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涛(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陈文涛(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阅读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过分强调句法结构,即详细讲解字、词用法,忽视语篇结构的问题。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探讨如何通过语篇分析教学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学生语篇能力。
语篇分析;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语篇(discourse)是指交际中若干句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表达一个中心议题的语言单位。所谓语篇教学,就是研究结构上彼此独立的句子是如何连接在一起构成语篇,以及它们有什么样的衔接关系。也就是要研究构成语篇的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的结构。以语法为中心、以句子为单位的传统教学法过分强调句法结构(syntacticstructure),忽视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以及借助语篇的衔接手段提供的主要线索进行整体理解。因此,将教学重点从句法层面转移到语篇层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势在必行。
语篇分析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法。它的分析是从表达完整确切意义和思想内容的语段篇章的结构形式入手,分析句子之间、段落篇章之间的衔接和相关意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使学生从中理解和掌握基础语言现象所表现的交际功能,并从语言交际的动态环境中掌握基础语言现象。首先,语篇教学可以改变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使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其次,语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再次,语篇分析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
学生的语篇知识必须与语篇分析理解能力平行发展,语篇分析理解活动是语篇知识的实际运用,语篇知识又是语篇分析理解活动的前提。语篇分析理解能力的具体内容包括:领悟或运用句法、领悟或运用逻辑表达手段、领悟或运用修辞手段(初级水平)、领悟或运用篇章组织手段、领悟或运用文体。
传统的阅读教学在语法翻译法理论指导下,依赖语法分析来理解语义,用能否译成确切的母语作为衡量理解的标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词汇与语法之间,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深层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阅读速度上不去,交际运用能力也跟不上。从教师的角度看,由于传统理论强调从音素-字母对应,词组-句子对译关系着手,语言点讲解往往不能紧扣上下文,即紧扣语篇语境作全面的分析。
心理学家Nuttal(1982)提出,阅读是交流的互动过程(an interactiveprocessofcommunication),并把外语阅读描写为对语篇的积极询问(active interrogation of a text)。人们才逐步认识到阅读应该是读者与作者进行积极交流的双向活动,是一个互动过程。作者通过语篇将其信息编码,而读者通过译码来获得语篇的含义,在此过程中,读者即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语言学家如J.G.Nesfield和Noam Chomsky都认为:“句子为最高一层的语言单位。”而功能语言学家 Halliday在与夫人 Hasan合作的 Cohesion in English(1976)一书中指出:“语篇是一个语言单位(asemanticunit)。”K.L.Pike更明确指出:“语篇处于最高层次。”系统功能语法把语篇视为一个超级句子,认为可以像研究句子一样来研究并构制一套语法。这在语言学的发展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突破。也就是说,它打破了传统的纯语法和句本位的研究,主张将语法研究与语篇或话语分析结合起来。
衔接性和连贯性是语篇的两个重要特征。语篇在语义上所表达的是整体意义。语言形式必须符合语篇整体意义的需要,以语法、词汇手段连句成段构成语言整体。因此,一个连贯的语篇必须具有语法、词汇等衔接成分,符合语义、语用和认知原则,句子与句子之间必须有联系,段落与段落之间必须符合逻辑关系。根据语篇的含义和特征,教学中应从“衔接”这一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入手,对语篇表层结构进行分析。
在篇章内部,句子与句子之间、句子与段落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保持语义和逻辑上的连贯,这种连贯就是衔接。衔接是语篇结构中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法手段(如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词汇手段(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在语言形式上的衔接通常是由一些表示过渡的词汇承担的,如表示时间、空间、转折、因果、推论、归纳等内容的词汇或话语。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掌握语篇结构中这些衔接手段,注意它们在上下文中所起到的起承转合作用,对篇章布局、结构框架有个了解,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发现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阐述观点、展开思路的,从而使学生更快抓住中心思想及文章的隐含意义。掌握衔接技巧对改变学生停留在字、词上的不良阅读方式,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很有帮助。例如:Windpower. Wave power.Solar power.Tidal power.
Whilst their use increases,they are unlikely to be able to provide large amount of economical electricity.Generally,the cost of maintaining their power is huge.However,there is a more practical,reliable and economical way of ensuring electricity for the future.And that is through nuclear energy.It is not a new idea,of course.We have been using nuclear electricity for the last 30 years.
