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声乐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010-08-15 00:48沈炳毅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声乐教师教学

沈炳毅

(皖西学院艺术系,安徽六安237012)

试论声乐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沈炳毅

(皖西学院艺术系,安徽六安237012)

声乐教学中必须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实现有机的结合,才能科学地推动教学顺利地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贯彻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努力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教导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审美心理;学习习惯

声乐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融知识性和技术性于一体的课程,也是师生共同创造声乐艺术表现能力的双边活动。在声乐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因素,无疑在声乐教学中起到传授的“知识源”的作用。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接受声乐知识和技能,是创造和表现声乐艺术的主体。教学的双方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学双方的合作和信任,是教学的先决条件。声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性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1]170

声乐教学的目的就是使老师在发声技术和艺术上的要求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身上得到实现。因此,首先要使教学的主体——学生在主观意愿上保持强烈的积极主动性,而这仅仅依靠学生对声乐的兴趣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整个声乐学习的过程又有其整体性,复杂性和反复性,所以声乐教师就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繁,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始终保持对声乐学习的热情不减,志向不变,并且始终保持积极、严谨的学习状态,否则其声乐学习无法顺利地进行,因此,教师的科学引导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而又无可替代的。

一、注意把握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循序渐进是声乐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教学中切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定要根据声乐学习的系统性、稳定性、整体性要求而循序渐进地进行,要稳步推进,积极而有序。结合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把学生放进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阶段当中去,科学、全面地分析其整体状态目标把握,科学地分析问题,明确地提出要求,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进而找到正确的方法,再通过课下的反复练习,最终能够熟练地掌握,达到我们的目标。

声乐学习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中声区的训练为基础,要掌握发声的基本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需要;第二阶段在中声区训练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更要加强调气息和共鸣的强度,但仍然不可急于求成,特别在中间声音向高音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谨慎从事;第三阶段则可以在比较巩固的基础上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形成有明显声部特点的音域和音色,才可能接触比较难的曲目。[1]83

声乐教学要从基础入手,首先要建立起牢固的发声基础,逐步扩大音域、提高技术,而不能盲目地在短时期内要求学生达到某个高度,这样不但不能够得到进步,往往还会出现问题。发声训练要注意从简单到复杂,从平稳到多变。而且教师的课堂用语,尤其是专业术语也应该从简单到复杂,更不能故弄玄虚,追求时髦。我们不应该对初学声乐的学生讲太多抽象的提示或深奥的教学理论,起步阶段的教学语言必须要更加洗练、准确、易懂。

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注意防止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盲目的拔音高,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声乐学习的阶段性和系统性,他们往往由于学习用功,一天到晚听大师们的演唱资料,而这些资料大多是高难度的咏叹调。他们由于过于积极兴奋,于是急于求成,不能在理论上正确地认识理解发声原理,只能在主观上简单地模仿,甚至于主观臆测。由于功力不济,最终只能是喊出、拔出一大堆的问题。其次,很多同学会产生这样的一种误解:他们声乐就是唱高音。所以就以唱高音的状态去唱各个声区的声音,结果出的问题也不少,而且这样的问题往往都很难解决。教师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科学引导学生的积极性,既有效保护,又不至于冒进。教师要宽严相济,鼓励其积极性,更使学生明白冒进的严重后果,积极但更要严谨。

二、教师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是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因为每个学生之间在生理构造上都存在差异,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特点。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经历、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也都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不能千篇一律,用一个药方去包治百病。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条件和素质的教学对象,而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并实施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可以说是声乐教师根据每一个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方式的教学措施。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声部鉴定,因为这个工作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学生声乐学习的前途。这需要通过各方面的严格考察方能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个同学不同的声音生理条件,而不能只是简单、片面地要求学生模仿自己。教师要注意挖掘出学生的声音特点,因为每个同学的声音如果失去了个性的特点,也就失去了太多的魅力,更是失去其生命力。

其次,对学习经历不同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意注意的对象-教学目标,尤其是对一些同学因为应对高考而拔高难度演唱大曲目所产生的问题,一定要询问清楚,仔细听辩,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提出教学目标,而不能只是呆板地仅仅根据学习的阶段性的原则来提出要求。

