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启峰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从《说文》“鹿”、“羊”、“穀”等字看汉语词义运动和字形分化
魏启峰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对《说文》中“鹿”、“羊”、“穀”等字所联系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词义演变作了纵向考察,并对与之相关的字形分化作了动态分析。对“禄”字的说解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看法:认为“禄”字所从之“录”跟“鹿”没有关系。
“鹿”;“羊”;“榖”;词义运动;字形分化
考察《说文》所收汉字的形义关系,可以了解汉语词义运动的轨迹,也可以看出汉字形体组合与分化的过程。本文对“鹿”、“羊”、“榖”等字及其意义进行分析,借以探究词义演变推动字形分化状况。
1.“鹿”及相关字
(1)鹿。《说文·鹿部》:“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上古时代,鹿被看成是很贵重的物品。因此鹿皮可以作为婚姻的聘礼,《诗经·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李善《文选注》云:‘今江东人呼鹿为麕(按:此为“麇”的异体字)。’《诗》兼言麕、鹿者,麕亦鹿之属。用其皮,非用其肉。”鹿皮也可以作为馈赠的高级礼品。《仪礼·士昏礼》:“纳徵,玄纁,束帛,俪皮。”郑玄注:“皮,鹿皮。”成语有“逐鹿中原”、“鹿死谁手”,人们把最宝贵的东西——权力比作鹿,也是远古狩猎生活在语言中的积淀。
(2)慶。《说文·心部》:“行贺人也。从心从夊。吉礼以鹿皮为贽,故从鹿省。”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指出:“从古书里慶字的用法,一点也看不出它的意义跟‘行’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甲骨文出土以来,人们发现“慶”就是“麐”的省文,二字同源。而“麐”即指麒麟。[1]麒麟是古人崇拜的仁兽,神话中的图腾,也是吉祥的象征。麒麟的形象其实是古人观念中以鹿类动物为基础而成型的。鹿性柔顺,故麒麟得以称“仁兽”。
需要说明的是,慶的今音qìng,麐的今音lín,声母不同。这是上古汉语是复声母裂变的结果。上古有gl–声母,后来这个复声母发生裂变,浊音清化,分化成两个单声母:k–和l–.其中的l–成为“麐”的声母,而k–在细音前演变为q–,成为“慶”的声母。这正如“考”、“老”二字通用,其声母都从古代复声母gl–演变而来。[2]再者,“麐”字见于甲骨文,“麒”、“麟”二字晚出,见于《说文》。从复声母的观点看来,这是在复声母简化以后人们为复声母的“麐”造的两个单声母形声字,这也是汉字适应汉语变化的一个实例。[2]可见,“慶”本来是一种鹿类动物的名字(具体,名词),古人认为它是仁兽,于是有了抽象的“喜慶”义(抽象,名词);后来又有了“慶祝”义(动词)。
2.羊及相关字
(1)羊。《说文·羊部》:“祥也。象头角足尾之形。”祥,《说文·示部》:“福也。从示羊声。一云善。”“羊”是象形字,本指动物,该字记录的词义引申而又吉祥义。洪成玉曾经说过:“‘羊’字本身由于它作为美食的代表,早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从美食引申出祥善、吉祥义。”[3]甲骨文中有“勿羊”、“不羊”、“羊”等字眼,其中的“羊”,现在很多人认为它们都是吉祥的意思。“不祥”一词在先秦文献中出现,《左传·成公二年》:“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可以看出,“祥”是“羊”的分化字。
(2)羔。《说文·羊部》:“羊子也。”甲骨文“羔”字上部为“羊”,下部为“火”,义为烤小羊。古人有炮肉而食的习惯。《楚辞·招魂》:“胹鳖炮羔”,正体现了这种吃法。《礼记·内则》列四时肥美之物云:“春宜羔豚。”羊为食品,当然也用作祭品。《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酒。”羔,小羊。《礼记·月令》:“仲春,天子乃鮮(獻)羔開冰,先薦寝廟。”从肉类的“羔”进一步孳乳出表示面食的“餻”字。餻,《说文·食部》新附:“饵属。从食羔声。古牢切。”今之“糕”字。
(3)羞。《说文·丑部》:“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丑”即手,字形是以手拿羊头(即羊肉)。许慎所释“羞”的本义,偏重于动词义,但动作所施却是“羊”。“羞”后来有了“羞耻”义,为本义又造了形声字“馐”。“馐”不见于《说文》。《广韵》下平十八尤韵脩小韵:“羞,耻也;进也;又致滋味为羞。”已经把“耻也”列为第一个义项。李白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里的“羞”后来写作“馐”。
