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信息·
费利群撰文认为,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学习型政党建设既存在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即世界的新变化带来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世界上一些执政党衰败的教训带来的挑战、中国的新发展面临的挑战、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带来的挑战六大方面等。知识创新建党是应对挑战和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战略选择。所谓知识创新建党,就是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为载体,遵循知识发展规律、科学学习规律和政治调控规律,用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理论和知识武装党、建设党、发展党,实现党的建设知识化、科学化的过程。知识创新建党进一步凝聚和凸显政党价值观念;知识创新建党是知识经济时代实现政党文化创新的体现和有力抓手;知识创新建党为学习型政党建设“遵循历史线索,透析当今流变,把握未来走向”提供科学的知识理论基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战略路径体现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多层面。从宏观层面上,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方向和目标,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从中观层面上,要完善体系,加强管理,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效。从微观层面上,要更加注重“建设”,夯实基础,把党中央提出的要求和措施落实到实处。
摘自《东岳论丛》2011年第4期
关海庭撰文认为,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是人,一个是制度。人是社会人,有自身的价值观念;制度则是影响人们行为的一系列的规则,这些规则既包括硬性的因素,如条文、规章,也包括软性因素,如传统和习惯。现代政治发展最先关注“国家与制度的建构”,后又关注“人的行为”,到现在关注“人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就是对人和制度两个因素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规律认识的结果。在人与制度之间的互动中,又凸显出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是基础,人是政治发展的主体,而制度则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可以说体制转型过程是三者的互动过程。中国改革的成功启动取决于一系列的政治要素: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保持“人民主权”思想是最重要的前提;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不断深化,是改革启动的思想源泉;中国原有政治结构中的上、中、下层形成的合力,是改革启动的强大动力;领导人个人的作用和党的领导集体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改革迈出第一步的重要原因;改革和开放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
摘自《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3期
在现阶段,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可在两个层面展开。在学理层面,需要细致梳理中外社会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特别是总结中外社会管理实践的沿革转变,包括蕴含在福利国家、第三条道路治理与善治等理论中的社会管理理念,由此出发从学理上阐明社会管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社会管理的主体、目标、原则、方式、过程、手段、内容进行系统的阐述和说明,进而建构起具有一定特色的社会管理学说体系。在实践层面,需要全面认识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既往进程和现实状况,深刻了解现实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紧迫需求,借鉴世界各国社会管理的现实经验,去科学制定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解决社会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活动不相协调、政府主导社会管理活动与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活动不相协调等突出问题。
摘自《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张维新撰文指出,公共权力异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它的危害性、违法性和为私性。公共权力异化主要表现为权力来源异化、权力主体异化和权力功能异化。公共权力异化的治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合理地设立权力,紧控公共权力异化的源头。要加强立法的思想统一,立法的精神一致,避免出现所制定的法律、法规等违背《宪法》或彼此矛盾;要明确立法主体的立法范围,划定立法的界限,避免出现一些混乱;要对立法主体进行监督。二是加强权力主体的自身建设,改善公职人员经济地位。要加强权力主体自身的素质建设,使其自觉抵制公共权力异化;要改变公职人员的经济地位,实现高薪养廉。三是改善不良的社会环境,改良公共权力异化的土壤。我国的历史传统留下的不良社会因素深深地渗透到生长权力文化的社会土壤里,主要是官本位与顺民思想。因此,转变观念十分重要——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同时要增强人们的公民意识与权利观念,对权力起到监督的作用。四是以权制权,建立协调的治理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是现代法治社会治理公共权力异化的两条基本路径。两者必须双管齐下才能在公共权力治理中获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公共权力异化现象。
摘自《行政论坛》2011年第2期
何中华撰文指出,把“中国文化”同“现代性”对举,似乎有地域性与时代性概念不一致之虞。其实,这样处理的深意在于,“中国文化”不是作为现代性语境中的解构对象,而是作为没有“传统”字样修饰的新的启示之源:“现代性”也不是带有地域色彩的时代维度,而是作为有助于促成中国文化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实现自我建构和创造性转换所需要的凭借背景。中国文化与现代性之间的互为参照,可以是否定性的,也可以是建设性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晚清以降,东西文化相遇所决定的特定历史语境造成了二者地位的不对等,我们处于“被发现”的角色之中,面临着客体化命运。但对于中国文化来说,现代化始终应该是一种主体行为,而不是一种客体化的过程,不是“被现代化”。西方现代性的实质在于理性的独断化,其历史—文化后果是“戡天役物”。它导致了全球性问题在20世纪中期突然爆发,把人类“抛入”生存危机的格局之中。在西方启蒙语境中,“人的发现”通过人的自我追问即“人是什么”得以实现,这一追问方式本身的反讽性在于,它的结果恰恰不是人的“发现”而是人的“遮蔽”。西方文化的现代性危机,使中国文化在其现代化过程中对现代性所作的批判反省成为可能,这一反省同时也就是自我建构。在这种辩证的缠绕中,实现了中国文化同现代性的相互参照和双向互动。
摘自《学习论坛》2011年第3期
欧绍华、刘志刚撰文指出,我国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方面虽然论文和专著颇丰,但总的说来还是停留在粗浅的阶段,尤其是方法论的探讨较少。企业文化理论广泛涉及了诸多成熟的学科,其中尤其与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符号学等知识体系关系密切。在对企业文化“广度”和“深度”的剖析中,不同学说相互交流、印证,有现象学的,有本体论的等等。相应地,企业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导向,显然受到其多学科的影响,问卷、结构型访谈、文本分析、群体讨论、深度访谈、参与者观察等方法均受到重视。因而既有霍夫斯塔德等为代表的基于问卷的定量研究,也有谢恩等为代表的深入介入式的案例研究。凯尔曼认为企业文化的研究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找到构成有效企业文化的特定的变量及说明企业文化与企业效能的关系如何。而要解决这两个关键的问题,需要提供大量的实证研究的支持,所以,在企业文化的研究中,方法论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
摘自《中外企业文化》2011年第1期
刘西琳撰文指出,社科期刊的学术性常常被忽视乃至被抹杀,其中有社会原因,也有认识上的糊涂,许多社科期刊的编辑人员也浑然不觉,竟将单位领导的工作报告、部门的工作总结、非学术性的宣传资料、道听途说的逸闻趣事乃至阴阳八卦等,也作为学术文章登载在自己编辑的学术期刊上。针对这种乱象,应当重申并强调社科期刊是学术性期刊,它所发表的研究成果是以论文为主体的学术性文章,学术性是社科期刊的本质特征。学术是由“学”和“术”构成的。“学”指的是学问、学理、学说、理论,是务虚层面的东西;“术”指的是谋略、对策、办法、措施、手段,是务实层面的东西。古人重学轻术、尊学贬术:登大雅之堂的,尊为“学”,如儒学;难登大雅之堂的,贬为“术”,如术士。这是一种偏见。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学与术的关系就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理论与应用的关系、机理与机制的关系。学术的内容是学问,但学问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学术——正如知识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学问。学问作为一种知识性的创造,可以是零散的、个性化的、粗放的;而学术作为创造性的知识,其形态则是系统的、规范的、精致的。所以,学问交流难,因为不标准;学术交流易,因为很规范。其实,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既重学也重术,常借科举考试问计于天下儒生。今天,我国社科期刊同样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发展理论,二是贡献对策。
摘自《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