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东
(郑州轻工业学院思政部,河南郑州450002)
高校教师党员先进性建设的路径选择
朱晓东
(郑州轻工业学院思政部,河南郑州450002)
高校教师党员的先进性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是新阶段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精湛的业务素质,保持与时俱进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高校教师党员先进性建设的核心所在。
高校;教师党员;先进性
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高校教师党员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他们是否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加强高校教师党员的先进性建设,要求教师党员必须增强三种意识。
党员的先进性来自于思想的先进性。加强教师党员的先进性建设,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教书育人的保障。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只有对科学发展观这一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做到全面系统的掌握和深刻透彻的领悟,教师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才能真正树立起来,先进性要求才能真正变为自觉行动。
当前,中国高校呈现出教育形式多样化、办学资源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市场“买方化”等特点,竞争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情况一方面给高校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活力和机遇,另一方面也使高校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对党员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对教师党员的教育应结合时代特点,注意改进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启发教师党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逐步树立强烈的现代意识和竞争意识。
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是人们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生活面前,高校教师党员同样面临着各种消极影响和诱惑。为此,一方面要教育教师党员树立民主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知法、懂法、守法、护法,遵守党组织的原则和规范,用法律和制度来引导、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意识与坚持党性原则的关系。
刘少奇同志指出:“每一个党员都应该精通自己的业务。如果我们的党员,只有革命的热情,而无熟练的业务本领,那我们就不能领导人民的事业,就不能建设强盛的国家。”[2]在高校教师党员先进性形成的过程中,坚定的政治素质只是为党员的先进性准备了必要的前提,这种政治素质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转化为具体的品质和能力,才能使党员的先进性展现出来。
高校教师党员在职业信念上要爱岗敬业、具有奉献精神,在教学理念上要强调以人为本、以身作则,在交际道德上突出道德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管理活动,使这种高尚的职业素质影响、感化学生,最终融入社会,影响社会,成为社会道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高校教师党员在教学实践中,一要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创造能力相结合。把基础理论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知识纳入课堂教学中,使所授课程具有智能性和创造性,以引导和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二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科学知识的加速老化,使得持续而高效的学习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更新知识应成为高校教师党员的自主和自觉需求。三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善于进行文理交叉、学科渗透,在交叉和渗透中,吸取新的营养,增强创新能力,强调科学方法的传授,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高校教师党员一要具备专业理论和科研能力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党员从事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二要具备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兼容并蓄的知识结构。对于从事人文科学工作的教师党员,掌握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有助于借鉴和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为本专业的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新的方法论。对于从事自然科学工作的教师党员,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知识,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从而更得心应手地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教师党员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真正体现“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这一根本思想。面对教育实践中大量的现实问题,教师党员若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注意在教育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党员意识,就无法正确认识和自觉抵制似是而非的东西,就无法抓住教育的实质,党员意识就会淡化,甚至会从根本上动摇和丢掉理想信念。因此,教师党员要在立足本职岗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解决广大学生的实际问题;要把学生的利益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深入到学生中去,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到理解人、启发人、激励人、尊重人。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3]教书育人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灵魂所在,作为教师党员,必须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全面育人的关系,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怀有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这是高校教师党员先进性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最高体现。
高校教师党员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使党员先进性得以长期保持。但现有党员特别是中老年党员,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过窄、不善于接受新知识等问题。这种现象既影响党员形象,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高校教师党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不仅要学习高校先进的管理办法,学习现代科学和文化知识,还要虚心学习广大教师的实践经验,不断拓展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工作思路,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高校党组织必须进一步强化制度意识,着力健全和落实各项党员管理制度,细化和量化党员民主评议、群众民主测评党员的各项指标,从管理制度上规范党员行为。
总之,高校教师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根据新时期的特点,把对党员的要求,贯穿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引导党员带头落实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每位教师党员都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忠实实践者和体现者。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强 琛 E2mail:qiangchen42@163.com
book=107,ebook=107
G645
A
1673-1395(2010)01-0226-02
2009212228
朱晓东(1979—),男,河南民权人,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