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杰
(忻州师范学院 基础部,山西 忻州 035400)
试论钱澄之对桐城派的影响
张瑞杰
(忻州师范学院 基础部,山西 忻州 035400)
钱澄之作为桐城派的先导,其古文创作理论对桐城派影响较大,然因其文多涉时讳,传世作品较少,其主张未曾引起关注。钱澄之针切时弊、文以载道的创作宗旨、以“气”运文的行文法度和语词雅洁的文风主张极大地影响了桐城派方苞、姚鼐、刘大櫆等人,对后世桐城派、文论体系的形成有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
钱澄之;桐城文派;古文创作理论
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桐城文派发韧于清初,鼎盛于乾嘉,后衍生为阳湖派,拓展演变为湘乡派。明末清初桐城人钱澄之乃其开端,“论桐城派古文,后海先河,澄之为昆仑之源,当无疑义。”[1](p4)这是对桐城文派的早期起源的概述,毫无疑问钱仲联先生已经注意到了桐城文派的前后师承关系。吴孟复亦云:“不仅戴名世,即钱澄之亦当为‘桐城派’之先导。”[2](p6)明末清初方以智、钱澄之等推崇《左传》、《国语》,以司马迁文章为嫡传,开桐城派先河,成为桐城学者的主要倾向。
钱澄之古文创作理论对桐城派影响较大,然因其文多涉时讳,传世作品较少,其主张未曾引起关注。然而从实际影响来看,钱澄之恰似一股潜流,虽默默无闻,但却流淌了两百多年,伴随着古文、旧体诗的衰落而消亡。他的古文理论及创作实践为后世桐城文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了诸如方苞、刘大櫆、姚鼐等几代桐城人,成为不可忽略的先导人物。
一、从古文创作的宗旨来看,钱澄之继承了儒家古文之道,强调古文的本位功能——明道,但又不局限于道,要求文以载道,情道合一。
明清之际,社会的剧烈动荡、政治的变化引起了钱澄之对民族、国家以及个人命运遭遇的思考。他以经学著称于世,对晚明“束书不观”的空疏之风颇有不满,提倡经世致用,强调古文的本位功能——文以明道,以此来影响世风。“其学初从京房、邵康节入,故言数颇详,盖黄道周之余绪也。后乃兼求义理,参取王弼《注》、孔颖达《疏》、程子《传》、朱子《本义》,而大旨以朱子为宗。”[3](p55)钱澄之把“明道”作为古文之本,但并未将古文的创作宗旨等同于枯燥的政治说教而抹杀情感,而是将道作为情感抒发的基础,明道以发情。《重刻青箱堂集序》有云:
夫天下未有离情以为道者。非道之情,妄情也。非情之道,伪道也。文也者,载道之器也,即达情之言也。彼盖于君亲伦物之际,至诚恺恻,不能以自已,于是发之而有言。言之直捷痛快,一如人意中之所欲出,斯为文。言之不能直陈,引物连类,反复顿挫,使人自得诸言外,斯为诗。盖未有非道而可言情,无情而可为诗文者也。[4](p275)
在钱澄之看来,情与道水乳之交融,有情道方可为诗文。言情即言道,言道也即言情。作为情与道的载体,诗与文只是不同的表现形式。他以迥异于小品文的情道合一之文在明末清初自成一家,独树一帜。溯其因缘,乃钱澄之目睹和身历明末清初专制的黑暗和压抑,有着易代乱世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冲破理学以“温柔敦厚”为宗旨的禁锢与束缚,重申“情发于中而形于言”,强调抒写时乱引起国破家亡的忧恨悲愁,唤醒济世为己任的忧患意识。虽然在清初的民族压迫和专制政治的压迫下,钱澄之的一系列论说、主张无法得到施行,但其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开启了一代文风,形成了经世致用之风,重新承担起了“载道”的责任,对桐城派的发展起到了极重要的影响。
方苞年少时就有以唐宋之文载程、朱之道的志向。“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盖先生服习程朱,其得于道者备;韩、欧因文见道,其入于文者精”。[5](p906)此外,他还称道韩愈之文“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以为“兹乃所以约六经之旨以成文,而非前后文士所可比拟者也”[6](p445)。韩愈成就之高乃因“六经之旨”,其学韩愈也正因如此。方苞在《古文约选》序例中阐释了道统与文统统一的问题,主张文以载道,“义”与“法”一经一纬,内容与形式统一,相辅相成,表现出文章的主旨所在。在道统观念上刘大櫆与方苞稍有不同,有的还越出封建正统思想的范围,但在经世致用上是法一不二的。刘大櫆主张从六经中学习为文之道,“作文以明义理,适世用。而明义理,适世用,必有待于文人之能事,朱子谓无子厚笔力发不出。”[7](p3)文学之社会功能,不仅赖义理、书卷、经济本身,而必须由作者掌握行文“能事”,有柳宗元之笔力方能出之。又《朱东发诗序》有云:“夫诗之用广矣。其达而在上者,登歌青庙,扬厉朝廷之圣德,而比隆商、周雅、颂之道;其穷而在下者,抱其所有而不得施设,悲愁感愤之无聊而见于吟咏亦得穷人情物类之微,而极写夫日月风云之状,使人读之可以歌、可以泣,不知手足之舞蹈也。”[8](p75)是文虽乃诗序,但其强调文以明道功用,反映社会现实,注重真感情与钱澄之如出一辙。姚鼐融义理、考据、辞章于一炉,接受古文家“文以明道”和宋儒“文以载道”的说法,特别注重文与道的关系,“道学一旦废,乾坤其毁焉。”《复汪进士辉祖书》云“夫古人之文,岂第文焉而已。明道义、维风俗以昭世者,君子之志;而辞足以尽其志者,君子之文也。”[9](p68)其《敦拙堂诗集序》又云:“夫文者,艺也,道与艺合,天与人一,则为文之至。”[9](p36)可见,不能为作文而作文,要文中有道。“文与质备,道与艺合”,可以说是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
