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女官

2010-08-15 00:49朱亭曲
关键词:洪武王氏宫廷

朱亭曲

明朝的女官

朱亭曲

明朝的女官是一个特定的女性群体。从女官的选拔、女官在宫廷中的地位、女官的归宿三个方面简略考证明朝的女官制度,还原这个群体一个比较真实的生活面貌。

明朝;女官;高洁

明朝的女官制度在明朝开国之初拟订了三次:吴元年(1367 年),设置六尚局;洪武五年(1372 年),制定了女官的品秩;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正式向女官颁授敕书。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再次重新制定了女官品秩,这是明朝女官制度的最后一次修订。这时,女官制度已经臻于完备。本文论述的明朝女官制度以最后这次修订的为准。

一、女官的职能

女官为宫中内职,其官职先是分局,分为六局,如下: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宫局。六尚局之外另设“宫正司”,与六尚局平行。六尚局每局设总负责人二人,官为正五品。“局”下辖四“司”。“尚宫局”之下有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尚仪局”之下有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彤史);“尚服局”之下有司宝、司衣、司饰、司仗;“尚食局”之下有司膳、司酝、司药、司糦;“尚寝局”之下有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尚功局”之下有司制、司珍、司采、司计。“司”职之下分设“司”、“典”、“掌”三职,司为长,官品为正六品,典、掌官品依次递降,典为正七品、掌为正八品。六尚局共有24司、24典、24掌。“司”职下除司、典、掌之外,另附有女史数人,视职务不同配备女史人数有差异。其中,“尚仪局”下“司籍”中配备女史人数最多,达10人,“尚宫局”下“司记”与“司簿”其次,配备女史6人,其他司配备女史2人或4人不等。

“尚宫局”,掌导引中宫,凡六局出纳文籍由她们加印签名。“司记”掌管宫内的司簿书的出入、目录、审核和加印事宜。“司言”负责宣传启奏之事,时令节日里外命妇朝贺中宫都由司言传旨。“司簿”掌管宫人名籍和廪赐事宜。“司闱”掌管宫闱的钥匙。

“尚仪局”掌管礼仪起居。“司籍”主要是掌管经籍图书笔札几案事宜。“司乐”掌率乐人演习乐阵,悬拊击进退之事。“司宾”管朝见宴会赐赍之事。“司赞”掌管朝见宴会导引之事。“尚仪局”比较特殊的地方是,除辖四“司”以外还辖“彤史”一职,正六品,掌管后妃宴见、进御的次序,凡是后妃群妾受皇上临幸,“彤史”要记录下具体的日子。

“尚服局”掌供服用采章之数,“司宝”掌管宝玺符契,“司衣”掌管衣服首饰,“司饰”掌巾栉膏沐事宜,“司仗”则是在每次朝贺时率女官擎执仪仗。

“尚食局”掌管膳馐品齐之数,每次向皇上进食,都由“尚食”先尝。“司膳”掌管烹饪之事;“司酝”料理酒及饮品;“司药”掌管医方药物;“司糦”负责粮食肉类的保管和柴火供给的事情。

“尚寝局”掌管皇上晏寝相关事宜。“司设”负责床帐、席子、被褥的清洗、打扫和收拾的工作。“司舆”掌管车辇伞扇;“司苑”负责布置园林、种植花果;“司灯”掌管灯烛之事。

“尚功局”掌管监督女红工作。“司制”负责衣服的裁剪缝纫之事;“司珍”掌管金玉宝贝;“司采”则掌管绘绵丝絮之事;“司计”掌管衣服饮食柴炭的开支。

另外,“宫正司”在六尚局之外,与六尚局平行,负责纠察违反宫闱戒令之事,并施行谪罚。事情若较严重,则由她们负责奏闻女史,记录功过。

二、女官的选拔

女官多从民间女子中选拔,被选入宫的女官,宫廷将减免其家庭的徭役,并由朝廷承担她们在路上的费用。“洪武五年(1372年),选苏杭二府妇女,愿入宫者四十四人,授内职,捐其家徭役。其三十人年未二十,各赐白金遣还,任其适人。”[1]804“洪武十四年(1381年),敕谕苏松嘉湖及浙江江西有司,民间女子年十三岁以上、十九岁以下,妇人年三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无夫者,愿入宫备使,令各给钞为道里费,送赴京师。盖女子以备后宫,而妇人则充六尚也。”[1]洪武时期,选拔女官在年龄上不倾向选年纪小的,似乎是30岁以上,40岁以下的妇人为宜,但要求必须是没有丈夫的妇人,至于是未嫁还是寡居则没有限制。而且也明确了选拔女官与选宫女有不同的要求。可见,女官是不备后宫之选的。

