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发展观的视域审视我国现代化标准体系的建构

2010-08-15 00:53蒋英州
重庆行政 2010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政治发展

蒋英州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域审视我国现代化标准体系的建构

蒋英州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现代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很希望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衡量标准体系来反映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达到的水平和进程。2001年3月,中国科学院一些现代化研究学者用八项指标(工业化、信息化、竞争力、城市化、生态化、集约化、全球化、社会公平)严格测算出每一个省、市、自治区实现现代化的时间。[1]2007年1月,广东省政府在参考了英格尔斯十项现代化指标①、联合国人文发展指数与世界银行贫富国家划分标准等等,制定了十项用数字反映的现代化标准体系(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化水平、信息化综合指数、平均预期寿命、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社会保险参保率、环境综合指数、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可是这两个标准体系都遭到严厉诘问。我们在借鉴国外现代化标准体系时,一方面忽视这些体系的特定含义,另一方面也忽视了我国特定的国情。应该说,强调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对建构我国现代化标准体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本文着力探讨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现代化标准体系建构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失衡问题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从现代化的视角来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种实现社会的双重转型,就是要解决传统与现代对接中的冲突与矛盾,实现中国社会的工业化与知识化并举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即在经济现代化中实现政治、文化与社会的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双重转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重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互之间及其各自内部的失衡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现代化可以简约为对这些失衡问题的解决过程。党中央对这些失衡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作了如下具体的概述: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等等。[3]正因为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需要解决这些失衡问题,因而衡量我国现代化的标准体系就需要全面的视角,并凸显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以及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潮流。

为应对这些失衡问题与国际社会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的挑战,我们党提出了相应的战略与措施。它们集中体现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即要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4]因此全面、协调、可持续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体现了三个统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5]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所涵盖的内容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在新时期的表现。它既是对3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与教训的全面总结,也是对未来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指导。因此我们党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6]并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而写入党章。这就非常明确地要求我们在构建我国的现代化标准体系时需要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要素。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上述两个标准体系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存在很大的偏失。

二、以经济指标为核心的现代化标准体系有违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的特性

由于这些失衡问题的困扰,因而对现代化进程进行精确的评估与科学的测算基本上不具备可行性。建立在现实数据上的数理逻辑并不会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而经济上率先发达起来的城市或者地区未必在法治政府建设、生态文明观念、基层群众自治等方面做到率先。城市经济率先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其重要意义在于为经济发展确立先进的规则与制度和社会治理模式,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整体现代化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坚实的物质与制度基础。但现实中允许率先现代化的思维有着城乡二元对立的惯性思维的嫌疑,因而符合其逻辑的一个结果是城乡的基础建设和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从统计数据来看,在全国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城乡人均收入差一直存在扩大的趋势。②而统筹发展的真正要义恰好在于要努力克服这种差距。对此,党中央着重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7]

与此同时,虽然经济对政治社会文化发挥着最终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以经济指标为核心的数字指标体系不是真实反映现代化的程度,经济现代化的实现也不表明社会现代化的完成。如果以经济指标为现代化的衡量标准,我们还会回避许多失衡问题的解决。我国经济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在文化与社会领域,公民社会还没有形成,社会仍然严重依赖于国家与政府;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法制意识、人权意识、平等意识等公民素质问题并没有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中获得切实的解决,反而日渐成为国家感到紧迫的问题;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相当脆弱,承受力太差,阶层之间缺乏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宽容与关爱,缺乏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和谐,导致任何一个偶发事件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冲突。在GDP增长的同时,没有解决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核心技术竞争力问题,对政治、文化与社会的现代化的推动作用还没有显著的表现出来。工业产值虽然远远高于农业产值,但工业化并没有完全实现,反而因为现实国情与时代特征的综合要求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也就意味着我们改变了传统的现代化思维模式,走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因此,用经济指标来测量现代化是靠不住的。经济增长是否把它增长的动力与结构变迁转移到政治与社会领域,推动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全面衡量GDP增长具有的效能。

三、政治的民主化与现代化理应是我国现代化标准体系的主要内涵

虽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是一个互动的整体,经济又是其中最基础的一个因素,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政治或文化会在社会整体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与经济相同,甚或比经济更重要的角色。[8]恩格斯在谈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时也说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9]这就要求政府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一个积极的、适应经济规律的角色。但是要承担起这个任务,政府自身要适应政治规律与经济规律,在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促进政治的现代化,否则政府的不当行为会给经济制造重大的损失,最终导致政治的衰败。在经济发展中政府的政治权力是否为社会的普通公民服务,是衡量政治与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我国的政府权力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产生的两种不良效应非常明显——权力越位与权力寻租,从而导致社会新的不公与冲突,以及社会财富的巨大破坏。至于我国因为政府的决策失误导致的损失与权力寻租产生的国民财富的流失有多大不得而知。我们经常呼吁政治体制的改革,但是体制改革由于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推动,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制度依然能够维持下去,制度的惰性导致了体制改革的滞后。邓小平关于我国的一切改革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的论断已经指出了政治对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决定性作用。拉丁美洲独立以后进行了130多年的现代化,但直到现在仍未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政治与社会的稳定仍然是其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其政治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失衡与不同政权选择的发展战略出现过的重大失误是它们现代化一再延误的重要原因。[10]

