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性利益诉求:大学生就业难的一种解读*

2010-08-15 00:43彭拥军姜婷婷
大学教育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毕业生人才

彭拥军,姜婷婷

(1.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2.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悖论性利益诉求:大学生就业难的一种解读*

彭拥军1,姜婷婷2

(1.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2.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生就业比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大学生的就业期待与就业现实存在反差,结构性、摩擦性和选择性失业与学历间的挤压影响了大学生充分就业。与就业相关联的不同主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释和解决过程存在的多方博弈,反映了个人、社会和国家差异性的优先利益和相异性的利益最大化追求以及利益满足过程中的矛盾。这种悖论性利益诉求影响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故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深度解决需要寻找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点和共同的利益兴奋点。

大学生;就业难;利益诉求

自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的持续扩张以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并且已经波及各层次各类型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下热门的教育话题和尴尬难题。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既是老问题,又是新问题。说它是老问题,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伴而生,可谓由来已久;说它是新问题,是因为它有着中国特有的过程与意味。以往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路多从学生、高校为主的供给方着手,例如,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等等,较少谈到各相关主体的权利。笔者试图从权利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真实存在给大学生生存权的实现潜藏隐忧

人们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认识,无论从现象还是原因或者其他层面,都存在一些见仁见智的看法。尽管这些歧见往往存在需要澄清之处,但这些不同言说共同揭示了一个真相,这就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从个别人的困惑演变成为公共话题,它凸显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真实性甚至严峻性。

1.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仍然严峻

大众化后,大学生就业比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未能就业或未能充分就业的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比2008年增加近50万人,加上历年没有顺利就业所积累的100多万大学生[1],2009年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可谓难上加难。事实上,截至7月1日,2009年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2008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68%[2]。这一数据表明:经过努力,大学生就业状况有所改善;但它也意味着仍然有200万左右的大学生在毕业离校的那天工作仍然没有着落。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不幸扮演了“毕业即失业”的尴尬角色。

2.就业期待与就业现实间的反差制造着大学生的就业尴尬

从大学生就业意愿看,他们主要倾向于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就业,而西部地区、一些边远省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却很少有人问津。这是造成北京、上海等一些主要城市出现职位众人争抢、大学毕业生处于严重买方市场地位这样一种尴尬局面的重要原因;而一些边远地区却存在职位招不满人甚至招不到人的现象。这种“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看似相互背离的“怪”现象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所引发的尴尬,它也反映了选择性失业现象仍然未能真正得到切实有效的缓解。

3.人才供需结构不匹配产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对于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差别较大;不同地区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不同专业的需求存在梯级差异(如东部沿海地区早期急需的外语人才不再走俏,但中西部还有较强需求)。发展程度和发展格局的变化既产生人才市场上的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也使冷门和热门专业成为相对概念。一般来说,热门专业的社会需求相对旺盛,就业形势会相对好些,如通讯、电子、自动化、市场营销、机械、计算机、测控等曾经甚至现在还是热门专业;而相对冷门专业,则需求甚少,就业形势会严峻些,如教育、金融、财会、管理工程等专业。冷热专业的存在以及专业冷热的变化会引发一个难以克服的矛盾:这就是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与市场需求的即时性之间存在不容易调和的矛盾,它也容易使所有专业同时实现产销对路的就业目标变得十分困难。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人才供求结构不匹配问题本来长期存在,但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容易放大这种结构性不匹配。

4.学历间的挤压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正常情况下,任何用人单位实际上都需要吸纳不同学历、不同学校的毕业生以形成良好的学缘结构和层次结构,以便更充分地利用好人才资源。由于我国特有的体制和机制原因,用人单位普遍试图提高吸纳人才的学历标准(甚至有些用人单位从起点学历到最终学历都要求是重点大学),目前很多用人单位普遍倾向于招聘“985”、“211”高校的毕业生,从而在横向学历上产生挤压效应;吸纳人才的学历标准普遍提高,必然造成高学历层次对低学历层次大学生的挤压,产生纵向学历上的挤压效应。毋庸讳言,这种局面一方面会造成高层次、高学历、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但也客观上会降低高层次、高学历、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回报,使高层次、高学历、重点大学毕业生实际上也遭受挤压;另一方面会使普通院校、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原有就业空间缩小,在原有就业模式下实现就业会越来越困难。这种就业格局实际上产生了双向和多重的挤压效应,使所有层次和类型的大学生都感到就业有压力,并容易造成某些岗位较长时间的空缺,影响人才配置效率。

