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志波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清代和王士禛《秋柳》诗初探*
汤志波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王士禛《秋柳》四章一出,整个清代都一直唱和不断,但《秋柳》主旨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选取的较有代表性的四个群体的和诗,可以看出其用典与主旨有着显著的不同。通过对《秋柳》和诗的分析,探讨原诗旨意,可以看出王士禛作《秋柳》时并无太多 “本事”蕴含其中,诸多本事说的产生,与最初的遗民诗人群体不断追和与阐释有着重大关系,而清廷的文字狱政策及《秋柳》模糊的意象神韵,也是促使《秋柳》众多主旨产生的原因。
王士禛;《秋柳》;和诗;本事说
顺治十四年 (公元 1657年)八月,二十四岁的王士禛和一群文人名士在济南的大明湖秋集,看到池边秋柳,王士禛触景生情,即兴作了《秋柳》四章。其兄王士禄以及徐夜等先后唱和。《秋柳》四章很快传遍大江南北,一时追和者甚众,王士禛也因此一夜成名,他在《菜根堂诗集序》中不无得意地回忆说:“顺治丁酉秋,予客济南。时正秋赋,诸名士云集明湖。……予怅然有感,赋诗四章,一时和者数十人。又三年,予至广陵,则大江南北和者益众。于是秋柳社诗为艺苑口实矣。”[1](P129)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秋柳》四章不仅是王士禛的代表作,作为清代最早的神韵诗,对整个清代诗坛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这样有名的一组诗,对其所要表达的主旨却一直争论不休,注家纷纭却莫衷一是,产生了多种“本事说”,成为近三百年来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
一组咏物诗能持续几百年的时间让后人不断追和,自然有其吸引人的魅力所在,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文学现象。整个清代,和王士禛《秋柳》的诗多达上千首,现在存世的数量也蔚为可观,众多的和诗构成了王士禛《秋柳》的唱和史和接受史,或许也可以为我们揭示出《秋柳》原诗众多主旨出现原因的冰山一角。本文试从和诗的角度对原诗主旨进行解读,通过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四组诗人 (分别是最早和诗的遗民群体、闺秀诗人、进士及第的科举成功之人和科举失意之人),对《秋柳》和诗进行分析,或许可以为我们解读《秋柳》原诗旨意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与看法。
最早和王渔洋《秋柳》诗的一部分人,主要是一些明遗民。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王士禛的前辈或者同时代的人,例如有彭孙贻、徐夜、顾炎武、冒襄、屈复、曹溶等人。王士禛作《秋柳》以后,正是这部分人最积极唱和,使得《秋柳》影响广泛。这些人确实怀有深深的“故国之思”,这一点从他们的和诗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们的诗中不但明显地流露着深深的黍离之悲,甚至还表达着反清复明的思想。他们认为王士禛的《秋柳》也隐含着同样的故国之情,所以他们也不遗余力地用 “怀念故国”说来笺释着王士禛的《秋柳》。很多遗民诗人用和《秋柳》诗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这就是《秋柳》最为流行的“怀思故国”说在当时广泛流行的原因之一。
较早唱和的如徐夜,《和阮亭秋柳四首》其二:“悲哉为气只悲伊,同是风流楚所师。衰质望先惊鬓发,柔情销只剩腰肢。美人迟暮何嗟及,异代萧条有怨思。日夕相看犹古道,汉家宫树半无枝。”其三:“摇落江天倍黯然,隋堤鸦乱夕阳边。谁家楼角当霜杵,几处关程送晩蝉。为计使人西去日,不堪流涕北征年。孤生所寄今如此,苏武魂伤汉使前。”①武润亭,徐承诩《徐夜诗集校注》,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原诗四首,现仅存三首佚一首。这里面对明朝的思念还是非常明显的,“汉家宫树”,武润亭注释说指明藩王德王故宫里的柳树。德王宫在大明湖南,崇祯十二年正月清兵入犯,德王朱由枢被执,王宫成为废墟。