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鸣,张 强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培育
李 鸣,张 强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政治和谐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指向。培育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是实现政治和谐的重要手段。政治和谐的目标促生了政治参与意识的发展;政治和谐的文化蕴含着培育政治参与意识的内在要素;政治和谐的运行机制推动了政治参与意识协调发展。
政治和谐;政治参与;参与意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课题。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政治和谐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进程中起着制度保障和方向指引的作用。当前,以政治体制改革为牵引,以和谐政治为目标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1]使人民要真正成为推动政治系统良性运行的组成部分。有效的政治参与是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政治生活,维护自身权利是与我国的政治制度设计相契合的。但是,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由于运行机制不畅和公民个体意识滞后,影响了公民对政治参与的认识程度,进而影响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2008年广大网民通过网络这一新的传播手段,网络质询、网络监督、网络参政的趋势越来越强,说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在不断地增强。当前,我们要以建构和谐政治为目标,以培育我国政治参与意识为着力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拓宽参与渠道,丰富参与形式,引导公民能有序地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促进政治系统和谐运转。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各种社会要素协调发展的社会状态,在其运行过程中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是实现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通过协调利益分配,维持政治秩序来保障社会和谐,体现工具价值,同时也通过引导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系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目标价值。因此,政治和谐是一个社会政治生活良性运转、政治体系诸因素中彼此协调互动、有序共进的一种状态。它是人类在政治文明领域所希冀达到的一种进步、完善的理想境界。[2]政治和谐与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它体现了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指向。
(一)推进政治参与是实现政治和谐的重要途径
实现主体间利益的分配首先要使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的表达。政治参与作为公民参与政治活动、表达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实现公民权利的重要手段在国家的民主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政治参与,民众不仅可以表达对政府组成和政策的意愿或要求,使政府的各项决策、各种行为符合民众的利益诉求,而且,公民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民主的知识、技能,领会民主内涵,并以过程民主促进民主政治的形成。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政治民主的有效性、合法性便无从谈起。
政治参与的发展给予政治系统提供了牢固的合法性基础。“所谓合法性,就是一个政治系统内成员对该系统的心理认同和群体忠诚”。[3]政治系统只有以公民的利益和诉求为依归,建构起通畅的参与渠道,才能保证公民对该系统的认同感、信任感和归属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影响中国政治形态的因素日益多元化,因此,我们要积极提升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拓展利益表达、利益综合的途径,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历史要求的正确道路,不折腾、不倒退才能实现政治稳定,保证社会和谐。
政治参与的扩展可以促进政治系统运行的合理化,提升政治发展的效能。“国家权力有着不断扩张的强大惯性,如果缺乏足够的制约手段,最终将会吞噬整个社会肌体内部的自身组织系统和自治能力”。[3]公民参与政治是社会权力制约行政权力的重要力量,因为,政治参与的目标是通过参与政治决策,满足民众的利益要求,从而体现出政治活动服务于民的职能要求。它“可以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稳妥地矫正政府的行动与公民的意愿和选择之间的矛盾”。[4]所以,通过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使公民充分地参与到政治系统之中,一方面提升了国家的政治民主化水平,满足公民的权利要求,另一方面,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增强,可以用民众的权利满足度来评判政治运行的效能,不断提升政治系统运行的合理化程度。
(二)培育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是提升政治参与水平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想适应的现实基础。”[5]政治参与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当今全球化与现代化双重作用,奏响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强音,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而多元文化的交汇,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唤醒了人们的逐利意识,使人们逐步摆脱“单位人”的束缚,以“经济人”的姿态投入到市场之中;同时,财富的分化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使不同群体的人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利益发展所带来的诉求变更必然要求政治系统为公民获得利益指明方向并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促使人们主动地以不同的方式、利用不同的渠道、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政治决策之中,以影响政治系统的运行来实现个体或集团的利益。
政治参与的发展一方面来自于政治系统制度化水平,正如亨廷顿所指出的“政治稳定依赖制度化和参与之间的比率。如果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当政治参与提高时,社会政治制度的复杂性、自治性、适应性和内聚力也必须随之提高”。[6]另一方面,政治参与的发展来自于公民自身对政治参与的认识。公民是政治参与的基本单位,只有公民自身培育起适应政治发展要求的有序参与政治的观念意识,才能保证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
政治参与意识来自于公民的政治参与实践。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经历了社会形态变革所带来的参与热情的高潮,经历了在“大民主”的“召唤”下,参与意识盲目扩大所带来的历史创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转变,为人们改变观念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当前,中国一方面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期,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繁荣与矛盾同时凸显,影响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还阻滞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政治观念和体制转轨的双重作用,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治”,“官本位”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还制约着当代中国政治系统的运行。人们参与政治系统的能力较弱,参与政治的渠道较少,使人们参与政治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地区之间发展还不平衡,影响了中国人政治参与意识的培育与发展。
