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民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语言学
认知科学中的隐喻研究
唐世民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本文论述了对隐喻研究的传统观点和认知科学理论。重点讨论了亚里斯多德和Black的隐喻思想如何影响当代最重要的隐喻理解模型,包括Ortony的突显不平衡模型,Gentner的结构映射模型,Glucksberg amp; Keysar的特性赋予模型和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从而揭示隐喻研究的来龙去脉。
隐喻;结构映射;特性赋予;概念隐喻
对隐喻的研究至少从Aristotle时代就开始了,但隐喻的复杂性使人们至今仍未对其本质和机制达成一致。人们对隐喻主要有两种理解。传统上,隐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词“转移”(metapherein=transfer),指把一个物体的名字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隐喻被看作是个别的语言现象,处于次要的地位,而字面语言才是基本的。研究目标是找到隐喻,特别是名词性隐喻(X is a Y),如My lawyer is a shark的释义如何从本体X和喻体Y产生。
Lakoffamp;Johnson(1980)等认知语言学家把隐喻研究带进了概念隐喻的新时代,但是概念隐喻与传统的隐喻意义很不同。Lakoff等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现象,而是整个概念系统和思维的特性。隐喻的实质不是个别的隐喻句,而是概念结构之间固定的映射即对应关系,人们用一个概念域的结构去组织和理解另一个概念域。因为概念隐喻是固定的思维方式,所以,概念隐喻是不易被人察觉的。个别隐喻只是概念隐喻决定我们对目标域思维方式的结果,是概念隐喻的一种副产品。例如,概念隐喻“ANARGUMENT/THEORY IS A BUILDING”,决定人们用“建筑”的结构和词汇去理解和谈论“理论”,如We need to construct a strong argument for that.The argument collapsed.We need to buttress the theory with solid arguments.Lakoff amp;Turner(1989)指出,“讨论隐喻的一个前提是我们要在基本的概念隐喻和这些概念隐喻的个别表达式之间划出明显的界限”(p.50)。概念隐喻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研究日常习俗化的语言表达式如I’ll see you at 2 o’clock,来揭示概念域之间的映射:TIME IS SPACE,确定这些映射如何制约人的推理和行为。
尽管概念隐喻为隐喻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认知科学(特别是哲学和心理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始终沿袭传统,集中在名词性隐喻上。所以,现代认知科学是从语言和概念系统这两个不同的层次研究隐喻。本文的目的是想对隐喻研究的现状做一个较全面的评述,以便能从整体上把握隐喻研究的来龙去脉。
Aristotle把隐喻定义为“把一个事物的名字用到另一个不同的事物上,这种名字转移可以是从类到种,从种到类,从种到种或以类比为基础”,“隐喻在于对不同事物之间相似性的一种直觉感知”(转引自Gibbs, 1994)。Aristotle的定义包含一个重要思想。隐喻的基础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内在相似。这个思想深刻影响了当代对隐喻的认识。当代认知科学中的比较理论即来自Aristotle的思想,认为隐喻是一种隐性的比较。
隐喻研究的重大转折点是Black(1962)的研究,Black奠定了当代隐喻研究的基本走向。当代认知科学对隐喻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从那时起,几乎所有的理论都起源于Black的思想。Black讨论了三种不同的隐喻认知理论:替代理论、比较理论和互动理论。Black主张,互动理论最具合理性。Black提出,本体和喻体必须被看成是与这两个概念相联的共同知识的体系(systems of associated commonplaces),它们由特性、关系等组成。但是这些特性关系只是一种信念,并不一定符合事实。例如,英语本族人认为,大象的记忆力特强,大猩猩很凶猛,这些只是一个习俗化的信念,不一定有事实依据。隐喻理解是将本体和喻体两者动态联系起来建立对本体新认识的过程。喻体体系的某些特性提供给本体,但本体的特性也限制喻体的哪些特性能进入本体。