由此可见政治现代化在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纵然有葡萄牙、台湾、韩国等少数的国家和地区在通往现代化的途中经济现代化领先于政治现代化,可最终它们经历种种艰难实现了政治经济现代化的同流。事实上每个国家或地区在迈向现代化的途中,都必须建立各自的基本制度与道德价值观认可与维护的民主政治,用民主政治维系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这种民主政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必须符合民主政治的一般原理与本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特点。根据我国现代化的紧迫要求,2007年党中央前所未有地将人民民主上升到“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高度,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11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根据中国现实与国际民主化大潮提出的重大治国方略,是我国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因此,没有政治文明为核心的现代化标准就等于没有抓住现代化的核心——一切现代化的成果都要依靠其外化的制度安排、内化的公民精神来保证。

四、人的现代化程度是一切现代化标准的衡量尺度

因此人均寿命与成人识字率的数据无论多高,也无法衡量人的权利与义务观念、对国家与民族的忠诚感、对知识的尊奉与对法律的敬畏、创新意识、人权意识、理性思维、社会责任意识等实质性的人的素质,而这些正是我们现代化面临的严重危机!如果离开人与社会的现代化,不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与目的的现代化思维,不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路径,或许我们的现代化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一个人试图改变社会制度而不同时改变人的本性,那么未改变的人性很快就会使那被改变了的制度卷土重来。[16]说到底,人的现代化是物的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与终极体现。党中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17]这就确立了把人民现代性的道德素质、法治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对人的关怀,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此,人的现代性素质也应该是现代化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

五、结论

过去我们所提的现代化纲领“四个现代化”中,选择的发展目标全部是经济的,不重视应有的社会主义的政治与文化发展的战略与目标。[18]这种发展战略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我们也越来越感到危机的逼近。我们不能预设一个数字标杆与时间表在那儿,仿佛只要我们达到了就可以宣布“站在现代化的门槛上”了。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的整体转变过程,因而其衡量标准应是全面的。同时,“业已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其经验表明,最好把现代化看作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一种过程。”[19]党中央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这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又是今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这就明确地界定了确立适合我国的现代化标准体系的内涵与外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基本要素。

注释:

①所谓“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事实上是英格尔斯所介绍的、拉西特(B.Russett,美国著名学者)在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研究时提出来的指标体系,而且这个被认为是适于用来描述和评估工业时代现代化进程的指标体系由于没有包含任何反映工业化水平的相关指标而其实并不能恰当地履行它的评价功能。参见谢立中:《关于所谓“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几点讨论》,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②从《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中的数据来看,城乡人均收入差从1996年的2.51(4838.9/1926.1)扩大到2009年的3.33(17174.7/5153.2)。

[1]苏敏,张东操.中科院公布我国实现现代化时间表[EB/ OL].东方网,2001-03-01.

[2]熊剑锋.广州人均GDP超1万美元在内地率先进入发达状态[N].第一财经日报,2007-01-04.

[3][4][6][7][11][17][2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C].2007-10-15.

[5]毕顺堂,郝秀芬.论科学发展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5,(1).

[8]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

[9]转引自王沪宁.政治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136.

[10]参见苏振兴.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2][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8.

[1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1.61.

[14]董沛.人大代表建议在全国开展尊重法治教育[N].工人日报,2006-03-10.

[15][16]虞崇胜.政治文明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257,284.

[1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127-128,4.

[19][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

作者:重庆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讲师,政治学博士

责任编辑:张波

英格尔斯的现代化评价标准的人,往往忽视英格尔斯关于现代化中最重要的是人格的现代性转变。他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已经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12]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强大动力,并最终承载一切现代化的成果。但现实是我国公民现代性的知识素质、道德素质、法制素质与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制度建设,追求制度的不断完善,却忽视了培养官员与普通公民的制度精神。事实上,“每一项制度之推行与继续,也必待有一种与之相当的道德意志与服务忠诚之贯注,否则徒法不能以自行,纵然法良意美,终是徒然。”[13]制度精神比制度本身更重要,因为制度可以消失或改变,但遵守制度与依靠制度的精神可以延续。正是这种精神,制度才产生生命力,保证法治与宪政的存续。也正是没有相应的制度精神,我们口号上“法治”了,文件上“法治”了,但思想上,骨子里可能仍然是权大于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树立法治权威从而保障政府权威还任重道远。[14]我们惊呼社会信誉的严重危机,惊呼食品药品的严重伪劣,也正是由于没有所需要的制度精神来支撑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与契约精神,一旦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不及的地方,就会出现道德精神的空白,于是形成了一个把公德置之度外,不惜损人利己,以邻为壑,成为毫无群体观念的利己主义者,毫无原则的功利主义者。[15]我们每一个人也正在为制度精神的缺失而承受着高昂的精神成本与国民财富的巨额损失。更重要的是官员制度精神的缺失对政治与社会的侵蚀更具有破坏性的影响。

猜你喜欢
现代化政治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