“天顺三年,上命镇守浙江太监卢永、江西太监叶达、福建少监冯让,曰,宫中原设六尚女官,以纪内事,须识字妇人充任,今年多放还家,及老疾不任事者,缺人任用。敕至,即密访良家女子年十五以上,无夫妇人四十以下,能读书写字,并谙晓算法者四五十人,籍记之,待明春遣人同尔会选,令其亲属送来。”[1]805天顺年间,女官的选用,不仅和洪武时候一样,对其年龄有限制,也有“无夫”等要求,另外还明确了女官所具备的相关能力和素质,必须是“识字妇人”,“能读书写字,并谙晓算法”。不过,天顺时期对于女官的年龄的下限放宽了很多,也就是说女官的年龄有偏年轻化的倾向。

“观此敕,则禁中须女官甚急,向来宫掖充满,俱系北产,不谙文理,故命江南选择,不独取其美丽,亦以慧黠堪给事左右也。……第不知次年所选者,果几人当圣意耳。选江南女子入宫,洪武时已两见矣。”[1]女官多选自江南地区,大概因当时北方女子多不会读书写字,不通晓文理,而江南女子不仅美丽,亦聪慧、知书达礼。从女官的选拔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朝对于女官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

女官不独从民间直接选入,也可由宫廷内部的宫女在受教育之后逐级递升。“凡诸宫女曾受内臣教习,读书通文理者,先为女秀才,递升女史,升宫官,以至六局掌印,则为清华内职,比外廷通显矣。”[1]明朝重视宫廷教育,嫔妃宫婢都要课以经书,由年高知书的内官任教。这些宫女受教育之后,通晓文理的人就可被选作女秀才,再逐级升为女官。

三、女官在宫廷中的地位

从前面“女官的选拔”中可知,女官是宫廷内职,是不备后宫之选的。选备后宫的女子与选做女官的女子在选拔标准上是有些差异的。选备后宫的更倾向选年龄青少而容色端丽的女子,而选做女官的似乎倾向于老成稳重、知书达礼之人。“是皆宫中之职,左右后妃以供事者,皆非进御于王者也。”[2]2114这里已明确,女官是宫中的供职人员,而后妃则是皇帝的妻妾,女官与后妃在宫廷中的职责是不同的。然而,尽管女官与后妃不同,还是有些女官被纳为妃子。“屈氏,番禺人,洪武二十二年,以才色被选入宫,擢为美人,……美人非女官也,然其初实以选为女官进宫。”[2]2111

其实,女官被纳为妃子的机会是很大的。女官以德才被选入宫,但并不排除其中有些也颇具容色,加上女官的工作有的是常与皇帝打交道的,那么受到皇帝垂幸的机会也就不会少。但是女官们似乎不以得到皇上宠幸为荣,反而会拒绝皇上的垂幸。因为女官们多通晓历史典故,她们中的大部分就有可能意识到“以容色侍人”既不会长久,也可能带来覆国的危险,所以女官们皆严谨自律、贞静节制,并以自身为范、约束他人的行为。“黄氏惟德,南海人,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选入宫司宝……历任尚服局局正,授五品诰命。宣德七年(1432年)春乞归,犹处女也。……以贤而不以色,在宫中久犹处女,亦可见人君之有礼,为君子不苟于色者哉”[2]2113这位黄惟德女官,在宫中供职了43年,几乎是一辈子,出宫的时候仍然是处女。她在归乡后三年死去,可见其一生贞洁自守。“王氏,番禺人,永乐二年,诏求民间识字幼女,充六尚内职,于是王氏被选入宫司采,时年少权妃方见幸,特推同辇之爱,固辞曰:臣妾嫠妇也,敢当下陈哉,上重之,从其志意,礼遇甚厚……”[2]2115“王氏以孀妇坚辞御幸,则贞节之德可嘉矣。”[2]2115王氏女官被贵妃推荐给了皇上,皇上也颇有意,但王氏以自己是寡妇的身份拒绝了,坚决坚守自己的贞节德操。

