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功能研究概述

2010-08-15 00:50:10张静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教科书角度教材

张静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教育学

语文教材功能研究概述

张静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语文教材功能的研究主要反映在两个领域,一是对教材的一般功能的研究,二是对语文教材的独特功能的研究。在这两个领域,研究者从教育学视域与社会学视域对语文教材的功能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相关研究。

语文教材;功能;视域;作用

语文教材功能研究是语文教材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已有文献来看,人们对教材功能的研究大都着眼于一般教材,专门针对语文教材的研究不多,研究视角主要可分为教育学视角与社会学视角。鉴于语文教材既有教材功能的共性,也有自己的学科个性特征,本文从教材的一般功能与语文教材的特殊功能两部分进行阐述。

根据汉语词典的解释,功能即事物所发挥的有利作用。虽然功能与作用含义上有区别,功能着眼于事物自身,作用着眼于外物,且作用有消极积极之分,但二者在概念上有密切联系,都是指对外物的效用,因此本文在探讨语文教材功能研究时,文献搜集中除了专门研究功能的文献外,也包括了研究教材积极作用的相关文献。

一 教材的一般功能研究

(一)教育学视域教材的功能研究

在教育学领域,人们从不同角度对教材功能进行了分析,由于研究视角不同,教育观、教材观不同,教材的功能定位也不大相同。就已有文献的研究角度来看,教材功能研究主要分以下几类:

1.基于教材本质的功能研究。

人们对教材功能的传统看法通常伴随着教材的本质定位,从教材本质角度的研究可以杨九俊、姚烺强主编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一书为例,该书认为小学语文教材的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贯彻课程标准的凭借,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教育教学信息来源的载体[1]。这种功能观与教材本质认识是交织在一起的。

基于本质的功能研究更直接地体现在从教材观角度对教材功能的审视上。如,钟启泉在《确立科学教材观:教材创新的根本课题》一文中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目的型教材观与手段型教材观进行了分析,指出两种不同的教材观蕴含了两种不同的教材功能,实为两种不同的教材功能观。目的型教材观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把作为学科内容的教材视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决定性手段,把教材习得本身等同于基于教材习得的儿童发展。手段型教材观则是把儿童借助教材的作用而产生的主体方面能力的变化,视为教材的作用。这样教材就不是儿童直接习得的对象,而是智慧训练的材料[2]。杨启亮在《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的解释》一文中也从教材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将人们对教材的实际功能的认识概括为知识观的教材观与智慧观的教材观两种倾向。指出知识观的教材观视教材本身呈现的知识为目的,智慧观的教材观视教材为教学使用的材料[3]。虽然提法不同,实质却类似。此外,钟启泉在《现代学科教育学论析》一书中还指出,教材不仅是学习活动的学习对象或掌握对象,人格发展的手段,而且在各个教学阶段发挥着作为上位对象的下位手段的功能。拥有对象功能或目标功能与手段功能,是教材或教材内容的性质[4]。

由于这种功能观立足于对教材本质的认识,因此,随着本质观的改变,相应地功能观也会发生改变。佐斌在《论中小学教材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一文中对此进行了研究,指出,在新课程的教材本质观念主导下,教材的功能定位正在发生如下转变:从“教材”到“学材”,从“知识”到“资源”,从“范例”到“案例”,从“规定”到“建议”,从“呈现”到“互动”[5]。杨启亮的研究也有相同认识,他进一步指出,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下,如果对教材的理解还仅限于“教科书不同于一般书籍,它是为一定年级的学生掌握某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而编写的书籍”“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主要材料”,则可能依然把教材功能局限在掌握层面[6]。

以上研究都是针对教材的整体功能而言的,另有一些研究则从诸如教材的任务等角度专就教材的某一方面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如戴顿在《教科书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就教科书的基本任务角度入手,认为教科书呈现学科领域内的资料,解释所呈现资料中的种种关系,用图表、照片或图画呈现这些关系与功能,就这些功能而言,教科书是一个呈现者、解释者、插图画家。这一表述同样将本质与功能交织在了一起。接着,他从教科书作为教学工具实际上起的作用将教科书的功能归纳为两类,一是提供某种学科或学科领域的一种有条不紊的入门,二是向学生提供一条检查和重组其知识的途径。戴顿认为,把教科书视为信息库,这是从它最没有价值和最无用的角度来看待教科书的。如果把教科书视为眼下信息之概览的话,那末就等于把它看成是永远过时的东西了[7]。戴顿的研究是专就教科书的信息载体功能进行的研究。