二、大学生就业难是相关主体利益取舍偏差的副产品

毋庸讳言,我们不能否认大学生获得必要经济回报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正如Alex Thio所言,人们对从学校获得的教育和技能的重视并非由于自身对知识和技能的热爱而是寄希望于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转化成好工作和赚更多钱[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真实存在必然给大学生生存权利的表达产生现实难题。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生成和解决实际上都是各相关主体在权利表达和义务履行中不同力量直接或者间接博弈的结果。

1.政府政策或体制间的博弈形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宏观形态

我们不能否认,高等教育的大扩张是迎合国家需要的产物,国家的政策性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国家政策所表达的不同时期国家的优先利益也是不能否认的。

首先,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是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间博弈的一种客观后果。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张的突然发动,其直接动因是希望借助高等教育的发展来缓解当时的亚洲金融危机(详见汤敏,魏杰等人当年的相关文章)。其直接后果是高校扩张与学费攀升相缠绕。目前中国大学生每年学费在5 000元到10 000元不等,按照国际通用的高校学费标准,学费一般占国民人均 GDP的20%左右,而我国一名大学生的学习支出相当于我国人均 GDP的80%左右,更相当于中国农民13年以上的纯收入[4]。在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都是缴费上学的背景下,考虑教育经济回报甚至成为大学生就业所要考虑的首选因素。这是选择性失业难以缓解的重要现实动因。

其次,以高等教育连续快速扩张所表现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实际上是在非教育力量拉动下的“被发展”。在连续扩招过程中,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创新高。2002年的毕业生为145万(扩招前1998级毕业生),2003年为212万(扩招后的首届毕业生),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连续多年以两位数增长率(2008到2009除外)递增,毕业生绝对数量的增长十分可观,由2002年的145万增长到2009年的610万,毕业生人数增加了465万,增长到2002年的4倍多①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教育统计公报等官方资料并由作者做了相应计算。,增长速度十分惊人。这种政策性拉动的大学生快速增加必然会使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

其三,大学生需求相对萎缩。与大学生大扩张所需要的社会就业环境不一致甚至刚好背道而驰的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本来是接受高校毕业生的主要部门。这时候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压缩编制以实现减员增效是改革的重要策略,它导致这些单位吸纳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增量不多甚至出现局部减少。因此大学毕业生总量快速增加而用人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政策矛盾性后果的产物。

其四,计划与市场两种体制间的博弈使大学生就业陷入尴尬境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就业体制也随之发生巨大变革,大学生就业机制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制度已经转变成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机制。这种机制变化的重要后果就是把大量毕业生直接推向市场,但与之相关的一些制度却未能跟上改革步伐,如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仍然带有比较明显的计划特征。这些与就业相关的制度改革没有跟上发展步伐,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身份尴尬和地位尴尬。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结构性失业和选择性失业。

2.高校陷入学科和学术逻辑与市场需求逻辑的矛盾中

一般来说,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实际上受两种力量左右,需要权衡两种不同利益。一种力量是高校自身的发展逻辑,一种力量是社会发展的需求逻辑。尽管从理论上说,二者可以达成一定程度的一致,但事实上,在具体阶段,这两种逻辑之间更多地呈现出不一致性。

其一,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遵循自身的基本逻辑,比如必要的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积累,学科和专业以及相应的学术团队的形成等等。只有在此基础上,人才培养质量才有可靠保障。如果没有高等教育自身特有的学术结构和技能结构以及相应的师资队伍,高等教育发展必然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它的发展往往是“被发展”,高等教育就难以有真正的生机和活力,也难以表达和坚守自身的权利。

其二,高等教育发展要遵循社会需求逻辑。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可能完全自产自销,绝大部分要走入社会。在市场化配置社会资源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人才市场当下和长远的需求。值得指出的是,我们现在谈的市场往往是泛泛而谈的经济或者人才市场,对人才与人力市场都缺乏必要区分。根据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高等教育接受者主要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也就是我国通常所说的人才市场)。遗憾的是,一些学校不顾社会需求实际而盲目招生,一哄而起争办所谓的热门专业,由此导致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计算机、英语、财会等专业,从而造成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从供不应求逐步向供大于求方向快速逆转。

