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之二

2010-08-15 00:43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0期
关键词:诚信价值大学生

乌 兰, 孙 友

(1.赤峰学院 学生处;2.赤峰学院 办公室,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浅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之二

乌 兰1, 孙 友2

(1.赤峰学院 学生处;2.赤峰学院 办公室,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的环境条件和大学生自身诚信品质修养的内在因素全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认为大学生作为一个高智商的特殊群体,其主观上的诚信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身道德修养的水平和践履诺言的自觉性,但也不排除极少数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钻法律和制度空隙而蓄意造成恶意失信的可能性.但从客观上看,还贷能力不足或不确定因素导致失信等现实问题都可能转化为少数大学生失信的原因.无论哪种原因失信,都与大学生自身的修养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法律意识的淡薄密切相关.

诚信;大学生;诚信缺失

大学生是承载着民族希望与未来的优秀社会群体,理应具有较高的诚信品质,而当前诸如为学不诚,考试作弊;贷款失信,恶意欠费;弄虚作假,就业违约;网络道德虚拟,欺人损人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浮出水面,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受到质疑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必然性和外在的偶然性.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是非观和价值观还具有可变性,外在的环境条件和内在的诚信品质修养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高等学校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窗口,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的环境条件和大学生自身诚信品质修养的内在因素全面把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对于增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完善学校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诚信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1 社会环境

第一,反诚信文化的历史积淀.反诚信文化与诚信文化相互对立,相伴而生,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传统文化中虽然流传着“童叟无欺”、“相互礼让”等诚信文化,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专制之下,人们的诚信意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被扭曲的一面,流传着的“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老实易吃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等反诚信文化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二是诚信与失信的不可调和性.诚信与失信作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长期存在,诚信与失信相比较而存在,没有失信也就无所谓诚信和诚信的珍贵,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部分是非观和价值观具有可变性的大学生失信的理由.三是社会运动的盲目排他性.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排斥旧文化、旧道德,把包括诚信在内的儒家思想精华一并废弃.新中国成立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人们群众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纯朴的、诚实的.但反右扩大化斗争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把许多正确的善意的批评、建议视为右派进攻,导致了一大批敢于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人士遭受了长期的委屈、压制和打击.尤其是在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主观精神超出了客观实际.诚信与保守、落后联系在一起,作为“悲观论”被批判而无从谈起.这种反诚信文化的历史积淀对价值观和是非观还不稳定的大学生来说,其影响是不容忽视的.[1]四是诚信文化宣传不够,没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给反诚信文化的传播和泛滥提供了一定生存空间.

第二,诚信异化.诚信异化主要表现在:一是阶级社会诚信的非对称性.历代统治阶级为了阶级统治与社会的有序发展,都极力倡导行政诚信、经济诚信、伦理诚信.但从本质上讲,阶级社会倡导的诚信观都带有一定的虚伪性和非对称性.也就是横向上的诚信关系和纵向上的义务关系,诚信也只是对百姓的义务,统治阶级则不一定是诚信的践行者;二是潜规则的实用性.潜规则是相对于“元规则”、“显规则”而言的,就是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但是却又是实际起作用的、广泛认同并“遵循”的一种规则.潜规则以满足自我利益为本,是腐败之源.[2]反映在学校层面,潜规则则是有别于书面的、显形的高校规则之外的一些行为准则,是师生们被迫或者无意识地接受的行为方式.潜规则一旦渗透进大学生的生活时,不仅没有人出来反对,而且都积极地按此规则行事,这种对潜规则的认同感对一少部分大学生来说是最可怕的,往往会诱使其选择失信低成本眼前受益而背离诚信价值坚守;三是诚信原则的功利性.诚信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而现实生活中往往只把诚信当作手段,利己是目的.这种功利性价值取向决定了诚信不一定是所有人自觉自愿的行为,不仅为失信提供了孵化的土壤和温床,而且必然会影响部分大学生坚守诚信的最终效果和践履诚信的深度与广度.