但是,Black的互动理论过于抽象,存在的问题是:本体和喻体如何互动?喻体的哪些特征被选择应用到本体?当代认知科学对隐喻的研究基本上是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几个重要理论模型都是以Aristotle和Black的思想为基础。Ortony(1979)的突显不平衡模型,认为隐喻释义来自本体和喻体突显特征不平衡的比较。Ortony模型之后,隐喻研究分裂为三大阵营。Gentner(1983)等人的结构映射模型,把隐喻看成是一种类比,认为隐喻涉及本体和喻体两个概念结构的映射。Glucksbergamp;Keysar(1990)的特性赋予模型,把隐喻当成是归类句,认为隐喻把本体放到一个以喻体特征定义的上级概念。第三类理论的代表是Lakoffamp;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
当代认知科学对隐喻研究的几个里程碑都是建立在Aristotle和Black的思想上。Ortony的突显不平衡模型是Aristotle比较理论的具体化。Gentner的结构映射和Glucksberg的特性赋予模型是Black互动思想的具体化。结构映射模型同时又是比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3.1 突显不平衡模型
比较理论认为,名词性隐喻如My lawyer is a shark,产生一种归类冲突,律师不是鲨鱼的成员,所以隐喻表达的是一种比较关系,是隐性的比较:My lawyer is like a shark。隐喻的实质是找出喻体和本体的内在相似性,
但是,这些哲学层面的研究很抽象,对于隐喻理解要解决的问题,如相关特征如何选择,如何解释隐喻的不可逆性和识别线索,很难用实验验证。在当代隐喻研究中,心理语言学家把比较理论发展为许多不同的特征匹配模型。
匹配模型假定,本体和喻体概念可表征为一组特征或一个n维语义空间中的位置。隐喻的理解过程首先是隐喻被转换为比较形式的明喻,一旦转换为比较形式,隐喻理解按照与字面比较句一样的方式进行,即通过搜索被比较两概念的共有特性。匹配模型中最有影响的是Ortony(1979)的突显不平衡模型。
隐喻具有不可逆性,本体和喻体不能颠倒,否则产生的隐喻或不可接受,或有不同的释义:
(1)Some smiles are magnets.
(2)*Some magnets are smiles.
(3)My surgeon was a butcher.
(4)My butcher was a surgeon.
(1)的意义是一些微笑和磁石一样有吸引力,(2)没有意义。(3)的释义是我的医生很无能。(4)的释义正相反,我的屠夫很有技能。
Ortony提出,隐喻的不可逆性和隐喻的来源是被比较两个概念突显特征的匹配不平衡。隐喻,如(1)的突显特征的匹配特点是本体低突显/喻体高突显,这是判断隐喻句的线索。这就解释了隐喻的不可逆性,因为颠倒本体和喻体后,(2)句的特征匹配特点是本体高、喻体低。“有吸引力”这一特征在本体是高突显,在喻体是低突显。因为根据新旧信息原则(Clark,amp;Haviland,1977)高突显的概念磁石不能作为旧信息放在主语,低突显的概念微笑不能作为新信息放在谓语。
但是,Ortony注意到,这个模型有许多无法解决的缺陷,它没有详细解释比较如何进行,对喻体特征如何提供给本体的解释还很抽象。由于以比较为基础,这要求听者已有本体和喻体的特征,但是实际上听者对本体特征并不知道。
3.2 结构映射模型
Black(1962)的互动思想对当代隐喻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当代心理语言学中,产生了有两类模型。
Gentner等人把互动思想发展成一个复杂而清晰的理解模型(Gentner,1983;Gentneramp;Wolff,1997, Gentner et al,2001)。结构映射模型把隐喻看成是与类比有一样的内在认知机制。该模型加深了对隐喻类型的认识。有些隐喻明显与类比相似,甚至可被认为是类比。(5)明显涉及金矿和百科全书之间关系结构的映射,(6)明显涉及原子与太阳系之间关系结构的映射,两个隐喻都不是建立在两者外表或特征上的相像。
(5)Encyclopedias are gold mines.
(6)The atom is a solar system.
另外一些隐喻则是在客体或客体特征上的类比,如(7)把鲨鱼的一些特征投射到我的律师上。
(7)My lawyer is a shark.
