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健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68)
浅议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于淑健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68)
高教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本文尝试从教师人格的影响、人文知识的熏陶及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渗透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
各科成绩名列前茅,但同学中却没有一个可以知心的朋友;众目睽睽之下,一位男生在校园的草坪上不停地翻滚、嚎啕大哭,一问原来是被女友甩了;羡慕其他同学的生活多姿多彩,一位家境较为贫寒的女生和一私企老板签订了“包养协议”;快答辩了,学生送交指导老师的毕业论文却大多是从网上东拼西凑粘贴而来的……这些都是在高职院校的校园里曾经发生的真实的事情。耳闻目睹这些现象,尽管不是普遍的,你也会对当今大学生的素质状况产生一些感慨。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从以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精英化教育向人人享有接受教育机会的大众化方向发展。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递增,对于大部分学子来说,上大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但是,毋庸讳及的是,高等教育的普及也必然面临着招生时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高职类院校尤其如此。由于进校时生源素质相对较差,加之所就读院校大部分办学时间较短,学术底蕴不足,许多学生进校以后,缺乏基本的历史文化修养和待人接物常识,人际沟通困难;面对没有了高考压力和家长监督、一下子轻松自由的大学生活,不知道如何来安排自己的未来;部分学生信仰迷失,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目睹社会上就业形势的逐年严峻,不少学生心理脆弱、耐挫能力低下。与此同时,一些高职院校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素质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有些院校甚至不断压缩人文素质类课程,造成人文教育的边缘和软化。而作为施教者,许多教师人文素质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所有这一切,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象尤为明显。
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包括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生自身文化底蕴的不断提升以及施教者教育教学方法、途径不断改进等一系列问题的系统工程。对于前两个方面,已有不少学者论及,本文不想赘述。我此处只想着重探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科学、正确地理解世界,理解动态发展的时代与社会,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位置,不断在清除困惑中成长,在超越自我中成熟,使学生不但学习知识,而且培养感情、意志、智力和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不断完善自身的自律能力,努力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1]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刚刚谢世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为入学的北大新生看行李的故事之所以感动了无数的学子,就是因为这位学界泰斗人格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行动有时比语言更有力量。作为大学生,他们不仅关注你说什么,还关注你怎么做。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要有高尚的情操,时时刻刻做学生的表率,重“不言之教”,始终把自己阳光的一面呈现给学生。如果每位老师都能不断地陶冶自己,有坚定的信仰、高尚的追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教学过程中的一举手,一投足,就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在不知不觉之间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
目前,高职院校里开设的人文类课程主要有“两课”、大学语文、中国文化概论、文学欣赏、演讲与口才等。从事这些课程教学的老师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全面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通过传授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推崇优良道德规范和符合时代特征要求的伦理道德观念等来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优良道德品质等的养成,努力在大学生中塑造一种爱国、文明、创新、高雅、和谐的人文科学精神。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老师不应机械地照搬普通院校文科专业的教材,也无需强调学得多么系统全面,而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强调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刚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所以显得比较迷茫。一方面进入大学以前他们过的是一种非常单纯且忙碌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进入大学之后,他们开始初步接触社会,现实中真实的生活与他们的理想相距较远。为此,承担人文类教学的教师特别是“两课”教师就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他们能否明辨是非,能否切实提高自身素质,能否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能否培养丰富的人文精神等各方面都能起到指导性作用。
大二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已较好地适应了大学生活,此阶段教师应尽量少谈空洞的道理,而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人文类经典作品的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高尚的理想、人格,增强学生的审美、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旨归。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重建、人文底蕴的探索通过课堂注入学生的视野,给学生留下震撼心灵的回响,使学生的心灵陶醉于优秀的人文文化、高尚的道德情操、美丽雄壮的自然美景之中,并能给学生以激动人心的鞭策,洞彻世事的警示和发人深省的启迪。
例如在大学语文、文学欣赏等课程中,许多名家名品中所流露出的感人至深的情愫、纯正无私的品行、积极向上的精神和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盏导航的明灯。以《春江花月夜》一文为例,我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其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品味面对宇宙的永恒、人生的短暂而弥漫于诗歌中一种淡淡的伤感和烦恼迷惘,进一步引发思考当今大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人生,珍惜寸阴,做到青春无悔。
