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历史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

2010-08-15 00:45盛建新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书本知识历史与社会历史

盛建新

(金华市第十一中学,浙江 金华 321015)

浅谈 《历史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

盛建新

(金华市第十一中学,浙江 金华 321015)

众所周知,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间接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而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越联系紧密,教学才会越有成效。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研究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借助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巧妙的办法帮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认知,唤起学生探索与创造的欢乐,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那么,初中《历史与社会》该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呢?

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生走进教室时,并非是空着脑袋的,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从身边的衣食住行,到国家的政治、军事,学生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帮助学生从已知迁移到未知,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

比如,在学习有关孔子的知识时,引导学生联系在语文课上己熟知的《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以及学生从课外书上普遍已知的“苛政猛于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故事,再结合历史与社会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学生理解和归纳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在学习“经济全球化”这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国外品牌商品,然后再提出问题,金华有哪些商品远销世界?学生列举:火腿、茶叶、佛手酒、服装、家用电器、休闲用品等。那么国外商品来到我们身边,我们的商品销往世界各地,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在这样的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挖掘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历史与社会的教材不仅仅是指教科书,其它相关的有助于教学的材料都可以是教材。比如说,学生熟悉的相关的语文、英语课文可以是教材,学生崇拜的偶像可以是教材,学生知道的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可以是教材,学生看过的电影电视、听过的歌曲、背过的诗词等也可以成为教材,学生亲人们的生活经历、社区的变迁、地区名称的改变、一张小小的邮票、人与人之间的称呼变迁等等都可以成为教材。历史与社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历史与社会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内容的材料挖掘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与社会就在我们身边,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以史鉴今。

以《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一课为例,课文内容粗看上去离今天己较远,然而经过仔细分析和挖掘,却可以发现其实抗日战争与今天人们生活的关系还是非常密切的。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这场战争,虽然我们没有亲身经历,却以影视、书籍等形式介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所熟悉的《东京审判》、《台儿庄保卫战》、《百团大战》、《南京大屠杀》、《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影视节目及书籍,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抗日战争,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战争全貌;金华抗日战争纪念碑,台湾抗日义勇军在金华活动的遗址,当年日寇细菌战下幸存的老人等更是这场战争的历史见证;近来《新闻联播》常常播报的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新闻镜头中那真实的血淋淋的战争画面,难民无助凄楚的目光,弥漫着尘埃的寂静废墟比影视的刻意渲染更让人痛楚窒……当我们充分挖掘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内容时,不由自主会发出诸如“战争到底是什么?”“战争残酷在哪儿?”“如何才能避免战争?”等问题,而这正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价值的体现。正是在充分挖掘历史与社会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才可以从容确定教学方式是讲述,还是小组讨论、辩论,还是模拟游戏、角色扮演,或者是进行参观访问等。

三、加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习惯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师的任务是传授书本知识,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所教所学的书本大部分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远离现实生活。当书本知识同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能很好地沟通和联系的时候,学生就无法理解书本知识里最精彩的内容——关于客观世界的本质的、规律性的知识,以及典型的、最富有魅力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架起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桥梁,那么学生就能听到现实生活的召唤,领略到现实生活为书本知识的运用提供的诱人境界和无限风光,从而主动地学习。

在教学“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时,我从鲁迅的《电的利弊》一文说起:“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你能否说说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为什么在中、西方会有不同命运?你能否通过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鲁迅的论述,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了有机的联系,很自然地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使命感,产生探索的欲望,努力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比较,不但使学生对中西方差别有更深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比较思维能力。在讲授《消费者权益》时,我想起前段时间办公室两位老师聊的旅途见闻:“在昆明火车站旁的商店里,买了康师傅方便面,上车后一吃发觉味道不对,仔细一看原来是‘康帅博’方便面。”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资源”,于是在上这一课时我便进行了有效利用。“咱们学校的陈老师在昆明旅游时,想买康师傅方便面,而买回来的却是康帅博方便面,你们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提供给陈老师呢?”让同学带着这个生活问题去探究知识,学生的发言踊跃,非常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生活的内容出发,探索书本知识,学生就能主动掌握消费者具有的“知悉权”、“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等知识。