这个篇章中,作者用了“however”、“and”和“so”等连接词将整个篇章中各片断衔接起来,使篇章结构清晰,紧凑流畅,且所传达的信息明白易懂。一开始点出4种电力,接下来道出这4种电力的弱点,然后一个转折型连接词“however”使读者马上意识到会有解决的办法,随后的增补型连接词“and”使读者确认可以通过核电解决。在介绍核电的情况和优点时,再使用两个增补型连接词语“and”将其条分缕析,自然明了。最后使用原因型连接词告诉读者为什么推荐核电。如果我们将上述几个连接衔接手段从篇章中抽去,尽管篇章意义上没有改变,但在结构的条理性方面必然大为逊色,也会给读者解读增加困难。
语篇组织规律与特定的思维模式紧密相关,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语篇组织结构。从根本上来讲,在扫除了词汇和语法障碍之后,对于篇幅较长的语篇,阅读效果受语篇思维模式影响很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讲授语篇思维模式,对学生从整体了解篇章结构,准确把握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有意识地发现作者思路的发展过程很有帮助。英语主要语篇思维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问题解决型(Problem-Solution Pattern)。此类型用于描写、叙述事件情节内容。这种语篇思维模式的过程为:先说明情况或场景,然后出现问题,随之作出反应,解决或没解决问题,最后对此作出相应评价。
第二种:一般特殊型(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这种思维模式在英语中十分普遍,不仅在自然科学、实用专业、社会科学等实用英语中比比皆是,而且在文学巨著中概括、说明、议论时也常常看到。其特点是先把要表达的思想概括成段落的主题句或全文的立证句,然后举例说明或交代细节,即为直线性思维(linearity)。此种思维模式包括两种表现形式:先概括后举例;先讲整体轮廓,后说各种细节。
第三种:匹配比较型(Matching Pattern)。人们常用这种思维模式来比较两个事物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先提出论点,再进行论证。这种语篇形式一般存在于较长的语篇中,常与一般特殊型组成复杂的思维模式。
以上三种语篇思维模式既可独立存在,又可交叉存在于某一语篇中,并组成复杂的语篇思维模式。通过语篇思维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作者思维脉络,熟悉语篇结构,使学生迅速、准确地掌握语篇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结构形式表达思想内容,与读者进行语篇交际的。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社会交际的工具,不同的交际目的会有不同的语言结构形式和体裁。为达到交际的目的,文章作者要根据交际的对象或场合以及交际的内容,最终决定语篇结构的模式。但是,无论语篇结构是什么形式,它必须是衔接合理、语言连贯、符合逻辑的有机整体,不管是什么文体的语篇,它一定是一个语义整体,表达一个中心思想。总的来讲,一个语篇通常都有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但不同的体裁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如果文章是一篇议论文,其篇章结构是按照主要观点与从属观点或内容的主次关系展开的,段落篇章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层次关系或并列关系。如果课文是一篇叙事体或故事体文章,其篇章结构是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的过程顺序为线索展开,段落篇章的关系是顺序关系。
教师在讲授议论文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段落篇章布局及论点的展开和论证,学生也要特别注意抓住主要论点和论据,尤其注意作者是如何就某一论点展开有理有据、层层深入的论述的。对于记叙文,应有意识引导学生注意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同时体会作者的立场和语气。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后一种能力仅靠传统教学法是无法获得的。传统教学法强调的是语言形式的使用而不是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因此要获得交际能力(即大纲中所提到的要求),必须进行语篇教学。在现代阅读理论指导下的语篇教学可以改变学生不良阅读习惯,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如句子的衔接、段落的转承等),更重要的是语篇教学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从而使阅读成为主动的思维活动,而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语言知识积累。
[1] 陈金莲,张彬.试析语篇衔接与连贯在外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6).
[2] 程晓堂.导读—作为语篇的语言对语言教学的启示[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耿庆丽.语境理论、衔接理论与连贯理论在CET-6听力测试中的应用[M].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4] 贺玲.语篇分析在英语短文类语篇听力教学中应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6).
[5] 王守元.苗伟论著论文选摘—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
[6] Hadley A O.TeachingLanguage in Context[M].Pe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7] Stern 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3.
The Application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CHEN Wen-tao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too much focus is put on syntactic structure,namely,the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usages of words but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is always ignored.From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something about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discourse awareness through the discourse analysis teaching and by combining with some teaching practic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tudents'reading ability.
discourse analysis;English reading teaching;application
H319
A
陈文涛(1980-),男,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