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劲松,杜心才,史丽民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医疗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与仪器设备应用相结合,如中心监护系统、Varis放疗网络系统等一些应用于重症与急救病人的仪器设备。如果日常养护或使用不当,易延误病人的抢救,甚至导致病人死亡。一项对浙江数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40%以上的医疗纠纷涉及医疗设备[1]。
1.1 仪器设备未处于应急状态 使用前未检查,呼吸机、麻醉机、除颤监护仪等多在紧急状态下或手术、抢救病人过程中应用。如在抢救时发现呼吸机氧气插口与设备带不匹配,无法对接,又未准备转接头,将不能及时救治病人,有可能导致病人因不能代偿呼吸而死亡。或使用心电监护仪时,发现血氧导线断裂,则无法及时判断病人的血氧饱和度,为进一步的诊治造成障碍。
1.2 仪器设备元器件老化设备技术性能下降 每种仪器设备均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一些可以移动使用的仪器,如监护仪、心电图机等,会出现电池老化需要更换的问题。如果过期未及时更换,转运病人途中如果出现电量不足,仪器不能正常使用,则无法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从而延误病人的抢救。
1.3 操作不当 有些医护人员在操作仪器时,未按正确的操作规程,造成仪器的损坏。例如护士在给病人描记心电图时,将水洒到心电图机的屏幕上,致使触摸屏不能使用。
1.4 保管不当 例如将仪器保存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造成一些零部件生锈,影响导电性能。仪器放在易坠落的地方,将仪器摔坏等。
2.1 完善医疗设备巡检制度 对于急救设备,建立巡检制度,机身悬挂自制巡检牌,注明检查日期、检查人、签名等项目,责任到人。例如呼吸机除尘、过滤器清洗、流量传感器通断的检查等。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像我院手术室,有专门的工程师每天巡检,事无巨细,小到氧气接口的检查,大到麻醉机精细保养,日保养、月保养、年保养,及时发现问题,保证手术室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2.2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对使用年限长的设备设立警示制度。由专职的有计量资质的工程师为每台仪器设立档案记录,如购买日期、厂家、仪器及配件的使用年限、检定日期、存放保养环境、温湿度等。
2.3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 详细按照产品说明,制定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规范,形成文字材料,所有接触仪器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先培训后使用。由工程技术人员(包括厂家的工程师)对使用者进行基本操作、原理的培训并介绍一些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及仪器的日常维护方法。熟悉操作程序,防止误操作。
2.4 大型设备同厂家签订保修合同 购买仪器时可同时购买设备保修合同,约定由公司对所售仪器进行定期检测和保养。同厂家保持联络,有计划的将本院工程技术人员派出参加技术培训、学习,增长经验,提高技能。
2.5 大型仪器设备统一管理 如呼吸机可集中存放,由专人管理、维护、保养,有需要的科室使用后,及时归还器械室,技术人员对归还的呼吸机进行全面检查、鉴定、消毒、备用。防止非专业人员不正规的消毒、清洗、导致进水、导电、腐蚀原器件损坏等情况。
[1]周曙明.加强医疗设备巡检减少医疗纠纷[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