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建东
(泰山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心理剧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首创,是心理治疗学中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它以戏剧艺术为表现形式,通过让人们扮演某种角色、呈现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与冲突,进而释放内心的压力与情绪、改善认知,达到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校园心理剧是受心理剧的启发在校园里应运而生的教育方式,比一般心理剧具有更大的表演性。它是在校园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借助舞台进行自主表演,展现他们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通过演出过程中表演者与观众的对话、互动、交流、分享,使表演者与观众体验和感受各种角色和各种遭遇,最终都受到教育和启发的心理教育方式。
校园心理剧进入我国虽然仅有一二十年的时间,但由于它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教育,体现了尊重原则,打破了一般教育的言语式、灌输式、结论式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发现、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生动形象,针对性、参与性、互动性强,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易于被学生所接受,有利于学生发展,因而已迅速成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从目的性上看,校园心理剧不仅具有审美意义,而且具有教育价值,具有教育性的特征。
校园心理剧属于戏剧或文艺表演,具有特色鲜明的人物、生动丰富的情节,有开头、转折、高潮、结尾,它通过使学生重现现实情境,在情境中如实地展现自己,用多种多样的躯体语言表演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心感情和矛盾冲突,反映了学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人物的性格、情感和矛盾冲突,带给观众的是视觉、听觉、想象的感受,是惊奇、喜悦、震撼和美的冲击,吸引力强,能够感染、振动观众,使表演者与观众深陷其中,兴致盎然,具有强烈的审美意义。
同时,校园心理剧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戏剧或文艺表演,它不是为表演而表演,为观看而观看,而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的。可以说,校园心理剧是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角色承担能力、促进个体社会化、矫正人的行为缺陷的重要手段。所谓角色扮演就是指个体设身处地地扮演某一特殊情境中的自己,或另一个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的过程,角色承担是指个体在实际生活中依据社会对自己承担的角色期望而表现出的态度与行为。角色扮演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扮演者真实、主动地表达自身的感受,学习和尝试过去没有考虑过的有效的行为,培养对问题的洞察能力,促进个体或集体的自我觉察、人际关系技巧、价值判断、自发行为与想象力,进而促进个体的成长。
在校园心理剧中,学生一般以三种角色参与其中——当事者、参与者和观众。当事者是校园心理剧中遭受心理困惑并急需解决的学生,他们在表演过程中呈现遇到的问题,阐释内心的困惑,并最终获得指导与帮助。参与者是当事者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在表演过程中以实际生活中人物的口吻和行为方式同当事者交往并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观众既是校园心理剧的观看者,又是校园心理剧的感受者、体验者和参加者,他们通过观看表演对当事者提供支持或自己领悟心理问题产生的实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校园心理剧中,表演者既是表演故事的人,又是当事者或参与者或对展现的问题有感悟者,他们在努力揭示角色世界的同时,也试图将自己的世界、他人的世界整合起来,使表演本身成为与观众对话的过程,而观众也自然地参与到表演的情境之中,产生共鸣、移情与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完善了认知,释放了情感,提高了角色承担能力。
总之,校园心理剧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以人的自我意识为起点展示对自我、他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理解和对话,通过冲突与融合之间的不断转化,达到对角色、对人本身的理解。它以学生某种心理冲突情境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帮助其将心理冲突呈现在舞台上,在参与校园心理剧的角色不断调整变化的过程中,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消除内心的压力,更理智地思考生活的状态与原因,学会自我审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能够客观地观察、对待他人,从而提高角色承担能力,促进健康成长。
二、从内容上看,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叙事性表演,具有实然性的特征。
叙事是指叙述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叙事向人们提供了了解世界和向别人讲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的途径,普遍地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是人们表达思想的有力方式。
从内容上看,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叙事表演。它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及其认知、解决方式等编成剧本,以戏剧、小品、情景对话等方式进行表演。它讲述的是学生生活中发生的故事、遇到的困惑与挑战,是学生生活中现实存在的情绪、行为与表现。它的创作是建立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既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忠实于学生的生活,所展现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事件,而不是教育者的主观想像,也不是对未来的展望,因而具有实然性的特征。
