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结构促转变 科学发展上水平

2010-08-15 00:45周霁
当代经济 2010年9期
关键词:全市发展

○周霁

(中共仙桃市委书记)

近年来,仙桃市坚持扩总量与调结构相结合,提速度与增效益相结合,抓当前与谋长远相结合,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动科学发展,全市经济结构在战略调整中实现转型升级,经济指标在危机之年逆势飘红。去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6亿元,增长2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30.28亿元,增长25.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05亿元,增长2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05亿元,增长40.8%;外贸出口2.58亿美元,增长36.4%。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仙桃被评为“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一、推进“四个对接”,化危机为转机

1、加强与国内外资本和产业转移对接,努力引进更多的市场主体。积极抢抓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优质增量带存量、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变。从市直部门抽调135名干部组成47个招商专班布点全国,招商引资,去年共引进项目186个,总投资76亿元,已建成工业标准化厂房52.7万平方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45.8%,危机之年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2、加强与国家扩大内需、“三保”政策对接,努力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积极策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事关改善民生的重大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对接,争取资金。去年,全市共争取四批中央和省级新增投资项目228个,投资总额达到22亿元,已争取到位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3.31亿元,所争项目和投资均超过历年水平。

3、加强政银企合作对接,努力争取更多的信贷投放。积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模式和金融发展模式,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千方百计扩大信贷投放。去年,我市促成9家金融机构与56家企业签订贷款协议40亿元,相继与省中行、中信银行达成3年内向我市综合授信1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引进麦肯特资产管理公司在我市成立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顺利实现增资扩股。去年全市新增信贷投放23.8亿元,比上年净增10亿多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4、加强与武汉科教优势对接,努力争取更多的人才智力支持。面向武汉高校院所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我市率先在武汉举办仙桃人才引进与科技合作洽谈会,与武汉近20所高校院所签订校市校企合作协议44个。目前已有38个项目正式履约,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有力促进了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二、推进结构调整,提质量促转变

1、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强化骨干支撑。坚持把结构调整落实到抓企业、抓项目、抓市场主体上来,大力引进和培育更多更强的市场主体。一是引进实力企业落户。去年我市共引进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3个,成功引进纳伟仕集团投资20亿元新建惠州工业园,引进现代·中加科技城投资30亿元共同开发南城新区,引进天津天士力投资15亿元兴建生态健康城、现代物流园和保健产品生产基地,先后引进福建海新、深圳新科万、浙江顾大嫂、海南先锋、武汉雅都等一批实力型、品牌型企业落户,为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后劲。二是支持优势企业扩规。大力支持丝宝集团、台湾旺旺、福建亲亲、瑞阳汽配、八一汽配、中星电子、仙磷化工等一批优势企业扩规扩能,做大做强,构筑骨干企业群体支撑。去年全市新扩改建项目98个,总投资13.2亿元。三是推动核心企业兼并重组。成功推动丝宝集团和世界500强企业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实现跨国联姻,推动丝宝集团与迈亚集团实现战略重组。去年,我市又促成香港上市公司银泰百货重组仙桃商城大厦,使仙商的发展上升到更高层次。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强主导产业。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集群提质发展。我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6+1”产业振兴三年发展规划,重点做大做强食品加工、无纺布卫材、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和现代物流六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无纺布产业通过延伸链条、更新产品、创新管理、规范市场,由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加快发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已将一半以上加工量调整为高端产品,去年实现产值86亿元,增长39%,出口创汇1.7亿美元,增长56.3%。食品加工产业通过外引内扩,呈现出品牌集聚、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国字号”食品加工企业达到13家,仅去年以来就引进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食品加工企业8家。机械电子产业通过引进神雾热能、瑞阳汽配、纳伟仕电子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带动整个产业上档升级和快速发展,带动全市产业轻重比例由2006年的9∶1调整优化为2009年的7∶3。全市产业结构正向轻重比例适度方向发展,向产业链中高端方向演进,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3、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布局。围绕实现生产力空间配置的合理化,我市以南城新区和乡镇工业小区建设为平台,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企业集中入园、产业集群发展,不断调整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努力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雁群效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发南城新区,整合城区原有四大园区,集中力量打造23平方公里的大平台,目前累计完成投资4亿元。以“五主五次九辅道”为主体的道路网络基本形成,“两纵两横”的主干道路全线贯通,引农上楼652户,集约节约土地3000多亩,新区骨架基本拉开。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支持一批中心镇、重点镇加快发展,着力构建“一主多翼”的区域发展格局。支持一批有基础、有实力的乡镇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形成了彭场无纺布、杨林尾服装、胡场机械、三伏潭禽业、长埫口化工等一批特色乡镇工业小区。

三、推进统筹发展,重协调促和谐

1、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统筹思路,大力推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优质粮油、名特水产、生态畜禽、绿色蔬菜四大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去年全市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55亿元,被评为全省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先进县市区。整合投入资金近4亿元,推进仙洪试验区产业发展、道路交通、村庄整治、集镇改造等项目建设,试验区面貌得到整体提升。争取涉农投入6亿多元,加强农田水利、土地整理、高产农田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55元,增加608元,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2、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推行“学区制”、“一校制”、“联校制”改革,教师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每年开展就业培训2万多人次,有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职工就业。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形成了“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组有文化中心户、户户看上有线电视”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我市市政广场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启动市第一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市中医院南迁工程,加强乡镇卫生院改造和农村甲级村卫生室建设,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和城乡低保覆盖面,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新农合的参保率和报销支付标准,完成6.1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仙桃春天”一期工程,城乡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几年,全市对改善民生的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安居难等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3、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生态仙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督促一批污染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加快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改造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南城新区和三伏潭、张沟、沔城等三个镇的污水处理厂全部开工建设。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和农村垃圾集中分类处理,200多个村实现垃圾集中处理和墓园集中管理。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连续三年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四、推进思想解放,创环境促发展

1、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突破的力度,决定科学发展的水平。我市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掀起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热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打拼天下的眼界、无私无畏的勇气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切实为思想松绑、给发展加压,为企业松绑、给环境加压,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敢闯敢干、大胆创新、勇争一流的浓厚氛围。我市先后邀请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知名教授举办专题知识讲座10多次,多次组织全市党政代表团和企业家代表到省内外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进一步拓展了党政干部和企业家队伍的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提高了科学发展的意识和水平。

2、持之以恒优化环境,提高效能。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工程来抓,坚持用硬措施整治软环境,下大力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去年,我市在全市集中开展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百日整治”活动,严肃查处了65起破坏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严厉打击了一批干扰企业经营的霸恶分子,认真解决了一批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并投资800万元建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推动了行政审批的提质提速,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明显好转,企业和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3、坚持不懈转变作风,增强能力。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着力打造一支知识复合、韬略过人、开拓创新、作风扎实的干部队伍。以“精神区位”制高点抢占区域经济发展制高点。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开展挂职锻炼、外出学习考察,通过选派干部到南城新区建设、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培养锻炼,各级党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促进全市上下形成了埋头苦干、潜心静气、不事张扬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学习奥运冠军、弘扬奥运精神、促进科学发展”活动,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抢前争先、顽强拼博、勇争第一”的城市精神,使其成为加快仙桃科学发展的精神支点和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全市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2017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7年1—5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