在大明湖就能望见德王的故宫,徐夜这里触景生情,借秋柳来怀念德王和明朝。“宫树半无枝”,表面上看指德王宫里的柳树经秋凋落,大半无枝,实则寄寓像德王这样的明皇室后裔经历亡国后,已大半无存了。“异代萧条有怨思”一句中,“异代”二字如此突兀醒目,在当时很多人还是不敢写的。下一首接着说:“孤生所寄今如此,苏武魂伤汉使前”,用苏武不向匈奴屈服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决心。顾炎武看到徐夜的这首诗后也和了一首:“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老去桓公重出塞,罢官陶令乍归家。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夕日斜。”[2](P401)王蘧常先生在 “昔日金枝间白花”一句加按语说:“此比永历,犹言金枝玉叶也。”[3](P550)王冀民先生也在诗末笺曰:“细味全诗,皆借题寓意,名曰 ‘赋得’,实哀永历、崇祯。首联 ‘金枝’、‘白花’,已提出其人身份;‘摇落天涯’,则暗示其踪迹所在;‘昔日’、‘只今’直说其今不如昔。颔联 ‘条空’句期武臣,‘叶少’句闵文臣。颈联‘桓公出塞’是幻,‘陶令归家’是真。尾联突出 ‘先皇’二字,命意尤显。”[2](P402)阐释得很有道理。王蘧常和王冀民两位先生都认为此诗是寄意永历皇帝。最近张宇声先生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其主旨是哀悼被清军俘虏的德王朱由枢,和永历帝无关。[4]但不管是寄意永历还是德王,其中表达亡国之悲的思想还是明显可以确定的。再来看屈复的《和王阮亭秋柳韵四首》其一:“晴雪曾消杜宇魂,灵和落日冷千门。杏花映后春红色,荷叶舒残露白痕。才吹玉笙当暮雨,旋闻塞笛满江村。一枝难系王孙住,重荫东南未可论。”其二:“海水飞为万里霜,依依萧散半寒塘。残宵明月罗娃袖,二扇清风少女箱。官渡尽随新节序,玉京谁唱忆君王。仙游忆采人间曲,梦远歌声第几坊。”[5](P90)
我们不需要用索隐派的方法去一字一句分析屈复的诗,只选取其中几句寓意明显的来看:第一首颈联“才吹玉笙当暮雨,旋闻塞笛满江村”,“玉笙”和“塞笛”相对,显然暗指清军已入关;尾联“一枝难系王孙住,重荫东南未可论”,明显是暗指当时在东南败退的鲁监国和隆武政权定会卷土重来。第二首的“官渡尽随新节序,玉京谁唱忆君王”是对很快就投降清军并向新朝献媚的贰臣的痛骂,都已经“尽随新节序”了,还有几个怀念故国的君王?看似句句写柳,其实字字都暗含着反清复明的思想,这在清廷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造反宣言。这些遗民和诗,虽然也使用众多的典故意象使得诗歌具有朦胧色彩,但是和王士禛的原诗相比,其主旨立意更加明显,故国之思一目了然。其后的遗民和诗都是按照这个思路来作,对《秋柳》原诗主旨立意的理解自然难免会受其影响。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李圣华先生曾经指出,王渔洋《秋柳》诗 “怀念故国”本事说的起源不早于康熙朝的后期,而屈复正是较早明确提出王士禛《秋柳四章》是哀悼明亡的人之一。[6]屈复专门作《王渔洋秋柳诗四首解》认为《秋柳四首》主旨是哀悼明亡、怀思故国,“白下”、“洛阳”、“帝子”、“公孙”皆是凭吊明朝之词。正是这些遗民如此唱和和解释王士禛的《秋柳》,使得 “怀念故国”的本事说在清代一直就兴盛不断,后来李兆元的《渔洋山人秋柳诗旧笺》、郑鸿的《渔洋秋柳诗笺注解》都指出此诗是 “吊明亡之作”。当然,出现这种现象也不仅仅是明遗民一方面的功劳,还与清朝当时的文化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明清改朝换代之际,很多的诗人 (不仅是明遗民)都在诗歌中普遍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表达对清王朝的不满情绪和反抗思想,表现个人的民族气节。清朝统治者为此采取了严酷的文化政策,文字狱大肆盛行,稍微有些“露骨”的表露就会引来杀身之祸。那些明显有“反动”思想倾向的诗早已被清朝禁毁,不能流传,如朱彝尊所说:“盖自十余年南浮滇桂,东达汶济,西北极于汾晋、云朔之间,其所交类皆幽忧失志之士。诵其歌诗,往往愤时嫉俗,多离骚变雅之体,则其辞虽工莫传焉。”[7](P1上)这段话可以说明,当时遗民的作品数量相当多,但都不能公开流传。而王士禛的《秋柳》一出,凭借意象的模糊、典故的隐晦,在广大遗民中引起强烈反响。