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漪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传统文化研究
《老子》的道德观及其现代价值的实现
李佳漪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老子》道德观,可以从“上善若水、慈朴为宝、道法自然、轻名弃利、柔弱不争”五个方面理解。这种思想可以促进人们人格的独立和完善,对抑制当代人们浮躁的心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潜在地、隐含地作用于当代社会,对当代的道德教育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对我们完善德育目标、扩大德育整体效应,重视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尤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老子;道德;德育思想;现代价值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的道德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道德的源泉之一,它一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调剂作用,影响深远。其著作《老子》一书洋洋五千言,以独到的见解和超前的意识在中国的思想史上独辟源头,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其书中所提出的“道”的概念以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成为了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中心,《老子》以其独具特色的治世和处世智慧,不但对当代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特有的影响,而且对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进步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竞争激烈、个体心理压力巨大的当今社会,继承、发扬和创新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道德文化,使之成为当今社会道德文化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老子道德思想的内容、现代价值及其实现途径做一点粗略的探讨。
当代的道德观是指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1]。而《老子》的“道德”思想与之有着全然不同的区别。《老子》一书中出现了73个“道”字,书中又分别以“冲”、“湛”、“寂”、“寥”、“希”、“夷”、“微”等字眼规定和阐述了“道”的范畴。这是一种以自然为指归,以自然为本性的原则,是一种虚无缥缈,玄之又玄,却又无处不在的根本准则[2]。万物都由它衍生,受它滋养:大则治国安民、克敌用兵;小则休身养性、达致本真。“道”是整个宇宙、万物变化的法则,和人的品性德行的大本大原。这“道”是老子思想中最为本质的东西。“德”则是“道”的具体表现,是“道”的精神在人的品性德行上的显现。从我们现在的“德育教育”的视角来看,老子的“道德”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善若水
《老子》第八章说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认为崇高的德行就象水,沉静、亲爱、守信、清明;既有排山倒海无所不能之气势,又有随遇而安、与物无争之秉性。“上善若水”就是要求人们要像江海那样,善纳百川,处下不争,就是要让个人的品德修养如水一般至澄至明,如水一般至真至净,“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3]。这是在寻求个人的真善美的统一;是追寻喧闹的现实中求真求实、平淡安宁的融合;是在呼唤以诚信为代表的重要人生准则。故人们应“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将这“上善”的精神用遍生活的所有地方。这样才能在追求个人价值中和天地万物、和人间万事取得自然而柔和的平衡。这样的大思想,在我们今天仍然无法忽略。
(二)慈朴为宝
《老子》六十七章说:“我恒有三宝,恃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就是说慈爱、俭朴是重要的生活方式。有了慈爱之心,人类才能“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才能“达则兼济天下”;而有了俭朴之行,又能使人净化德操,廉洁刚正。以这样的品德准则去树造时代的新人,教育他们以勤俭立德、修身、兴业,既传承了中华的传统美德,又有益于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
(三)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这个自然不是指大自然,而应该是自在自由天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之下的人们应该是顺其天性,而非强制性地做出什么理性确切的指令和外在规范[4]。自然就要自然无为,“无为”是遵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要遵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反对人为的干扰和破坏。如此亦要求了教育者不要有过多的训导和教诲,而应该遵循受教者身心发展的内在顺序和规律去办事,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状态。在以回避政治伦理的前提下,老子主张培养每个人的个性,让每个人都返回到自然本真的理想状态人格,故倡导“见素抱朴”、“复归于婴儿”的道德教育思想。要求人们保持纯洁朴实的自然本性,要遵循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和规定性。道是自然朴质纯真的,故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朴质,符合了自然之道,只有保持了朴质的本性,才能达到个性自由,人道合一的最高境界,这不仅是一种对春秋末期混乱的社会的强烈反对,也是对世俗智慧的极大超越,是一种道德的高度教化。
(四)轻名弃利
老子提倡奉献社会,节制私欲,如“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个注意道德修养之人,应当善于支配物质生活而不被物质生活所迷惑。当代社会流光溢彩,在丰繁的物质世界中,如何把握好自己,清晰地走好人生之路,而不是被物质所迷惑,沉迷于感官享受,这正是我们需要处处留心的。因此,《老子》以其精辟的言论努力抑制着浮华的世风,为当代世界指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
(五)柔弱不争
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而言,老子主张柔弱不争,他认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是合乎“道”的,只有“柔弱不争”才能无往不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他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他要求人们像水那样,柔弱利他。事实上,柔弱的一类事物往往更具有生命力,柔弱是道的作用和表现,蕴涵着不可战胜的力量。崇善、慈朴、自然、轻利、柔弱,老子的这些思想作为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几千年来塑造了世人崇高纯朴的情操和人格,开启了后人真朴超然的品格和本性,是值得现代人去好好地体会和学习的。道德教育的的立足点是在以尊重个人人格的前提下,发展其固有的天性,挖掘其真朴的潜在天赋和才能,从而加以鼓励、启迪、开发。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有鲜明人格的独立个体。