其三,在“被发展”格局下,一些学校扩招后师资严重不足,生师比过大,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加上在发展理念上存在一定偏差,比如片面强调学生的智育发展,轻视学生的德育发展;过分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职业技能训练。这些因素的叠加最终会使得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与职业要求存在距离,使毕业生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加剧就业难问题。

其四,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不力。在教育部高就业率要求的高压下,高校开始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但重视的仅仅是就业指导部门创造高就业率,而对职业指导、大学生培养的价值、学校长远发展的价值没有足够认识。这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和服务形式比较单一。从内容上看,主要强调求职择业的技能技巧,而忽视系统培养与指导;从形式上看,大多停留在举办讲座、现场招聘和提供信息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5]。

3.用人单位矛盾的利益诉求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用人单位在使用何种人、如何使用人以及在使用和培养人才方面都存在着矛盾的利益诉求。这些对立的利益诉求会影响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和用人策略。

首先,用人单位用人观念发生了重要改变。在大学生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格局下,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但这种转变不一定能够有效地满足单位合理的利益诉求。在人才接收方面,一些用人单位不是从本单位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盲目追求高学历,这会造成人才的双重浪费:高能低就的人才浪费和部分低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困难所导致的人才浪费;在人才使用方面,误以为单位的人才越优秀,能够发挥的能量就越大。事实上,没有人才的合理梯度,容易让大量人才高能低就,既挫伤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容易产生内耗。松下幸之助的70分原则,中国民谚所说的一山容不得二虎,其实就已经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这个道理。因为一个单位的优势资源有限,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才的需求,这必然制约部分人才的现实发展空间。在人才使用与提高方面,有些企业单位没有从长远角度考虑,急功近利,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培养人才,不愿意招收新手,往往会选择那些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求职者,这也会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造成阻碍。

其次,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的要求几近苛刻。在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高了很多。在吸收毕业生时,通过求职者的简历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后,还要通过笔试,才能进入面试,只有经过层层筛选的佼佼者才能被录用。这样一来,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写作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必然降低社会对大学生的实际吸纳水平。除此之外,一些用人单位还会延长试用期,比如过去用人单位(如很多企业)对大学生试用期一般是一至三个月,现在有的单位却要求大学生试用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4.大学生自身复杂的利益追求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客观后果就是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出现了新内涵,会发生由提升生活机会到享受多元生活方式的改变[6]。但我国高等教育接受者主要是准备进入职业领域的年轻人,生存第一的逻辑优于但不排斥享用生活的逻辑,这必然使大学生权利追求和权利实现更为复杂化。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存在一定差距。尽管在巨大就业压力下,生存逻辑优先于发展逻辑,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期望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们能够认识到:现在的工作多以任务为导向,如果雇员在创造性地把有限的技能用在新环境中有困难的话,在灵活的、创新性的工作环境中,它们可能不会被看作优势[7]。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不能客观看待就业形势的变化,他们不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择业时过于追求就业岗位的稳定性、高薪金和福利待遇,不能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职业定位,导致就业愿望与就业市场需求偏差较大。许多大学毕业生抱着“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的心态,想尽千方百计要在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这客观上造成了尤其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大学生扎堆,而广大农村地区、城市的远郊区县又不能得到更好的人才补充这样一种矛盾性格局。

其次,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期待存在差距。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本来会越来越高,在大学生就业的买方市场中,用人单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得更快,甚至快得“离谱”,这使得在现实中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与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之间存在的距离有拉大趋势,客观上会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而用人单位招人难的双重尴尬局面。从需求方的要求看,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知识量储备不足,知识面窄,实际动手能力差,所学的知识不能与实践相结合,较难胜任工作任务等方面。而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又往往抱怨用人单位给予的生存与发展机会难以满足其复杂的利益诉求。

三、走出大学生就业难困境的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与不同主体利益诉求的不一致直接相关。因此,要顺利缓解乃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1.政府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般来说,社会经济的持续有效发展是吸纳大学生的持久社会动力,它会扩大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容纳量从而有效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政府有责任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有效发展,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长久依托。此外,政府应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就业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应加快制订和完善保障毕业生权益的各项政策,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育,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切实保护大学生的正当权益,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8]。

