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人为本”语境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2010-08-15 00:53
关键词:民间文化大众化以人为本

万 师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安徽马鞍山 243011)

对“以人为本”语境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万 师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安徽马鞍山 2430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广大人民大众为对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宣传活动,提倡“以人为本”,准确了解人民大众的知识结构,加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用人民群众特定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来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加以解释,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间文化的紧密结合,这样,就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人为本”;民间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即立足我国当前面临的现实情况和存在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去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做到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即运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思维进路阐释马克思主义原理,使之适合我国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适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即与当代中国又好又快的社会经济发展相衔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协调,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本质内涵、时代特点与世界意义。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被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实践所证明的、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理论探索形成的理论体系,更是我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如何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指导他们的具体实践行动,这将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大众”原指“参加军旅或工役的多数人。”[2]或“大众谓军旅工役也。”[3]“(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无聚大众,无置城郭。”[4]“(孟夏之月)无起土功,无发大众,无伐大树。”[5]“仲吕之月,无聚大众,巡劝农事,草木方长,无携民心。”[6]“(仲冬之月)‘土事无作,无发盖藏,无起大众,以固而闭。’发盖藏,起大众,地气且泄,是谓发天地之房。”[7]“大众”一词,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作为一个固定的术语被广泛的使用着;从它的词语原义来看,当时主要指从事社会生产的下层民众,它与“民众”一词具有相同的意思,只是使用范围不同而已。在我国近现代社会中,“大众”一词指普通民众或一般劳动群众,但它的政治属性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此可知,它既是一个历史术语,也是一个政治术语,“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8]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大众主要指“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9]。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这里的“人民大众”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是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其它社会力量。

“以人为本”从哲学范畴而言,就是把人放在突出的和优先发展的地位,即把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等基本的人权作为首要发展的目标来通盘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在制定社会、经济的发展政策,实施各项积极有效管理时,始终围绕着“人”这个主体,在不损害“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社会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自从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忽视了从“以人为本”的原则立场出发去关注人民群众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在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忽视了对对象的层次性分析。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于人们思想中还残存着将“文化”分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思维模式,想当然地认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精英的事,这与人民群众无关,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对象,人为地造成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严重对立。同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结构缺乏全面的了解,更没有注重深入底层,作耐心细致的调查工作,不知道他们的知识状况。正因为对人民群众的知识结构没有作层次上的划分,因此难以提出好的方案解决问题。

二是相关术语界定不清。在我国近现代的文献中,“人民”与“大众”或“群众”等术语经常连用,结构紧密。两个术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如何,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更无人加以研究。两个术语之间或为并列关系,或为复词偏义关系。若两个术语之间为并列关系,那么它们的内涵就有所侧重,它们所指代的对象就要分不同层次加以研究,这就必然割裂了“人民”与“大众”或“群众”等对象之间的平等关系。若两个术语之间为复词偏义关系,那么它们的内涵是相同的,都是指代“大众”或“群众”,或者“人民”,若从“大众”或“群众”的角度来看,就将“以人为本”等同于“以民为本”了,必然造成了“人民”与“大众”或“群众”术语理解上的重复,将“以人为本”概念简单化、庸俗化,不利于对人民群众主体的把握;若从“人民”的角度着眼,其范围广泛,包含的层次更广,这与相关文献指代对象不一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因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和结果。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要逐步地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掌握这个强大武器,才能取得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事业,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逐步增加了全新的内容,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大众化的过程。因此,从“以人为本”语境加以考量,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致力于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等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以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等形式确定为指导思想,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能够用来指导他们的实践活动,更加有效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一)加强与民间文化的联系

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贡献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间文化相结合,“概括起来,毛泽东主要选择了来自中国广大下层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质朴本色、反抗精神和均平思想。毛泽东把这三个方面的思想贯通于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革命实践活动之中,创造了具有中国文化性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毛泽东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在这方面作了独特探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结合,不只是漂浮在学理层次、思辨层次上,而深植于中国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生活世界中,并由此来掌握中国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12]“马克思主义民间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与民间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不仅以‘国家意识’的政治身份出现,同时还以一种‘民众心理意识’扎根于广大农民的内心之中。”[13]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民间文化发展进路的独特,造成了民间文化的语言使用习惯方面有别于其他文化发展态势,因此,研究民间文化的发展模式,就是为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更好地开展。

1.注重语言的通俗化

列宁曾经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14]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普及作为推动中国革命首要的政治任务,亲自深入到工人、农民中开展广泛地宣传普及工作。他最善于运用我国民间文化中的生动形式去表述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用生动朴实的民间语言去通俗地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哲理,像“实事求是”、“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三大法宝”等范畴,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深入浅出,非常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传播。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1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语言的通俗化,但语言通俗易懂不是庸俗化。语言通俗化是实现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是语言通俗化的表现形式,没有语言通俗化就没有大众化。

