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

2010-08-15 00:43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0期
关键词:赤峰市农牧民农业

许 民

(赤峰学院 环境与资源系,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赤峰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

许 民

(赤峰学院 环境与资源系,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针对赤峰市农村经济的条件和特点,详细论述了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赤峰市;农村经济;对策

1 引言

改革开放的实践,验证了一个真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只有依靠中国人自已才能解决,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最基本的国情.真正把农业放在重要地位,齐心协力地把农业搞上去,将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3 0多年来,赤峰市的农村经济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近些年,政府把“三农”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村牧区经济和农牧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扶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努力克服持续干旱等自然灾害和能源供应紧张、农资价格上升等各种困难造成的影响,仍然保持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但是,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多种困难和问题.为了使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得到充分保障,必须建立、完善和稳定一整套强化农业基础的政策法规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2 赤峰市农村经济的特点

2.1 农业经营规模狭小

由于受多年来重工轻农、城乡分割的发展格局的影响,使我国城市化水平偏低,赤峰市城镇化水平刚刚达到3 8.3%,远低于全国和自治区城镇化水平,大量农村劳动力聚集在有限的耕地上.耕地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配置比例失衡,其后果是:①农业产出水平低,农业比较效益低,人们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②小规模生产采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差,经济效益不明显,因而不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③难以有效地吸纳劳动力.

2.2 农村资金比较短缺

城乡的不平衡发展,使农业发展落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城乡收入差距大,远远超过了国际上通认的1.5∶1~2.0∶1之间的合理水平.城镇和乡村人口人均储蓄余额也有近十倍的差距.加之受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制约,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受到限制.

2.3 农业剩余劳动力多

赤峰市人口有4 6 0万,其中农业人口有3 8 0万.农业劳动力过剩,而土地资源有限,许多地方一定就是3 0年不变,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再加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使很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必须另谋出路.

2.4 农业中就业与创业具有一致性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业与创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亦即在农业中就业除了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外,还需要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就难以创业或就业.

2.5 农业分工协作和组织化程度低

当前制约农民走向市场的最大问题是组织化程度低.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被普遍认为是发展市场农业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难以有效地与农民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一体化组织,农民走向市场面临着许多困难.

3 赤峰市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

从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看,以种养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收入占农村牧区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仍然高达5 7%,二、三产业的比重则是2 3%和2 0%,因此,加快农村牧区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发挥区域优势,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快速发展,是重要课题之一.

3.2 农牧民增收困难多,发展不平衡

虽然近几年农牧民所得收入持续增加,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发展不平衡.农民所得收入在4 0 0 0元以上的嘎查村仅占总数的2 4%,而且基本上都是接壤城郊、乡镇街道或矿区等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而绝大多数低收入的农牧民则全是交通条件相对落后,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农牧区.因此,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其生产、生活、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是当前农村牧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3.3 “十年九旱”是赤峰市的基本情况

农业生产受制于自然条件影响很大,“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牧业基础设施较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产品缺乏专业市场;农牧民生产、生活困难较大,农牧业生产单一,农牧民收入发展不平衡等都是当前农牧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农牧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拉大,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全社会支持农业,反哺农业.

3.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年增长问题突出

2 0 0 7年是农业生产资料全面涨价的一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电力供应紧张矛盾突出;农村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偏高,部分新增农民收入被抵消;部分地区农民负担有所反弹,减负基础并不牢固;农业结构调整进程放慢,部分地区出现了片面强调发展粮食的现象;粮食丰收后价格下跌的风险依然存在,农民增收的价格因素有可能再次变弱.因此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农业生产资料增支补贴,促进农民增收.

4 赤峰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 建立有效的耕地保护制度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生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但近年来,人增地减日趋严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要使全民对保护耕地具有现实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认识到土地尤其是耕地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不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灾难,当务之急是必须从法律上、行政上和经济上采取一整套综合措施,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有效管理,对耕地进行严格的保护:①制定耕地保护法规;②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全面的计划管理;③引导并鼓励对土地的有效投入.

4.2 进一步完善粮食政策

粮食政策不仅仅是农业生产领域内生产和购销价格问题,而且是全社会粮食供给和需求协调运行的政策保障体系,其作用应是在增加供给、控制消费和杜绝浪费三者间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农业生产领域内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是粮食总政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粮食政策对于调动广大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对粮食产量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将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①粮食收购在坚持“双轨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改革;②建议粮食收购制改为部分“换购制”;③逐步缩小统销范围,稳步扩大商品粮市场.

4.3 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

近年来,国家虽多次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但因多种因素所造成的工农产品剪刀差仍趋于增大,农业生产比较利益进一步下降,目前已成为农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和提高涉及面广,需要高层次统盘考虑.从农业发展看,在农产品价格调整中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①实行一重价格制,逐步改变价格背离价值的状况;②在调价中要注意保持各种农产品之间合理的比价关系;③要注意农产品和农用生产物资的合理比价.

4.4 农业开发资金的保障

目前农业投入不足,投资来源不稳定,用于农业开发性投资数量少,效益差,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增长速度放慢.要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谋求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关键要深化农业投资体制改革:①稳步增加农业投入;②建立农业基本建设基金制度;③加强对农业投资的宏观管理.

4.5 提高农业商品基地的建设水平

农业商品基地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今后农业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并再上新台阶,也主要依靠一大批农林牧渔商品基地的新建和现有水平的提高.一是要使资金、物资和科技投入进一步优化组合,二是改变单一的初级农产品生产模式.

4.6 加强农业科技工作

依靠科技进步是进行农业开发的根本途径,应把“科技兴农”作为农业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作为促进农业再上新台阶的突破口.今后要从多方面把农业科技工作有系统地组织起来,形成较完善的良种和良田系统,农业科研、培训和生产系统,农业科技的社会化服务系统,农业科技行政管理系统,等等,把农业科技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使科技兴农形成一个系统工程.

4.7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目前农业生态环境存在一系列问题.由于工业污染日趋严重,工业“三废”污染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已成为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急迫的战略任务.

切实贯彻国家制定的“经济建设与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战略方针,制定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规划,并具体落实和分解为各地区不同阶段的任务.各级政府实行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与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并列为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各级领导重视和加强对农业环保工作的领导,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重点在工业污染的防治、水源的保护和自然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专项法规.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严格法规.对目前污染严重的区域要限期重点治理,要将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同等考虑.

〔1〕崔喜臣,孟和,王晓娟.赤峰市农村牧区经济状况及分析.2008(5).

〔2〕刘超川.浅谈赤峰市旱作农业现状与潜力.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z1).

〔3〕曲文祥,王毅,张雪莲.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赤峰科技进步.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F12).

〔4〕项秋光.赤峰市发展农业生产的潜力与措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5).

F 3 2 0

A

1673-260X(2010)10-0069-02

猜你喜欢
赤峰市农牧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赤峰市通联站站长——刘国良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