Gentner的结构映射模型把隐喻理解分析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本体和喻体两个结构表征(包括客体、客体特征、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关系之间的高层关系)之间建立全面的排列,两个结构表征中的共同成分之间建立映射。结构排列受三个主要的限制:(1)系统化,(2)一一对应,(3)并行关联。系统化原则要求,高层关系如致使关系的映射具有优先权,高层关系能使我们发现两个不同情景之间的相似性。这使我们对相似性的认识从客体的具体特征上升到客体之间的抽象关系。特征上完全不同的客体,如果处于相同的关系中,也是对应的、相似的。例如,当某人努力去找工作,没有得到工作,就说这工作不好时,我们会说,“他这是吃不着葡萄嫌葡萄酸”。在这个复杂隐喻中,狐狸吃不着葡萄与求职者得不到工作两个关系对应,平行关联要求狐狸与求职者对应。
结构映射模型的机制可以从对酸葡萄隐喻的解释中得到说明。在本体中,饥饿想得到葡萄致使狐狸努力去够葡萄,没有得到葡萄又致使狐狸说葡萄是酸的。我们能够认识到酸葡萄故事与求职者故事之间的相似之处。在喻体中,想要得到工作致使求职者努力去争取那份工作,但是没有得到工作致使这个求职者说那份工作是无聊的。这里,对应客体之间并没有相似的特征,狐狸与求职者、葡萄与工作都没有相似的特征。相似存在于高层关系中,即两个情况都涉及相似的致使关系。由于致使关系被匹配,其中的论元根据并行关联也被一一对应。狐狸——求职者,葡萄——工作。
第二阶段,这些局部匹配被整合成一个最大化一致的匹配整体系统。最后那些喻体独有的但与排列结构相连的谓项,即“由于达不到目标就说目标不值得”,作为推论被投射到本体中。
可见,结构映射模型中,Black的互动思想被深化为共同关系结构的排列,产生相关特征,从喻体带到本体。与Black的互动不同的是,这里互动如何决定相关特征被表述得非常明晰。
尽管这些优势,结构映射模型仍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该模型涉及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匹配,这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它的关键性的第一步,关系结构的全面排列意味着听者知道本体的所有特征。但是在理解这样的隐喻时,听者是不知道这些特征的。如听者理解(7)时,并不需要事先了解我的律师。
3.3 特性赋予模型
在整个西方哲学和认知科学中,隐喻一直被认为是比较或互动。从Aristotle到Black, 到Ortony, 到Gentner,隐喻都被看作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比较或匹配。但是,Glucksberg amp; Keysar(1990)提出,比较观点不仅与听者事先不知道本体的特征,从而无法比较本体和喻体的特征这一事实相反,而且不能把握隐喻固有的两大特点。
第一,隐喻具有不可逆性,隐喻与字面比较有本质的区别。这种不可逆性有两种表现。第一,颠倒本体和喻体产生无意义句,如(8)(9)。第二,颠倒本体和喻体后,句子有意义,但是意义与原隐喻完全不同。如(3)是对医生的负面评价,他是不称职的。颠倒本体和喻体后,(4)是对屠户的正面评价,他有精巧技能。
(8)Alcohol is a crutch.
(9)*A crutch is alcohol.
明喻和字面比较还有一个重大区别,即隐喻(X is a Y)和明喻(X is like a Y)可以相互解释没有意义变化,如(10)(11)。字面比较X is like a Y则不能转化为归类句形式,如(12)(13)。
(10)My job is a jail.
(11)My job is like a jail.
(12)Canada is like the United States.
(13)*Canada is the United States.