遗民群体大量和诗,利用神韵诗模糊性与多意性的特点,用各种可供联想和替代的语词典故,转弯抹角、曲折隐晦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与理想,这和在诗中发表赤裸裸的反清宣言相比,既能躲避杀身的危险和禁毁的命运,而其模糊的意蕴,更能在广大遗民当中产生一种共鸣的效果。相应地,人们需要不断地解释这些典故与寓意,这样 “怀念故国”之说就不断地得到强化。我想,这应该是《秋柳》被认为抒发故国之思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此众多的遗民和诗,使得《秋柳》也曾险遭禁毁的命运。陈康祺《郎潜纪闻》云:“乾隆丁未春,礼部尚书某,掎摭王渔洋、朱竹垞、查他山三家诗及吴薗次长短句内语疵,奏请毁禁。事下枢廷集议,请将《曝书亭集》寿李清七言古诗一首,事在禁前,照例抽毁;其渔洋《秋柳》七律、他山《宫中草》绝句及薗次词,语意均无违碍,奏上报可。”[8](P207)正是由于众多的遗民和诗,才导致在乾隆时期就有官员认为《秋柳》“虽隐约其词,有厌清思明之意”。幸亏乾隆皇帝比较喜欢王士禛的诗,所以才没有禁毁。很多所谓的隐语确实为后人附会所为,但是在这些遗民诗人的和诗中,大部分还是诗人有意为之,所以很多人也认为王士禛的《秋柳》也暗含“故国之思”,自然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如果说遗民诗人和诗多是要表达故国之思的话,那么女性诗人的和诗要表达的主旨又是什么呢?《秋柳》兴盛以后,很多的闺秀诗人也来和诗。王士禛在《带经堂诗话》中说:“顺治丁酉,余在济南明湖倡秋柳社,南北和者至数百人。广陵闺秀李季娴、王潞卿亦有和作。彼二年余至淮南始见之,盖其流传之速如此。”[1](P725)虽然现在李、王二人的和诗已经找不到,但是可知当时很快在闺秀诗人中就有和者。嘉庆、道光时期梁章鉅指出:“王渔洋《秋柳》诗当时闺秀和者至数百家”,其所撰《闽川闺秀诗话》载其同乡郑玉台之作,《和王渔洋秋柳》其一:“遣愁何处写诗魂,节序惊心白板门。斜日寒塘留故态,秋风凉露即啼痕。长条有意萦归舫,暮色无端黯别村。为惜当时眉样好,临风惆怅与谁论。”其二:“蝉吟蛩怨到微霜,蘸影长堤水半塘。苦调惯依迁客笛,嫁衣久迭女儿箱。只今摇落人悲宋,犹忆萧寥赋学王。未必陈根都委露,春来依旧簇花坊。”[9](P635)郑玉台即郑镜蓉,字玉台,有《垂露斋联吟集》。郑玉台的和《秋柳》,更像是怨妇诗。四首诗都是用秋柳的意象来写征人远去后,自己独守空房的寂寞与盼望征人早日归来的心情。“长条有意萦归舫,暮色无端黯别村”借“柳”来“留”,可惜细嫩的柳枝最终未能系住征人的步伐,只剩下自己在家发出感叹:“为惜当时眉样好,临风惆怅与谁论。”自己眉妆画的再好,现在谁能欣赏呢?“苦调惯依迁客笛,嫁衣久迭女儿箱”同样是写征人去后,自己吹奏的笛曲不再是欢快的调子,早已迎合迁客的愁苦,自己的嫁衣也长久放在箱底,不需拿出来穿了。这时的和《秋柳》,已经是从女性视角出发,表现出的是女性的温柔缠绵,全诗弥漫着浓浓的爱恨离愁。《国朝闺阁诗钞》中也载有苏世璋的《秋柳用王渔洋先生韵四首》,其二:“萧萧疏影度寒霜,半入斜阳半野塘。草里茱萸堪作佩,竹闲云母可为箱。眉销灞岸思张敞,腰瘦章台恨楚王。莫遣使君重问讯,故园西角永丰坊。”其三:“芳春作絮点宫衣,秋色萧条汉苑稀。陌上堤边花事尽,星移物换故人非。难凭眠起随风异,惟解飘零逐雁飞。曾说金城千万缕,何堪流涕寸心违。”其四:“深秋袅袅最堪怜,一望平芜杂暮烟。枚叔不逢空旖旎,小蛮欲别尚缠绵。将军旧垒伤今日,帝子长堤忆昔年。为想五株陶令宅,西风摇曳夕阳边。”[10](P505)苏世璋字文圭,漳浦人,有《瑞圃诗钞》。这首诗,同样是用女性的视角来看秋柳,所用的典故,大都和女性有关。“眉销灞岸思张敞”,用张敞画眉的典故。张敞对妻子体贴疼爱无比,作者看到自己的柳眉妆已尽而“张敞”在哪里?“莫遣使君重问讯,故园西角永丰坊”和“小蛮欲别尚缠绵”都是用白居易题《杨柳枝》的故事,白居易想到自己年迈既高,而小蛮方丰艳,于是写《杨柳枝》托意,后两句云:“永丰西角荒原里,今日无人属阿谁?”年华易逝,和小蛮缠绵的情人很快老去,小蛮难道就能永葆青春吗?多少年以后还不是寂寞老于永丰坊?“陌上堤边花事尽,星移物换故人非”,用的是吴越王钱镠的故事,其夫人戴氏每年春季归省,钱镠遗书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里反用其意,到了秋天陌上的花已尽,物换星移,而像钱镠夫妇这样让人羡慕的情侣也早已经不在了。女诗人在此表达更多的是年华迅速逝去的悲哀,青春已尽,物是人非。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闺秀诗人所作的和《秋柳》更多是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表达女性特有的愁思,很难再找出遗民诗人的那些微言大义了。
