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再认识

2010-08-15 00:43何荣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0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定义道德

何荣杰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系,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对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再认识

何荣杰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系,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中小学德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实践中应把继承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的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古为今用,兼收并蓄,贯彻新课改的德育新思想、以教育技术的理论为指导,通过调整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在课堂内外积极渗透德育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德育修养的整体提高.

中小学;德育教育;再认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代表着未来和希望,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这就要求中小学应该把学校作为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德育工作为首,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教育形式,全面推进学校的德育建设.

1 对德育目标的再认识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其广义来说,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意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就是大德育;从狭义来说,是指道德品质教育,即小德育.本文所指的德育是广义的.笔者以为过去的德育目标过于抽象,给人的感觉总是“悬空”的,没有落到实处,这是目前中小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有学者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目标定位的突出特点是太过于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缺乏层次性、忽视德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没有注意到个人在“德”的发展中个性化的发展需求.那么什么样的德育目标才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呢?

1.1 强调“以人为本”的德育目标理念

在中华文明史上,传统文化一直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儒家哲学和儒家经典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始终把握着中华文化的脉络.以“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为德育目的,关于“德”的教育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当我们回首历史,能够发现,孔夫子的儒家思想于当今时代的教育更具有振聋发膜的反省意义,其超越时空的不朽价值至今依然放射着卓越的思想光辉.当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时,我们真的应该很好地借鉴孔子的育人之道.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仁道”的思想,而这正是他整个思想中最富有光彩的地方.孔子依此论政、依此行教、依此生活,将这一“仁道”精神和理念贯穿于自己的政治主张、教学活动和人生过程之中.孔子的道德教育不仅注意抓根本,而且还给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笔者以为今天的德育工作仍应当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借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人是个活生生的个体,这样的“人”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同时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社会公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特征的要求,应是:自主、独立、民主、竞争、合作,善于自我设计的,以全体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基于此,“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这种教育思想至今对中小学德育教育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种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1.2 德育目标追求“内化”

德育过程的“内化”,指的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把社会的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内部需要的动力,从而使人主动地、自觉地追求道德.道德的本质不是他律,而是自律.道德行为是发自个人内心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人的思想道德的提升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觉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灌输的过程.学生的知行脱节是目前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应该重视德育的“内化”,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统一起来,其关键就是培养个人内心的信念.要重视道德认知的升华,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知—信—行”的转化.所以德育的实效性,就是要使孩子的心灵受到震撼,留下深刻烙印,引领和规范其行为,并持续地影响其一生.德育的关键在于关注其“内化”的过程.因此,任何强制性的道德、理论灌输的道德,都难以培养起真正的道德人格,都会在道德人格生成的知、情、意、行诸环节,尤其是在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方面发生阻隔.

1.3 德育目标从社会本位走向人与社会的和谐

德育首先应当关注人的存在,教会学生懂得思考“人是什么”、“人为什么而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等关于人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生命本原的个性化探索,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使“人最终成为自己和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其次,德育应当关注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学生的社会性是“个体能动地进行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的内化品质”,体现在学生对社会规范的理解和社会技能的习用,形成关于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具备相应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和有效参与社会的能力.而社会规范、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判断等等都是道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德育成败的重要指标也在于社会的各种规范制度是否能够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同时,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也是发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基础,不仅与传统德育的目标有本质上的相同,而且拓展了德育目标的内涵.为此,德育的目标还应当定位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还可以借鉴日本教育的中心目标,即培养“充分发展个性,大力培养身心健康、热爱真理和正义、重视个人价值、尊重劳动、有强烈责任感、充满独立精神的人才,成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目标正着眼于两个层面,一个是加强对学生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关注,另一个方面则是要关注学生的社会性方面,以拓展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在遵守道德准则方面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2 对德育内容的再认识

从道德的组成因素看,道德主要由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多方面构成,过去学校德育内容的设置只是注重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的灌输,而往往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影响,使德育内容缺乏完整性.为此,德育课程内容要实现整体的转变,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自然地融合起来,实现德育课程内容的整合.

2.1 德育内容从单一走向整合

德育内容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道德是为人而设的,应当顾及大众的需求与实践的意愿,这样才能有恰当的可行性.德育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课、生活课、社会课等,这些课程的整合方式应当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道德需要,体现层次性,在不同的年级有所不同.如小学低年级重视品德与生活课的整合,注重从小养成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能力;而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社会性的不断发展,应整合思想品德与社会课,使学生加深对社会道德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另一方面,则应注重德育边缘课程的整合.在基础教育阶段,德育边缘课程主要指德育核心课程以外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等等,把这些课程放入德育边缘课程的范畴,主要在于表明德育的实施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平台和基础.

2.2 德育内容的重组

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变革,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要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积极开展“信仰、信念、信心、信任”的“四信”教育.同时,要认真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加强民主意识的从小培养.从小树立学生的科技意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网络意识.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网吧”现象,要引导学生合理地提取、使用网络信息;正确认识“虚拟社区”的局限性,引导学生远离色情网站,拒绝精神垃圾,培养学生诚信、合作的网络道德,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3 德育内容的创新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要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各个领域的现状与地位,关注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二是伦理道德领域,要注重建立学生的核心道德观念,将为国建功立业与个人的追求、理想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诚信原则的关系,探讨传统美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统一的道德观.还要引导学生理解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引导学生探讨与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伦理观,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良好关系,从小就有一种关心人类自己命运的理性.三是法治与纪律观念的领域,要引入人的权利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探讨法治的含义,真正理解公平、平等、公正、自由的含义.