政治和谐的发展关键要以人为本,体现人的主体性。培育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也必须从人出发,以个体意识的提升带动整体政治参与的发展。和谐社会尊重人的权力,把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各类关系的和谐作为保障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9年4月中国政府公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明确规定“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公民的参与权”。这说明政治扩大、政治参与是实现人权的重要渠道。当前,我们就是要适应公民政治参与热情不断提升的实际,在建构政治和谐的目标指引下,培育公民现代的政治参与观念,突破传统落后政治价值观的束缚,实现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民主、法治、人权是政治和谐的核心要件”[7],也应当成为培育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思想来源。当前,我们就是要从人的主体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培育公民民主、法治、权利等现代政治理念,带动公民对自身政治价值的认识,指明参与意识培育的根基与方向。
公民作为个体参与政治既受国家制度的规范同时也受政治文化氛围的影响,所以,培育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必须要以促进国家政治文化转型为支撑,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阿尔蒙德把政治文化概括为,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它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对法律的反应。[8]他从历史发展阶段的角度把政治文化分为地方型、臣属型和参与型三种类型。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政治文化发展高级阶段,也是适应政治现代化要求的文化类型。所以阿尔蒙德和伏巴说:“如果说现代世界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政治革命的话,我们或许可以把这场革命称作‘参与革命’。在世界上所有的新兴国家中,普通民众与政治有关这一信仰——即他在政治制度里应该是一名被卷入其中的参与者——流传甚广。那些被排斥在政治之外的广大民众集团正在要求参与政治制度。”[9]在这个意义上他将参与型文化称为“世界的政治文化”。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中,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以及政治输入和输出,都有着明确的意识,社会个体对自身在政治系统中的角色地位,也有着清楚的概念。尽管其在政治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可能与他人不一样,但几乎每个人都愿意成为政治生活的参与者。[8]所以政治文化的更新主要是体现在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立,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人们对政治体系的认同、情感、评价较多地达成共同趋向,这样就为政治现代化提供了一种稳定的心理基础和文化氛围。[10]
政治参与从观念形态上来讲是公民政治思想观念的外显行为,是政治兴趣、政治价值观、政治功效感、责任感、能力感以及有关政治方面的相关知识等观念形态借助一定的外界环境对政治参与的行为施加影响。[11]促进中国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可使人民群众从观念上认识到参与在保障自身权益中的作用,从而自觉地形成参与的意识,自觉地提升参与的能力。因此,参与型政治文化构成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培育的文化底蕴。新中国的建立,提升了公民的主人翁意识,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空间高涨,但是建国后一段时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使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走向歧路。改革开放后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逐,使群众参与政治的态度由热情转为冷漠。而中国传统的以儒家伦理文化为基础的臣民文化也使公民的参与自觉性不强,因此,当前中国民众的整体参与意识还较弱,影响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有效性。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政治诉求不断障显,但是,由于中国的行政文化中缺乏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的观念,使人们参与政治的渠道不畅,造成了当前网络问政的倾向不断膨胀。所以,加强当代中国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必须分清层次,从公民个体参与意识的培育与行政机构管理理念的转型同时入手,形成上下互动的文化氛围,保证公民参与政治的有序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1]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和谐社会的发展体现在综合社会各种因素,实现社会的动态平衡稳定发展之上的。政治参与是表达利益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推动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就是要确保参与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未来,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切不可为了参与而参与。因而,我们要以和谐的体制机制为基点,在应对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同时,加强对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培育,参与技能的培养以及提供制度化、便利的参与方式和参与渠道,使人们的利益能以合法的方式,在理性的情绪下得到顺畅地表达。因此,要以推进中国政治和谐为契机,培育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必须在和谐发展的理念下,结合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类要素,以政治社会化和制度创新的不断深入发展为推手,全面地促进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
(一)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推进政治社会化,保证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持续发展
