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举正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浅析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与就业能力提升的相互促进作用
张举正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本文分析了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对就业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和就业能力提升对感恩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意义,并探讨将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与就业能力提升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成长的途径。
感恩教育;就业能力;经济困难学生
在国家、社会、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成效,成为当前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高校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相当多的工作,但感恩教育的实效性仍然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仅空泛地谈感恩教育是不够的,让学生为感恩而感恩的结果常常是流于形式,最终与期望相去甚远。只有与学生的个人成长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成长中感恩,在感恩中成长,才能实现感恩教育的初衷。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无疑是其当前成长的重要需求,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本文试从感恩教育与提升就业能力的相互作用的角度,对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和就业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作一些探讨。
(一)责任意识缺乏的学生就业也不积极
责任意识缺乏是导致感恩意识不足的重要原因。虽然经济困难是他们无法选择的,但面对困难如何努力去解决,却首先是每个人自己的责任。一些学生之所以对自己受到的资助麻木不仁,甚至认为国家、社会、学校理所当然地应给自己以资助,并因此在资助不够时怨天尤人,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认识到要为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承担责任。
也正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期间比较被动,满足于及格过关,缺乏对自身成长的更高要求,更有甚者逃学旷课,违规违纪。到毕业就业时或等待、或逃避、或怨天尤人,抱怨自己没有一个好爹妈,甚至成为“啃老族”,全然不自省自己为自己的成长承担了什么,付出了什么。
(二)自卑心理的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也不全面
自卑心理是影响学生感恩意识的另一重要原因。一些学生耻于面对自己所处的现实,因为自己经济上的困难而贬低个人的价值。这样的心态使他们觉得感恩是一件证明自己低人一等的事,他们不但不愿意感恩,甚至掩藏自己的困难,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恩惠。
这一类学生往往性格内向,有意无意地将自己与集体分隔开来。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缺乏参与勇气,或是偶尔参与未能取得好的成绩而更加对自己失去信心,因而适应和成长相对较慢。其中虽不乏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期望以优异的成绩来获得心理平衡的学生。但即使如此,他们在沟通、交流、组织、协调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上仍然较为欠缺。在今天仅仅一纸文凭已经越来越难以征服用人单位的严峻就业形势下,他们的就业前景也堪忧。
(一)感恩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有助于提升就业能力
1.感恩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为学生积极就业提供了根本动力
感恩教育首先是让学生识恩、知恩的过程,其实也是让学生分清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在个人的成长中的责任过程。在清楚地理解了各方面的责任之后,才能深刻地理解它们所提供的恩惠、所饱含的恩情,也才能对自己在个人成长中的角色有正确的认识。
当学生形成了自己对自己的发展承担主要责任的强烈意识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会明确自己的主体作用,不等、不靠,主动积极地寻求就业机会,从而避免出现就业过程中学生不急老师急的被动情况,并且这种责任意识还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不断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感恩教育教会了学生正视困难为学生成功就业提供了精神支柱
感恩教育是让学生对别人的恩惠心存感激的过程,也是一个让学生承认自己所处的现状,承认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付出的过程。同时,它还是让学生感到自己与施恩者在人格上平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直面困难,并在他人的帮助下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促进了学生心智的成熟。
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是一个充满挫折和失望的过程。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其就业的难度更大,困难更多,经历挫折的次数更多。这时候,曾经的应对困难的经历将能给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提供更多的解决的思路,帮助他们坚持不懈努力,直到成功。
3.感恩教育促进学生个人的自觉提升,为学生就业提供了能力保障
感恩教育还要求学生懂得报恩并希望学生施恩。不论是报恩还是施恩,都不只是一句誓言、一个愿望那么简单,它是需要在实践中去体现的。因此,仅仅是愿意做还是不够的,还要能够做得了,做得好。当学生常怀感恩的心,就会对自己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就会敦促自己去不断提升,以期将来能对国家、社会有所回报。
当今高校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平台和充裕的发展机会,只要学生愿意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就能得到比别人更强的就业能力。因此,那些有着强大自我提升意愿并且切实付诸行动的寒门学子,在经过几年的努力之后,往往能取得可喜的成绩,并最终凭自己的实力获得好的就业机会。
(二)提升就业能力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1.就业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在校期间知恩、感恩提供信心保证