无意识心理倾向的机制是心理暗示的基础。心理暗示就是要正视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存在,并且巧妙地利用它。洛扎诺夫认为:教学过程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

2.尊重民间文化的思维习惯

民间文化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在“以人为本”语境下实现具体的语境转换,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民间文化语言的表现形式,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运用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化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就必须用民间文化特定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行解释和阐释,这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础的环节之一。毛泽东同志指出:“任何思想,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6]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被实践所证明的、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产生巨大影响、并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外来思想文化,要实现把其成功移植到中国,就必须从本土文化(或民间文化)中找到生长点和结合点。同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要成功地转变成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自己的精神食粮,就必须从民间文化中找到其相互关联的结合点。这就要突破政治、经济、宗教、语言等障碍,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界限,尊重民间文化的思维习惯,与人民群众找到共同的地方,找到相互理解与融洽的接触点,才能够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落根、生芽,结出智慧的果实。

3.积极吸收民间文化的精华

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社会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17]只有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吸收人民群众语言习惯中精华部分,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所指出的,就是“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8]

(二)注重对象的层次性

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9]这里的“人民”是一个政治范畴,它是与“敌人”相对应的范畴。应该明确“人民”与“大众”或“群众”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了解“大众”的不同层次的文化状况,有针对性的采取“因人制宜”的原则,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1.把握需要的层次性

总的来看,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性:工人、农民、军人、学生等生活范围不同,接触对象不同,关心的问题就不相同。由于他们对实际的反映不同,他们就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需求内容。同时,人民群众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明显层次化:老年人喜欢读报听广播,中年人喜欢看电视,年轻人则喜欢上网。这既反映了时代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也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生活特征,更加显示了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时期的精神面貌。

2.根据文化程度采取不同措施

文化较低的大众,大都是年龄较大的工人、农民,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城市社区,他们经历了不同社会,对党热爱,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由于知识与文化程度的限制,对党的科学理论接受困难,鉴于他们居住分散,这就要深入下去,走家串户普及,发挥群众骨干作用,层层推进,将党的理论送到群众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0]至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青年、城镇职工,根据他们工作比较分散的特点,鼓励他们参加培训或自学。农村可以结合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等机会,集中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

3.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伟大理论、先进思想要化成人民群众的行动,需要多次、反复宣传,才能自觉地掌握,落实到实践中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自创立、落实到实际并指导具体工作需要经历多次地证明与检验。“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21]党制定的路线方针,需要更加深入广泛的宣传,才能为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党和政府采取的新举措需要及时做通俗的解释,才能便于人民群众接受、执行;人民群众的创新成果,需要理论概括、总结,才能有利于全面推广、不断创新;实践中涌出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才能推进理论的深化。具体地说,随着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活动不断走向深入,他们对科学理论的需求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这种需要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更加迫切了。

由于社会实际不断出现新的特点和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及时开展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科学分析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人民群众的心理特征和知识状况,准确把握他们不同的理论需求和接受方式,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更富有成效。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10-25.

[2]章原.图解汉语字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104.

[3]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670.

[4][5][6][7]吕氏春秋淮南子[M].长沙:岳麓书社,1989:2, 22,38,71.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5.

[9][17][19][2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5,841,899,1031.

[10]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59.

[11]辞海(普及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793.

[12]陶德麟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1.

[13]陈方刘.试析马克思主义民间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2008-01:29.

[14]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 -468.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1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1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Th ink ing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Marxi sm in Modern Ch ina under the language of Tak ing Man as the Foundation

WAN Shi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Ma AnshanMunicipal Party School Committee,Ma Anshan Anhui 243011,China)

The popularization of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taking the people’s public as object,opening universality promo about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akingman as the foundation,accurately understanding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he people’s public,strengthen combining toMarxist and life practice of our people’s public.Particular thinking habit and expression way of the people’s public to elaborat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ontemporary ChinaMarxist.Using pleased smell and joy see of people’s public and taking into the language form explanation,closely combining toMarxist and our civil culture.Continuously give contemporary ChinaMarxist fresh and practice special features,race special features,the times special features,make to contribute For our socialism modernization.

the popularization ofMarxism inModern China;taking man as the foundation;civil culture

A8

A

1674-7356(2010)01-0065-05

2010-01-14

万师(1965-)男,安徽无为人,哲学硕士,马鞍山市委党校哲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大众化以人为本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