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对亚健康干预的分析与研究

2010-08-15 00:52韩永君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亚健康有氧体育运动

韩永君

(西北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 ,甘肃 兰州730124)

体育运动对亚健康干预的分析与研究

韩永君

(西北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 ,甘肃 兰州730124)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的研究方法,以体育运动对亚健康的干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体育运动与亚健康两者的关系,最后得出体育运动对亚健康干预的科学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干预手段的结论。

体育运动;亚健康;干预

1 引言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有疾病分类中的疾病诊断标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及环境的影响,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处于亚健康状态者若不及时地加以干预,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疾病,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干预便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由于亚健康状态并不仅仅属于医学问题,它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所以从不同领域研究亚健康的著作纷繁众多,而本文采取体育运动的独特视角,研究体育运动对人群亚健康状态干预的影响,以此拓展体育功能和探索亚健康干预手段的有效性和多样性。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体育运动对亚健康的干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关于亚健康及体育运动方面的书籍,明确相关概念,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 专家访谈法

先后走访了6位省市医院的临床大夫及10位体育工作者,了解和取证了关于体育运动对亚健康状态干预的众多鲜活案例。

3 结果与分析

3.1 亚健康的定义与范畴

3.1.1 亚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关健康的概念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与此相对应,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根据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

3.1.2 亚健康的范畴

依据亚健康的定义可知,亚健康的范畴也是宏观而模糊的,西医学描述亚健康状态涉及的范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2)与年龄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减退所导致的各种虚弱表现;(3)微生态失衡;(4)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学改变。综合该领域多数学者的意见,根据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以疲劳,或睡眠紊乱,或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2)以抑郁寡欢,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或短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主;(3)以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主。上述3条中的任何一条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并且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导致上述表现的疾病者,目前可分别被判断为处于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交往亚健康状态[1]。

3.2 体育运动的类型与特点及其对亚健康状态的良好作用

3.2.1 体育运动的类型与特点

按照运动时肌肉收缩的能量是来自有氧代谢还是无氧代谢而将体育运动分为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3.2.1 .1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也叫做有氧代谢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有氧运动的好处是:可以提升氧气的摄取量,能更好地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坚持3到5次。通过这种锻炼,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等。

3.2.1 .2无氧运动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无氧运动的最大特征是:运动时氧气的摄取量非常低。由于速度过快及爆发力过猛,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这种运动会在体内产生过多的乳酸,导致肌肉疲劳不能持久,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常见的无氧运动项目有:赛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肌力训练,等等。

3.2.2 体育运动对亚健康状态的良好作用

3.2.2.1 体育锻炼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3.2.2.2 体育运动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心、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锻炼者越能克服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活动的特征是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是培养人的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

3.2.2.3 体育运动可调节情绪

美国专门研究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关系的心理医生康诺说:运动是情绪的氧化剂,不需要马拉松,也不需要跑万米长跑,只要参加一项能加快心跳和呼吸频率的有氧运动,坚持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就能得到以下九种好处:(1)提神;(2)放松精神减轻焦虑;(3)强化身体应付压力的机能;(4)淡化敌意及攻击行为;(5)清脑爽气,强化集中力和记忆力;(6)鼓舞正面自我形象,增加自信;(7)感到愉快、舒服;(8)睡得好,吃得香甜;(9)缓和沮丧情绪。伯格(Berger.1993)研究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75%)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30分钟,有利于情绪的改善。有些研究人员发现,用力运动可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减轻或消除情绪障碍。

3.2.2.4 体育运动可以降低应激反映

体育运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意志,增强人的心理坚韧性。有实践表明,一些高应激反应的成人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或接受应激灌输训练,其中接受任何一种训练方法的被试者都比控制被试(即未接受任何方法训练)处理应激情景的能力强。克瑞等人在1987年回顾了以前发表的34篇论文后指出,与习惯坐着的人相比,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人更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如果有也能尽快地从中恢复过来,这说明体育运动在降低应激反应方面的功效。