对于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就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自己的价值的认可,影响到他们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信心。尽管有许多外在的影响因素无法改变,但他们仍然相信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来获得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就业能力在不断地提高时,自然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
感恩是一种得到别人帮助后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自觉的感激情绪和回报冲动。但是,希望学生感恩,学生对自己的信心是基础。一个不能纳悦自我的人,自然难以产生愉悦和幸福的情感,回报、关爱他人更无从谈起。从现实中也可以看到,对于那些自我感觉就业能力差的学生而言,感恩的意识往往比较淡薄,感恩的行动也较为消极。而对于那些自我感觉就业能力不断提升的学生而言,则要热情、积极得多。
2.就业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将来报恩施恩奠定基础
经济困难学生大多会欠下学费和银行的贷款。正是这些缓交学费和助学贷款帮助他们度过了大学的经济困难时期。偿还这些债务,也是他们作为感恩回报最起码应该做到的。但他们毕业就业后,往往还会背负着较为沉重的日常生活的经济压力。因此,需要拥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以获得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从而为其毕业后践行诚信提供保障。
经济困难学生既有对于生活困难的切身体验,也有这些困难在别人的帮助下得到解决的幸福感体验。因此,形成施恩的愿望并非难事。但施恩是需要有足够的实力支撑的,要能真见诸行动,并非易事。那种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施恩于人的做法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值得普遍倡导。因此,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并且在职场上获得良好的发展,才能实现施恩。
(一)专业知识学习中常抱感恩心态
1.尊重教师劳动,养成良好学风
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也将接受高等教育看作一种纯粹的市场交易,认为自己交钱读书就像购买货物一样,爱怎么用怎么用,听不听课、学得好不好全是自己的事,犯不着别人管。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常抱感恩心态,首先是要让学生理解教师为学生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进而让学生学会尊重教师的劳动,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刻苦学习就是对教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最好的感恩回报,最后达到学生勤奋学习专业,养成良好学风,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目的。
2.珍惜实践机会,提高工作技能
专业实践是大学生提高工作技能的重要环节。但是,到工作一线专业实践的条件也许会比在校学习要差,学习的任务要更重,学习中所面临的困难会更多。一些学生往往会因此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敷衍了事。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实践机会的来之不易,都是学校和实践单位经过了艰苦努力才获得的。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少抱怨生活条件的不如意,多感怀实践岗位提供的锻炼机会;少抱怨实践单位的某些管理不善,多感怀带教人员在工作之外为指导自己的额外付出;少抱怨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现实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多争取利用好实践中的各种资源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在感恩活动中培养通用能力
1.让感恩活动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机会
在开展感恩活动时,根据这些活动的特殊性,有时可将经济困难的学生与其他的学生区别开来对待。这将使得经济困难学生有更多参与活动表现自我的机会,也有更多获得荣誉的机会。多参与活动,可让学生在心理素质、个人才艺等方面得到提高;多获得荣誉,更能为学生的求职履历增加筹码,增强就业竞争力。
2.让感恩活动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特殊平台
成立以经济困难学生为主体,以感恩教育为主旨的学生社团,或在勤工助学、义务劳动等过程中组建临时的组织。通过这些形式,使经济困难学生可以比普通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团队组织工作的机会。在这些组织中,让他们充分锻炼组织、沟通、协调、计划、总结等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求职择业过程中鼓励感恩行为
1.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
大学生的感恩,小而言之,是对父母、老师、施恩者;大而言之,是对国家、社会。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形势下,到基层条件艰苦但又确实迫切需要人才的地方就业,是一种报国家、社会之大恩的行为,并且在众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到基层工作也不失为一条较好出路。因此,在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作这样的选择。
2.鼓励学生积极就业
学生能够尽早地实现就业,本身就是对学校、国家、社会多年教育的回报。同样,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求职,不等、不靠、不抱怨、不放弃,既是实现尽早就业的重要保障,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感恩的行为。将感恩教育与鼓励学生积极就业相结合,既使感恩教育增加更为具体的载体,也使就业动员有了新的方式,对二者都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刘朝华.感恩教育在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延伸[J].文史博览(理论),2008,(8):57-58.
[2]杨艳,刘长青.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综述[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109-113.
G64
A
1673-0046(2010)3-0106-02
本文系2009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9ZXZZ012)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