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洋
(中央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1)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于春洋
(中央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1)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包括:坚持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实践创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内容的重要转换;牢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坚决抵御和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入人文关怀精神。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如下的问题:社会意识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与意识形态多样化并存;思想理论领域,理论教育形式化、理论宣传空泛化与理论研究浮躁化并存;日常生活领域,价值取向多元化与大众文化商品化并存;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手段功利化与内容教条化并存。
意识形态建设;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崭新阶段。这场改革虽然首先发起于经济领域,但绝不仅限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我国社会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意识形态的社会变迁过程。其中,意识形态是这场社会变迁的重要而深层的组成部分。目前,从国内方面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任务尚未完成;从国际方面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化浪潮势不可阻挡,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影响这一主题的不稳定因素正在增加。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系统化、理论化反映,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也因此变得不再平静。社会阶层的分化、利益格局的变化、信息网络对现实生活的介入和影响、西方文化的入侵和各种思潮的渗透,等等,这一切都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愈来愈鲜明地表达着自己的利益和愿望。这样一种局面必然会对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影响和冲击,进而出现了一系列需要加以研究、思考和解决的新课题。
因此,很长时间以来,关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显然,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迫切需要学术界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可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受篇幅的限制,本文将主要从“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这样两个维度来展开讨论。
(一)坚持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两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诸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始终坚持理论创新的精神,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勃勃生机,其理论魅力得以进一步展现。实践表明,每当我们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开辟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们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会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就会显著提升。“如果将中国的改革与苏东发生的剧变相比较,可以有信心地说,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1]而要想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就必须始终让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和自我超越能力的开放体系,使它在不断应对时代与实践的挑战中,实现对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双重指导作用。
(二)推进实践创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内容的重要转换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曾被打上明显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并且出现了诸如意识形态至上、意识形态教条化、意识形态自我封闭等失误。[2]而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时,主流意识形态就应当与之相适应,应该改变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方式,实现其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和谐一致。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努力使主流意识形态符合改革开放的实际,符合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符合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实际,符合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等国际发展趋势的实际。具体来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重要转换:意识形态主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地位从意识形态至上转变为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和大局;思路从不破不立,“破”字当头,转向重在建设、以人为本,从封闭、排他,转向开放、宽容,广泛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检验标准从唯书唯上转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工作着眼点从崇尚经典转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基本矛盾的处理从有“一”无“多”,以“一”代“多”,转向弘扬主旋律,发展多样性,等等。[2]通过这样一种成功转换,使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重获勃勃生机,变得鲜活生动,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信赖,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牢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坚决抵御和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
“在我国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冲突最严重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入9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自由主义思潮则作为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潮流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冲突。”[3]这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当我们党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趁势而起,从右的立场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当“左”来批,企图混淆是非、对党的政策方针施加影响;党的十二大之后的1982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再次沉渣泛起,直到1989年政治动乱被平息为止;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经过短暂的沉寂之后再次卷土重来,他们打着改革的旗号,叫嚷“还历史清白”,致力于所谓的“开拓创新”。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党在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下,进行了有力的还击。