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规划,做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使高等教育的人才生产与社会当前和未来的人才需求相匹配。同时要注意利用信息服务、政策导向和经济杠杆等手段,对高等教育与社会各方面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调控,使其保持人才供需总体平衡、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在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主体地位,扩大高校自主招生、调整专业和确定培养模式的权力的同时,应该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管理,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帮助高校实现学科体系建设的科学化。

2.高校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首先,高校应努力提高就业工作的有效性。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转变帮助就业的观念,不能将就业指导简化为将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信息挂在学校就业网上这类简单粗放的办事方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推荐等工作;应提供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长期的职业生涯计划。与此同时,要注意给学生讲授求职技巧,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还应注意走出校门,与用人单位长期合作,积极联系和培育适合学生专业特色的用人单位群,搞好大型毕业生招聘会和小型招聘会活动,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与传播,开拓和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5]。

其次,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高校应有效利用办学自主权,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按市场需求调整培养方案、改变培养模式、调整人才规格,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与课程体系,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及时更新知识内容,保证课程和教学安排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知识教育质量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加强实践性环节的设计与教学,加大实习实训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9]。

3.用人单位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充分重视用人单位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的特殊作用。因为社会对大学生提供的合适岗位不足会造成部分人大材小用或劳动时间不足,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影响社会功能的合理发挥。

首先,用人单位应转变用人观念。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比如过分关注毕业生就读的学校及学历层次,用博士、硕士、名校生来装点门面。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打破“人才高消费”观念,适时合理地聘用人才,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学历或是名校生,避免人才浪费。

其次,用人单位应建立培训理念。一些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然而大学生刚从高校毕业,一般缺乏实际经验,无法直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应该认识到大学生们的潜力和可塑性,认识到大学生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和积累良好的工作经验。大学生价值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大学生经过用人单位合理培训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便能胜任工作。

4.大学生自身应该采取的措施

首先,大学生应转变不合适的就业观念。有些大学生找工作时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国家和社会需要,也不考虑自身条件,把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福利条件等问题看得太重。择业时过分看重这些,容易使人缺乏理智思考,增加就业难度。大学毕业生在考虑就业岗位时,应转变就业观念,把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否发挥个人专长,能否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从而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放在首位,克服择业理想化倾向,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给自己寻求合理的就业定位。

其次,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最大可能地实现学以致用;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注重全面发展,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根据当下和未来的社会需求,大学生需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培养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具有了解市场、掌握信息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以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中心,对每个人都极其重要。从长远看,接受高层次教育是获得较高经济收入、使生活更加稳定的保障,也是获得较高社会地位、更好地享用权利的基础。它是个体生存并融入社会、实现自我的手段。工作不但意味着经济收入和生活保障,同时还能提供友谊和社会认同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生存权利的保障和实现问题。

[1]中国新闻网.今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式不容乐观[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edu/kong/news/2009/02-24/1575325.shtml.2009-02-24.

[2]中国新闻网.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edu/edu-qzjy/news/2009/07-09/1767342.shtml.2009-07-09.

[3]Alex Thio,Sociology:An Introduction(Second Edition),Happer&Row,Publishers,Inc.1989:343.

[4]美音.高收费击碎中国贫困孩子大学梦[N].参考消息,2007-02-07(05).

[5]舒服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中国建设教育,2006(4):45-48.

[6]刘云杉.从“人力资本”到“公民生活”——乌尔里希·贝克《美丽工作新世界》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6):172,177.

[7]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M].赵旭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69.

[8]刘颂.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18-20.

[9]杨晖.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徐特立研究学报,2006(3):55-58.

(责任编辑 李震声)

Paradoxical Interests Claim:An understanding of Difficulty in Employment of Undergraduates

PENG Yong-jun1,J IANG Ting-ting2
(1.School of Education,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7,China;2.School of Education,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Hunan 411201,China)

Since the m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 ratio of employed undergraduates has gone down gradually.There exists a gap between the employment expectation and the employment reality of undergraduates 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structural,scraped and selected unemployment.The different subjects related to employment compete sharply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solution of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This kind of paradoxical interest claim has effect on the solution of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 problem.We should find a point to balance the benefits of different subjects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

undergraduate;difficulty in employment;interests claim

G647.8

A

1672-0717(2010)04-0088-06

2009-12-27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20070411061)和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0701052C)

彭拥军 (1969-),男,湖南宁乡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研究。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毕业生人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人才云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