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俊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2)
〔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诗歌教学与审美能力培养
张小俊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2)
美育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核心任务是审美能力的培养。笔者以诗歌为媒,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情感中培养和提高审美想象力,进而提高了感知水平、理解水平,净化了心灵、情感,最终形成审美观念的获得,审美趣味的提升。
美育;诗歌;审美能力
美育是美学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充分体现着美学的人文精神,即致力于提高和优化人的情感生活、文化素质、价值取向、精神旨趣等,因此美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正处于审美意识的形成期,培养其审美能力,可以使其审美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审美情感更加丰富,审美价值观更加正确,从而使个体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完善的人。
文学艺术教育是我国普通教育中实现美育心理效应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处处充满着审美的因素。其中,诗歌是文学殿堂中的一朵奇葩,是诗人通过审美认知活动在情感和精神上与对象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特定的语言,是深挚的思想和饱满的感情在创造性想象过程中交织在一起而显现出来的一种精练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因此诗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素材。
审美感知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诗歌教学中的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以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开始的,并在全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
1.对音乐美的感知
诗歌语言特别讲究节奏和韵律,“诵之如行云流水,听之如金声玉振”(谢榛《四溟诗话》)。朗读是进入审美感知领域的最基本的手段。古人有吟诗之说,说明诗歌只有在朗读时才能充分展现其音乐美感,并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大弦槽槽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等语句的音乐美主要是依赖于音韵和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读起来的悦耳动听则主要是得益于诗句声调上的平仄相对;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音乐性却主要显现在句式的整齐上。对于这些诗句,只有通过朗读,体验节奏的变化、声调的平仄,才能把诗歌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音乐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教学手段,如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举行诗歌朗诵会、节日抒怀、为诗歌谱曲吟唱等,从听觉上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我们经常欣赏诗歌艺术,就与欣赏音乐艺术一样,可以培养我们的耳朵感受音韵美。
2.对绘画美与建筑美的感知
诗歌的绘画美,实际就是将文字通过人的视觉翻译为脑海中的图面而产生的美感。如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清泉、松竹、溪石、水莲等,描绘了一组清静、幽美的画面;然而在幽静的环境中,又有浣女欢笑。诗中有光、声、色和动感,很像是写实的油画。可见,诗与画在创造视觉美、联想美上是相通的。
诗歌的建筑美,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看,似建筑上的造型艺术。
四言句是汉语中最原始最整饬的形式之一,它在视觉上最鲜明的特点是“抱成一团”。 五、七言是汉语展翅飞翔的形式之一,诗句内有一种错落变化的美,在诗句间又形成一种整齐的美。到了宋词,参差多变的长短句式,与摇曳多姿的篇段结构、新颖多样的标题形式等因素的结合,共同构成词体的外观形象,给人以超越凝固方板的传统诗体的袅娜之美。由此可见,好的建筑造型能起到强化感观的效果。
在审美感知过程中,不仅积累了许许多多的表象,而且因为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味到审美所带来的愉悦,也积累了丰富的内在情感,为下次审美心理活动做好了准备。
诗贵含蓄精炼,要状难写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而离开了想象,这一切就归于空谈。同时,“诗无达诂”,艺术形象兼有形象大于思想和思想大于形象的双重美学意义,历代诗人又都力求使自己的作品赋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以便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开阔他们的思路,鼓励他们标新立异,体味作品的弦外之音。
教学中,还可指导学生把诗歌(尤指古诗词)改写成“美文”。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李白的《蜀道难》,可以让学生改写成散文,杜甫的《兵车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可以让学生描写诗中的凄切场面。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经常欣赏诗歌,就可跟随诗人新颖、奇特的想象,进入到十分开阔和无比绮丽的艺术境界中去,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觉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想象能力,在思考有关的问题时,就可摆脱现实功利的束缚,使之浮想联翩、神思飞扬起来。
中国审美体验的最高范畴是“畅神”、“悦神悦志”,即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迅速突破对审美对象外形式的掌握,而以其心灵去“体味”内形式的意蕴,达到审美理解,审美超越。诗歌教学中,当学生对诗歌的音乐美、图画美有了深刻感受后,要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感受诗歌所带来的美感,在听、说、读、写的同时,感情也能随着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产生共鸣,发生起伏,并从中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艺术满足;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咀嚼、体会、感悟诗中美妙的意境、高尚的情操、深刻的哲理。
李清照的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一连串的叠字,音调声韵,本身就构成一种音美,透露出一股朦胧的愁怆之情。正是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中的“意味”又和作者所要传达的“意蕴”相接通,传达出一种明确的感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于是,这首词的“意境”就甚为深远,它饱含了诗人的人生的深切的审美体验。又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那雄浑阔大的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中那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李白《将进酒》)的自信与狂放,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豪迈与旷达等,诗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情感魅力,使学生“畅神”于诗歌意外之意,体验到真正的美,感悟到美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在“言有尽而意无穷”之中。
中国有诗言志抒情的传统,强烈的情感是诗歌的一大主要特征,或豪迈,或沉郁,或哀婉,或激昂。有的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有的是对崇高品质的赞扬,有的是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作者如醉如狂、难以自禁的欣喜今天读来还让人感奋不已:“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整首诗喜情喷发,感染了千百年来的无数读者。可见,诗歌是诗人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它通过语言打动人的心灵,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从一定角度讲,诗歌鉴赏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如《离骚》中,诗人通过心灵的追问表现出了自己本真的情感,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激荡起无穷的张力,以至成为后代士大夫的重要的精神源泉。而李白的《将进酒》中,解脱了功业、生命和价值的桎梏,只有一股冲决一切、喷薄而出的激情。试问天下有几人,能不为之心潮澎湃、荡气回肠。这种主客体交流相互合拍,以致主体达到物我两忘、身心俱释的境界,就是“共鸣”。共鸣是主体对客体的情感体验达到高涨状态的产物,它的实质是主体与客体形成了协调一致的关系,客体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主体的审美情感。
诗歌是抒情性很强的艺术,本身就很精彩。教师讲授诗歌时要以无限深情去朗读。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感情的波涛。只有自己先被感动,先有了是非、善恶、美丑、爱憎的鲜明的态度,出言才会真切,才会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在教学实践中,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点化激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李伟杰.诗歌教学在语文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10).
[2]张玉能.形式美的基本特点[J].益阳师专学报,2001,(2).
G642
A
1673-0046(2010)3-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