总的来说,从本质角度进行的功能研究大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代表了目前教材功能研究已达到的理论水平。

2.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教材功能研究。

有些研究是立足于教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功能这一角度进行的。比较传统的表述是教材具有教学功能、教育功能与发展功能。这一概括高屋建瓴,在教学领域把握可谓全面。

也有从教学系统的动态流程角度来分析教材的功能的,如刘占泉将教材的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五条:导向的功能,呈现和解释的功能,组织能力和技能训练的功能,教学法功能,联系的功能。这五种功能就存在于学科“教学系统”的动态流程之中,并且只有从教学系统的动态化的角度,才能全面地认识这些功能[8]。钟启泉在《确立科学教材观:教材创新的根本课题》一文中的功能表述也是立足于教材在教学流程中的作用。他指出,现代教学论的研究表明,教材(教科书)的基本功能,大体可以概括为如下三方面:(1)为学习者选择并传递有价值的真实的信息与知识的“信息功能”。(2)为学习者建构自身的知识、有助于其知识系统化的“结构化功能”。(3)为学习者提供合理学习方法的“学习指导功能”[9]。不过,他这种概括着眼点并不在教学流程上,而是就教学实践中教材对学生的作用从三个角度看到的三方面不同功能。

总之,现代教材已发展为刊载插图、照片以引发儿童的兴趣爱好,提示问题以便儿童以独立思考,提示解决方略,帮助儿童自主地建构知识的媒体。从教学系统动态流程的角度进行探讨有助于对教材的教学功能做出深入研究。

3.基于教材与其他教学系统要素的关系角度的功能研究。

有些研究者从教材与教学系统其他相关要素的关系角度进行了全方面的功能分析,其结论有助于我们对教材的多种功能作更全面深入的认识,这些要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其他教学要素等。

(1)对教师的作用。研究者就教材对教师的作用角度进行了功能分析,其结论可以看出目前研究的视角与深广度。首先,教材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如,黄显华、霍秉坤的《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增订版)》一书就认为,教科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从多方面进行讲授。特别是在亚洲许多地区,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差,设计精良的教科书就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辅助工具,藉以改变教学质量[10]。此外,由于教师手册中针对更有效的教学途径所提出的丰富建议,教科书还有助于教师完善教学方法[11]。

其次,教材能够规范教师的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减轻教师工作量。如,佐斌在《论中小学教材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一文中指出,教材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用书籍,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有利于统一规范教师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教材对中小学教师尤为重要,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了基本材料,可以减轻教师工作量,缩短讲述时间,为教师采用创造性教学策略提供有利条件[12]。

其三,对于初任或欠胜任的教师来说,教材是必备之物,可使他们产生安全感和自信心。格温、蔡斯采用访谈、调查等方法发现,对于初做教师的人,或那些不得不教自己尚不熟悉的材料和学程的教师来说,教科书是必备之物,它使教师产生一种安全感和自信感[13]。赵廷为也指出,教科书对于能力薄弱或工作过忙的教师,供给现成的教材,的确有极大的帮助[14]。这也是基于对教师教学实际情况的了解而发现的。

上述认识说明研究视角与方法已经向具体化、实证化发展,其关注点除了教师自身能力与心理需要,还涉及工作量、讲述时间、规范教学等教学工作有关的多个方面。

(2)对学生的功能。传统研究视角立足于教材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典型的表述即,教材是学生系统地、高效地、有秩序地获取知识的主要工具,也是培养其思想道德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基础[15]。随着研究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始从不同角度来深入探讨教材对学生的功能。

其一,信息功能角度。可以祖耶夫在《关于加强现代学校教科书的教学法功能问题》一文的研究为代表,他指出,教科书是绝大多数学生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源泉,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教科书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和揭示了认识活动的各种形式,确定了应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范围[16]。钟启泉也对教材的信息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教科书是知识的源泉,具体体现在:作为学生掌握信息的基本源泉的功能;以及从学生周围的大量信息中选取基本的信息,将各部分组合为一个整体,赋予统一知识的综合功能[17]。