Glucksberg amp; Keysar(1990)指出,比较或映射观点无法解释隐喻的这两个特点,这要求隐喻理解需要从新的角度来解释。他们提出,隐喻应该按照它表面的形式去理解,即隐喻是一个归类句,与其它归类句的理解一样。隐喻如(10)的本体(My job)被归类于一个以喻体(jail)命名的上级范畴(限制人、压抑人的情况)。这个上级范畴的特性(限制人、压抑人)被赋予给本体(My job),而本体继承这个上级范畴的一些特性。
归类句是不可逆的,如“麻雀是鸟”,但是不能说“*鸟是麻雀”。把隐喻当成归类句就解决了隐喻的不可逆性。对隐喻和字面比较在形式转换方面的不同,归类理论的解释来自它的一个隐含假定:在隐喻中,喻体不是指它的字面所指,而是被理解为一个上级范畴,这个上级范畴包括本体和喻体的字面所指。喻体job被理解为上级范畴“限制人、压抑人的环境”,监狱和我的工作都是这个范畴的成员。与此不同,自古以来,比较理论都认为,本体和喻体是指它们字面的所指,如在(10)中,我的工作就是指一个工作,监狱就是指一个监狱。这也是为什么Aristotle和其他比较观点的人认为,隐喻涉及一个概念所属冲突,一个工作不可能是一个监狱。
可见,喻体名词如job具有双重所指的特性,既可以指字面概念“工作”,也可以指上级范畴“限制人、压抑人的环境”。当喻体为字面所指时,它用于明喻,如(11);当喻体指一个上级范畴时,它用于归类形式的隐喻,如(10)。
这样的归类理论,仍有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同一个喻体可代表多个上级范畴,如“鲨鱼”可代表上级范畴“进攻性生物”,也可代表上级范畴“鱼”,那么喻体的哪些特性是相关而被抽象为上级范畴,从而把这些特性赋予给本体?
在归类理论的最新版本,特性赋予模型中,本体被认为起着决定相关特性的作用。喻体提供可赋予给本体的候选特性,而本体对能够赋予给自身的特性的种类做出限制。喻体和本体相互作用来选择喻体的哪些特性被用来代表相关的上级范畴,使本体被归于这个范畴(Glucksberg etal,1997)。
可见,结构映射和特性赋予模型是从不同角度确定互动,结构映射认为,本体和喻体的比较匹配决定隐喻释义;特性赋予模型认为,隐喻释义决定于本体的限制维度和喻体特性之间的互动。
Lakoff & Johnson(1980)等的研究不再把隐喻当成语言现象,而是去探究语言背后的概念系统和思维方式。在Lakoff看来,个别的隐喻句如上面讨论的各个隐喻,并不是隐喻的实质。隐喻是概念系统之间的映射关系,即用一个概念域的结构去理解另一个概念域。所以,Lakoof等不再使用本体和喻体,而是使用源域和目标域来讨论隐喻。语言中的个别隐喻只是概念隐喻决定我们对目标域思维方式的结果。例如,下面句子的存在都是由于大脑中存在一个概念隐喻ARGUMENT ISWAR。我们对战争的结构被映射到争论的概念域中,使我们对争论的讨论用战争的词汇进行。
He attacked the weak point of my argument.
Her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
He shot down my best arguments.
概念隐喻理论提出,认知机制的一部分就是众多但有限的一组基本的概念隐喻。根据Lakoff &Turner(1989,p51),概念隐喻具有下列特点:
其一,映射具有系统性。在我们理解的概念域(源域)的结构和要理解的概念域(目标域)的结构之间有固定的对应。如在LIFE IS A JOURNEY概念隐喻中,源域旅行和目标域生命之间,有固定的对应。如,旅途的起点、十字路口、终点分别对应人生的开始、艰难抉择、目的等。
其二,概念隐喻是以共同经验为基础的。
其三,隐喻在认知中的操作是无意识的、自动的。
其四,隐喻是广泛习俗化的。语言中有大量的隐喻表达式,它们的解释依赖这些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的基础是概念结构,多个隐喻表达式是一个事先存在于长期记忆中两个概念域之间映射的结果。而在其它理论中,每个隐喻都需要分别解释。
尽管巨大的成功,概念隐喻理论也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有两个涉及实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第一,Lakoff等人提出概念隐喻如 A LIFE IS A JOURNEY是否实际存在于人的长期记忆中,这样的概念映射是否是人类概念系统的普遍特性?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一套隐喻隐喻吗?第二,如果这样的映射确实是人的概念结构的一部分,这样的映射是否在人们产出和理解隐喻时被激活?