一是揭露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和危害,指出党和国家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原则、方针及斗争的长期性、重要性。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上有极少数人正在散布怀疑或反对这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其实质“就是要脱离社会主义的轨道,脱离党的领导,搞资产阶级自由化”。[4](P166)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即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这是根本违背人民利益的历史潮流,是为广大人民所坚决反对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告诫全党:“十二届六中全会我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还要搞二十年,现在看起来还不止二十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5](P379)江泽民也曾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注意防止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6](P2075)“这些问题虽然不是主流,但是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绝不能让它们泛滥起来”。[7](P38)
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常规形式的教育活动外,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一次为期三年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这次活动采取自上而下、分期分批进行、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式,使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受到深刻的党性党风教育,达到预期效果。2005年年初开始,中共中央更是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三是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和影响。江泽民曾指出,腐败现象同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有密切关系,反过来又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进攻我们的口实。[8]因此,为了更好地抵御和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我们党长期不懈地进行了惩治腐败的工作。
(四)提出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入人文关怀精神
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至今,虽然时间并不很长,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还是散发出惊人的理论魅力。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的动力在于人,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坚持体现公平正义和利益兼容的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以人为本’,这既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主旨的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实践,只有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了解人、依靠人、凝聚人、发展人,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得到巩固和加强。”[1](P13)因此,和以往意识形态工作不同,在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人文价值因素被提高到一个引人注目的高度。“人们要寻找一种得以驾驭物质、驾驭科技、驾驭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而意识形态无疑成为这一诉求的最主要对象。这就要求意识形态不能简单地服从,消极地顺应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应该体现其超越性,引导人们超越物质功利,注意各种精神的需要。”[9]这种人文关怀精神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内在动力,极大地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一)社会意识领域存在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与意识形态多样化并存的问题
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特别是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斗争,是一个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当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正面临着主导地位被动摇、影响范围被削减、指导作用被削弱的危机……事实上,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新变化反应不够灵敏,对新成果吸收不够及时,造成理论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这不仅不利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和中国化,而且削弱了自身的抵抗力和影响力,致使在与其他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有时陷入被动境地。”[10]
在主流意识形态出现边缘化趋势的同时,“意识形态的多样性更是我国思想领域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它是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政党政治、社会阶层变化、人们现实思想文化水准差异的必然结果。”[11]意识形态多样化的制度原因主要有:经济制度上,公有制为主体与各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政治制度上,一党执政与多党合作相结合、全国范围的社会主义政权与区域性资本主义政权相结合;文化制度上,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多样化相结合,文化的普世性、公益性与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相结合等等。这些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的重大制度创新,然而也使得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性与多样化矛盾日益凸显。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与意识形态多样化并存的态势,势必会增加维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和凝聚力的难度。
(二)思想理论领域存在理论教育形式化、理论宣传空泛化与理论研究浮躁化并存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式化严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几乎贯穿我国小学、中学、大学直至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重要方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遭受到冷遇,学科发展缓慢,经费普遍短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人才流失严重。在我国各层次的教育教学中,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设置往往被压缩、被挤占,甚至被变相取消。马克思主义由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热门学科变为今日的冷门学科,很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科学风不浓,毕业生就业门路不广,马克思主义已使莘莘学子望而生畏。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职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很多时候并没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这种预期效果与实际功效之间悖论产生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理论教育中地位及作用的形式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空泛化的弊端导致其影响力弱化。这种空泛化集中表现为:缺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当代现实、回答当代问题的勇气和自觉性,不能真切解读来自民间的生活诉求,空话、套话盛行。一方面,有些理论宣传者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强调理论宣传的重要作用,却忽视对其规律特点的认识把握;强调理论宣传的正面灌输教育,却忽视与受众的互动沟通;强调理论宣传的权威指导原则,却忽视对宣传效果的分析研究,等等。另一方面,理论宣传内容教条与形式陈旧并存,理论宣传效果与理论宣传目标之间差距较大。以报纸为例,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各部门工作总结之类的文章多,解读有关社会热点难点的文章少;空话套话大话多,联系实际朴实生动的语言少;重复图解文件条文多,以新观点新角度和充分的说理来释疑解惑的文章少;参照大报、杂志文章观点的多,有自己真知灼见的理论观点少;高高在上说教的多,平等待人循循善诱的少。结果是造成或者‘作者自写自看、编辑不得不看、读者基本不看’或者‘外行看不懂、内行觉得太肤浅’的局面”。[12]由于理论宣传空泛化的存在,导致理论宣传效果愈来愈差,影响范围及力度愈来愈小,进而制约其用科学思想武装人的使命的完成。
