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朝古典诗歌中植物意象的文化内涵

2010-08-15 00:45王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物象古典意象

王成

(中央民族大学 朝鲜语言文学系,北京100081)

略论中朝古典诗歌中植物意象的文化内涵

王成

(中央民族大学 朝鲜语言文学系,北京100081)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了解中朝古典诗歌中植物意象的文化内涵是赏析古典诗歌的关键。而梅花、柳作为中朝古典诗歌中最为重要的植物意象,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对此进行考察,具有特殊意义。

梅花;柳;意象;文化内涵

中朝古典诗歌中意象丰富,有植物意象,如杨柳、梧桐、梅花、菊花、竹林等;有动物意象,如鸿雁、鹧鸪、杜鹃、乌鸦、青鸟等;有自然意象,如夕阳、月亮、风烟、雨露、流水等,它们在诗歌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蕴。而梅花、柳意象是众多意象中最为典型的,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可以更好地赏析与体悟古典诗歌。

一、意象概说

刘勰最早在文艺美学领域运用“意象”,《文心雕龙·神思》:“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唐代理论家则大量使用“意象”一词。王昌龄《诗格》:“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镜,率然而生,曰生思。”司空图《诗品·缜密》:“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其所谓“意象”是尚未显现成形的,也即意念之中、尚未进入作品的形象。这意象虽有真迹可寻,却又缥缈恍惚,难以捕捉。当它即将呈现出来的时候,连造化也感到非常惊奇,意谓意象有巧夺天工之妙。用“意象”指称主客观相统一、并且能够令人产生丰富联想的艺术形象,常见于宋明以后的著作。宋强幼安《唐子西文录》评析谢朓的诗句“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时所说:“平楚,犹平野也。吕延济乃用‘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谓楚,木丛,便觉意象殊窘。”意象,是指显现在艺术品中的意象。

今人对意象的概念有如下几种具有典型性的观点。第一,敏泽的“意象”概念。他在《中国古典意象论》 (《文艺研究》1983年第4期)中指出:“诗中的意象应该是借助于具体外物,运用比兴手法所表达的一种作者的情思,而非那物象本身。”第二,胡雪冈的“意象”概念。他在《试论意象》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七辑)中指出:“意象是心意在物象上通过比喻、象征、寄托而获得的一种具象表现。”意谓以情附物。第三,袁行霈的“意象”概念。他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一书中指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乃是包容前两说的见解。第四,童庆炳的“意象”概念。他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指出:“审美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

所谓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凝结着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青山碧水,星星月亮……这些本是自然物象,无所谓情感,但到了诗人笔下,他们都带上了情感,所有这些“原原本本”的物象并不就是客观事物的原真状态,而是经过了诗人主观意志“陌生化”处理的东西。

二、中朝古典诗歌中典型植物意象举隅

(一)梅花意象及其文化内涵

享有“花之魁”之誉的梅花,具有形神兼备,色香俱佳,独领天下春的风姿;玉骨冰心,圣洁高雅,俏也不争春的品格;不畏严寒,坚韧顽强,争报人间春的精神。因此,梅花历来为许多诗人所咏叹,成为古典诗歌中最为重要的意象之一。

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

张可久《越调·天净沙 鲁卿庵中》:“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诗人将我们带入渺无人迹的深幽境地,但秋高气爽,何来“探梅”之说?其实这“梅”便是如梅之高洁隐士——鲁卿。以梅比隐者,隐者亦是梅。

萧德藻《古梅》(其二):“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作者笔下的古梅树花极少,但还是怕被冬日黄昏的蜜蜂知道,淡泊宁静的生活被破坏,借梅自咏,以明终隐之志。

方岳《梦寻梅》:“野经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诗一开始就推出一个幽雅僻静的背景,曲径通隐者之家,这是诗人理想的生活。所谓“寻梅”,亦即寻隐逸。

朝鲜申纬《梅花》组诗其一写道:“冬至阳生一树梅,芳心寂感犯寒开。忘形龛佛空圆现,入道宫娥素练裁。孤寝园瑾香与化,四更吐月影俱来。时时大嚼花相对,乘鹤扬州亦快哉。”这首诗以渐进的笔法,写由脱俗而避世,由避世而合自然,终乃与自然冥合,使人在明秀的诗境中,感受到一片摆脱尘世之累的空静心境。