其二,教学法功能角度。祖耶夫的《关于加强现代学校教科书的教学法功能问题》作了专门研究,该文指出,教科书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学校教学大纲严格规定的范围之内的基本科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独立思考的技巧,了解所学的学科,寻找并找到本学科所必需的信息[18]。钟启泉对此也作了具体探讨,认为教科书不仅是知识的源泉,也是教学的手段。尤其是在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授予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活动方法方面,教科书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教科书的教学法功能如下:(1)将科学知识体系改编成教学体系的变换功能;(2)授予学生以科学系统化方法的系统化功能;(3)谋求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功能;(4)培养学生自学活动的自我教育功能。总之,教科书的功能除了展示学科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自行掌握知识和引发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活动等作用和设计[19]。佐斌在《论中小学教材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一文中则认为教材的教学法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教科书可当作教学的指导用书和学习的途径;(2)节省学生记笔记时间,且避免记录错误或遗漏重要内容;(3)学生可以通览该学科的内容,预知其梗概;(4)印刷精良、文字生动的教科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0]。这些研究都是着眼于教科书进行的。

其三,发展功能角度。研究者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教材是为学生学习研制设计的,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教材包含促进学生展开积极学习活动的事例,以及生活经验与学习体验,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形成社会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个体人格的发展,促进学生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总的来说,从教材与师生的关系角度进行的研究较之传统认识不论在方法与研究层面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反映了目前研究不再满足于教材是师生教学的凭借之类笼统表面的认识,而是将其作为科学研究对象,开始了真正的研究之旅。

(3)对其他教学要素的功能。除了师生这两个要素外,有的研究者还探讨了教材对教学系统其他教学要素的作用,认为教材既然作为一种教学要素和其他要素共处于一个教学系统中,势必要对系统其他教学要素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从这些影响中可见教材在教学内部活动中的功能。综观目前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涉及了教材对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等的作用,但研究大都较为表面,多为常识性的阐述。以李嘉瑶的研究为例,在教材对教学计划的作用上,他认为,对教学计划而言,教材是教学计划的具体保证,是教学计划的“物化形态”。没有教材作保证的教学计划只能是空洞的计划;在教材对教学评价的作用上,他认为,对教学评估而言,教材是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评估的具体内涵,具体反映了学什么及用什么来测评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等等[21]。这些表述说明研究者没能作深入具体的分析,认识还比较笼统。

(二)社会学视域教材的功能观

从社会学视域对语文教材功能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如吴永军的研究,他认为从社会学角度看教科书的功能可概括为:①社会政治经济合法化;②社会意识形态的维护;③社会成层的工具;④制度文化的保存与活化;⑤政治社会化[22]。第二类如马志成从社会化的三个研究角度进行的分析,他认为,教材是学校教育中传递人类文化知识、完成个体的社会化、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和媒介。第三类则是从教材与社会系统各要素的关系角度进行的探讨,如李嘉瑶对教材在学校建设、社会效益、国际间交流等方面的作用的分析。总的来说,社会学视域的功能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视角:

1.文化角度的功能研究。

不少研究者从文化的角度对教材的功能进行了社会学分析,认为教材具有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精华的功能。研究者分析指出,教材中包含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精华,其内容反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各个方面,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浓缩与集中[23]。就地位来看,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教材在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处于中心的支配地位,是文化的基础。凭借这些因素,教材成为民族文化和社会文明能够传承、发展的最有力的凭借、最可靠的保证。基础教育阶段诸学科的教材群体也因此被看作奠定国家公民文化素质的基石。

2.政治角度的功能研究。

从政治角度进行的研究也较多,研究者认为,教材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作为政治、意识形态教育手段的功能。研究大都从教材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影响上进行分析,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通过教材向后代传播政治倾向和价值观念的,教材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其重要性远非一般图书所能相比。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教材,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都把教材视为培养后继人才,增强综合国力,传承民族文化,维系国家稳定,低御外来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24]。社会学学者的研究在其中最为深入透彻的,其分析极富批判色彩,核心观点即教材在本质上就是统治阶级进行社会控制的工具。