Glucksberg,Keysar,amp;McGlone(1992)指出,这样的映射即使存在于记忆中,在理解时也不一定被激活。例如,在概念隐喻LIFETIME IS A DAY中,源域“一天”的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一生”中。黎明对应出生,中午对应成熟,夜晚对应死亡。但是在实际理解中,很多人把隐喻“人生就是一天”理解为生命短暂。在这个例子中一天中的黎明、中午和夜晚的映射可能都存在于记忆中,但是并没有被激活。
第三,涉及证据的问题还在于,概念隐喻的证据目前只限于语言材料,还没有来自语言材料之外的证据,因而存在循环论证:我们如何知道概念隐喻,如A THEORY IS A BUILDING?因为人们经常使用关于建筑的词汇谈论理论。人们为什么经常使用关于建筑的词汇谈论理论?因为人的记忆中存在概念隐喻A THEORY IS A BUILDING。
在当代关于隐喻的三大理论中,概念隐喻、结构映射和特性赋予模型哪个是反映隐喻理解的正确理论呢?这个问题本身是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概念隐喻与结构映射和特性赋予模型是针对概念和语言两个不同的层次。
结构映射和特性赋予模型关心的是作为语言表达式的隐喻的理解过程,这里概念隐喻理论不是很相关。概念隐喻关心的是大脑的隐喻性的思维方式,这里结构映射和特性赋予模型是不相关的。所以,我们需要两个层次的隐喻理解理论。如果概念隐喻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我们仍然需要一个隐喻语言表达式的理解模型。从认知科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相当肯定的结论,即隐喻句涉及本体和喻体的互动。结构映射模型和特性赋予模型已经经受了近20年的实证考验,这两个理论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产生关于隐喻句的大量实证研究,而概念隐喻理论将揭示更多、更深刻的思维方式。
[1]Black,M.1962.Models and metaphors[M].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Clark, H. H., amp;Haviland, S. E. 1977. Comprehension and the given-new contract[C].// R. O. Freedle, Discourse Production and Comprehension(pp.1-40).Norwood,NJ:Ablex.
[3]Gentner,D.1983.Structure-mapping: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alogy[J].Cognitive Science 7: 155-170.
[4]Gentner,D.,amp;Wolff,P.1997.Alignment in the processing of metaphor[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37): 331-355.
[5]Gentner,D.,Bowdle,B.,Wolff,P.,amp;Boronat,C. 2001.Metaphor is like analogy [C].//D.Gentner, K.J.Holyoak,amp;B.N.Kokinov.The analogical mind:Perspectives from cognitive science(pp. 199-253).Cambridge,MA:MIT Press.
[6]Gibbs,R.W.1994.The poetics of mind:figurative thought,language,and understand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Glucksberg,S.,Gildea,P.,amp;Bookin,H.1982.On understanding non-literal speech:Can people ignore metaphors? [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21,85-98.
[8]Glucksberg,S.,amp;Keysar,B.1990.Understanding metaphoric comparisons: Beyond similarity[J]. Psychological Review,(97):3-18.
[9]Glucksberg,S.,Keysar,B.,amp;McGlone,M.S.1992. Metaphor understanding and accessing conceptual schema:Reply to Gibbs[J].Psychological Review, 99,578-581.
[10]Lakoff,G.1990.The Invariance Hypothesis:Is abstract reason based on image-schemas?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39-74.
[11]Lakoff,G.,amp;Johnson,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2]Lakoff,G.,amp;Turner,M.1989.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3]Ortony,A.1979.Beyond literal similarity[J]. Psychological Review(86):161-180.
Metaphor Studies in Cognitive Sciences
TANG Shi-min
(Graduate University,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The present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traditional linguistic approach to metaphor and then turns to the cognitive approach to metaphor.The focus is on the influences of Aristotle and Black on the most prominent models of metaphor comprehension:Ortony’s salience imbalance model,Gentner’s structure-mapping model, Glucksbergamp;Keysar’s property attribution model and Lakoff’s theor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metaphor;structure-mapping;property attribution;conceptual metaphor
H0
A
1674-3652(2010)01-0036-05
2009-11-10
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085101TM03)。
唐世民(1964- ),男,博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理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何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