作为叙事表演,校园心理剧强调的不仅仅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展示,更加关注学生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认知、情感与行为,它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生活现实的基础上,通过真实的心理故事的表演,发掘其中内隐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与他人,提高行为的有效性。因而,校园心理剧不仅有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而且有基于事实的心理分析,它既力图创设出一种现场感,把真实的生活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又要在具体的偶然多变的情境中去透析种种关系,解析现象背后所隐蔽的真实,从而使表演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
在校园心理剧中,常常会有许多“画外音”和“独白”。“画外音”是让表演者以“表白”的方式补充台词和演出无法表达的情绪。“独白”是表演者根据创作的安排,在中途停止演出,跳出剧情外,直接面对观众说话,就“为什么那样表演”进行表述,表达一些观众未觉察的感受和思想。“画外音”和“独白”具有诱发和唤醒表演者与观众的内心体验,并使体验清晰化的功能。在表演与观看过程中,学生虽然拥有了一些感受,但是,在没有表达之前,常常处于一种“模糊状态”。通过表达,表演者与观众对于剧情进行了在当前情境诱发下的反思,更易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帮助学生理解他人、指导自己的行为。
总之,校园心理剧致力的不是抽象的、枯燥的说理,而是在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生活现实基础上,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的描述,去追寻学生心灵的足迹,在倾听学生内心声音的过程中,发掘学生个体或者群体行为中的隐性知识并揭示其蕴涵的价值和意义,因而能够有效帮助每一个参与的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并在交流分享中推动整个群体的全面进步。
三、从过程上看,校园心理剧是表演者与观众交互主体的活动过程,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戏剧、文艺演出的表演主要以剧本为依据,表演的内容、程序、语言等都基本固定,表演者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大,与观众的交流也只限于观众的掌声、笑声、流泪、叹息等。校园心理剧则不同,表演者和观众不是截然分开的,表演者除了可以通过“画外音”和“独白”与观众交流外,还可以随时向观众求助、请观众评议、让观众随机参与讨论甚至即兴客串表演等,在这个过程中,表演者不仅自己评价角色的言行,而且试图让观众理解角色的心理与行为,在努力揭示所扮演的角色世界的同时,也试图将角色世界、表演者与观众的世界、社会世界有机结合起来,使表演成为表演者与自己、与角色、与观众对话的过程,表演者、观众互为主体,相互对话,共同创造与解决问题,一起成长,形成主体间性的关系。
另外,在校园心理剧中,学生参与的角色是经常变化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互换丰富自己的体验。他们既可以以当事者的角色表演自己的心理困惑,演绎其他同学的心理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表演,协助当事者将心理问题生动形象地展现于舞台上,还可以以观众的身份参与其中。在扮演当事者角色的过程中,表演者既可以体验角色的愉悦情绪,又可以将内心的不满和积压的情绪通过所扮演的角色表露出来,将平时郁积在心头的消极情绪、难以表达的想法宣泄出来,还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能够冲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看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扮演参与者角色的过程中,表演者不仅能获得剧中当事者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从侧面受到教育,而且能体验自己的态度对他人心理的影响,从他人的角度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言行,从而提高与人交往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合作能力也能得到较大的提升。在充当观众角色的过程中,虽然他们不直接参加表演,但他们是剧情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受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在认知、思考、体验,而且可以参与到剧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为他人建立一种安全、信任、尊重、接纳的人际氛围,学会避免、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
总之,校园心理剧在创作与表演过程中更注重表演者与观众的对话交流、分享理解、沟通合作,从而实现了表演者与观众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完成了自我与他人、感性与理性、认知与体验、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1]武光路.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效能[J].辽宁教育研究,2008,(3).
[2]潘月俊.透视校园心理剧的辅导功能[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11).
[3]王平.试论校园心理剧的教育功能[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1).
[4]吕秋芳.谈“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1999,(11).
[5]秦娟.校园心理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3).
[6]李建中.试论“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