(二)柳意象及其文化内涵

柳意象是中朝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蕴含极丰富的植物意象,是一种荣格所说的蕴含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始意象,积淀着中朝古典诗歌特有的审美情趣。柳意象用来暗示或寄托离别情绪,分量最重的还数表现亲朋好友之间的离别。离别之际,诗人忍不住要拈出杨柳来吟唱。北周庾信《奉和赵西东路春诗》“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反映的便是这一情况。离别是痛苦的,因而也就有了“曲成攀折处,唯有怨别离”(岑之敬《折杨柳》)。在送别诗中总是有依依难舍的深情,梁简文帝萧纲《送别诗》“木苔随缆聚,岸柳拂垂舟”用柳来表达亲朋别离难以割舍之情。李白《劳劳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写的是离情。从字面上理解,春风知道离别之苦,不让柳条发青。但为什么春风不让柳条发青,这就需要我们理解“柳条青”的情韵义。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青”使人想到离别,引人相思,令人断肠。如此看来,春风因为知道离别之苦,自然也就迟迟不让柳条发青,以免引起人们的相思之苦了。

古人有个习惯,常用谐音来寓意,“柳”与“留”同音,因此,借杨柳表示挽留之意。为了表示“挽留”“留恋”的情愫,古人在送别的时候,常常折下道旁的柳枝赠送行者,以寄深情。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有时,为了怀念离乡的亲友,还寄去柳枝以表情意。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

朝鲜诗人权韡的七言律诗《别顾天使代作》,写他对明朝使节顾天俊的深挚感情,诗人折柳送别,依依惜别,情深意长地体现出明朝中国和朝鲜文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其诗曰:“江头细柳绿烟丝,暂住兰桡折一枝。别语在心徒脉脉,离杯到手故迟迟。死前只是相思日,送后哪堪独去时。莫道音容便长隔,百年还有梦中期。”

三、植物意象的文化生成

植物意象的形成包括多方面的原因,总体来说,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以及对自然界各种植物的审美感受,同时,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生活实践

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植物的根、茎、花、叶、果不仅提供了食物,又带给人们审美享受,植物既满足了物质需求,又提供了审美需求,植物在伴随人们生活的同时,很自然地成为人们寄托感情的载体。

劳动人民在日常的劳动和生活中,接触到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经过长期的细致观察,对各种植物的形状、颜色、花朵、香味已是谙熟在心,因而在他们创作构思的时候,就很容易感物取兴,就近撷取眼前熟悉的物象入歌。虽然民间歌手们不懂得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但自然的启示与文化传统的濡染,使他们天然地将自己的情思融入物象,并使之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他们创造出来的审美意象往往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并且从根本上区别于文人作品过于诗化、雅化的审美意象。正如美学家王朝闻所说:“由于种种复杂的社会原因,劳动人民中有出众的业余艺术家。”

(二)审美意识

植物之所以成为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主要在于它与生俱来的性质吸引、打动着人们。植物千姿百态的花朵、叶片、果实,缤纷绚丽的色彩,都以其独特的形态美带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身心愉悦。同时,它们也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在审美感受过程中,通过以审美心理为中介的转换,变成了具有特定审美意义的情感载体。在诗歌中,植物已成为人们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符号。人物的情感同植物特征联系在一起,用树木、花朵的枯荣来形容人物感情的热烈和沮丧,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主人公的情感在凋零的树叶、枯萎的花草等植物意象的烘托下立刻成了可以触摸、可以感受得到的东西,达到了物我双会、心物交融的境地,诗歌也因为植物意象的应用而变得更加美妙。

植物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人相比较,植物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似乎永不衰竭的繁殖能力,和人的生长规律完全不同,植物可以年复一年地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拥有永恒的生命和永恒的青春,使人感受到内在生命的丰盈和跳动,从而引发一系列美好的联想。

“诗歌语言的情韵义是由于诗人反复使用逐渐涂上去的,这种情韵义在诗里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比词语的原有意义更重要,它可以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和联想,使诗的含义更丰富饱满。”中朝古典诗歌艺术是古代灿烂文化的瑰宝,诗歌所创造的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意象是诗歌永不磨灭的魂灵。对中朝古代诗歌植物意象文化内涵的关注,是肯定生命个体价值,丰富拓展个人生活,提高个人审美情趣,建设繁荣发达社会精神文明的需要。

[1]张孝岳.梅与梅文化[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李晖.唐代“折柳”风俗考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孙育华等.唐诗鉴赏辞典[C].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

[5](中) 陈蒲清,(韩) 权锡焕.韩国古典文学精华[C].长沙:岳麓书社,2006.

[责任编辑:贺春健]

I207.2

:A

:1671-6531(2010)06-0018-02

2010-09-07

王成,男,吉林松原人,中央民族大学朝鲜语言文学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朝鲜古典文学、中韩古典文学比较。

猜你喜欢
物象古典意象
抚远意象等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意象、形神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