从遗民、闺秀的视角来和《秋柳》,秋柳给人的意象总是悲凉的。这也难怪,古代文人多是一些“性多感慨”的 “恨人”,看到柳黄叶落,自然有悲秋伤时之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不同的境况,自然会有不同的感触。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清朝的进士状元们是如何和《秋柳》的。彭启丰《秋柳四首追和王阮亭先生原韵》其三:“忆昔春花点客衣,而今景物已全非。板桥流水行人暮,兰叶桃根荡桨稀。三匝暗惊乌夜宿,一行早覩雁南飞。攀条最有青衫泪,李固袍新愿莫违。”其四:“风风雨雨最堪怜,黄叶村中笼碧烟。种向金城愁寂寞,吹徔玉管思缠绵。兰成萧瑟悲今日,张绪风流忆少年。待得新荑依旧发,江南春色自无边。”[11](P587)彭启丰,字翰文,江南长洲人。其祖彭定求,是康熙十五年状元。彭启丰是雍正五年状元,官至兵部尚书。这首诗和以前的遗民诗人和诗中充满了深仇大恨、念念不忘恢复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些新朝的显贵们所作和《秋柳》,充满了志在必得的信心与豪情。“李固袍新愿莫违”用的是柳神九烈君的故事。李固是李固言的简称,元和七年状元,官至宰相。《云仙杂记》载:“李固言未第前,行古柳下,闻有弹指声。固言问之,应曰:‘吾柳神九烈君,已用柳汁染子衣矣。科第无疑,果得蓝袍,当以枣糕祠我。’固言许之。未几状元及第。”①冯挚《云仙杂记》卷一第三页上,四部丛刊续编 54册,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4年版。李固言的故事最早见于郑道传的《三峰集》。彭启丰的和诗虽然也有世事迁移的感慨,但是最后的主旨却一下高昂了起来,明确表达自己想状元及第的愿望,希望能“李固袍新愿莫违”。最后彭启丰果然状元及第,如愿以偿地穿上了新染的“蓝袍”。而最后一首立意更加明显,“待得新荑依旧发,江南春色自无边”,化用的是宋梅尧臣《通判遗新柳》诗:“园柳发新荑,官居雪当壅。”荑是植物初生的叶芽,王夫之《读通鉴论》中说:“宿草不除,新荑不发”,意思是旧草不除去,谷物的新苗就长不上来,指社会上的旧势力不去,新生力量就不能起来。作者在这里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希望自己高中之后,代表一股新的力量升起,自己将来的前途自然也是“春色无边”。再来看乾隆十年状元钱维城的《秋柳四首追和渔洋山人》,其一:“风前月下尚毵毵,斟酌柔枝恐未堪。系马已空斜日迥。栖鸟不定野烟含。望中客子辞江北,老去将军惜汉南。重见鹅黄晚憔悴,可能有汁碧于蓝。”[12](P522)在书写离别与伤时之时,还是不忘 “可能有汁碧于蓝”,同样也是用柳汁染衣得蓝袍的典故。在这些人看来,秋柳更多成了科举成名、官运亨通的象征。
这些踌躇满志之人看到秋柳想到的是“李固袍新”,那么那些屡试不第的失意之人会是如何和《秋柳》的呢?郑炎《秋柳和王阮亭司理韵》:“暮砧催尽未成衣,怅别离筵景物非。几日秋莺花底涩,一双蝴蝶树头稀。抛残驿路星霜换,遮断旗亭鼓吹非。远送平芜游子泪,白原衰草壮心违。”[13](P625)郑炎原名源,字清渠,秀水诸生。著有《雪杖山人诗集》。顾剡星《跋雪杖山人诗集》曰:“先生家本义门,散处江浙。先生又为陈古民征君女夫,资性绝人,读书目数行下,屡试不售,废于酒。人其命也夫。”[14](P112)这样一个天资卓越之人,最后只能废于酒,在他眼中的秋柳是“远送平芜游子泪,白原衰草壮心违。”秋柳泛黄象征着自己当年的壮志雄心也一去不复返了。再如钟寿潞《秋柳和渔洋山人韵四首》其一:“九烈如闻汁染衣,当时嘉话是邪非。唬乌别馆人初起,走马章台客已稀。看偏緐华青眼在,画将顦顇素心违。西风自是无情者,惯送长亭叶乱飞。”[15](P120)钟寿潞字曾伯,会稽人。《两浙轩輶续录》卷五十载:“……曾伯幼笃志于学,群从多蜚声庠序,曾伯独艰于一衿,年未及壮,抑郁以殁。其志可哀,其业罔竟,亦可惜也。”[15](P120)钟寿潞同样提到九烈神柳汁染衣的神话,但对于郁郁不得志的他来说,这样的“嘉话”只能更加刺痛自己的伤处。秋柳泛黄,自己还能穿上柳汁染就的蓝袍吗?西风下的秋柳,不仅是离别的酸楚,更是自己功名未就的伤痛。这些人和《秋柳》,更多是和自身经历与命运联系起来,或喜或悲,没有那么多的隐含主旨和“本事”让索隐派去考证了。
