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始建于公元前374年齐桓公田午①时期的齐都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学宫”因齐都临淄城之稷门而得名,“稷下”即稷门之下或之外②。这是当时最大的学术基地,有文士上千,他们相互辩论,推崇各自的思想门派,对百家争鸣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原因与齐桓公开创的善待文人学士“尊为师”、“尊为友”关系甚大,他为天下的文人们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基础和民主宽松的政治氛围,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到此居住、著书讲学。稷下学宫的创建,稷下百家争鸣的展开,不仅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而且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城外西北角一座花园和运动场附近开办了一所学校,即柏拉图学园,亦称“阿卡德米”(Academy,即“科学园”之意)。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克菲索河边,两岸林木茂密,婀娜多姿,学校的建筑和雕塑就掩映在一丛丛绿色林阴深处。柏拉图在这里一边教学,一边著作,主持40多年,直到去世。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西方历史上第一所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学院”。这也是古希腊学术最为鼎盛的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人们习惯将学术机构,如科学院等都称为“阿卡德米”。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也因此而得名,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园由于其独特功能,具有一种特别的生命力,一直存在了九百多年,直到公元529年才因战乱而关闭。在学园期间,柏拉图写出了他一生中主要的哲学著作,如被誉为教育发展史上三大里程碑之一的《理想国》就是在此期间完成的。
稷下学宫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给执政者招揽天下有识之士,为了“有智为寡人所用”,是为了给齐国君主服务的。齐国也给予这些人优厚的俸禄和待遇,让他们不受一般官吏的案牍之苦。从这一点看,稷下学宫承担了当时齐国君主政治智囊团的角色。在专心致志于国策、理论和学术的探讨方面,稷下先生们跟古希腊的哲人多少有些相似。游学是稷下学宫独特的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可以自由来稷下寻师求学;教师可以在稷下招生讲学,即容许有学与教两个方面的充分自由。这些游学方式的施行,就使学士们开阔了眼界,打破了私学界限,思想兼容并包,促进了各种学说的发展和新学说的创立,大大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成为教育人才的中心。
柏拉图学园是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开设四门课程:数学、天文、音乐、哲学。学园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巨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及声学。柏拉图要求所有的入学者都受过相当的专门教育,还要学过体操和音乐,学园的拱形大门上写有:“不知几何者请勿入内。”学园奉行一种苦行主义,师生们素朴恬淡,其经典形象经常是:身着粗布袍,左手捧一碗清水,右手拿一块面团,面对无尽的苍穹和喧闹的人世发呆,即所谓一心追求知识和真理。学园里不仅仅提供哲学、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对自然科学尤为重视。在教学当中,数学尤其是几何学地位极其重要,这不仅因为柏拉图在游历期间对数学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而且因为他在哲学上认为,数学是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一个中介,在他的认识论中,数学有很高的地位。此外,学园对动物学、植物学、地理学、天文学也进行了初步的系统分类研究。人文科学当然更加受到学园推崇,柏拉图把哲学关注的领域扩大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范围,像共和国、优生学、自由恋爱、妇女解放、计划生育、道德规范、财产问题、公有制制度等,在他的教学和著作中都有所涉及。
与柏拉图学园的教师相比,稷下学宫的先生们享受的是“国家津贴”,受到齐国君主的充分保护,他们的幸福生活不但没有衣食之忧,更无生命之虞。稷下学宫的建立很快成为战国各国仿效的模式,如燕昭王的下都学馆、秦国的吕不韦门馆。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同为高等学府,亦都桃李满天下,这得益于两者各具特色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治学特色。
稷下学宫不仅像一个学院,实际上更像一个嘈杂的大论坛。据记载,各国的文学游士经常定期相聚于此,或是短期访问,或是聚会辩论,各家平等,言论自由,来去无阻。稷下学宫既有固定的学者队伍,又有很多外来学者讲学,这些学术交流让这里成为战国时期中国的“阿戈拉”③,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学术交流中心,对后世书院的自由讲学,以及群众性学术团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稷下学宫的治学极具特色,言论自由、百家争鸣、来去自由、待遇优厚、兼容并包,管理规范,这些办学特色令后世叹为观止,即使当今高度发展的大学教育也难以企及。稷下学宫采取“不治而议论”与尊师重教的办学指导思想,设立了规范严明的师生管理制度和兼容并包、来去自由的师资管理原则,《弟子职》中规定了学生学习、生活和纪律规则,并开创了我国教育史上的学衔制——博士制,影响深远。
柏拉图学园则树立研究问题注重实际、注重提出疑难,注重多方面收集材料、尝试和探索的学风,把为社会培养良好的、融洽的成员作为教育目标。柏拉图亲自授学,教学形式独特,采用散步式讲学,公开讨论,并为学园制定了合理的学校规章,要求学生生活规律,饮食简单合理不奢侈。学园教学管理的方式科学,不仅通过教育训练来教学,而且采用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柏拉图学园在教育上不仅对基本哲学问题进行理论思考,而且进行直接的社会结构和自然现象方面的实验。校内存有各种学科的资料和大量教学资料,有规模巨大的手稿图书馆,柱廊之间挂有各种地图,并且开始了动物研究。由此可见,这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研究机构。