“义”“义理”“道义”究其实质都是指程朱理学,与文以载道一脉相承,看重文学的社会功能,用文章引导世风,拯救生民。方苞、刘大櫆、姚鼐等桐城派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们的文学理论防止空言义理,使理有所凭,文有所依。有清一代,汉学、宋学相互争论不断,桐城文派作者虽不免有宣扬义理以致空疏之弊,然其基本文学思想、写作宗旨,仍为经世致用。随着清朝统治的确立,民族矛盾得到缓和,经世致用的精神被淡化以至于沉寂无声,但在士人当中这种思想却慢慢扩散开来,钱澄之确有其功。桐城后学承此精神,延续了有清一代文以明道的古文传统。
二、从古文创作的行文法度来看,钱澄之读书穷理,要求行文讲求“气”。
钱澄之经历了神州陆沉、生灵涂炭的亡国之痛,身历了妻离子散的悲哀,他目睹了太多的不幸。因时而变,他继承司马迁“发愤著书”之说以表达其乱世中个人的凄楚、哀切之情,提倡为文要有感而发,反对言行背离的淫声、虚伪之情。而情之抒发要文理自然,开合有度,读之气吁语畅,由此提出了以“气”行文的创作方法。其云:
理也者,气之源也,理明而气足,气足而法生。穷理御气以轨于法,文之澜所由成也。然则所为持者,非有澜以待持,乃持之以为澜也。是宜治其源也:本之《六经》,以研其精;稽之传注,以晰其微;博之诸史,以广其识;辅之百家,以尽其义。如是,而理得焉,而气至焉,而法亦备焉。然后为文,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江汉持澜序》)[4](p240)
然吾以为:其奇在气力绝人,而不在乎区区词义之间也……唯是其气力浑沦磅礴,足以笼罩一切,遂使人不敢细议其弊。(《陈二如杜意序》)[4](p245)
钱澄之学术广博,淹通四部,其文内容充实,有感而发,以气行文,有如行云流水一般。“理”即道,深厚的学识修养与道德修养,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理明而气足”,“气”是指深厚的学识与儒家仁义道德修养达到很高水平后在古文创作中的一种体现,是文章的活力、生机所在。“气”是涵养、气韵,是道(学识修养与道德修养)所表现出来的气势,是作者人格美在古文中的显现,与其崇尚高洁的精神情操、刚正不阿的骨气是分不开的,即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浮华过后的平淡内敛之气,沉稳纡徐涵养人心之中,与天地相呼应,而后法度自成,文澜自现。“法”即行文法度、规则,乃表现“气”的起承转合之法。三者统一于理,养于气,行于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之后,钱澄之的这一主张影响到了方苞、刘大櫆、姚鼐等桐城文人。方苞言曰“依于理以达乎其词者,则存乎气。气也者,各称其资财,而视所学之浅深以为充欠者也”[10](p1121)。精神饱满之“气”不仅需要道德修养,还需有深厚的知识素养。桐城派自刘大櫆起,论文便尤重神气。他认为的“义理”“经济”之类不可在诗文中径直表白,而要用“神气”,甚至“音节”“句法”“字法”来使它得到更好地表达。《论文偶记》有云:
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7](p3)
“神”即精神,是作者心胸气质在文章中富于个性的表现。“气”指洋溢于文章内容所显示出来的气势,“神”“气”合一,形成文章的艺术境界,或雄伟、或飘逸、或静穆、或深沉。“音节”与气势相联系,如果简单的看成是音节高低那就失去了刘氏的本意了。刘氏以音节寻求气韵,以气韵显章法。姚鼐注重文与道的关系,因而要求作者本身有深厚的道德修养,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答翁学士书》有云:“有气以充之,则观其文也,虽百岁而后,如立其人而与言于此。”[9](p64)学识与道德充实于心,合而成气,发而为文,浩然之气充斥其间,虽百代而不失风骨。刘世南认为桐城派之所以重气势,是“因为他们真正从主观上信仰程朱所宣传的封建道德,身体力行,表现为一种主体精神,因而反映在诗作上就重气势。”[11](p348)此虽论诗,文者亦然。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目》中阐发古文艺术特征时提出了“神、理、气、味”“文之精”与“格、律、声、色”“文之粗”相统一的观点。[12](p26)前者实乃钱氏“理、气”之论,后者文之粗乃其“法”之细化。姚鼐用诗歌的格、律、声、色来论文,引诗入文,从艺术的角度丰富了桐城派的古文理论,对古文创作具有启发性。
三、在古文的创作实践上,钱澄之提倡语言雅洁,词必己出。
明末清初遗民们关心现实,文章较有内容,但“古文法不讲久矣……吴越间遗老尤放恣。”[2](p6)钱澄之可算一个例外,要求行文讲究“理、气、法”,为文需雅洁。清初学者唐瓯称他的文章“如泉之流,清莹可鉴,甘洁可饮,萦纡不滞,以达于江海,使读者目明而心开。”[4](p4)钱澄之专治古文,文章精洁、醇厚典雅、清新可读,将精气融于简洁朴实的语言之中,长于论说,杂文、游记颇具特色,对后来桐城派词必己出,文从字顺的行文风格有一定影响。《追雅堂记》有谓雅俗之辨:
雅俗之间,邪正所由辨焉。吾之论文,亦以此辨之。吾之辨雅俗也,不于其辞章,而与其气韵。其为雅言也,不必其文也,言之俗者,要不先其为雅;其为俗言也,非以为俗也,言之愈文而其俗愈甚。[4](p177)