3 对德育方式方法的再认识

无论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还是从人的完善发展的需要出发,道德教育都应该从只注重迫使受教育者接受、服从具体的道德规则,转移到重视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上来,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现代德育方法论正是以此来指导建构德育的方法.

3.1 在德育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道德价值应当是有用的,与他们的生活有关并能指导他们生活的,有助于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道德问题的;在道德教育实践上过程中,就是要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意识,而德育方式方法必须是理性的.在全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对学习者自由、自治的尊重,体现自律道德教育精神.

3.2 要求行为者主体自我立法、自我调节、自觉践行,而不是依附于某种抽象的道德法典,或受外在标准和外部力量的支配,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道德价值.

总之,现代德育方法论是与培养自主人格、独立思维能力、批判性意识联系在一起,以促进自律、发展理解能力、增强批判意识、尊重真理、热爱知识为特征的.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在道德教育方法的运用上就既不会是灌输或注入,也不会是塑造或培养,而是启发和构建.如,以说服教育为例,不仅要向学生说明道理,使其遵守,更为重要的是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让其自觉地进行选择或抉择.把教师的疏导和学生的自觉选择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教师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所以,同样是说服,要使限制性说服与开放性说服有机结合起来;同样是行为训练,要把遵守与选择两种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以达成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实施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内化的实现依靠的是个体的自愿、自觉、自为.而单一的灌输方式难以激发学生思考、共鸣和认同.因此,让学生在了解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讨论、启发、引导,调动主观能动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较好促使学生接受教育内容.国外学校德育的某些方法,如价值澄清法、角色扮演法、道德难题课堂讨论法、价值分析法等等,都是可借鉴的.

4 通过对AECT2005教育技术新定义的分析再认识德育教育

1 9 9 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布了著名的AECT 1 9 9 4定义.十年以来,教育技术学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更好地概括这一领域,AECT又在酝酿新的定义.2 0 0 4年6月,AECT定义与术语委员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定义,并于当年1 0月获得通过.新定义在互联网上一面世,立刻引起了我国教育技术专业人士的热切关注.这就是AECT 2 0 0 5定义.在《AECT D efinition and Terminology Committe edocument》中,把教育技术界定为: E-ducation a lte 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 gappropriatete chnological proces sesand sources.(2 0 0 5定义).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老师把该定义翻释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刘志波博士翻释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便利学习和提高绩效为目的的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研究与实践.0 5定义把9 4定义的提法,“教学技术”改为“教育技术”,将教育技术的五个领域合并为三个领域,新定义强调的几个主要的关键词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带给我们诸多启示:新的定义特别强调了“提高绩效”与“符合伦理道德”,这是对9 4定义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新定义指出: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是“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新定义强调指出,长久以来,教育技术一直坚持符合伦理道德的立场,并有一系列道德规范实践要求.教育技术领域对伦理道德的关注正在日益增强.伦理道德并不仅仅只是一些“规定和要求”,它是行为实践的基础.事实上,与其说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是一系列的要求、界定和新的规则,还不如说它是一种工作的方法或构想.新定义将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视为本专业成功的核心,如果缺乏伦理道德的考虑,教育技术是不可能成功的.

新的定义对伦理道德的理解不仅仅是知识产权、版权意识等,更重视社会责任感.定义一再强调,从批判性的视角而言,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士必需质问自己的实践活动,对自身在恰当的、符合伦理道德应用方面加以关注.从批判性的视角而言,我们无论是对那些最基本的概念,如传统的系统方法和教学技术的效力,或是对那些强势的理论,如设计和开发技术方案等,都要加以质问:是否符伦理道德?采取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姿态可以推动教育技术工作者在实践中考虑学习者、学习环境和社会对“好”的需求.考虑应当包括谁、向谁授权以及谁拥有权威是设计和开发学习方案中的新问题,但是,一种注重伦理道德的立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除了考虑那些传统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概念之外,还必需坚持对自己的实践行为提出质问,在整个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符合伦理道德.

5 结论

从事课堂教学的专业教师,在面对中小学德育教育时,应透彻把握教育技术新定义对德育的影响,把中小学德育教育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在课堂内外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的熏陶,为学生创建一个进行心灵教育的良好氛围.2 1世纪的德育是素质型加道德型的教育,重在培养人的自律精神,扩大传统教育的内涵并注重道德内涵的层次性.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事业心;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适应激烈的竞争形势;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学习的观念,培养学生珍时、守法、勤劳、认真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永立于不败之地.

〔1〕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3.

〔2〕贾少华.中小学德育效率低下的心理学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 0 0 0(3).

〔3〕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 0 0 4(1 0).

〔4〕瞿宝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 0 0 0[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1.

〔5〕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6 0.

〔6〕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2.

〔7〕黎加厚.创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 0 0 2(2).

〔8〕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 9 9 7(9).

〔9〕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目标[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 9 9 8(6).

G 4 1

A

1673-260X(2010)10-0171-03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定义道德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成功的定义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