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践行期刊科学发展观

2010-08-15 00:49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期刊

李 静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术动态》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4)

以人为本,践行期刊科学发展观

李 静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术动态》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践行期刊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重视编辑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包括在专业知识,学术修养和法律意识等方面,构建良好环境,建立高水平编辑队伍;要倡导人性化管理,采用和谐统一、平等透明、参与决策等民主方式,完善编辑管理制度;同时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编者-读者互动,扩大并优化作者源与读者群,最终实现期刊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编辑;作者;读者;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一切围绕人的因素展开,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我们发展科技期刊就是在党的指导原则下,以合理和谐的科学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我们加快发展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人民群众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就是要在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术刊物的发展思路。具体而言,践行“以人为本”科技发展观,就是围绕刊物的所有人群——编辑、作者和读者,实现科技期刊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一、重视编辑人员整体素质培养,建立高水平编辑队伍

“以人为本”体现的是科学的人才观,其要旨就是激活人才机制来实现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科技期刊的发展来说,全面培养高素质编辑人员是重中之重,它需要以战略性眼光努力培养人才的专业能力、学术修养和综合能力。

第一,扎实专业知识,造就合格人才。文献激增、知识爆炸是当今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随之而来的学科发展交叉化、综合化、边缘化,以及研究方法的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渗透也日趋明显,这给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信息的质与量的提取与编辑思维的深度、广度以及判断力、鉴别力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编辑是一项既专又博的工作。作为一名编辑,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它不仅包括编辑学、出版学、图书学、语言学、修辞学、逻辑学以及经济学等知识,同时,还必须不断汲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知识 ,以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自身的理论思辨、选题策划、价值判断、宏观综合、学术理论研究以及社会活动等综合能力,才能满足编辑工作“广、博、精、深”特点的要求。尤其面对越来越多的科学新发现、新理论和新技术,编辑人员必须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努力,以专为主,专博结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转变观念,突破传统,才能成为适应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1]

第二,加强学术修养,夯实期刊底蕴。随着现代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我们意识到,编辑除具有完整的编辑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外,还需要一定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特别对于专业期刊而言,学术内容的前沿性和专业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编辑必须在特定的领域内对其学科有比较深入系统的了解与研究,具备与专家对话沟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及时掌握本领域发展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发现学科前沿课题,才能具备对稿件质量的鉴别能力和评价能力,而这种能力往往是多数科技期刊编辑所不具备的,因此只有重视培养这种能力,才是科技期刊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第三,构建良好环境,提升综合实力。期刊发展有赖于良好的社交环境和编辑的前瞻性思维。前瞻性是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在获取大量的信息研究中,通过与作者的深入交流产生的。期刊编辑需要深入到作者、课题组等广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使编辑对各自学科领域的历史、现状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该学科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新动向,要有综合分析能力,并能创造性地提出或引导超前思想和选题。而与期刊编辑经常打交道的往往是各学科的权威人士、学术带头人等,只有和谐、深入的沟通才能加深他们对编辑及其刊物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从而获取他们的支持并体现为期刊学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样,刊物的出版发行也需要与排版、校对、设计、印刷等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提升刊物的综合实力,使之尽快、顺利发行。

第四,强化法律意识,把控敏感问题。编辑的法律意识,是指编辑在办刊工作中掌握、遵守并自觉运用法律法规维护编辑部和作者权益的意识。编辑法律意识的缺失,可能会导致期刊社陷入“一稿多投、侵权”等法律纠纷,从而影响期刊的形象,并带来多方面的损失。因此,作为一名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国家出版工作的法律法规,保障期刊依法有序地出版发行。对于其中涉及港澳台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的内容必须谨慎。

二、倡导人性化管理,完善编辑制度

制度是执行力实施的保障。期刊部在制定一系列规则的过程中,应贯穿一种充满情感的人性化管理体制——即“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方式表现为期刊内部上下属之间、同僚之间,以及由此延伸的对外各部门之间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氛围。同时,配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掘编辑潜能,实现团体和个人的双赢发展。[2]

第一,个人目标和团体目标和谐统一的管理方式。充分理解编辑人员的自我发展需求,积极主动为编辑人员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学习和钻研业务,为他们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如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培养较高层次人才,不断改善期刊部人才的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

第二,平等透明、参与决策的民主管理方式。积极鼓励期刊部成员共同参与决策,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杂志社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样做不仅能增强编辑人员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还可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以集体的智慧将期刊办成高水平的精品期刊。

第三,编辑人员的目标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在以工作成果作为目标完成程度、人事考核及工作绩效的评定标准的前提下,明确工作任务,强调“自我意识”,而对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上级不做过多干预。在这种管理制度下,上级监督的成分很少,而编辑人员自我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且自我发挥、发展的空间也相应较大。这样做,一方面促进期刊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也使编辑人员建立自我发展的良好意识,有利于他们更自主、自觉地为期刊社挖掘自身潜力,奉献所能。同时也为编辑人员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自主向上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他们工作积极、生活充实,最优化地实现目标管理要求。

三、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并优化作者源与读者群

编辑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作者和读者搭起一座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工作,也就是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的工作。没有优秀的编辑,就不能有大量的精品期刊的出现;没有优秀的作者,就不会有好的内容创新,期刊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没有大量的读者,期刊的发展将无从谈起。因此,编辑工作者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的观念。

第一,加强互动,注重发现和培养作者。不断丰富的作者资源库,是促使期刊的进一步发展的资源库和原动力,是科技期刊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期刊部应建立核心作者档案,将他们的专业背景、科研情况、论文发表以及工作单位、职称、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录入资源系统,为期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编辑还应经常性地向作者提供编辑方针、编辑意图、读者需求等相关信息,及时向作者通报选题要求,或出谋划策,以最大限度挖掘作者潜力。在稳定原有骨干作者的同时,注重发现和培养富有潜力的学术课题及基金作者。使作者群体不断扩大,作者层次不断提高。[3]

此外,建立相关制度,尊重作者劳动,维护作者权益,杜绝“关系稿”和“人情版”,也是实现编辑和作者良好互动的一个重要举措。不仅要重视名人名家的稿件,同时更要注重新人的发现及培养,还可根据条件定期召开作者和编辑人员交流座谈会议,激发作者的写作热情,提高作者满意度,与作者结成良性的互助合作关系。

第二,加强编者—读者往来,实现编辑和读者素质的共同提高。读者的阅读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期刊出版的方向。尤其对于学术期刊而言,读者群是相对狭小而固定的,而且,大多数读者也可能成为未来的作者,因此对读者群的培养更重要的体现在指导作者,充实刊物内容。比如,以内容吸引读者,让读者看到所关心的各个领域的热点和最新进展,在知识上指导读者,以严谨的态度及相应的情感影响读者,从而培养读者认真的阅读精神,提高读者学术修养和欣赏水平;还可以利用刊物副刊版面为老作者作些介绍,从而激发读者写作热情,培养潜在的作者;此外,还可以引导读者宣传介绍刊物,增大刊物发行量,壮大读者群。

科技期刊编辑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随着科技期刊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的科技期刊必须结合实际,明确定位,以编辑策划为核心,以服务读者为宗旨,处处体现人文、创新意识,最终实现期刊可持续发展。

[1]万希岭.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

[2]萧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学术编辑事业发展[J].经济师, 2009(12).

[3]李雪莲.促进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关键因素[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5).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2mail:huhaohuan2@126.com

book=425,ebook=425

G230

A

1673-1395(2010)06-0118-03

20100921

李静(1962—),女,江苏无锡人,馆员,主要从事编辑研究。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学术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