雅者正也,词句篇章合于古汉语,这是其学养、真感情在语言方面的延续。彭君华认为钱澄之将胸中郁勃之气发而为文,“表证简洁质实,不事藻缋,明白如话,气顺语畅,真朴自然的艺术风貌。其文无难解之句,晦涩之词,几至篇篇可诵。”[4](p9)这与主张“气清雅洁”的方苞殊途同归。钱澄之《在原恸题词》中悼念好友吴鉴在一文,其词清新爽丽,开始二句即奠定为文基调,“伤哉!鉴在之殁也。忆乙酉冬入闽……其死也,胜于余之生远矣。”[4](p390)随后从钱、吴二人交往的小事出发,诉说二人的友情,娓娓道来,真实感人。《伯夷论》、《三国论》、《答池州喻太守书》等古文文辞简洁流畅,气势浩然,感情充沛,颇能体现他的风格。
方苞讲求文章语言雅洁,词需己出,淘汰杂质,用接近口语的文字写平畅简洁的文章,创造清真雅正、谨严质朴的文体。方苞标榜由明代归有光接续唐宋八大家,并上追《史》、《汉》,最终溯源儒家经典。钱澄之则认为学习古文应以《左传》、《史记》为范本,而学其精髓,又须从唐宋散文八大家入手,二人在效法的对象上是一致的。方苞《狱中杂记》等作品,剪裁精当,笔墨简洁,绘形传神,真切生动,被后世一直列为古典文学教材。刘大櫆语言风格简洁,遣词准确清新。其云“文字是日新之物,若陈陈相因,安得不目为臭腐。”[7](p3)为文讲求清新爽丽,不可陈陈相袭。姚鼐之文雅洁生动,用短小的篇章栩栩如生的述说,充满了真情且多用白描,于细节中传神。姚鼐在繁复中求简洁,在简洁中求生动,使文章写得情景如画,体现了姚鼐散文的风格,也体现了桐城派散文的风格。
钱澄之文以载道的创作宗旨、以“气”运文的行文法度和语词雅洁的文风主张为后世桐城文派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影响了诸如方苞、刘大櫆、姚鼐等几代桐城人,成为不可忽略的一种主张,因此我们研究桐城文派有必要关注钱澄之。
[1]钱仲联.钱澄之全集序[A].钱澄之.田间易学[M ].合肥:黄山书社,1998.
[2]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3]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97.
[4]钱澄之著,彭君华校点.田间文集[M].合肥:黄山书社,1998.
[5]方苞.方苞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王镇远,等.清代文论选[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7]刘大櫆.论文偶记[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8]刘大櫆.刘大櫆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9]姚鼐.惜抱轩诗文集[M ].上海:国学整理社,1936
[10]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刘世南.清史流派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2]姚鼐.古文辞类纂[M ].北京:中国书店,1986.
On Qian Chengzhi's Influence on Tong Cheng School
ZHANG Rui-jie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Xinzhou Shanxi 035400)
As the pioneer of Tong Cheng School,Qian Chengzhi'writing theory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chool.However,only a small number of his works are found nowadays and his theory has never been widely accepted because the contents of his articles were often related to taboos in the time he lived.Qian Chengzhi advocated that articles should reflect the reality and the language should be elegant.Qian's theory greatly influenced writers of the same school such as Fangbao Yaonai and Liu Dakui and it also paved the way for the formation of writing theory of Tong Cheng School.
Qian Chengzhi;Tong Cheng School;ancient writing theory
I206.5
A
1673-2014(2010)01-0029-03
2009—11—15
忻州师范学院院级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8)
张瑞杰(1982—),男,山西定襄人,硕士,主要从事明清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 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