。

[1] Brown&Yule,1983,Discourse Analysis[M]1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

[2] Guy Cook,1994,Discourse and Literature[M]1Oxford University Press1

[3] H1G1Widdowson,1978,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 1Oxford University Press1

[4] 桂永霞1图式理论与话语分析[J]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3)1

[5] 桂永霞1英语主位结构与英语线性结构中的相对突出性[J]1开封大学,2001(4)1

[6] 胡壮麟1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1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

Schema Theory and D iscourse Cohesive Mean s

GU IYong2xia
(English Dep artmentof Guangdong Female Vocational and Poly2technical School,Guangzhou Guangdong 511450,China)

schema theory;discourse;cohesion;coherence;interp retation

In this paper,we in troduce the schema theory and d iscuss five of its features:activation;eclip se;shared knowledge&individuality;hierarchy;and revival1And we analyze in detail the discourse coherence or discourse in2 terp retation is realized by schema and its featureswhen any of the cohesive means is app lied in discourse1Schema is the experience about the world1The schema theory used in discourse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why some factsorele2 ments in discourse are om itted but understood or in terp reted and can reappear in the discourse1The schemata are bridges of interp reting discourse and also the obstacles1

H 31913

A

167322804(2010)0220171203

2009204220

猜你喜欢
连接词下位图式理论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发射机房监控系统之下位机
景洪电厂监控系统下位机数据传输网络改造
图式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义传达
围观党“下位”,吐槽帝“登基”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CAN总线并发通信时下位机应用软件设计
英语连接词:传统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