通过对以上四组和《秋柳》的分析,可以看出,从用典的角度来看,遗民诗人多用一些苏武牧羊之类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忠心,而闺秀诗人则更喜欢使用张敞画眉、白居易的永丰坊、陌上花开等典故来表现女性特有的愁思,而那些得志或不得志的文人,更喜欢用“柳汁染衣”这样的典故来表达自己一举成名的喜悦或者壮志难酬的凄凉。由此可见,《秋柳》中“怀念故国”本事说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最早的遗民群体的和诗和笺释引起的。由于清初文字狱的盛行,遗民色彩强烈的诗不断遭到禁毁,而这类典故隐晦、意象模糊的和《秋柳》诗却得以流传,这些遗民和诗或多或少故意表露一些亡国之思,所以使后人不断对原诗的本意作出种种猜测。而此后在其他人的和诗中,已经更多的用秋柳来表达自身的感受与境遇,很少再有遗民诗人的微言大义了,但是对《秋柳》原诗主旨的争论却一直延续了下来。现在看来,王士禛在当时即兴作诗的情况下,其中或许有对明亡的悲伤,但是恐怕难以不断地在诗中暗示 “南雁”是南都遗老、“西乌”指顾炎武、“枚叔”指钱谦益、“福藩故伎”是郑妥娘等,以上诸多的“本事说”大约多是后人过多的附会了。李圣华先生提醒我们:“《秋柳四首》‘本事’说,多是附会增饰之论。四诗咏柳物写心,感慨历史变幻、繁华易逝、人生多愁,呈现出一片迷蒙幻灭之感。这种伤感与明清易代有一定的关联,但我们却不必将它说成与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有关。”[6]很有道理,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吉川幸次郎先生的提醒:“不能把这些说法看作是牵强附会而摒弃,寓意,是中国文学中常有的现象……不能断言王氏此诗中完全没有寓意。”[16](P341)不管王士禛《秋柳》诗的原意到底是什么,其在清代文学史上还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且不说整个清代有上千首的和诗 (这在文学史上已经很特殊了),“神韵说”是王士禛诗歌思想的核心,而这《秋柳》四章,正是清初神韵诗的发端。正因为其隐晦的意象,模糊的时空,跳跃的思维,所以能在整个清代一直被唱和不断。不同的人用秋柳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这也正是其生命力和价值所在。
[1]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卷二十五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王冀民 .顾亭林诗笺释 [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王蘧常 .顾亭林诗集汇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张宇声 .顾炎武〈赋得秋柳〉诗新解 [J].鲁东大学学报,2007,(1).
[5]屈复 .弱水集:卷十七 [M].续修四库全书:第 1424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李圣华 .王士〈秋柳四首〉“本事”说考述 [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5).
[7]朱彝尊 .曝书亭集:卷三十七 [M].四部丛刊初编:279册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
[8]陈康祺 .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 [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梁章鉅 .闽川闺秀诗话 [M].续修四库全书:第 1705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蔡殿齐 .国朝闺阁诗钞 [M].续修四库全书:第 1626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彭启丰 .芝庭诗稿 [M].四库未收书辑刊:第 09辑第 23册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2]钱惟城 .钱文敏公全集·茶山诗钞:卷一 [M].续修四库全书:第 1442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郑炎 .雪杖山人诗集:卷八 [M].