以上五个方面,就是我们从现在的“德育教育”的视角来看《老子》的“道德”的内涵所归纳起来主要思想。可以认为,这就是《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在人的生活方式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开始以一种自由、独立的人格身份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同时,现代德育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和要求,社会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并对个体的主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育独立人格已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要,是人的自身发展所必需,是德育之本。为此,转变德育理念,弘扬抱朴守真,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德育思想的教育功能所企求的效果。而老子德育思想蕴涵的德育教育方法,则是使人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途径。由此可见,老子德育思想对现代人正确人生价值的形成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善利万物,身后而先
老子认为处于社会人世的人如想促成生命,成就自我,就必须培养一种博大的胸怀,即能够无私奉献。“上德如水”,有上德的人如水一样,具有能忍辱负重的精神,能够在他人有难的时候尽己所有去帮助别人,却又“善利万物而不争”,唯其如此,在名利当头时才能恬然处之,守拙藏丰[5]。在世俗的纵情声色中,在功业完成时不自我张扬,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故“后其身”而能身先,“外其身”而能身存。“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不居于天下之先,反成为万物之首,江海唯因其善下,“故能成百谷之王”。在当今的时代,遵循老子的道德思想,持身处事学会谦卑恭谨,善于居下,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爱戴,自高自大者无可吸纳,终将江郎才尽而被淘汰。
(二)慈朴修身,达成圣人
老子把慈爱、俭朴作为个人修养的重要法宝,这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它关系到了个人修身养性和事业成败的问题。以慈爱之心善待天下之人,则天下尽皆友爱。勤俭修身亦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国历来就有“成由勤俭败由奢”的观念,勤俭作为一种美德,能使人净化德操,使人清正、廉洁、寡欲。在物欲横流的当代,勤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一再得到了世人的重提和重视,胡景涛同志在八荣八耻中最后一条就提到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所以,以慈朴待人,以勤俭修身,从外至内完善个人,影响他人,方能达成“圣人之道”。
(三)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老子》一书中五处明确言及“自然”,如“希言自然”、“道法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等等[6]。这种自然是指“一切存在的本真状态”,是对一切原始存在的状态的强调。老子道德思想的核心范畴是“道”,而“道”的重要特征是“法自然”。现实之中,面对功名、世俗的诱惑,怎样才能做到自然、不争、利民呢?老子崇尚自然,要人们“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他认为只有遵从自然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种“自然”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对事物施加任何外在的强制性措施,因势导利,辅助万物顺着自然法则发展,使万物的本性真情不被人为地加以破坏和宰割。“道法自然”就是要求教育者在认识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加强对教育对象的疏通和引导,尽可能使每个受教育者按不同的条件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安处虚寂,知止长久
在老子看来,只有以虚静的心态生活,才能获得生命的常态,符合了道和自然的生活方式才能光大长久,以至终身不遭危险而能成就大业。现代社会中人性由于其生产力水平的发达,物质财富的丰裕,工具理性的强调而迷失本性,不知满足、无有节制、追求极端已经成为了当代人们迷失本性的重大表现。老子以其超人的智慧警示人们要“去甚、去奢、去泰”,并竭力要人们懂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亦”。这种反向的智慧,超越常论的自然人性论对于治疗现代人的疾病显得是那样的有效和必要。
(五)崇柔不争,修身养性
面对世俗的羁绊,老子相信人应当以内在生命的含蓄内敛去体现个人的完美人格,这是一种涵养深厚,储藏能量才能达到的生命境界。在当代,伴随着经济的飞速膨胀,人们内心日益失去了清宁。因此,用老子的柔弱思想来冲淡世俗的功利之心,让人们的内心返回到婴儿般的纯真柔和,助成现代人消除个人的固蔽,化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局限,让人们以开阔的心胸去对待一切人物,这样进一步拓展个人的精神生命和思想生命,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不仅能使人们得到身心的养护,还能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宁和协同。
老子的德育思想是从“道”引出来的,老子希望人类效法道,按照道的原则去生存。“道”作为形而上的玄妙之道,在落实到人生层面,为我们所用之时,又蕴涵了更为具体的基本的实质的道德特性和精神,这种特性和精神落实到现实的生活就成了世人能安身立命的正确策略、可立即遵循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即使在现在也能准确诊断出当代社会和人类所面临的危机和诟病之所在,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永恒的价值和意义[7]。而我们的德育也应该把“道法自然”、“行不言之教”、“因材施教”、“防微杜渐”等贯穿于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全过程中,最终的目标并不仅仅在于对被教育者实施道德教育,而是应该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全面培养,从而最大限度的开发其潜能和天赋。如此,我们应该能看到在当代施行老子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完善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标准,是德育实践所要达到的境地,是德育过程所培养的品德规格,是德育目的的具体化和规范化。道德教育应该朝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发挥人的主体能力,即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并对其品德才能实际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从而使自身主体性得以不断发展。二是塑造人的主体人格,即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或者说是道德修养的综合性的概括。三是提高人的主体意识,加强对客观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青少年将来社会中各种角色的扮演者,也是各种社会责任的承担者。道德教育理应追求道德人生最高境界的达成,理应以实现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为己任。且这种享用不是表层的快乐情绪的获得,而是深层的精神愉悦的享受。这是德育的真谛与归宿。