第三,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涤荡.改革开放后,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人民生活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转变,发展观念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向科学发展、向和谐社会转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使我国经济社会处在一个大的历史转折时期.由于多元价值涤荡和我国经济社会各层面制度的缺位使得人们的传统伦理观念发生了变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掺杂着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人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人们的价值观念由改革开放前的单一价值观变成了多元化的价值理念.市场经济的空前发展激活了国人追求物质享受的巨大欲望,政策法规相对滞后于形势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没能及时跟上社会制度变迁的步伐,自然导致了正确引导的缺位而给西方各种思潮的渗透和功利主义的泛滥提供了可乘之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诚信观念处在混乱迷茫的境地,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分辨不清,导致了部分个体诚信的缺失.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分析问题角度等原因,不一定完全客观、准确,对社会上人们追求功利的动机存在认识上的一定偏差,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出现了滑坡.社会公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的缺失是社会责任感下降的外在表现,其实质是利己主义的极端表现.大学不再是真空,社会风尚自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态度.

第四,政府公信力相对弱化.政府诚信缺失可以从体制本身的局限性和体制以外的不确定因素两个层次来理解和诠释.从体制上看,我国社会转型期双重体制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寻租活动的可能性,是政府失信的重要原因.其突出表现为:一是权力配置不合理,滋生并助长了政府失信问题的产生.一方面,党政关系的变迁与转变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了理论上的党政分开成为共识,权力制约权力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而实践中的党政分开涉及到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越到基层越难推行.另一方面,我国干部考核制度中能上不能下的体制左右着干部考核体系,各级政府往往报喜不报忧,层出不穷的假数字工程、G D P拜物教、荒唐的“政绩工程”等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二是政府内部的权力行使不规范,缺少行政立法与程序正义,没有形成良好的民主参与机制和信任机制.在“为民作主”的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下,凭经验和感情进行决策必然会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三是监督体制的缺陷使政府内部的权力制约机制匮乏而导致了行政职能的扩张,进而成为导致极权、腐败等现象得不到遏制甚至愈演愈烈的结构性根源.四是公务员工资管理政策与机制的不完善不仅使公务员队伍整体战斗力、凝聚力降低,而且容易引发公权私用而损害政府形象.从体制以外的不确定因素来看,制度的不完善性和行政的随意性等都会极易导致政府持守诚信的动力与压力的不足而引发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反映在大学生群体上,则是对学校正面教育成果的弱化和消解.

2 学校环境

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间接性,而学校对其品德形成的影响是直接的.大学生由于在中小学阶段繁重的学习使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涉入社会生活,思想相对单纯而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高校加强大学生品德教育仍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如果方式得当,一定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从学校德育实效性来看,一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实力很强,理论研究也很成熟,但问题是理论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原理、原著的分析上,与现实结合的不紧密而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德育处在一种相对被动、弱化的境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3]在个别地方德育甚至成为智育的附属.二是教育工作所提倡的理论有时候难以抵御客观现实的冲击.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学生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信做人与“老实人就是无用之人”的观念形成鲜明对比.但事实上失信得利、老实人吃亏上当的大有人在,老实人、诚信为人似乎是没有能力、魄力和潜力的象征.现实生活的反面例子会减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任度,甚至使学生选择学校环境中的消极素材做为自己的人生参照.三是德育理论与现实要求存在一定偏差.理论与实际脱节,理论对现实问题回答得不够,使得学生更愿意相信客观现实.目前的德育工作更多表现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对学生要求过高而缺乏可操作性的理论往往会引起学生对理论的怀疑而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在实践中如何把诚信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相结合,如何监督大学生的诚信实践等理论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四是多元化思潮消解着学校正面德育教育的成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严重地影响着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具可塑性的大学生,往往会使学校的正面教育和引导产生负面的行为暗示.五是学校还没形成诚信制度文化,还没形成有力的机制去约束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默许或纵容了失信行为,使诚信者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和收益.六是学校诚信教育存在误区.一方面,学校的诚信教育还没有完全与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全过程结合起来,在某些时候成为工作需要的招牌,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尤其是助学贷款的出现,诚信成了贷款学生的诚信,诚信教育成了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的诚信教育停留在宣传和提倡层面,没形成诚信教育体系和长效机制,忽视了道德自觉的培养.种种诚信教育的误区会严重影响到学校德育教育的最终效果.