朱绍禹则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教材与国家的关系,指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教材都担负宣传和推进国家政策的使命。由于教材特别是教科书从来都是统治阶级手中的工具,从来都是国家政体的体现物,因而凡体现反动的统治阶级意旨的文科教科书,其作用只能是腐蚀人群、败坏社会,乃至毁灭国家。只有好的教科书才会起培育人群、推动社会、建设国家的作用[25]。

3.社会角度的功能研究。

从社会角度进行的研究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功能的探讨上:

其一,社会教育功能。一些研究者从社会教育这一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教材是系统地、有计划地、大规模地进行社会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及主要内容,教材自产生起,就具有社会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双重任务。而且,教科书是统一全国教材或推行课程标准的利器,这对社会教育的高效推行非常重要。

马志成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他认为教材的社会教育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能帮助人们适应社会生活,协调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部分,是潜在的生产力,传递它具有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26]。

李嘉瑶等编著的《教材学概要》则从教材功能的发展趋势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教材正从学校教育的单一功能向社会教育的综合功能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社会化的人越来越离不开教育,也越来越离不开为教育服务的教材。总体上讲,教材已成为人们的“终身伴侣”[27]。

其二,促进学生社会化与发展的功能。从社会化的角度进行研究是又一颇具特色的视角。研究者认为,教材以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的方式使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趋近于社会及其文化体系所认同的规范和发展方向,是年轻一代社会化的捷径。从具体功能来说,教材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供职业准备;促进个体人格的发展,传递社会规范文化,养成社会道德。

在这方面,马志成作了专门研究,并就教材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进行了社会学分析,指出,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链条上,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社会要前进,必须首先着眼于人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教材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功能,只有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人作为历史的剧中人,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的制约。教材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含有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功利性的社会教化内容,只是方式可能不同[28]。这一认识反映出研究者从哲学高度进行探讨的研究拓展。

其三,社会功能。教材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教材对社会系统诸要素的作用上,这可以李嘉瑶的研究为代表。李嘉瑶等编著的《教材学概要》对教材与学校基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科学技术、文化出版事业、国际交流等要素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教材在学校建设,社会效益、国际间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教材功能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教材决不只具有我们常说的教学功能,而且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但其分析点到为止,不够深入具体。例如,他认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教材是我们系统地、有计划地、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和重要内容;对国家的文化出版事业而言,教材是文化出版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际交流而言,教材是国家间文化学术交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等等[29]。这种表述过于标签化。

总的来说,社会学视域的研究较有成就的是社会学学者的研究,教育学界的研究者在提及这方面内容时大多或者语焉不详,或者借用社会学的相关研究,能做深入具体分析且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不多见。

二 语文教材的特殊功能

以上研究主要是针对教材的一般功能而言的,语文教材既具有作为共性的一般功能,必然也有与其他教材不同的功能表现,有其个性特征。语文教育界的研究者已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相关要素角度的功能研究

从教材与相关要素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的可以朱绍禹为代表,他对语文教材对学生、教师、编写者、出版者以及国家的价值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由于对教师、编写者、出版者的价值反映出的个性化功能不突出,此处只简单述及针对语文教材对学生及国家的独特功能的研究。

首先,语文教材对学生的功能。研究者通常从两方面探讨语文教材的功能,一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凭借,担负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专责。二是作为母语教材,负有涵育民族精神、塑造完美人格的使命。这两方面功能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两种属性有关,且是针对学生而言的。朱绍禹专门就语文教材对学生的价值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语文教材是学生获得各种知识信息特别是语文知识信息的基本源泉;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的基本依据;是启迪学生思考、发展智慧的早期渠道;是学生汲取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重要媒体;是学生的人生指南;还是培育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的工具;又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铺路垫脚石[30]。但这种表述虽然涉及面较宽,却多少有点喊口号之嫌,缺乏可作支撑的实证性论据。

其次,语文教材对国家的价值。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都移植一般教材的表述,区别主要在程度上,如朱绍禹所说,我国的语文教材是体现国家方针政策的有力手段,是培育青少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武器[31]。刘占泉的研究比较具有学科特色,他指出,语文教材引导学生以符合汉语文教学规律的方法来学习汉语文,充实中国文化精神的底蕴,实现语文技能和人文精神的综合发展,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格公民。而且汉语文教材是推广普通话的规范教材,在语音、文字、词语、语法等方面树立标准,提供训练条件[32]。

