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策探析

2010-08-15 00:47
昌吉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价值体系文化遗产

张 倩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

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策探析

张 倩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当今时代对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教育,大力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大力加强人民群众主体精神世界的建设。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新疆;对策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新疆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各民族凝聚力,促进地区繁荣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加之经济相对落后,文化传统独特必然导致民族意识明显,受宗教影响较为深刻,境内外“三股势力”利用民族文化的差异,极力歪曲和诋毁我党的民族政策,大肆杜撰和篡改新疆历史,煽动民族对立、民族仇视,制造动乱。“7·5”事件充分表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事关新疆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先进的文化占领思想阵地,构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家园,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新疆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夯实新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就要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坚持和发展了尊道厚德、义利兼顾、乐群贵和、和而不同、勤俭自强、诚信敬业、经世致用、天下为公的优良传统”。[1]这些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提供了共有的文化根基和精神纽带,对整个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也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珍贵资源。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使之与当今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新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样要高度重视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都是多元一体的,具有民族性、包容性的特点,新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是哪一个民族的事情,应是各民族共同的事业,继承、发展、弘扬新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途径之一。2008年,笔者参与了新疆意识形态建设的相关调研,调研中发现我区少数公民缺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仍有少数公民对“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观念持否定或认识不清的态度。“不认同、不知道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传承中都有作用”的占到了被统计人数的 13%,“不认同、不知道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占到了被统计人数的 10%。仍有部分群众对其他民族文化持狭隘、封闭的文化观,如不重视其他民族节日的占到了被统计人数的 28%。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是构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可以通过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读物,拍摄相关电视片,在媒体上开设专栏专题等多种形式,使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可以在我区各地州市中小学生课程建设中结合各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适时设置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适当增加优秀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活动等,以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以充分发挥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凝炼和提升现代民族精神和文化意识。通过推动民族文化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的结合,让高新技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核心。“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缔造与建设,包括核心价值观念、精神信仰、人文情怀、审美理想等综合要素的培育和重塑,这是社会与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心声,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全体社会成员树立理想信念、判断行为得失、确立价值追求、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规范。当前,新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继续“坚持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积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3]“坚持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有效疏导,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4]“同时,决不允许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滋长。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5]“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努力取得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共同进步。”[6]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使新疆全体成员的思想观念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促进新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着力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教育

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是我区反分裂、反渗透、反颠覆斗争的重要领域。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是争夺人心、争夺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的严肃政治斗争,它直接关系到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关系到新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当前,在新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进程中,针对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斗争尖锐复杂的特殊区情,就要求我们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反分裂、反渗透宣传教育。通过积极整合宣传、文化、教育、政法、公安、安全、民族、宗教、通信管理、社科研究等相关部门的力量,加强对我区舆情、社情、敌情、边情等信息的收集,准确掌握舆情动态,密切关注社会思潮、社会情绪和社会热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要加强对互联网的建设和有效管理。要建立健全有效地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研判机制,确保信息安全。建立完善网络舆情预警处置机制,“建立健全互联网信息监管平台,高度关注境内外‘三股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的渗透破坏,及时进行监控、封堵、删除,有效引导网上舆情,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加强网上舆情监控队伍和评论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少数民族语种的舆情监控队伍和评论员队伍建设。”[7]三要加大对政治性、民族宗教类非法出版物的封堵查缴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出版物、各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的管理,坚决堵住民族分裂思想、宗教极端思想传播的途径和渠道。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增强我区各族群众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继续做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传下了大量的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也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说、传统艺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民间工艺等。这些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8]可以说,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必须要大力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具体措施是,一要合理规划,加大对资金的投入,特别是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认真细致准确地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继续实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重点抓好古籍书典编纂出版项目,如《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等,切实保护好新疆各民族的文化瑰宝。二要继续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如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吐鲁番的坎儿井等,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抢救濒危文物古迹,重视文物的收集和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完善文物保护制度,做好抢救性文物保护和考古挖掘工作。三要继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维吾尔族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等,制定专门资助办法,建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编制各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加强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五、努力加强人民群众主体精神世界的建设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要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更要重视和加强对各族人民群众主体精神世界的建设。这就要求我们一要在坚持先进文化的前提下,注重文化建设的大众性、普及性,积极有效地为不同地域、行业与阶层的群众创建精神家园,主动唤起他们自觉参与精神家园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丰富和充实各族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三要在我区广大城市和农牧区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努力培育“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现代公民,树新风、除陋习、讲文明、促和谐,通过加强我区各族群众的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的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各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大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创造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精神文明。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新疆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从而巩固和发展我区的民族团结、和谐稳定,增进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文化安全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陈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9,(2):33.

[2]纪宝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教学与研究,2008,(4):6-7.

[3][4][5][6]张倩.新疆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和路径[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1):79-80.

[7]李屹.全力做好 2010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J].今日新疆,2010,(3):23-24.

[8]徐庆江,孙家红.谈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270.

G120;D601

A

1671-6469(2010)03-0038-03

2010-04-23

2009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09BKS001)

张倩 (1971-),女,河北高阳人,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马海燕)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价值体系文化遗产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