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师范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调查

2010-11-02 01:44许秀娟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所学师范生笔者

许秀娟

(滁州学院中文系,安徽滁州239000)

中文系师范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调查

许秀娟

(滁州学院中文系,安徽滁州239000)

运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对中文专业师范生的专业思想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及态度、选择专业的动机、未来的职业构想、在校的学习情况等几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很感兴趣、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学习认真,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思想浮躁、学习不积极。解决策略主要包括开展多种形式的入学教育、加强日常教学管理、进行教学改革等几方面。

专业思想;师范;调查

专业思想是指学生对自己本专业的理性认识,是一种从信念、情感到行为的稳定的综合心理品质,它包括学生对所学专业,以及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所持的观点和态度。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明显增加,加之就业压力大、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中文系师范专业的认识不深刻等原因,部分师范生中出现了思想波动。这些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态度不认真,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努力方向,经常出现缺课逃课等行为。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合适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师范生的摇篮,笔者认为对师范生的专业思想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滁州学院中文系师范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笔者随机选取三个年级的10名学生进行非结构式访谈,并针对各个年级的本专科的师范生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139份,回收率92.7%。问卷调查的被试构成情况如下(表1):

表1 被试构成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一)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以及态度

为了调查师范生对中文专业课程体系的了解程度,笔者设计了下面一个题目“你对所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否了解”,调查结果如下(表2):

表2 对所学专业课程体系了解程度的调查

从调查可知,师范生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了解,其中选择“十分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学生累计达到49.7%,选择前三项的学生累计达到了88.5%,且没有学生选择“完全不了解”。另外,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是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步提高的。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选取“十分了解”和“比较了解”的人数逐步增加;而选择“一般了解”和“不太了解”的人数则是逐步减少。

为了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笔者设计下面一个题目“你对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调查结果如下(表3):

表3 专业兴趣的调查

由表3可知,大多数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选择“不太感兴趣”的有12.9%,也只有一名一年级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感兴趣”。这一问题的回答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别。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的选择“十分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两项的人数也不断增加,而选择“一般”这项的人数逐渐减少,表明学生的感兴趣程度随着年级的增加逐年提高。但在二年级的学生中,确有10人选择了“不太感兴趣”这一项,高于一年级和三年级的人数。可见,二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思想波动。

(二)选择专业的动机

笔者对学生报考本专业的动机进行了调查,设计了“为什么选择现在的专业”的这一问题,调查结果如下(表4):

表4 选择本专业的原因调查

由表4可知,学生选择这一专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兴趣,也有老师、家长、朋友的影响,还有其一些他主客观原因。这反映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环境和现实因素都影响了学生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必定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有些同学特别喜欢现在的专业,其学习积极性较高,除了上课以外还能自觉阅读各类书籍,扩大知识面。也有一些学生,第一志愿并非现所在学校和专业。他们因没能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和专业而感到十分沮丧,看到其他同学考取了省内外的知名院校,而感到十分羡慕,认为自己在所在的大学里很难有所成就,对大学里的自然学习也提不起精神来。

(三)未来的职业构想

对于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具体的职业可能不同,但是在考虑的时候能否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呢?为了调查这一点,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毕业是否愿意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调查结果如下(表5):

表5 从事与本专业相关职业意愿程度的调查

由表5可知,大部分同学都愿意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还有15.1%的学生不太愿意,但是对专业的排斥程度不高,也有2.2%的学生完全不愿意从事本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可见其对专业的厌恶程度较高,这种对专业的排斥必定会对其学习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为了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态度,笔者设计下面一个题目“现在所学课程在将来能否起到很大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9.4%的学生认为“十分有用”,44.6%的认为“比较有用”,35.3%的学生认为“一般”,也有8.6%的学生认为其起到的作用不大,还有2.2%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什么作用”。可见大部分同学对所学课程的重要性还是认可的,但是也有小部分同学存在一些偏激的想法。笔者在访谈中也遇到过这样的学生,这些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用不着,不像理科生掌握了某些技能,出去就能用,文科生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用途不大”。

在具体职业选择方面,同学们想从事的职业是多种多样的,排在前两位的是教师和商人。其中有51.8%的学生选择了教师,17.3%的学生选择了商人,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秘书、军人、编辑、文学研究者、作家、评论家等。在问及教师的地位时,有4.3%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地位“很高”,25.2%的学生认为“比较高”,54.0%的学生认为“一般”13.7%的学生认为“不太高”,2.9%的学生认为“很低”。在教师待遇方面,76.3%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待遇比较好。可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很多学生仍把教师作为自己职业的首选。从访谈中笔者也了解到很多学生都打算考国家教师编制,希望能成为一名教师。