四库未收书辑刊:第 09辑第 28册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4]阮元 .两浙轩輶录:卷二十七 [M].续修四库全书:1684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5]潘衍桐 .两浙轩輶续录:卷五十 [M].续修四库全书:1687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6]吉川幸次郎 .中国诗史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A View of the Heshi of“Qiu Liu”Written by Wang Shizhen in Qing Dynasty——Analysis the Poem from a New Perspective
TANG Zhi-bo
(Research Center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Wang Shizhen published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of his works named“Willow in Autumn”(Qiu Liu)which has been discussing among the scholars after that.However,the opinions about the idea of“Willow in Autumn”were widely divided and no one known which was right and which was wrong.This paper chooses the representative poets containing the similar themes in the verses created belonging to four different authors so as to find ou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usage of literary quotations and the relevant expression of substances.The author attempts to show the points of view that there are not so many implications like“Ben Shi”during the process of his creating the famous works“Willow in Autumn”by/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major ideas of the original version and analyzing the poets containing similar themes written by different writers. In other words,the saying of“Ben Shi”came into being as a result of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YiMin repeat the words in agreement and make some explanation continuously.Besides,literary persecution in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vague imago and verve existing in“Willow in Autumn”can also be regarded as the reasons that help to bring about so many ideas in the literary works.
Wang Shizhen;Willow in Autumn;Heshi;Benshishuo
I207.22
A
1671-7406(2010)05-0015-07
2010-03-11
汤志波 (1983—),男,山东五莲人,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责任编辑 王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