最后,因材施教还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意注意的目标。有的同学因为某一方面的缺陷而自卑,所以会十分拘谨,在课堂上从心理到身体上都十分的紧张。针对这样的同学,一定要找到其自卑的原因,但是却又要表现出很随意的样子,无视其缺陷,还要努力找到其优点并放大。当他(她)取得一点进步时就好好表扬一番,帮助他(她)克服心理上的阴影,建立起学习上的信心。相反,针对一些过于自负、散漫的同学,就得要不停地敲打,使其严谨而不至于散漫。

三、引导学生建立并逐步完善声乐审美心理

歌唱家的艺术天才,突出特征就是演唱的审美能力。演唱审美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演唱水平的优劣,审美能力越强,演唱的艺术造诣越深;审美能力越差,演唱水平就低。因此,教师必须教导学生明白声乐审美心理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在学生学习声乐的初始阶段就要对他们进行声乐审美心理的教育,要引导他们尽早建立和形成声音的审美感受,也就是声音美的感受。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尤其要强调:声音的美感是建立在心理上的,而不是建立在生理上的。

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歌唱出优美的声音来表达音乐作品,因此,声乐教学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主要就是如何使声音更加优美,更富于表现力。所以,要求学生歌唱出优美的声音首先得让他们懂得什么才是声音的美,也就是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声乐审美心理,并且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美的声音,进而用优美的声音去表现作品,向最终目标迈进。在声乐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声乐教学的关键和核心。

下面笔者以美声唱法的声音审美价值来说明这个问题。美声唱法科学的演唱技巧所表现的歌唱艺术效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科学、规范化的声音指的是大致统一的声音标准,这些标准是以那些世界最著名的美声歌唱大师典范化的演唱为模式的。而美声唱法规范的声音特点可以概括为八个字“通、实、圆、亮、纯、松、活、柔 ”。“通”指声音要通畅,声音通畅才能使音乐流动,不致阻塞。通畅的声音也能给人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同时,通畅的声音增加了歌唱旋律的律动感,这种音乐律动的美感令人陶醉和激动。“实”指声音要结实,结实的声音是有音量、有力度、有穿透力和致远力的声音。“圆”制声音要圆润。“亮”指音色要明亮。“纯”指音色要纯净。“松”指声音松弛。“活”指声音要灵活,自如。“柔”则是指声音柔和。[2]51-52

在我们进行声乐审美教学时,除了讲述,更重要的是示范教学和对比大师的歌唱,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教师要能够精细地做出不同的示范,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美的真谛。当然,学生声乐审美心理的建立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建立的,这需要始终贯彻在我们的教学之中,还要结合作品的分析和演唱来认识建立。

四、教师要努力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声乐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声乐学习来讲至关重要,学生的生理条件是天生的,悟性也有天生的成分,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在老师的教导下逐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因随意而造成的麻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将课上与课下很好地衔接起来,推进声乐学习的顺利进行。

首先,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能够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注意状态,使其积极兴奋而又清醒稳定,注意力清晰、深入而不致停滞不前。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领会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准确把握老师提出的注意目标,并且能够清晰、牢固地带到课下的练习当中去。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就得宽严相济,对学生既热情、亲切,又诙谐幽默;老师在严格的指导中,要循循善诱,深入启发,让学生没有任何的思想负担,充分地信赖老师。教师要做到在谐和、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能够尽情地想象,尽情地发挥,这样教学的效率自然很高。

其次,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严格要求学生在课下的练习中紧紧地围绕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而不能自以为是,自定目标,从而打乱老师的教学步骤,甚至是和老师的要求背道而驰,严重地延滞教学的进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注意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分析判断其在课下的练习中是否严格围绕老师确立的教学内容来进行。一旦发现学生自作主张改变了练习的内容,必须及时严肃地提出批评,并引导其回到正确的轨道。当然,要注意区分学生是对注意目标的模糊还是故意改变,不至于误解学生。

最后,良好的学习习惯贵在促使学习长期严谨稳定,心态积极而平稳,不受状态和情绪的起伏而波动变化。既不因学习的进步而沾沾自喜,轻浮散漫;更不能因为学习的反复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教师要促使学生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永远想象着自己应该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教师要细心、耐心,仔细通过学生课上的表现来把握其思想状态,及时进行调整。

[1]俞子正,田小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G642

:A

:1673-1794(2010)06-0051-02

沈炳毅(1975-),男,硕士,讲师;专业研究方向:声乐演唱及教学。

2010-11-16

猜你喜欢
声乐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声乐诊疗室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