(4)養。《说文·食部》:“供养也。从食羊声。”“養”是动词,字形显示供养所用的食物是羊。“養”的字形见于小篆,加“食”则“供养”义更为突出。“羊”是初文,象形字,最早的词类是名词。由此例可以看出,汉语的动词是从名词分化的;另一方面,动词之音也由名词之音而来,只是声调发生变化。
(5)譱(善)。《说文》:“吉也。”其金文字形是在羊之下增一鱼,尹黎云认为鱼形断裂以致讹为“譱”。羊和鱼,一是山珍,一是海味,故“譱”的本义就是泛指美食。可见,许慎所释为引申义。“譱”分化出“膳”字。《礼记·玉藻》:“膳于君。”郑玄注:“膳,美食也。”《说文》的说解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那就是在东汉时代“譱”的基本义是“吉也”。这个意义又引申为“善良”。《现代汉语词典》“善”下一共列出了十个义项,其中第一个义项是:善良;慈悲(跟“恶”相对)。这是现代汉语中的基本义、核心义。
(6)美。《说文·羊部》:“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臣铉等曰:羊大则美,故从大。”在上古,羊应该是当时人们主要的肉食来源,所以,本义表示味道美的“美”字就是由“羊”和“大”来会意的。日本学者笠原仲二在他的《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中指出:第一,视觉上对羊肥胖强壮姿态的感受;第二,对羊肥厚多油的官能性感受;第三,因期待羊毛羊皮能御寒而产生的舒适感;第四,预想羊具有高度的经济价值从而产生一种喜悦感。并把这些感受归结为生活的吉祥即幸福感。其发挥超出了许君所释“甘也”的范围。我们认为,人对外部事物美感的形成最先是由于物质方面的原因,在物质方面又以食物为先,越是上古,先民的生活物资尤其食物越匮乏,所以先民美意识的形成是从“美味”开始的。谈论美,应和具体的社会演进阶段联系在一起。
何九盈先生根据《说文·女部》:“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从女羊声。”和《论语·八佾》:“告朔饩羊”认为,古人“羊大为美”的意识与神话思维有关,在原始社会曾经有过羊图腾崇拜,所以羊才是吉祥物。并引用了弗雷泽的论述,谓在古代的农业﹑狩猎和游牧部落,都盛行杀死他们崇拜物的风习。
在远古各个民族中都存在过一个图腾崇拜的阶段,把“羊大为美”与对羊图腾的崇拜联系起来,是有其道理的。不过我们认为,从根本上讲,这还是与我们的先民进入畜牧时代以后,羊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家畜,在衣食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关。《说文·羊部》还有一个“羌”字,训为“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和“姜”,一为人种名,一为姓氏,字形都与“羊”有关,这正反映出在畜牧时代,“羊”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于是拿“羊”给人种和姓氏来命名了。
3.穀
穀。《说文》:“百穀之總名。从禾殼声。”穀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即谷子)﹑黍(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穀。穀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有一个成语:五穀丰登。“五穀”一语最早见于《论语》:“五穀不分,四体不勤,孰为夫子?”比《论语》更古的书如《诗经》里面,有“百穀”一词。《豳风·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由此可以看到,“穀”是一个集合名词,在古汉语里总是以“百穀”﹑“五穀”﹑“九穀”的形式出现,而很少单用的。
与“羊”字一样,由于“穀”能养活人而被赋予了抽象的意义。古汉语有“不穀”一词。《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豈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與不穀同好,如何?”不穀:不善,诸侯的谦称。不同的是,为“羊”的“吉祥”这个抽象义,后世造了区别字“祥”,而用作“诸侯谦称”的“不穀”,其中的“穀”也表示抽象义,但并没有造区别字,和“百穀之總名”的“穀”同形。
禄,《说文·示部》:“福也。从示录声。”现有的说法是,“禄”字的声符“录”是“鹿”的假借字。黄侃谓:录﹑鹿同声,以录代鹿,杨树达以为造字之时已有假借。他们认为,在远古渔猎、畜牧、农耕时代,“鹿”代表着珍贵的物质生活资料,代表“福”,所以《说文》“禄”字才得以训“福也”。
