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君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江苏 南京 211156)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由独立个体向社会化角色转化的关键时期,有着强烈的被集体认同的需求。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受到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基础教育阶段往往被教师及班集体所忽略,从而造成个人自信心不足,以及对班集体归属感缺失的情况。这一状况往往导致高职生渴望被集体接纳,被同辈群体认同,同时集体意识薄弱,团队协作能力差,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但又常常陷入深深的孤独中的困境。因此,一个有利于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能促进其社会化角色的顺利转化的班级环境显得尤其重要。
时蓉华认为,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体,表现在群体成员对群体所感受到的吸引力,从而自愿参与群体的活动。群体对其成员所具有的吸引力,从而把群体成员积极地组织到群体活动中。群体凝聚力是心理学上的“力”概念,即成员们在心理上结合起来的心理力。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同感。凝聚力强的群体内,各个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都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这种认同感往往会互相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当个人对外界情况不明、产生焦虑不安状态时,群体其他成员对其影响更大。二是归属感。每个群体成员在情绪上加入群体,作为群体的一员,具有“我们”和“我们的”这种情感。当群体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时,群体成员有共同感受,一部分成员会为其他成员的成功感到高兴和自豪,从感情上爱护自己所属的群体。三是力量感。在群体凝聚力强的情况下,当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群体期待的行为时,群体就会给予他赞许和鼓励,以支持其行动,从而群体也得到进一步强化,使个人增强信心。总之,群体凝聚力表现在知、情、意三个方面。认同感对群体成员的认知给以知识和信息,归属感是群体成员情感上的依据,力量感则给群体成员以力量,使群体成员的活动坚持不懈。
凝聚力是一种合力,能够使成员维持在一个群体内,使群体得以形成、发展和壮大,使之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具有良好的班集体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主动性,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每个成员全面发展。在学校这一系统中,班级是其完成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一个子系统。在班级中学生、辅导员、任课教师又是班级系统里的重要组成要素。提高班级凝聚力就是对班级系统中的各项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协调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班集体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的教育和学习效果。
有研究对高职院校班级凝聚力状况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对班集体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强烈希望自己的班级团结温暖,有凝聚力。但同时对现实中所属班级的描述却存在“班级氛围沉闷、散漫、疏离”等评价,二者形成强烈反差。这一现象说明目前高职生对班集体的实际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高职院校的班级凝聚力亟待提高。
高职生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所产生的新兴群体,其生源个体成长经历有一定的特殊性。总体而言,高职院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就已经在频繁的考试中备受打击,饱尝学业挫折,因而刻意或非刻意地被基础教育阶段所在的班集体 (同学或教师)忽视排斥。在目前应试式的教育环境下,这些学生在家庭中也较难得到正面肯定,这种备受挫折的个体成长经历导致高职生个体“爱与归属感”的缺失。由于在群体中长期得不到认同,相当部分高职生自信心匮乏,因而他们对班集体也缺乏信任和深厚的情感。这种对班集体接纳、同学的认同既抱有深切的渴望,又惧怕再次被排斥的信任危机是高职院校班级凝聚力难以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阻碍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层次需要,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阻碍个体追求高层需要,甚至会因为受到挫折而倒退。作为群体性动物的人类有在群体中受到尊重,得到爱护,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具体到高职生的现状而言,他们自我评价普遍偏低与其成长环境中长期得不到他人的认可,“爱与归属感需要”得不到满足有密切关系。这进一步说明建立和谐班级人际关系,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意义。
高职生最大的压力是就业压力,除少部分同学上大学是为了“专升本”外,大部分高职生毕业后面临就业融入社会的压力。因此,培养高职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不断提高其职业素质,对于高职生未来就业创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具有良好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人才倍受社会青睐。努力提高高职院校班级凝聚力,调动班级成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对增强其班级认同感,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帮助高职生顺利就业,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得到用人单位认可有积极意义。
群体最显著的社会心理特点是成员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确立班级共同目标能够使其成员的行为和价值观趋向一致,彼此认同,对班集体产生归属感。班级奋斗目标的制定可以对学生起到引导、激励和教育的作用。当班集体中全体成员为班级的共同目标奋斗时,其成员与成员、成员与班集体之间就形成了紧密的链接,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因此,确定合理的班级共同目标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首要基础。
班级在高职生身心发展中不仅具有社会化功能,而且具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功能。在制定班级发展总目标时应考虑到学生个体的需要,将班级总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相结合,以实现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为基础,形成共同的班级总目标,同时,从班级成员角度,成员个体的目标制定也应考虑班集体建设实际,从而形成班集体与成员双向相互促进、推动彼此发展的共同目标。由此班级共同发展目标的制定形成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班级组织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统一协调行动的过程。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建立通畅的沟通网络,可以使班级成员与成员、成员与教师之间信息顺利准确传达,减少误解,建立稳定的情感联系。反之,班集体中沟通网络不畅则将在班级形成不好的心理气氛,阻碍成员间、成员与辅导员之间的良好互动,进一步则可能发展成为成员对班集体的疏离感,信任缺乏。在群体中成员间的良好沟通是形成群体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集体有几个重要特征,如成员大量参与共同活动,成员之间沟通多,成员间彼此有强烈影响,能够高度评价集体中其他成员以及对集体的高度的满意度。高职院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离不开高效沟通网络的建设,班级管理者可以通过吸引调动班级成员积极参与共同活动,为成员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和机会。通过班级公共活动这一平台有助于改变班级成员之间传统的单项互动模型,由简单的“点对点式的链式”沟通拓展为成员间多方向“网状”沟通。多方向的网状沟通模有利于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在班级沟通网络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地位应是平等的,应努力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只有这样班级内部才能团结一致,气氛融洽,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从而更好地保障班级沟通网络的良性高效运行。
班级文化是在班级成员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其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等)。即在一个班级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班级文化所体现的是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对其成员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是促进班集体各个成员彼此联系的粘合剂。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可以把学生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标明确、协调一致。
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其成员全身心投入思考实践的过程,是将班集体的整体目标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班级文化的建设从其本质上说,是班级成员在充分地、良好地沟通的基础上达成的对成员身份感的认同,对班集体中其他成员的认可、对成员个体自我行为约束的接纳和内化和对班集体的荣誉意识。只有结合教育规律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在班集体的生活和学习中建立稳定而有特色的具有导向激励功能的班级文化,才能产生稳定持久的凝聚力。
[1]江光荣.班级社会生态环境研究[M].南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浩然,黄秀兰.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3]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张霞.班级凝聚力对高职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意义[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期.
[5]侯秋霞.班集体凝聚力形成的心理学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