政治社会化一般是指公民获得本国政治文化,包括政治信念、政治倾向和政治价值的发展过程。[12]它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体系中个人依次学到关于政治以及个人与政治体系关系的价值、规范、概念和态度”。[13]因此,它就要结合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利用社会发展所提供的资源,通过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社会心理影响等多种途径,使一种政治文化经过通俗化、普及化、层次多样化的过程,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在当代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实现政治和谐,就是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结合创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利用多种手段,使广大群众理解、接受并自觉地践行符合和谐政治发展要求的参与观念,有序地参与到政治过程中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政治参与意识生成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竞争为主导的参与型经济,是各个经济主体自由参与的理性经济行为。各个主体通过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产权交易,获取最大利益。自市场经济在中国正式建立起,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内在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们通过自觉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因此,以谋利为取向的市场行为必然会带动公民经济参与意识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下,当人们的基本利益受到压抑或破坏的时候,人与人、人与集团、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人们就会要求参与到政治决策之中,利用政治系统形成有利于自身利益要求的政策。所以,我们要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利益诉求上升的趋势,不断地建构和完善参与渠道,使各个利益主体都能够利用政治系统充分地表达、维护自身的利益诉求,并通过沟通协商,形成社会共赢发展的态势,保障社会的和谐运转。
网络文化的兴起为培育公民参与意识提供了新的机遇。新世纪,大众文化开拓了社会文化的新领域,当前大众文化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网络文化的扩张式发展。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3亿,从传播学角度讲,中国网民数量已占总人口的23.8%,其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已日益显现,网络正日益成为社会普遍使用的媒介。网络扁平化、及时性、交互性以及身份隐蔽化的特点,为群众提供了民主参与的新渠道、新方式,培育了新的参与理念。我们要结合网络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引导,合理组织,通过这种边际性的民主实践,不断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参政意识、参政能力和参政的积极性。
社会资本的发展为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构筑了新的平台。“社会资本指的是普通公民的民间参与网络,以及体现在这种约定中的互惠和信任的规范”。[14]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必须要使公民在民主实践中予以实现。当前,建立基层民主网络,发展社会资本,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就是公民民主实践的有效途径。帕特南就指出“社团培养了其成员合作和团结的习惯”。[14]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差序社会,既有分散性特征又体现出等级差别,这种社会结构使人依赖于权威与历史传承的经验,缺乏创新意识,因此以参与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不强。现代市场经济强化了人的利益观念,人们为了获取利益而组成了不同团体,通过发展社团的力量而扩大自身的利益。这种社会结构,突破传统宗法观念的偏见与单位体制的限制,增强了人的参与观念。因此,我们要鼓励发展具有自治性的社会团体,培育公民之间的信任感、责任感,以社会资本的发展带动公民参与意识的提升。
(二)加强制度执行力度保障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培育有序进行
“如果人民可以直接建立一种政府制度,他们当然也就可以参与这一制度”。[6]培育公民参与意识其主要价值就在于使公民自觉地认同现有的政治制度,以现有制度为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并使制度内化于人的观念之中,形成政治文化。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中国现实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以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体、包括一系列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制度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和政治模式”。[13]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因此,人民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框架之内参与政治既符合历史的逻辑也符合人民的选择。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宪法中规定的各项基本制度所蕴含的政治价值,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被人们所真正理解和认同。人们开始主动地利用现有的制度,维护自身的利益。例如深圳出现的人大代表竞选现象和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现象。但从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虽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在设计安排上为人民参与政治制定了完备的渠道,但由于制度执行过程中机制运行不当,使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机会还不充分。因此,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既要加强制度创新,也要完善体制机制,丰富民主形式,使更多群众的政治诉求得到表达。一是要加强和完善基层民主建设;二是坚决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三是要保障流动人口的民主参与机会;四是加强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身要加强对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理解,在鼓励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上起表率作用。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蒋建新.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和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4).
[3]孙关宏.胡春雨.任军锋.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7]孙力.政治和谐的双重价值考量[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6).
[8]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阿尔蒙德.伏巴.公民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0]青维富.解决政治现代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8(5).
[11]景跃进.张小劲.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14]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5]蒋建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陈 海〕
D082
A
1002-2341(2010)03-0099-05
2010-04-20
李鸣(1980-),男,陕西西安人,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