(二)基于教育教学实践角度的功能研究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一般教材功能作学科特色添加。如,顾黄初等人的《汉语文教材的优选、组合和延展》一文为例,该文根据一般教材的三大功能(教学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进行学科特色分析,认为,语文教材的教学功能体现在汉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汉语文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上;教育功能体现在范文诵读过程中思想营养的吸取和情感生活的充实,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的锤炼上;而发展功能则体现在以教材为端点,从有限向无限的延伸、开拓[33]。这在教学领域具有较高的概括度。

另一种则是立足于语文教材进行具有学科特色的功能分析。如顾黄初、顾振彪在《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一书中则就语文教材的功能定为智德启迪功能,语文历练功能,语言积累功能,知识扩展功能[34]。这就不再是移植,而是具有学科特点的独特功能。

也有研究者融合以上两个角度进行了归纳,如程良方在《台湾中学教材评介》中指出,台湾语文教材功能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目标功能,教育功能,训练功能,辅导功能,练写功能[35]。这里既有教材的一般功能,也体现了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功能。

(三)基于与其他教材关系角度的功能研究

刘占泉对语文教材与其他教材的关系作了粗略分析,他认为,由于语文教材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凭借,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这些基本的语文能力,由语文教材铺设训练台阶,专门负责提供各种练习的材料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材是其他教材的基础。没有语文教材,一切教材都失去了使用的可能,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36]。

综上所述,目前对教材功能的研究主要有教育学与社会学两种视域,在这两种视域里,研究者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探讨,有的较为笼统,有的则较为深入,既有整体观照,也有局部剖析,尽管对教材的功能存在争议,部分研究已开始向纵深发展,显示了目前已达到的研究水平。研究者对语文教材独特功能的分析,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语文教材的个性特征,更有效地发挥语文教材功用价值。

[1]杨九俊,姚烺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20.

[2][9]钟启泉.确立科学教材观:教材创新的根本课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6B):1-7.

[3][6]杨启亮.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的解释[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10-13.

[4]钟启泉.现代学科教育学论析[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49.

[5][12][20]佐 斌.论中小学教材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A].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工作办公室.新起点:全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35.

[7]戴 顿.教科书在教育中的作用[A].瞿葆奎.课程与教材[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5-114.

[8][32][36]刘占泉.汉语文教材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17.

[10][17][19]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增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75-178.

[11][13]格 温,蔡斯.课程的主要问题——教科书[A].瞿葆奎.课程与教材[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87-89.

[14]赵廷为.教材及教学法通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07.

[15][21][27][29]李嘉瑶等.教材学概要[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18-22.

[16][18]祖耶夫.关于加强现代学校教科书的教学法功能问题[A].瞿葆奎.课程与教材[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44-245.

[22]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4-142.

[23][26][28]马志成.彰显教材功能 促进教材编制[J].现代教育科学,2006,(5):51-53.

[24]臧爱珍.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现状及相关政策[A].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工作办公室.新起点:全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6.

[25][30][31]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11、12.

[33]顾黄初,朱川彬,洪宗礼.汉语文教材的优选、组合和延展[A].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组.汉语文教材评介[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29.

[34]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6-47.

[35]程良方.台湾中学教材评介[A].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组.汉语文教材评介[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70-173.

A General Survey of Functions of Chinese Textbooks

ZHANG Ji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s:Researches on the functions of Chinese textbooks include two main fields:one is about the researches of general functions of textbooks,and the other is on the researches of their peculiar functions.In these two fields,the researchers have carried out multiple dimensional researches of the functions of Chinese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dagogy and sociology.

Chinese textbooks;function;vision;effect

G423.3

A

1674-3652(2010)01-0149-06

2009-11-04

张 静(1974- ),女,重庆云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博士生,讲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心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老 酒]

猜你喜欢
教科书角度教材
神奇的角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37°女人(2017年8期)2017-08-12 11:20:48
人啊
滇池(2017年7期)2017-07-18 19:32:42
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