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职务犯罪的成因及对策

2010-08-15 00:49张迎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职务犯罪犯罪监督

张迎霞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204)

浅析高校职务犯罪的成因及对策

张迎霞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204)

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职务犯罪的概念及特点,并且分析了诱发职务犯罪的成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及构想。

职务犯罪;成因;对策

近年来在科教兴国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蓬勃发展,而与此同时,高校范围内的职务犯罪也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大案要案屡屡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及检察机关的高度重视。

一、高校职务犯罪的概念及特点

高校职务犯罪是指高等院校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谋取不法利益,侵害学校的管理活动和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的总称。近几年我国高校职务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以经济犯罪为主,数量呈上升趋势

最近几年发生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中,以经济案件为主,而涉及的犯罪类型主要为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其中,贪污和挪用公款等犯罪占了97%,其他犯罪仅占3%。同时,案件数量、涉案金额和涉案人数也呈整体上升趋势,高校职务犯罪所涉及的经济案值在逐年增加,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涉案数额一般在十万以下,现在数额一般都在几十万、上百万。2004年四川高校发生的“教材腐败系列案”,涉嫌犯罪总额高达1200余万元。

2.犯罪行为发生的领域较为集中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独立法人地位进一步确立,在招生录取、工程建设、经费使用、物资采购、职称评审、干部任用等方面有了更多自主权,现已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并频繁地参与各种经济活动,而高校职务犯罪也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和环节。

3.多以经济作假为犯罪手段

高校职务犯罪形式多样、手段隐蔽,但绝大多数是通过在价格、工资、奖金、税收等环节进行账务作假实施职务犯罪。如有的通过虚开费用、少列收入、偷税漏税、做假账、编假报表等手段,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为自己和他人谋利;有的无视国家规定乱收费,收款不开票或不入账,私设“小金库”;有的通过故意伪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监守自盗、贪污公款。

二、高校职务犯罪的成因分析

1.高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的制度建设十分薄弱,存在诸多矛盾与漏洞,且过于强调高校组织的科层化,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民主决策及管理程序,从而为职务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加之近年来高校规模迅速扩张,而高校内部的制度建设却相对滞后,特别是财经制度不甚健全,存在诸多漏洞,高校经济制度的运行无章可循,管理不科学、执行不到位、财务不规范、“一支笔”审批等现象的存在,也为职务犯罪的发生提供了便利条件。

2.缺乏有效监督

孟德斯鸠说:“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长期以来,高校未建立起一个健全而有效的权力制衡体系,内控、内审机制欠缺,校内外财务监管失位,特别对某些关键部门、人员、领域、事项缺乏有力监督,导致高校管理人员的权力失去制约,为高校职务犯罪埋下了隐患。

一是内外部监督不力。虽然各高校都设了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部门,但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可操作性差,监督的方式单一;监督的途径和渠道不畅通,使得监督职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监督制度实际执行效果不甚理想。

二是法律监督缺失。目前我国尚无专门预防和惩治高校职务犯罪的法律,只有一些比较粗疏的参考条例和文件,且可操作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职务犯罪的法网疏漏。同时,有些院校为了学校的声誉,对职务犯罪要么捂盖子,要么在惩处上放之过宽,导致某些人员不惜以身试法、冒险犯罪。

3.部分高校人员价值观错位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高校的办学环境日趋复杂,高校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从象牙塔走出来的人们价值观、人生观凸显多元化,极易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少数高校管理人员受“官本位”思想影响,经受不住金钱、物质、美色的诱惑,置学校或他人利益于不顾,过分强调个人需求的满足,在关键时候放松警惕、心存侥幸,认为得些好处并无大碍,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预防高校职务犯罪的对策及构想

1.健全教育体制,推进民主建设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反腐倡廉要靠思想教育,更要靠制度,制度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制度好了,可以使坏人不能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因此,首先应从体制方面入手预防职务犯罪。制定、修改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将权力的运行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中来,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其次应积极推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党务公开、人事公开,学生教育管理公开、项目资产公开等,真正实现“校务公开,信息透明”,这不仅是民主办学、科学决策的要求,也是广大师生员工知情权的体现。再次,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的决策机制和监督制度,例如校园规划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民主决策和集中决策。另外,加强教代会及其执委会、工会等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全校师生员工参与管理决策的积极作用。最后,加强纪检、监察、审计检查工作,明确责任,切实执行,不断推进科学民主治校进程,构建平等、公正、民主、和谐的校园。

2.构建惩处机制,加大打击力度

惩处犯罪才能预防犯罪。首先,应当着重在招生考试、物资采购、工程建设、后勤服务、职称评审等高校职务犯罪集中领域加大惩处力度;其次,既要实现高校内部纪检、监察、审计等自主管理,更要联合检察、公安、纪检等司法、执法部门,形成内外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另外,在对高校职务犯罪进行惩处时,要以经济手段积极拓宽渠道,加大经济方面的惩处力度,使得高校管理人员因为违法成本增加而不敢犯罪,从经济上遏制高校职务犯罪的发生。

3.完善监督机制,净化内部环境

要在高校监察、审计、纪检等部门配备政治过硬、素质过关的专门人员,从组织上健全监督机构,强化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真正让高校权力的运作实现有力监督。同时应当加强舆论和社会力量的监督,因为要真正实现校务公开和阳光治校,就必须将权力的运作融入公众的视野,这样才能真正从体制上、从根源上杜绝高校职务犯罪,净化内部环境,完善监督机制。

4.开展廉政教育,端正价值观念

应当开展针对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加强个人修养和法律意识,坚决抵制社会上诸多不良思想的影响,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等。高校管理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真正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正确观念。特别是对于高校内重点部门及岗位管理人员的廉政教育,重点突出,从最易诱发职务犯罪的领域入手,针对性地进行警示教育和预防宣传,将职务犯罪的动机从源头上遏制。

高校职务犯罪的预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预防、惩防并重的原则,努力从职务犯罪的特点及成因上找经济防治的突破口,体制、监督、惩罚、教育多管齐下,使高校管理人员思想上杜绝犯罪、行动上无法犯罪,从而有效地预防高校职务犯罪,保证高等教育事业始沿着正确、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1]徐丽森.高校职务犯罪及其预防遏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9):46-53.

[2]陈晓娟.浅谈防范高校职务犯罪的制度设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2):23-24.

D6

A

1673-0046(2010)8-0055-02

猜你喜欢
职务犯罪犯罪监督
公园里的犯罪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Televisions
环境犯罪的崛起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夯实监督之基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探析
在预防职务犯罪上动真格促实效
九步审讯法对职务犯罪审讯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