(四)在校学习状况

学生的专业思想必定会对其在校的学习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调查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有助于了解学生的专业思想。笔者设计了“你对目前的学习状况”的态度一题,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比较认可,有36.7%的学生选择“很满意”和“满意”这两项,选择“不太满意”的有15.1%,选择“完全不满意”的学生只有2.2%。另外,还有46%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他们基本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但认同程度不高。为了调查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期望,笔者设计了“你希望自己的各科成绩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一题,调查结果如下图(图1):

图1 成绩期望值

由上图可知:61.20%的学生选择了优秀,28.10%的学生选择了良好,7.9%的学生选择了“中等”,还有2.9%的学生选择了“及格就可以”,没有学生选择“无所谓,不在乎”优良两项累计达到89.2%。可见,现在的大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大多都比较高,拥有“60分万岁,能拿到毕业证就行”等观念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能在大学里取得好的成绩、学到更多知识、锻炼各种能力,将来有所作为。

但是,在问及是否有过逃课经历的时候,很多同学的回答又是肯定的。学生的回答中只有34.5%的学生选择“从未逃课”;而65.5%的学生有过或多或少的逃课经历,其中8%的学生经常逃课,56.8%的学生偶尔逃过课。笔者针对96名有逃课经历的同学设计了“你逃课的原因是什么”一题,回答结果如下(表6):

表6 逃课原因调查

可见,学生逃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很多学生又很难说清楚到底为什么不去上课。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你在上课的时候会不会不听老师的讲课而做自己的事情?”只有4%的学生选择了“从来不这样”有70.5%的学生选择了“偶尔会这样”还有25.2%的学生选择了“大多数时候是这样”,没有人选择“一直这样”。可见,部分学生主观随意性过强,“不喜欢”或者“不愿意”就不去上课了或者就不听课了。同时,很多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学习压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上课的出勤率和上课的状态。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入学教育,增进新生对专业的和热爱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新的开始,刚走进大学的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充满兴趣,其生理和心理也都处在迅速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这个时候给予大量的正面强化,既有助于培养其对专业的热爱之情,又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建立强烈的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能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

入学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具体情况、优秀的教师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等。学生可从专业的发展历史、课程设置、已培养的人才、毕业生就业等几方面来了解所学专业,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可以请一些优秀教师直接和学生见面,走到学生之中,介绍自己的人生经历,谈对教育的认识和感受以及所进行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等。教师的介绍更多的是感性的,很少有空洞的说教,容易使学生接受。另外,优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人生的热爱等都能通过言语够传递给学生,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将为他们的以后的学习提供丰富的保障。

其次,请在校的优秀学生和近几年毕业的一些优秀毕业生与新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老生通过介绍自己工作和学习的情况,让大一新生了解在大学如何学习、如何发展自己的能力、以及这些对以后工作的影响等。这些都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新生自然会感到十分亲切,肯定也想以师姐师兄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

再次,强调纪律和意志的重要性。大学生离开家独立生活,并不是没人管了,在大学必须遵守大学的纪律。同时要他们明白,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学习的起点,要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二)加强教育管理,激发学习动机

针对部分学生中的逃课现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一方面强调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等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完善请假制度,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内容,以杜绝一些学生随意逃课的现象。对那些逃课达到一定数量的学生要及时处理,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走进教室。

另一方面,加强宿舍环境建设和管理。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和休息的地方,但是其意义却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居住场所或学习场所的功能。据调查,大学生有将近一半或者更多的大学时光是在宿舍里度过的。同学们在宿舍里通过各种形式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所以培育良好的宿舍环境有助于端正学风,促进学风建设,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但是,宿舍环境的建设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注重宿舍的日常后勤管理之外,还要采取措施发挥其教育作用。其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注重发挥优秀学生的影响力,使其对本宿舍的其他学生的学习产生正强化,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

(三)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大学里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平时的学习不是特别紧张,只要期末考试的时候将所学的主要内容背诵下来就可以轻松过关。这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既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21世纪初,我国所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大学教学改革也会有一些启示。比如,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等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让他们学,变为学生自己要学,使他们来到课堂以后能真正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避免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锻炼坚强的意志,形成健全的人格。大学里的教学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教师应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个体或群体确立学习方向,然后由学生个体或群体针对这些问题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形成书面材料,然后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讨论。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忙起来,而教师则是在后面指导和管理着他们的学习。

[1]廖克莉.高校扩招后调配大学生的专业思想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27-28.

[2]刘 捷.趋势与前景:新世纪师范教育发展探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14-18.

[3]陈岸涛,马 娟.高校新生体验式入学教育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08(5):131-132.

[4]李忠旭.农科大学生专业思想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1(5):46-48.

[5]谢安邦,唐安国,唐玉光.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52.

[6]佘贤君.中师生专业思想状况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1995(6):42.

[7]付 宏.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生专业思想现状之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3.

G642

:A

:1673-1794(2010)06-0083-03

许秀娟(1977-),女,讲师,研究方向:课程论,语文教学论。

滁州学院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07ky066)

2010-02-26

猜你喜欢
所学师范生笔者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老师,别走……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非所学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