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词意义扩展的认知模式

2010-08-15 00:49:04杨新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多义词义项范畴

杨新平

(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多义词意义扩展的认知模式

杨新平

(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多义词属于语义学研究范畴,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多义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文章以原型范畴理论和理念化认知模式为理论框架,指出多义词是人类通过认知模式,即意象图式模式、转喻模式和隐喻模式,将一个词的原型意义扩展为多个义项的过程。多义词多个义项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的特征。

多义词;原型理论;意象图式;转喻;隐喻

多义现象是指单个的语言形式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并有一定联系的义项,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当中。翻开词典,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几乎所以词都存在不止一个义项,有的词义项多达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们通过赋予一个词形以更多的意义来减少词的数量,减轻人们记忆负担,它体现了人类语言的经济性。长久以来,多义现象曾经引起许多语言学流派和语言学家的兴趣,他们试图对此现象产生的根源做出合理的解释。20世纪7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多义词的产生及其意义的衍生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使得我们从一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这一语言现象。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范畴化原型理论和理念化认知模式(即意象图式模式、转喻模式和隐喻模式)来分析多义词,指出每个多义词都有其原始或基本意义,即原型意义。多个义项的产生是人类通过认知模式,把一个词的原型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这一分析合理诠释了一词多义现象形成的缘由。

一、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词词义扩展的解释

1.传统语义理论与词汇意义

索绪尔的符号理论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的。也就是说,用什么的声音表达什么意义,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音和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当代许多语言学流派都不同程度地受这一理论的影响,认为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例如,汉语中的“水”字,英语中的符号是water,在法语中则是eau,它们的读音和写法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形式迥然不同,可见人类在最初给事物命名的时候是任意的。

然而,英语和别的语言当中存在大量多义词。如英语中的key既可以表示“钥匙”,也可以表示“答案”、“(打字机、钢琴、风琴等的)键”等不同的概念。那么,这些不同的概念与key这一形式之间都是任意性的关系吗?而这些不同的概念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认知语言学为这一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人类最初在给事物命名的时候,其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并没有本质的联系,因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的。但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进一步认识以已知事物词汇为基础,这就导致了符号意义的拓展或延伸,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也就是说,词义的拓展不是任意的,而和人类的认知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认知语言学则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发现了语言的理据性。该理论认为,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方式由一个词的原型意义或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那么,什么是多义词的原型意义呢?

2.原型范畴理论与多义词

世界是由千变万化的事物组成的,人类大脑为了充分认识这些客观事物,就必须采用最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存储和记忆。所以,大脑对事物的认识不是杂乱的,而是遵循一定规律对事物进行分类。根据事物的特性,人类认识该事物,并把它归为某一类。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来对事物进行分类进而认识该事物的过程叫范畴化(categorization)过程。在范畴化基础上,人们对某一事物形成概念,实现了认识该事物的过程。关于范畴的理论有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

经典范畴理论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一书中,亚里士多德系统地讨论了范畴理论。他认为,我们应该区分一个范畴的本质特性(essence)和它的偶然特征(accidents),前者是指一个个体成为某范畴成员的基本属性,后者的存在与否不能影响该实体是否成为某范畴成员。也就是说,某事物归属于哪个范畴是由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与进行范畴化的人类无关。经典范畴理论包含以下基本假设:(1)范畴是由一组充分特征和必要特征合取定义的;(2)范畴的所有特性均为二元的;(3)范畴有自己明确的界限;(4)一个范畴里所有的成员地位相等。

在经典范畴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型范畴理论,是对范畴理论的极大发展与丰富,对词义提供了更为精确的解释。20世纪50年代,俄国哲学家Wittgenstein是发现经典范畴理论缺陷的第一人。通过对游戏(game)范畴的分析,他提出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的概念,也就是说,范畴成员之间总是享有某些共同特性。同时,他指出范畴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有中心成员和非中心成员之分,中心成员比非中心成员具有最多该范畴的特性,是典型成员。他还指出,范畴的边界是不明确的,在边缘上与其他范畴相互交叉。

对原型的研究是从颜色范畴开始的。人类学家Berlin&Kay调查了98中语言,发现在不同语言当中都存在基本颜色,人们以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颜色为参照点对其他颜色进行切分和范畴化。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Rosch将对焦点色的研究扩展至对其他物体的研究,发现不仅颜色范畴中有原型,其他物体中也有,原型具有普遍意义。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原型范畴理论,简称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其主要特征有:(1)范畴不是由一组充分特征和必要特征合取定义的。范畴是以原型为参照点构建的。(2)范畴的特征不是二元的,范畴特征有中心的、重要的、区别属性和边缘的、非重要的属性之分,其中心属性具有更大的区别性,其边缘性与临近范畴属性相交叉。(3)范畴没有明确的界限,范畴的边缘是模糊的、无限扩展的。(4)一个范畴里所有成员的地位是不相等的,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

对于多义词词义扩展的解释,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如果将词义范畴归纳为基本含义和引申含义,那么词义由基本含义向引申含义扩展的过程就是人类对客观世界事物再次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多义范畴就是一个以原型意义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的结构,其成员有中心的、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这些义项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中心义项即原型义项,往往是人们首先认知的,也是语言符号最早获得的意义。引申含义则是中心义项扩展的结果。也就是说,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方式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然而,人类的认知方式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在词义扩展过程中起作用的呢?

