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与探讨

2010-08-15 00:43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0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领导责任

王 跃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深化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与探讨

王 跃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在高校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高校审计部门面临的新课题.在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对经济责任人实施先审计后离任难;对经济责任人的评价难;审计队伍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应采取积极的对策攻克这些难点.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对策

随着高校办学体制日益多元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高校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资金投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何有效使用资金,最大限度地用在学科建设和学校整体发展上,这就使经济责任审计所承载的任务更重,因此,如何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在高校快速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探索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机制,是高校审计工作者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1 高校经济责任的现状分析

1.1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不明确,审计内容过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未建立

高校现行的经济责任审计法规对审计的原则和范围,内容做了明确规定,但对审计评价的标准、原则缺乏法律支持.在部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为使审计报告更容易得到被审计对象的认同,往往存在审计评价内容过于全面化的倾向.充分肯定责任人的成绩,对存在的问题只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种对成绩、问题避重就轻的评价,不利于审计目标的实现.

由于现行的各种审计规范只适用对事、对单位的审计,与对人的经济责任审计某些方面不相适应,以至对一些责任界定很难准确划分集体责任与现任领导责任.将经济责任审计建立在单位财务收支的基础之上,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内容过多,这就产生了审计评价目的不明确的问题.

评价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指标和标准.审计评价标准仍沿用对单位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进行评价,有的注重事业成果,有的注重财经管理,有的注重廉洁自律,没有形成科学统一,便于操作,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的审计评价标准,缺乏定量分析依据,造成审计手段不完善.

1.2 审计方法缺乏,审计信息手段有限

审计中抽样技术的广泛运用,无论是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尤其是判断抽样,它是审计人员主要根据经验判断做出的;很容易遗漏重要事项.另外仅靠审计部门从账面审计掌握的情况对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进行评价,依据明显不足.审计部门所认定的经济责任仅限于根据所提供的会计资料、述职报告和其他资料,但领导干部遵守财经法纪的情况及党风廉政的情况,审计部门很难全面掌握,一些领导干部的经济犯罪问题常常不是直接通过财务收支反映出来的.

1.3 先离后审问题大量存在,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结论的时效性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领导干部任职期满或因调动、离退休、辞职、免职、撤职等原因离开现职岗位前,应接受经济责任审计.但许多单位在组织决定对领导干部工作变动后才进行审计,因接任者对原来情况不清楚,不愿积极配合,有一定的滞后性,影响审计效率.二是对审计查出的违纪问题不好处理,审计结论难以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审计成果的利用转化.三是审计工作的“马后炮”,实际上的“审”“用”脱节,有的在任用升迁上已成事实,审计结果没有影响个人的仕途,经济责任审计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1.4 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完全满足进行高质量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

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审计工作政策性强,责任大,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现今高校领导不重视审计队伍建设,也是导致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审计专业的判断和识别风险的能力.同时,由于审计部门人员少、任务重,后续教育及培训跟不上,高校审计人员普遍具有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不能满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需要的现象.

2 深化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与对策

2.1 规范审计评价的范围和要求,确定重点经济内容,明确审计评价标准,准确划分经济责任

2.1.1 为了避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随意性,使评价与目标一致,必须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范围.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评价主要是界定和确认其经济方面应负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在作出审计评价时,审计机构应从经济角度,而且仅限于审计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紧扣经济责任这个主题,客观、公正、谨慎地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和经济责任.2.1.2 高校组织机构比较复杂,因此审计评价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不同单位的审计对象,在领导干部对本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领导干部应遵守廉政条例等方面是一致的,但对有经营目标和仅有教学科研行管理职能的院系领导,经济责任评价的重点有较大差异.前者要重点评价单位资产的保值增值经济责任审计情况,而后者则将评价重点放在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执行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以及资金的效益等方面.因此,高校审计部门对不同的审计对象,应规定不同的审计评价标准.

2.1.3 明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目的和被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及审计依据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围绕审计业务程序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责任界定凭据.一是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客观凭据,结合审计对象、目标责任制的客观内容权重具体进行量化,从被对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入手,对内控制,廉洁自律和经济效益,效率性,效果性等内容明确评价标准,确定各内容分值做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凭据.二是要正确划分这是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界限,根据审计的财务指标进行定量评价,根据被对象单位领导班子素质,工作规划,发展战略指标进行定性评价以便更全面的反映责任人的业绩优劣,实事求是的搞好审计评价.

2.2 强化审计技术手段,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宣传力度,创造优良环境

一是引入风险导向审计,降低审计风险.在审计实施前要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可能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因素及风险规避对策;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分析,适时确定和调整审计范围和采用的审计程序,评估内外导致的固有风险,根据内部控制状况评估控制风险,加强风险检查,从而达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的目的.二是要加快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审计的信息化不仅能是审计技术与方法有效提高,并且可促进审计计划、组织、实施、汇总和处理等各项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对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是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对促进和加强教育财经管理,规范经济秩序、推进学校廉政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人们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解和认识,获得各方面的支持.

2.3 提高审计成果运用效率,树立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必须适应高校发展对监督工作的要求,必须通过审计监督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力度,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和领导责任的正确履行,这些有赖于审计成果的正确运用.一是要把经济责任审计纳入干部管理轨道,其审计结论做为干部管理考核使用的依据,需要重视审计结果,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审计结果.二是坚持审用结合、先审后用、先审后离的原则,干部的优劣不在平时的自吹自擂,而在于工作的实际效果.为任人唯贤的干部政策,为使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干部任用提供重要依据.三是重视审计建议的落实和信息反馈、审计成果可以为本单位提供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新策略,为被审计者及继任者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审计意见和建议能起到一审二帮三促进的作用,通过查找问题找出薄弱环节,进而促进内部管理的加强,规范学校的各种经济活动,防范学校的经济分析,确保学校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

2.4 推进高校审计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审计来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是否真正能为高校实现最终目标服务,不仅要有完善的内部审计标准作为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合格的、高素质的审计人员.一是审计人员要有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这样的素质,才能进行高质量的审计工作.二是审计人员应遵守廉政规定和职业操守,树立良好的审计队伍形象.三是拓展内审人员的知识空间.要通过内审人员专业培训与后续教育,多渠道、多形式、经常性的进行业务交流和合作,改善内审人员知识结构,造就一精多通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四是提高内审人员业务技能,通过岗位轮换、业务考核、竞争上岗、建立审计项目主审负责制提高内审人员组织协调和分析判断能力,促进审计人员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需要.

F 2 3 9.6 6

A

1673-260X(2010)10-0085-02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领导责任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期望嘱托责任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