从学校教育氛围来看,一是评估评价标准的统一性给评估评价对象的发展不平衡性创造了人为失信的可能.诸如在所谓的公开课、示范课和比较严肃的教学评估中造假、做秀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毫无疑问地说明学校的正面引导有时会被自身的评估评价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而削弱.二是校园的腐败行为导致了教育形象、风气的改变,以至于教育品质的异化.学校作为心灵净化和道德培育的基地,对于端正社会风气,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校园里腐败行为的本身就是最大的失信行为.校园腐败行为体现在学校的管理、收费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管理者自身难以取信于人就是对学校诚信教育的极大否定,极少数大学校长、博导、教授等教育者的学术腐败行为严重地损害了教育的公信力,败坏了学术风气,导致了文凭贬值和学术风气的恶化.学校不同于其它地方,学校道德教育具有净化心灵、培育高尚情操的重要使命,极个别人的失信行为会造成全校师生对诚信教育的怀疑和否认,使整个学校的诚信工作突破学校诚信作为社会道德诚信的底线,其消极影响远远大于其它社会腐败行为.三是校园功利主义的泛化.伴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重组、升级,竞争愈加白热化,功利主义的浮躁风气在高等学校蔓延.有的高校把明星人物请进校园,“赠送”硕士、博士桂冠;有的高校为了达标升级或者为了取得研究生招生点资格而硬性规定学生发表论文;有的高校丧失大学精神,校内校办公司林立、商业气氛浓厚;有的教师身兼数职,忙于在外讲学、办公司,一心多用,混日子、混职称、混职位,教学和管理工作应付了事.凡此种种失信行为都是校园功利风气的典型表现.高等学校培育高素质的学生必须超越过度的自我利欲,必须追求超越于功利之上的理想大学精神.如果用一种近视的眼光看待教育的得失,自然无暇顾及理想教育目标的实现,那么社会意识形态中流行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注定会腐蚀个别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心灵,从而使大学生生活在诚信美德被功利所掩盖的氛围中.四是传统教育体制的沘漏.我国高校教育体制中存在着重理轻文、重工轻理、重基础知识轻人文精神、重学科知识理论轻不同学科之间联系的倾向,忽视了科学技术与文化、伦理的联系.洋务运动以强国为目的,途径就是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而迅速实现强国.于是整体抛弃儒家思想、高度关注西方科技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今天的社会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大不相同.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儒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加强学生整体素质的修养和培育,克服教育人文底蕴的缺失和应试教育惯性思维的左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与塑造.五是学校在减免学杂费、评定奖助学金上面临着信息甄别难度大、主观情感等棘手问题,尤其是像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这样资助额度大的奖学金,难以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极容易给了解信息不对称的大学生造成心理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增大了其恶意失信的机会与可能.六是部分高校为解决大学生欠费问题或化解银行信贷风险在学生毕业时都采取了扣发其毕业证、学位证和档案等的无奈之举,这对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大其恶意失信的可能.

3 家庭环境

家庭德育环境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对子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家长的名利观、教育理念以及诚信认知和对待诚信的态度决定了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重成绩、轻品德;重结果、轻过程;重言教、轻身教;重利益、轻道义”[4]的误区,深刻地影响着子女的成长和成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由于受教育体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虽然理论上和口头上得到重视,但实际上没有细化和量化的结果导致了只要不做违法乱纪的恶性事情,剩下的评价标准就只能是学习成绩.考分成了决定能力、前途和命运的指挥棒,成了家长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在世俗社会生活中,人们关注最多的是最终结果,只要成绩好、能获得一些荣誉和证书就可以了,过程的合理性实际上很少有人追问,也很少考虑到成功的背后是否缺少道德的支持.家长重成绩的实质也是只看重最终的成绩本身,对结果与过程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并不十分关心,这种浮躁与功利的消极思想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诚信与否对子女诚信观念的养成至关重要,从家庭教育理念来看,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家长们普遍愿意把子女塑造成预期理想状态的人.但在现实面前,往往为了眼前利益,理想与现实发生错位,对自己和对子女要求不一致,一方面要求子女诚信做人、做事,另一方面因看重利益而自身不能很好地践行诚信.这种言教和身教不一的矛盾行为对子女来说必然会误导子女超越规则底线甚至践踏规则而见利忘义,从而陷入利欲熏心的苦海不能自拔.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动都对孩子有耳闻目染的影响作用,家长的思想、观念、兴趣、习惯及为人处世的态度都给孩子暗示着一种思想和行为模式.在重利轻义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诚信美德一旦与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失信也就会成为其自然而然的选择.