田氏代齐之后,为了树立起开明重士的形象,利用士人鼓吹代齐的合法性和必然性,更加注重招揽天下士人,争霸于诸侯列强。稷下学宫脱胎于当时的养士制度,并始终保存着养士用士的痕迹,不仅决定了其官办性质,而且证明了稷下学宫初创的动机是田齐政权 “招致贤人”,维护其统治。可以说,稷下学宫的建立,是与齐国统治集团图霸争雄的这一政治目的密切相联的;稷下学宫的兴与衰,深深打着齐国统治者的政治烙印。
柏拉图学园的建立和发展是与办学者个人密切相关的。学园发展的过程中,“选继人选”对于学园的继承具有重要意义,继承人的选定不仅是对其个人治学管理能力的一种肯定,更重要的是对学园思想文化的一种继承。阿卡德米学园是柏拉图创建的反映自己学术思想的心灵家园,亚里士多德尽管哲学功底深厚、见解过人,但是其学术继承却带有批判创新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不完全承续老师一家之言,甚至对柏拉图的哲学观点进行批判。
稷下学宫首先是一个智囊团性质的机构。其次是炫耀国力,标榜尊贤重士。这就为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创造了优越的政治环境。稷下学宫又具有大学堂、社会科学院的性质。可见,稷下学宫具有双重的性质,“集政治性与学术性为一体”。而柏拉图所办阿卡德米学园带有一定意义的私人办学性质,其组织结构形式与其他学园类似,属于教派团体的性质。而稷下学宫即便将之定位于“官办之下有私学、私学之上是官学的官私合营的高层次的培育人才的摇篮”,总体来讲其仍然是官办学校。
在柏拉图学园,古希腊的思想家们整天告诉全体人民的是“道德”,他们关注的是全体人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这种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大大不同于稷下学宫贯彻始终的实用主义。反观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大多时候本着一种务实的态度,强调“经世致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当时的君主所接受和采纳。而齐国君主也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投身于国家的政治活动。其中跟柏拉图一样以好辩著称的稷下先生淳于髡,就曾多次代表齐国出使其他诸侯。
从“政治训练班”④的角度来说,两者几乎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稷下先生们受政府资助,是享有俸禄和官职的“客卿”、“大夫”、“上大夫”, 当齐王资助他们潜心学术——“不治而议论”时,稷下学宫对齐国的依附性要更强一些。稷下学宫的学者们由政府提供最好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待遇,给予极高的尊敬,而且自由民主,说错说坏,政府都不追究。它既是智库,又是学堂,还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在这里人才得到独立和尊重。
柏拉图学园与稷下学宫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这两所学术传播机构都经历了很长的历史,稷下学宫与田齐历史相始终,经历了150余年。而柏拉图的学园由门徒继承后,则经历了几个世纪。
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发展,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开创了百家争鸣的一代新风,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学术、文化教育大繁荣,对后世影响深远。而柏拉图的学园在西方开创了学术自由的传统,是古希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还应该提到的是,柏拉图建立的学园Academy和后来西方各国沿袭这个名称的各种学术研究团体也有不同,柏拉图学园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城邦培养政治人才,讲述治国术,以他的思想影响城邦统治者,希望在其追求实现的“理想国”中有“哲学王”的治理。
历史发展到现在,以百家争鸣为特色的稷下之学和以科学、哲学见长的柏拉图学园虽已消逝,但是两所学府的治学形式、学校职能目标、办学方针、人才政策、教学形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对当代高等教育仍有着借鉴与启示意义。
注释:
①三国徐干《中论·亡国》云:“昔齐桓公立稷下之官,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崇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据此,今多数学者从此说,笔者也赞同此说法。
②关于稷门的确切位置,有小城西门、小城南门、大城偏北西门等版本,众说不一,故稷下学宫的具体地理位置不详,此处略过。
③希腊语:集市、聚集之地的意思。在古希腊雅典卫城,阿戈拉曾是雅典最高行政长官发号施令的地方,而民主也从这里诞生,阿戈拉成为古希腊文明的代表。在古希腊人的生活中,阿戈拉不但有商品的交易,而且有思想的交流,包括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内的很多古希腊哲学家,都在这里发表自己的学说。这里是人们购买商品、议论时事、发表演讲、传播学说、朝拜神灵的地方,也是民主萌发之地。
④柏拉图学园按照柏拉图“学以致用”的政治哲学培养了各方面的从政人士,其又被形象地称为“政治训练班”。
[1]于孔宝.论稷下之学与战国文化中心[J].中国史研究,1998.2.
[2]张荣明.稷下儒家政治学说的特点及历史地位[J].天津社会科学,1990.6.
[3]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9,(1).
[4]腾大春.外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VOL1,(2).
[5][法]让·布兰著.杨国政译.柏拉图及其学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
[6]金受申.稷下派之研究.上海:商务出版社,1933.
[7]井华,史怀权.稷下学宫与吕克昂学园之比较.管子学刊,2007,(2).
[8][澳]赵小君.欧洲第一所名牌学校——柏拉图学园.家 与教育,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