前贤们对“禄”字中以“录”代“鹿”的音义理据有所揭示,这无疑有一定道理,但未成定论。笔者认为,分析“禄”字的意义,不该忘记社会历史文化方面的因素。《说文·录部》:“录,刻木录录也。象形。”邹晓丽以为“录”在甲骨文中象钻木之形,点为木屑。故加“刂”为“剥”,加“金”为“錄”,即刻帛雕镂之义,并推测是凿钻龟甲兽骨的砣轮形。由此,则“錄”即“录”的后出形声字。我们以为,“录”字的象形起码与书写镂刻文字有关。不过笔者认为所刻的材料不是木而是竹,许君未及见着后世出土的竹简,所以训为“刻木”。在竹上刻字记事,这是商朝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初文“录”字描写的就是这一活动。主持“录”这种事务的就是甲骨卜辞的“乍(作)册”——当时的史官。《尚书·多士》云:“唯殷先人,有册有典。”这里所谓“典”、“册”,应是“乍册”在竹简上刻出来的。职官名之为“乍册”,其活动名之为“录”。由于年代久远,竹简“册”易朽,没有保存下来。而“贞人”——为商王朝主持占卜的官——所刻的甲骨卜辞,由于质地坚硬得以重现于后世。“录”字最初指的是“乍册”在竹简上刻字记事这种动作,而“乍册”属于僧侣贵族,当然是有回报的。这份回报就叫“禄”,不过甲骨文没有“禄”字,是用“录”字表达了“禄”的概念。也就是说,这时的“录”字兼表动词“录”和名词“禄”,字形还没有分化。“禄”字始见于战国印。商朝是我国文字的成熟期,不过文字被统治阶级垄断,“禄”是专属于掌握文字使用权的“乍册”的。由于春秋时期孔子倡导私学的成功,诸子百家讲学,社会文化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文字的使用面大大普及,士阶层得以崛起,朝秦暮楚,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这是战国时期“禄”字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士死曰不禄”,意思是说,士死了就不能就再做文字工作了,也就再拿不到工资了。用“不禄”作为“士死”的委婉语,正切中了士所从事文化工作这一特点。
《现代汉语词典》有“记录”、“禄位”二词,“记录”、“禄位”原来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禄位”可以通俗地解释为“记录的职位”,这也还原了“禄”字的原始意义。同样地,“录用”一词可以解释为“因记录得以任用”。由此看到,汉语中的“禄”字一直是跟搞文字工作的阶层联系在一起的:商朝和“乍册”,战国时期和“士”。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文官制度很发达的国家,“学而优则仕”。
[1]尹黎云.汉字字源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陈独秀.中国古代语音有复声母说[C]∥陈独秀音韵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
[3]洪成玉.“羊大”即食关,“女子”乃色关[J].汉字文化,2004,(1).
〔责任编辑 王小风〕
Semantic Development and Shap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een from Characters"lu""yang""gu"in Shuowen Jiezi
WeiQifeng
(College of Literature,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20,China)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semantic development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鹿""羊""穀"in Shuowen Jiezi from a socialand cultural perspective.Italso doesa diachronic analysison shap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related words.Incidentally,the papergivesanew structuralexplanation of the character"禄"and holds that ithasno connectionwith"鹿".
deer;sheep;grain;semantic development;shape differentiation
H109.2
A
1671-1351(2010)04-0100-03
2010-05-06
魏启峰(1971-),男,甘肃通渭人,兰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