4 大学生自身修养

大学生自身诚信品质修养不足是其诚信缺失的内在因素.大学生自身修养不足源于自身道德修养与诚信价值追求的背离,因而催生了少数大学生背离诚信价值要求而选择了错误的行事动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诚信价值的背离是大学生自身价值观的体现和反映.主要表现在:第一,诚信价值追求的适用性.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应当定位于振兴国家、服务社会、完善自我这个层次,应把诚信的价值要求和实现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个人价值追求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一般都树立起了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目标,能够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但部分大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由于自身修养不足和社会功利泛化的影响,往往会发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急功近利,实用至上,把个人价值凌驾于集体或社会价值之上而不择手段.第二,诚信价值认知的短视性.大学生的价值认知视野要开阔,要从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出来认识自身诚信价值追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充分结合起来.由于受我国家庭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想问题、做事情更多的从个体、从家庭利益的得失角度考虑问题,片面、孤立、庸俗、自私、狭隘、短视的价值追求与社会进步所弘扬主流价值背道而驰,往往会使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功利、肤浅的心态,社会责任感下降,把人生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名利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价值成了他人的义务.第三,诚信价值实现的投机性.在个人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部分贷款学生急功近利,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投机取巧,甚至不择手段,在考试、评优、竞聘学生干部、就业等方面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是依靠勤奋学习和踏踏实实的工作,而是跑关系、想门路、走捷径,甚至靠牺牲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满足自己的利欲.如此种种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不诚信行为成为其投机心理的首选策略,贷款学生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自我抵御和修正,那么注定会影响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第四,对社会诚信道德现状与自身诚信价值追求认识上的片面性.部分大学生不能以正确、冷静、理智、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失信行为,以偏概全,认为社会道德水准严重滑坡,社会失信行为太多,他人不可信,社会不可信,想方设法为自己抛弃诚信道德的行为寻找现实根据.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必然会使自身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受到恶意失信的惩戒.第五,对新时期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完善性估计不足.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个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而稳步推进的过程.由于精神文明发展相对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诚信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于诚信道德体系建设,给少数大学生造成了认识上的错觉,只看到诚信体系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而悲观失望.第六,心理认识存在误区.“从众心理、侥幸心理、不负责任心理、无赖心理和推托心理”[5]都是失信学生典型的不良心理认识误区和自身修养不足的表现,是诚信缺失或恶意失信的心理防护墙和根源.

总之,大学生作为一个高智商的特殊群体,其主观上的诚信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身道德修养的水平和践履诺言的自觉性,但也不排除极少数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钻法律和制度空隙而蓄意造成恶意失信的可能性.但从客观上看,还贷能力不足或不确定因素导致失信等现实问题都可能转化为少数大学生失信的原因.无论哪种原因失信,都与大学生自身的修养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法律意识的淡薄密切相关.

〔1〕〔3〕〔4〕王天旺.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7-28.

〔2〕潘雪江.潜规则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7-15.

〔5〕贺志军,黄飞.从欠贷不还现象看大学生诚信教育.江西教育科研,2007(7):32-33.

G 6 5 5

A

1673-260X(2010)10-0179-04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助学贷款制度变迁与诚信保障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NJ10234)

猜你喜欢
诚信价值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大学生之歌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一粒米的价值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给”的价值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