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娟
(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江苏 宿迁 223800)
语文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一门核心课程,语文课程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学科的教学,因此,语文教学始终处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语文教学的质量也始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小学语文是整个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最基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是决定整个基础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因素。
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益低是语文教学久攻不克的历史性顽症,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课本中解放出来,让老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是每一位老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
1.激活教材,使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备课为什么千篇一律?我们的课堂为什么缺乏创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首先去看教案、单纯依赖教参,毫无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学的构想。有不少教师已成为教参“忠实的执行者”,单纯依据教参确立教学目标,定位重点难点,构思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教参内容绝对化。实际上,教参仅仅是素材、例子、资料库,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备课法宝。所以,只有从解读文本入手,才能解决单纯依赖教参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化,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教材的精华,并对学科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的发源地,通过激活教材,使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2.备课,力求做到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
教学设计应贯彻教师指导学生学的思想,因此,“教”一定要落实到“学”上。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是教学的基础和重心。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应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学”离不开教师的“导”。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同时,还要重视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鼓励探索、鼓励创新的教学氛围。积极实行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变师对生的单向传输为生与生、师与生的多向交流。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教师引导下的讨论交流,学生可逐渐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逐渐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习惯。围绕教学目标,适时、适度地引导、点拨、提问、小结,既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又是创造性进行教学的关键。课堂教学的高效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备课的实效,注重从备课开始渗透新理念,体现新思想,融注新方法,才能备出特色,设计出好的教案,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教学。
1.张扬个性,获得生命的感悟。
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改变语文教学满是知识、技能传授而无心灵相通的现状,关注教育对象健康个性的养成,反映真正鲜活的生活,使其个性得以生长,充满活力、张力,唤醒其潜能。追求一种读书的无扰与无我,一种从容与自在,读出感觉来,读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把一颗稚嫩、水一般澄明的心灵放飞于语言的天空,从而产生或喜或悲,或敬或憎的个体情感体验。“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怎么读、怎么想,这完全是学生的权利。学生能够自我发现、自我发展,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从而就会有丰富多彩的自我。个性化解读,学生的读书热情高涨,产生的思想碰撞越激烈,思维越活跃,创造性品质就越容易凸显。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都将得到很大的发展,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质疑,渗透自我的情感理念,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作品作出不同的解读,不受束缚,大胆想象和批判。个性解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他能感悟到的语文内涵也就越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越深刻,他对语文底蕴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学生的生活体验越独特,他建构语文意义的方式也就越独越。个性解读,学生与文本畅谈,获得生命的感悟,昂扬其率真而灵动的生命激情。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于品味中弘扬人文精神。
2.用真心去品读,用一生去领悟。
教师要懂得欣赏每一个孩子,和他们同呼吸、共成长,不因为长势快慢的不同而有任何的偏颇。只有发自内心的喜爱孩子,走进孩子内心的影响和浸润,才最能滋养孩子们的身心,也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和认同。在教育上,简单粗暴只能是短时起效,细水长流的关爱才能影响一个人的终身。真正的教育,有自己的立场和沉淀,是一种规范的继承和扬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鲜活的书,用真心去品读,用一生去领悟,追求教育的真谛。那其中有喜、有忧、有得、有失,种种滋味,没有亲临的人无法体会。而一个有追求的老师,需要做的,是用全部的身心去解读、去梳理,让他们归成类、汇成集,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那些鲜活的页码,就像是春天。高效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气氛是愉悦、欢乐和合作的,课堂上应该多一些欢声笑语、多一些神采飞扬,走进课堂时时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清风。
1.读书,提升教师。
先进的教育思想来自于哪里?只有在读书中汲取精华,融会贯通,才能在实践中成功地运用。我们读一些名师的课堂实录,在较短的时间里能接收到大量的教育大家的课堂教学技艺。读书多了,心也静了,思考也深入了,双休日或晚饭之后相对轻松与安静时,捧读一些教育经典名著。因为教育经典与文学经典都有着不会过时的相同特质,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等等。积累得多了,我们会发现积累是一种收藏,其中有着不少的快乐,闲暇之时细品,琢磨,有如品一杯香茶,个中乐趣只有品茶人知道。
广泛阅读,无疑是体察人性、认识自我、追求卓越的一条捷径。在书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不断地对照、重新审视、深刻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分析自己,找到自身的优势,在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是一种提升。日子久了,也便会明白:当人生进入一定阶段,就会对自己的存在的价值进行不断的思考。读《爱的教育》,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发现爱中包含着对生活的追求,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激励我们全身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地成长。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育生活实际,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每周撰写一篇教育随笔或读书笔记,以促进自己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2.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海阔天空。
教材虽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但我们要大胆突破教材的禁锢,加强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形成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师生同享读书的快乐、生活的快乐,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使校园充满智慧和生机。让优秀经典读本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他们看到一个魅力无穷的大千世界。引导和组织学生读书,吸收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精华,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从小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给孩子提供阅读体会的交流平台,搭建阅读成果的展示舞台。读书活动能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欣赏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与好书交朋友,与智慧牵手,让书籍为学生开启一扇心灵之窗。让他们学会感激、懂得感恩,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培养学生自己选择课外读物的能力,能做到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既引导学生怎样选择有益的读物,又适时地让学生将课外学到的知识实行迁移,指导他们进行课外练笔。充分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让语文教学冲出教室,冲出校园,走向生活,去开辟课外阅读更广阔的天地。学生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会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最终实现课堂的高效。
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执着追求和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高效的课堂教学,既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又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思考﹑创新,需要有奋力执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