3.2.2.5 体育运动能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种综合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运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感。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运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运动量,就能减少疲劳感。有研究显示,体育运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分散注意力假说(Distraction hypothesis)认为,身体活动和(或)身体锻炼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人们从不愉快的刺激或痛苦的身体抱怨中解放出来。有学者认为,慢跑、游泳等运动能使运动参加者进入自由联想状态,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可以促进思维的反醒和脑力的恢复。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和(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从而有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

3.2.2.6 体育运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有利于人际关系的适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尤其是住在高楼的老年人群)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锻炼就成为一个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个体忘却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体育锻炼者以体育活动为纽带,不论职务、文化水平,平等地从事体育锻炼,锻炼者胸怀坦荡、心情舒畅,没有任何的思想负担,这种体育锻炼过程能够促进参加者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产生亲密感,联络与他人的感情。体育运动本身是有章可循的、有规则约束的社会活动,参加者必须自觉地遵守各种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同伴,在运动过程中,伴随有激烈的、对抗的竞争性特征,参加者会努力地控制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而对锻炼者的社会适应有所帮助。

4 结论与建议

4.1 体育运动对亚健康干预的原则

4.1.1 因人而宜

体育运动对亚健康干预时,所选择的运动项目、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与亚健康状态者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素质等有密切的关系。体质健壮者可选择以动为主的运动,但应避免运动损伤;体弱者适宜选择以静力性项目为主的运动;肥胖者稍动即疲,宜采用东方体育项目,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形瘦者应以练意为主,适合放松功、内养功等静功。所以参加锻炼者应对自己的基本健康状况和运动状况要有一定的了解,并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exercise prescription),严格按照运动处方包括的内容: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度及注意事项等进行锻炼[2],方可完成从亚健康到健康的有效转变。

4.1.2 因时而宜

节气变化是体育运动对亚健康干预时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内经》说“智者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都是论述调摄要结合四季的特点进行。按中医理论的观点讲,春夏两季锻炼要顺应自然界阳气外达的趋势,以练形为主,振奋阳气,使阳气外达。秋冬两季,人体阳气逐渐封藏,阴气渐盛,所以秋季宜静,以敛阴护阳;冬季宜动,以运阳气于肌腠,抵御外界寒气。

4.1.3 循序渐进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强调运动调养要适量不疲,循序渐进。这是体育运动对亚健康干预时,特别应注意的事项。

4.1.4 持之以恒

依据运动处方确定好运动种类,选好运动项目后就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锻炼,切忌贪多求全,朝三暮四。同时要明白,运动对亚健康的调养非一日之功,非一朝一夕之事,贵在坚持,才可达到健身养心的功效。

4.2 体育运动对亚健康干预的手段

4.2.1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体育运动对亚健康干预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主要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室内功率自行车、步行车、跑台、跳绳、划船、滑冰、滑雪、球类运动等。

4.2.2 力量性运动

力量性运动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与肢体活动功能为主。项目包括:各种持器械体操、抗阻力训练(等张练习、等长练习、等动练习和短促最大练习)等。

4.2.3 伸展性运动及健身操

伸展性运动及健身操较广泛的应用在对亚健康的干预方面,主要作用有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型、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患。主要项目有:太极拳、保健气功、五禽戏、广播体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等。

[1]孙涛,王天芳,武留信.亚健康学[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7:28.

[2]荣湘江,姚鸿恩.体育康复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1.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about Athletic Sports to the Subhealthy Intervention

HAN Yongjun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Lanzhou Gansu 730124,China)

we should use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document materials and expert interviews,according to the athletic sports to the subhealthy intervention as the object of study,finally draw a conclusion of the athletic sports to the subhealthy intervention scientific principle and the effectiveintervenient means through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athletic sports subhealty.

athletic sports;subhealthy;intervention

G80

A

1674-5787(2010)01-0140-03

2009-11-26

韩永君(1979—),男,甘肃庆阳人,硕士,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责任编辑 李 燕

猜你喜欢
亚健康有氧体育运动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体育运动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
猪群亚健康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