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欣
(唐山师范学院 音乐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浅淡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高英欣
(唐山师范学院 音乐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实施,吹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这对学校音乐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要求。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应具备的素质:领会新课标的理念,转变音乐教学观;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运用;发挥音乐魅力,陶冶学生情操。
新课程标准音乐教师 专业素质
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实施,吹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现代音乐的振兴”。新课标本着“以人为本”的现在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其中,《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则以“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为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还明确提出三个具体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过程与方法,(3)知识与技能。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课标”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音乐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音乐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尽快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将关系到“新课标”实施的成败。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
人类需要音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给人的应该远远超过音乐本身”。按理,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喜爱音乐的,事实也确实如此。然而,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却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到了让学生觉得“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的地步。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内容单一、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教法死板、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我们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能、技法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更多地关注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情感……使得我们的音乐课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抹杀了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体验、审美观念的个体的感受和创造欲望。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假如我们能够将教学建立在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念上,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切入口,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培养,还音乐以其音乐艺术的本来面目,展现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和谐的、动态的,并充满了美感与浓厚人情味的音乐学习的空间,我想,学生们会在教师的引领下步入音乐艺术的美妙殿堂的,“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局面会得到扭转的。也只有如此,高校音乐教育才能够肩负起“培养人”的神圣使命。
观念的转变需附着于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操作之上。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
(一)掌握的素质如何运用是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首先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音乐艺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音乐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
(二)将自身的道德素质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交”。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把音乐教师自身的思想情感强加给学生,其结果是,学生们在那种久而久之的固定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演练下,渐渐丧失了人类与生俱来的那种源于心灵深处的音乐感受本能,不论你在课堂上让他们欣赏欢快的还是深沉的音乐,都会有不少同学无动于衷,毫无感觉。真挚的情感不应有什么贵贱之分,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鉴于这种平等,鉴于音乐艺术情感表达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对音乐艺术的感受与理解就不应该是绝对的,不应该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
(三)专业素质应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变“技巧性传授”为“艺术性指导”。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审美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的过程。人在审美中,往往把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爱的情感赋予给了审美对象。审美意义上的爱不同于其他的道德意义上的爱。它更丰富,更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一个具有丰富爱心的人必然是审美感受最丰富的人;反过来,一个审美感受越是丰富的人,他越具有丰富的爱心。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美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爱心,比培养学生技术上的才能更重要。
音乐的旋律起伏变幻、抑扬顿挫、迂回曲折,在动和静、高和低、快和慢、紧和松的对比组合运动中,展现出它特有的魅力并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澜。所以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美,滋润孩子的幼小心田,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广义地讲,学习是由经验产生的在行为或知识方面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改变,是心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一首好的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感情的表达、灵魂的体现。音乐的魅力不可闪避,音乐用它特殊的方式与情感联通。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内在感情感染学生,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绽放。在音乐教材中有表现雄壮的歌曲,有描写诙谐的乐曲,有抒情优美的音乐,也有悲伤愤怒的旋律。音乐情感所表现的多态美使学生情感丰富,并且在聆听和演唱过程中产生了心灵共鸣。音乐对学生的思想感情能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教材的内在美,不仅要让学生多听、多思、多唱,还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的道路是漫长的。古人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为了这伟大的事业,为了这百年大计,我们应当锲而不舍,竭尽全力。
[1]郁文武编著.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成露霞著.音乐教育研究.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3]赵家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4]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5]张厚粲主编.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