中国文化概论也是许多高职院校二年级开设的课程。就我而言,在从事此门课教学的过程中,在简略梳理中国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史学、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同时,着重要求学生在开课期间读一本经典性、代表性的文化名著。首先,由一本书开路,将这本书作为研究起步的阵地,由点到面,由面到全,逐渐扩大,形成博览群书的合理性和系统性,建构起主从有序的、合理化的知识结构。其次,要求学生研究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问题,通过对某一历史领域的系统驾御,启发、引导学生在强烈问题意识的驱动下,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再次,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吸引性的问题写一篇文章。文章以平时作业或以期末考查为主,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激活他们的研究热情和自信心。另外,通过组织游览明孝陵、夫子庙、朝天宫、阅江楼诸文化景点等实践活动,学生才能对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有实实在在的感悟和了解。
面对大三的“准毕业生”们,教师在从事自荐信、个人简历等应用文体教学的同时,不妨多介绍一些学长们在就业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事情,帮他们建立自信,明白自己的不足,并鼓励他们利用最后的大学时光尽可能地充电,提高竞争力。演讲与口才课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而为将来就业、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现状,把握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在承担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事人文类课程教学的老师还可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增开戏曲、国画、书法、民间文化等选修课程,举办人文系列讲座,组织学生进行中华经典的诵读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我多年在所在学校开设敦煌文化、佛教文化等选修课程,学生兴趣浓厚,反响热烈,每次选课的人数都在一百人以上。
高职院校固然以培养具有特定职业技能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的,但只会从事某部机器的操作、没有人文素养的“产品”充其量只是工具而根本称不上是“人才”。199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所发表的《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一文中指出:“为未来的最好的准备不是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面窄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教育。”“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2]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而且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加生活情趣,培养达观的思想境界和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且有助于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应用、发挥等,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文素质越好,文化视角越宽广,思维越活跃,精神生活才会越充实,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才会越深刻、越成熟,空间越拓展,智商越高,也就越有可能进入科学的前沿。
有人说,对于文科类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人文内容的教学来实施素质教育,而理工等其他类课程与人文知识关联较少,应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我认为,非文科类课程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应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
首先,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开放式、发散型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建立探究式学习机制。作为教师,应改变“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瓶水”的传统的教学观念,要从一个“送水的人”转变成“帮助学生找水的引路人”。学生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其思维方式才不会受到局限,对待新问题才会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创新能力。目前,大学生所接受的各种技能教育和训练,绝大部分都属于集中性思维性质,而缺少发散性。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摆脱人们在从众心理支配下的群体思维,多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敢于并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从而摆脱课堂教学“一言堂”的情形,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这不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其次,要通过一个个具体课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在竞争中合作。很多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认为在大学里多考几个证书比什么都重要,读不读人文经典并不重要,和同学关系好不好也不重要,剩下的都是相互竞争和利益关系,彼此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缺乏人文精神的关怀和教育会使这些学生产生更多的人格危机,造成他们精神的虚荣和行为的偏执,以及人性的冷漠和自私。现代社会是竞争的,也是互补的,而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神七”的太空行走、“嫦娥”卫星的绕月都是需要数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科技人员的集体攻关、精密合作才得以成功。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多设计一些需多人合作的课题,让学生明白:如果我们想取得成就,至少在很多时候摒弃那种个人单干、独来独往的行为方式和观念,而要学会在团队中生活,要学会竞争,也学会合作,要学会领导,也学会服从,用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共同创造着社会需要的产品。
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坦然地面对“失败”,增强自己的耐挫能力。人非万能,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在学业和未来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失败。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应如何面对。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为很多人所熟悉。为了寻找合适的发光材料,爱迪生试验了上千次,仍以失败告终。可是他始终认为:“我哪里是失败了一千多次?而是我成功地找到了以前多种不适合做灯泡的材料。”正因为爱迪生能够以辩证的观点、积极的态度以及顽强的拼搏精神坦然面对挫折,并以乐观的心情去接受科学的每个挑战,而不是沉浸于悲哀中不能自拔,才最终取得了成功。我们从事非人文类专业技能教学的老师,应当多让学生体验失败的经历并引导他们正确应对,不断增强承受挫折磨难的能力,养成坚忍不拔、愈挫愈奋的意志品格,从而为将来面对工作和生活上的更多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当然,通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来渗透人文意识对于人文类课程的教学同样重要,同时也决非仅仅是上述几点。我在这里只是想要说明的是,从事理工等其他类课程教学的老师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并不是无可作为的。
[1][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约翰·克利斯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
[2][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批准号:苏教师〔200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