(二)扩大德育整体效应
为了实现发展人的主体性的目标,必须针对德育对象的特点进一步改进德育方法,运用间接渗透教育,才能扩大德育整体效应。当今青少年思想变化是复杂的,甚至令人难以捉摸,社会是一个大熔炉,也是一只典型的杂货缸,它总包含事物的正反两面,从而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双面的,因此在挖掘社会的德育功能时要尽量避免其消极的一面。德育效果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隐性,要想实现德育效果,单一的德育课是无法达到的,要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如可以通过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通过描写英雄人物的文章以榜样的光辉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总之,应使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使其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三)重视教育客体的主体性
在道德教育观上,传统道德教育不恰当地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把德育对象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教育客体,忽视了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这种德育观念,“对学生的主体性道德教育必须把学生投入到一定的社会实践中。因为,从另一层面上说,教育实践活动在本质上属于主体改建心智结构、发展主观精神世界的活动,学生主体自身的发展,需要通过自我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来完成,而不是靠外部的力量来解决。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就是实践的主体,而被教师纳入到教育视域加工改造的文化及其受教学生是实践活动的客体,但是学生实践所面对的社会文化并非完全来自教师,也有不少来自超越教师视域之外的东西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磨砺意志,增强心理压力的体验,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自我主动构建心智和塑造完善自我,更符合学生和教育所共同面对的客观现实[8]”。
道家德育思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稳定,有相当的历史高度和鲜明的治世论色彩,它以在野派的真纯与自尊,跟权力保持距离,专注于下层社会,对现实有深刻认识,因而产生对人民的同情与对时代的忧虑,其德育思想所追求的是个性的自由,其本意是“以德抗权”,“以道抑尊”。可见追求个性自由与社会稳定是道家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目标[9]。道家德育思想是传统德育思想中值得重视的历史遗产。经过去芜存菁的研究,借以丰富和拓展今天社会德育思想的新思路,对我们不无裨益,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1]司有平.德育过程不是个体的自由选择—关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J].巢湖学院学报,2004,(5):34.
[2][6]徐小跃.对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的几点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6.
[3]张 衡.挖掘《老子》的德育功能[J].河南农业,2006,(3):44.
[4]张有龙.老子“道”论及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启示[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23.
[5]高恒忠.《老子》教育思想的当代阐释[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6):52.
[7]宋 晶.老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实践的价值[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168.
[8]钟良珍.论道德教育客体主体性的高扬[J].中国成人教育,2004,(3).
[9]毛 容.解读老子和他的道德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7):82.
[10]田云刚,张元洁.《老子》人本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59-323.
[11]欧阳云飞.道德经的智慧全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283-290.
[12]老子[M].
[13]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
[1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The Moral Outlook of Lao-tzu and the Realization of Modern Value
LI Jia-yi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The moral value of Lao-tzu can be understood in five aspects:“the likeness of highest goodness to deep water,the preciousness of kindness and plainness,the consistency of essence with nature and the soft attitude towards life”.His thought can help people perfect their personalities and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hecking their blundering soul.Lao-tzu’s Taoist educational thought acts implicitly o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has irremovable impact on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
Lao-tzu;moral;moral thought;modern value
B223.1
A
1674-3652(2010)02-0134-05
2009-12-26
李佳漪(1982- ),女,重庆市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德育工作研究。
[责任编辑:何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