四、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自主体验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知识可以传授,能力与方法可以学习,情感体验只能发生于生活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只能在生活中体验,才能最终指导人们的生活。历史与社会学科为学生模拟生活情境、间接“体验”提供了多种渠道,我们既可以把历史与社会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现实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评价,发展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和选择能力;也可以创设各种社会实际情景,让学生加以体验并做出选择,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做出决定的能力。通过模拟生活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地看待历史与社会和社会现象,增长社会智慧。

如“领主的庄园和市民的城市”一课,介绍的是西欧封建时代乡村和城市的生活,离学生实际生活较遥远,因此显得内容枯燥。如果我们能合理模拟生活情境,就能化远为近,化难为易。教学中,我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创设了和学生一起穿越时空进行一次模拟旅行的生活情境,拉近了学生与书本之间的距离;再利用网络的优势,展示了封建庄园的生活场景和城市的生活场景。通过和学生一起一边作模拟旅行,一边共同探讨庄园内领主与农奴的活动、城市中市民的生活。在活动中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质疑,使不同观点得以交锋,从而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当学生遇到新问题、新困惑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民主、自由的协商加以解决。如学习《区域的故事》时,我又设计了一个虚拟考古活动:神秘的楼兰古国到底是怎么消失的?假如要去这个神秘的地方进行考古活动,我们应该查阅哪些资料呢?如果我们去实地考察可能发现哪些文物或遗迹?我们从这些文物或遗迹和相关史料记载中可以推想出楼兰国过去的繁华景象吗?从过去的繁华联系到现在的荒芜,我们可以猜想楼兰的巨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吗?这一巨变对如今的区域发展又有什么启示?这样的虚拟考古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学生的踊跃参与。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去思考、分析、探究知识,并养成自觉关注生活、关爱社会的良好品质,真正成为一个个鲜活的、善于思考、能主动探究的“人”。最后,让学生把猜想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既回归课本知识,又解决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所探究对象的理解,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探究能力。

五、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自主感悟

陶行知先生提出,“我们真正的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自主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在这里,陶行知先生强调了教与学的实践性。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期,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大力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如教学了“保护我们身边的文明”综合探究活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了“金华八咏楼文物保护现状”调查活动。八咏楼位于金华市区八咏路内,是全国四大名楼之一,由南朝东阳郡太守、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沈约建造。八咏楼不仅是个精致的古建筑物,而且它跟诗人的名篇、英雄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可当学生看到八咏楼墙上满是灰尘的字,虽经装裱,却已斑驳得灰一块白一块的字画时,发出了“千古风流八咏楼,金华儿女为你愁”的感慨。活动结束后,学生用照片、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汇集他们的调查成果,寄给相关部门,希望受到重视,加强对八咏楼的保护。这次活动,借助身边鲜活、丰富的乡土资源,让学生既感悟到我市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也培养了学生努力保护家乡文物的责任感。教学“我是社会小主人”时,针对近年来本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组织学生分小组调查金华婺江水资源的污染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婺江及其支流是哺育金华人民的母亲河,如今遭受严重的污染,不仅江水浑浊,而且为害虫或病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和繁殖条件;藻类、鱼类等游动生物,蟹类等水底生物,以水生生物为食的动物如白鹭等锐减;水中的重金属及致癌物快速增加,会导致人体中毒或产生癌变,而且会发生从来没有过的奇症怪病。同学们采用了各种方法进行调查。有的采集婺江水的样本,与山上的泉水、家中的自来水,进行颜色、气味、成分等的对比分析;有的通过访问老人,绘制了婺江在20多年前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通过相机拍摄了婺江流域的工业排污口和生活排污口的排污情况,并提出了整治婺江的建设性方案。以上活动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主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社会化。

[1]陈丹.再论有效开展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综合探究活动的可行性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09,(10):39-41.

[2]黄月英.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善于质疑——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教学参考,2008,(7):18-19.

[3]朱汉平.社会调查——让社会与历史课焕发出勃勃生机[J].探索,2009,(11):10-11.

[4]李云吾.唤醒情感:历史与社会的体验教学尝试[J].教学研究,2009,(5):87-88.

[5]陈虹,王平辉.让生活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J].新课程研究,2009,(4):135-137.

[责任编辑:何 岩]

猜你喜欢
书本知识历史与社会历史
创造物理情境打破知识和应用的瓶颈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新历史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针灸学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中的不对称问题与思考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