女官高洁的品行使得她们在宫廷里很受尊敬,后宫的嫔妃宫女们把她们当作老师一般相待。“陈氏名二妹,字瑞贞,……高皇帝悉命兼六尚之事。陈善书数、知文义,后宫多师事之,称女君子,亦曰女太史。二十四年八月命为司采。以勤劳久,敕赐归乡……大宗即位,以陈熟知典故,召复前职。 ”[2]2112“黄氏惟德,南海人,洪武二十二年选入宫司宝……历任尚服局局正,授五品诰命。……黄归时,皇太后尝作图及诗赐之,诗曰,……内庭百职需贤良,咨尔惟德女中士,自少从容知礼义,……”[2]2113她们或被称为“女君子”,“女太史”,或被称作“女中士”,这都是赞誉她们博学多才、为人高廉。女官在宫廷内受尊重的情形可以想见了。

另外,女官们多受到皇后、皇太后这些中宫至尊的信赖和亲近。上面讲到的女官黄惟德在归家时,皇太后亲自作图及诗赐予她;女官王氏还被权妃推同辇之爱,这些例子都说明她们与皇太后、皇后、妃子们的关系很亲密。“嘉靖初年,行皇后亲蚕礼,内赐酒饭,以夫人秀才第一等,而供事命妇辈反次之……则女秀才与夫人并称,其贵近可知。”[1]806前面说过,女秀才逐级擢升方为女官。比女官地位低的女秀才尚能贵近如此,那么女官在宫廷里的地位之显贵就可以想见了。尽管如此,接近权力中心又倍受信赖、德才兼备的女官们却不慕贵显、单慕高尚,所以参与宫廷争权夺势之事几乎不见记载。她们似乎立志要做后宫之中的“贤臣”。

四、女官的归宿

“服劳多者,或五载六载,得归于父母,听婚嫁;年高者许归;愿留者听,见授职者,家给与禄。盖与妃嫔判然不同也。”[3]3012也就是说,女官进宫供职五六年之后,一般遣还归家。归家之后嫁不嫁人随个人意愿。年事比较高的女官也可以归家,但如果愿留在宫中也可以。授职的女官,其家庭是享受朝廷俸禄的。

“陈氏,……以勤劳久,敕赐归乡,仍给禄米养其家。……陈既归,阃范严肃,子姪罕见其面,有司岁时候馈,皆辞之。……大宗即位,以陈熟知典故,召复前职,永乐四年,年四十,病终于宫。帝后位置涕泣,遣中使护丧归葬香子之山陈家林。”[2]2112女官陈氏,两次进宫做女官,最后病死在远离家乡的宫中,死时不过40岁。

“黄氏,……洪武二十二年选入宫司宝,……宣德七年春乞归,犹处女也。……黄致仕三年,至宣德十年,年七十八乃终,敕葬于番禺之沙头村鸭墩。……其姪女为大学士梁储母,累赠至一品夫人,临终谓其少子億曰,汝外王父母无嗣……”[2]2113女官黄氏几乎是在宫廷里勤勤恳恳操劳了一辈子,75岁的时候才告老归乡,最后虽死在家乡,然而身边没有亲人。“王氏,……于是王氏被选入宫司采,……礼遇甚厚,未几卒”[2]2115女官王氏虽然受到皇上的嘉奖,获得朝廷隆厚的礼遇,然而没有多久就死去了。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女官给家族带来了荣誉,也颇受朝廷的恩赐,即使归乡,朝廷仍然供给她们俸禄粮米,所以在物质方面似乎并不缺乏。女官们一生受人尊重、亲近、信赖、赞赏,然而其结局在今天看来未免有些凄凉。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屈大均.女官传[M]//张廷华(虫天子).香艳丛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3]黄百家.明制女官考[M]//张廷华(虫天子).香艳丛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K248

A

1673-1999(2010)10-0142-02

朱亭曲(1981),女,硕士,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安庆246011)教务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办公室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学。

2010-01-31

猜你喜欢
洪武王氏宫廷
书法
书法作品
明代宫廷队舞考论
书法作品
春满人间
歲朝图 帝王宫廷篇
关注王氏药罐治病更防病 金牌口碑健康养生好项目
现代营销联手王氏药罐 共同开拓大健康项目市场
浪漫宫廷
宫廷古法白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