此外,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上,浮躁化成为较为明显的缺点。一方面,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能及时有效地从其他社会学科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汲取营养;另一方面,其他学科的快速发展又从各个方面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事实上的渗透与消解。浮躁化导致学术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水平不高,重复论著过多,真正具有原创精神的、能提供深度学术支撑的少。而这又造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缺乏与当代各种思想学术体系的沟通能力,其国际对话能力尤为不足,思想和表达都显得苍白无力、枯燥乏味。与此同时,“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目前还面临专业研究队伍严重萎缩,中青年专业研究人员转行转业现象严重,甚至在现有队伍中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旗帜作为获取利益的‘拐杖’的人。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使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和学术领域的指导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13]
(三)日常生活领域存在价值取向多元化与大众文化商品化并存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社会阶层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直接促成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这“四个多样化”的出现,也导致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产生。应该说,一个正常社会在价值观上本应是多元的,而且,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多元化也具有必然性。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大众传媒的膨胀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必然使原本相对单一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具有积极意义,意味着这个社会是宽容的,但这也造成一元化指导思想地位的弱化,使人不再盲目信仰某种意识形态。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也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并根据自身利益来选择和评判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为意识形态多元化提供了土壤,出现了信仰多元化、理想多元化、道德多元化等等。目前,由价值取向多元化所导致的值得关注的问题有:社会价值观中的世俗化和功利化日趋明显,“追名逐利”成为很多人的直接价值取向;多元的价值观之间存在彼此对立的倾向,价值取向多元化造成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很难实现和谐相处;诸如公平与正义、责任与义务以及诚信、平等、友爱等社会基本价值观被边缘化,而且真正持有这些价值取向的社会个体相当匮乏;等等。
相应地,大众文化在日常生活领域悄然流行,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大众文化以其通俗性、世俗性、消费性、平民性特征,从一开始就受到民众的欢迎。从积极意义来看,它的出现填补了民众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又在潜移默化中或多或少地完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作用,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实现了大众文化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但是,无可回避的是,大众文化是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出来的,这使得大众文化从诞生之初就带有“商品性”,为了刺激需求,它不断以新奇、刺激、温情作为自己的外衣,并且在牟利动机的驱使下,将其愈演愈烈。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繁荣也滋生了以消费主义为主要表现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市场化导向下的社会生活中,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娱乐的消遣性、商品的拜物教倾向,使新的价值尺度和意义尺度未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人们很容易被现代社会自由所俘虏,滋生注重占有和消费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就弱化了主流文化对社会生活和心理的价值引导作用,进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对生活的持久信念和人对理想和信仰的追求。”[14]
(四)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存在手段功利化与内容教条化并存的问题
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方法是“灌输”。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和受众心理的变化,灌输的实效性变得愈来愈差。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上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突出,功利化特征明显。我们一直强调要用党的指导思想教育群众、武装人民,而在对最需要进行党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党员干部中,却恰恰出现忽视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这一基本目标的倾向。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短期效应,浅尝辄止,支离破碎,没有从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理论素养这一长远目标出发去进行总体设计。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过程中,一味用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哗众取宠来粉饰和掩盖实效上的苍白无力和无所作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工作内容的教条化依然存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主流意识形态往往被支解成一些抽象的、平面的、只言片语的、标语口号式的政治概念,在具体工作中,往往用空洞说教和泛泛而谈代替以情动人,以墨守成规或夸夸其谈代替以理服人,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内心深处产生认同感,无法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有效转化为教育对象内在的精神信仰和行为规范。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和梳理,可以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概括为: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多年努力,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非十分牢固,在社会意识领域、思想理论领域、日常生活领域及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还存在诸多不利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1]余源培,陈宝,郭友聪.开放条件下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2):6.
[2]刘长泽.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访中共中央党校进修部主任、教授徐伟新[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4):5.
[3]王柄权.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视野与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9):22.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8]江泽民.加强党的理论建设[J].求是,1991,(12):3.
[9]闫艳.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J].学术论坛,2006,(2):136.
[10]何玲玲,杨毅.探源与思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J].求实,2006,(7):11-13.
[11]梁周敏.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新特点和面临的主要任务[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6):19.
[12]李磊明.以“三贴近”创新报纸理论宣传[J].新闻战线,2004,(6):15.
[13]杨鹤清.对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几个现实性问题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3,理论专辑:197.
[14]李笃武.社会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与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0.
[责任编辑:张忠义]
D616
A
1008-8466(2010)03-0017-05
2010-01-14
于春洋(1975—),男,蒙古族,内蒙古乌兰浩特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呼伦贝尔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政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