二、多义词意义扩展的认知模式

作为认知语言学奠基人之一,Lakoff指出认知模式是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方式,即对我们的知识进行组织和概括的方法。它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类创造的,所以,Lakoff称之为理念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简称ICM)。根据Lakoff的论述,认知模式有四种,即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转喻模式和隐喻模式。命题模式只能描述关于世界真假值的命题概念,认知语言学更重视研究后三种认知模式。下面将分析我们如何通过意象图式模式、转喻模式和隐喻模式来扩展词义。

1.意象图式模式

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是我们从日常经验中获得的最简单、最基本的认知结构,是人们思维结构的重要部分,是人们进行新的联想,形成新的经验的基本方式。意象图式的形成有其生理和物质基础。首先人的身体是一个三维容器,人们吃饭、喝水、呼吸空气都是“吃进”“吸入”,人们“坐在椅子上”“走出房间”。由于人体特点和地球引力,人与外部世界首先形成空间关系。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这种关系相互作用,多次反复,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图式。人们认识新的、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时,会不自觉地运用大脑里已有的图式。而且,正是由于意象图式的存在,人们才能从一个认知领域向另一个领域进行隐喻映射,隐喻意义由此产生。下面我们以空间图式为例来分析介词多义词的意义延伸。

大多数介词的原始意义都表达形象的空间关系,

人类根据自己身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关于空间的概念,如:up-down,in-out,front-back等。在空间概念的基础上,人们形成抽象的意象图式——空间图式。如果我们将这种空间图式投射到其他经验上,使其他抽象经验具有了同样的图式结构,那么词的意义也就通过投射产生了隐含意义。如介词in的空间意义为“在……里”,通过映射可以表示“处于某种状态里”(He was in good health),“穿着某种衣服”(She was in red)等。由此可见,人类正是借助于介词的空间概念发展了介词的多义性。

2.隐喻模式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修辞手段。他们认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这种隐喻式推域理一是基于人们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投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projection)。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地映射到另一个相似概念域,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是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词汇发展了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含意义。

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首先认识的是自身。最初命名时,人们把身体脖子往上的部位称之为head,即汉语的“头,头部”。后来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人们依据相似性原则,基于“头”的位置和形状,又发展了其他义项如山头、花头、针头、源头、首领等含义。这些扩展含义在长期的反复使用过程中,有的已经失去修辞特征,发展为该词的字面意义,有的仍保留明显的隐喻色彩。英语中的许多名词的义项都是这样扩展来的,其扩展义项在词汇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3.转喻模式

同隐喻一样,转喻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不同的是,隐喻涉及到两个不同认知域间的映射,它是人类相似性联想思维的结果;而转喻涉及的是同一个认知域内的映射,事物之间具有邻近性关系特征,是人类突显性思维的结果,即人们往往将某一事物更为突显的部分作为认知参考点。一个物体有很多特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注意最突出、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从而用一突显事物来代替另一事物。人类正是通过转喻认知模式,从不同的突出视角赋予单个词语多个义项。

英语中pen和汉语中的“笔”都可以指写作风格或写作职业,如drive a pen(笔耕),He writes with a vivid pen (他文笔生动),He makes a livingwith his pen(他靠写作为生)。英语中chair和汉语中“椅”“席”都可以表示职位或地位,如take the chair(担任主席),take the first chair(占第一把交椅)。这些词的引申含义的扩展都是以相关性或邻近性关系为基础的,体现了人类的隐喻思维模式对词义扩展的方式。

由此可见,多义词的不同义项是通过意象图式、转喻和隐喻思维来实现的,体现了人类普遍的认知能力。

[1]王寅.认知语义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3).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朱炜.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1).

H0

A

1673-0046(2010)4-0206-02

猜你喜欢
多义词义项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多义词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小心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浅议多义词在语境中的隐喻认知
多义词way的语义认知分析及实证研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知识窗(2015年1期)2015-05-14 09:08:17
Enhanced Precision
Beijing Review(2012年37期)2012-10-16 02:24:10
多义词研究的崭新视角*——Е. B. Пaдучева词义动态模式系列研究之二
外语学刊(2011年4期)2011-01-22 05: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