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壮来,李志强
(江汉大学卫生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6)
论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
杨壮来,李志强
(江汉大学卫生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6)
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是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职业化建设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力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在职业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职业院校;辅导员;职业化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1]。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的: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特别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因此,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正是建立高水平队伍的根本途径[2]。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是指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选拔、考评、晋升、淘汰机制,以保证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它是在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长远战略。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它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而构成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同工作方式。换句话说,职业是人们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分工类别。职业一般具有目的性、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几个特征。而职业化是一种工作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和状态。一方面职业化要体现出一名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即专业化水平,比如律师要掌握法律知识,要有很强的辩护能力及很高的取证水平等;另一方面职业化表现在社会要有一定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即社会化程度。辅导员职业化有两层涵义[3]:一是指辅导员群体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逐渐符合职业标准,有一定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成为专门职业者并获得相应职业地位的过程;二是指辅导员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即一种专业化的过程和状态。
辅导员职业化是指经过一定的专门教育或培训,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获得辅导员执业资格,履行辅导员岗位职责并遵守相关管理制度而长期从事该项工作的过程。辅导员专业化指辅导员工作经过专业学习与培训,掌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并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且不断提高自己,努力成为专家的过程。
辅导员职业化与辅导员专业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一方面他们是相互联系的,辅导员职业化是辅导员专业化的基础和前提,辅导员专业化则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辅导员职业化的关键和核心。从辅导员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是在职业化的基础上得到了专业化的发展。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决定了辅导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技能并有相关的学科支撑。另一方面他们是相互区别的,辅导员职业化侧重于外在要求,主要包括辅导员的职业资质、职业技能、职业伦理、职业意识以及相应的准入机制、考核机制、退出机制等,而辅导员的专业化侧重于对其内在素质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专门的工作领域、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专业团体以及专业教育培训机构等。
按照社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要求,辅导员要实现职业化必须具备六个要素,包括职业修养、职业规范、职业岗位、职业地位、职业技能、职业理论等[5]。
(1)职业修养。职业修养是指辅导员要具有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心态。辅导员应该具备现代社会职业人最基本的职业修养,即诚实守信、公平正直、团结合作、履行职责、追求卓越等。
(2)职业规范。职业规范包含职业思想、职业语言和职业行为。一名职业化的辅导员,他能严格按照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符合自己的职业身份。辅导员的职业规范更多体现在工作方法和艺术上。
(3)职业岗位。辅导员的职业岗位要按照要求进行岗位设置、岗位分类,要有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要有助于辅导员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发挥。
(4)职业地位。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声望,就需要外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支持。没有一定的职业认同感,辅导员职业化则难以实现。
(5)职业技能。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应该按照现代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需要来规定,它包括职业资格、水平认证与基本技能。对于辅导员来说,除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外,还应有能够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资格认证。
(6)职业理论。职业理论是指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所需要的理论和学科支撑。辅导员的工作要有较好的理论体系指导,有相关的专业研究团体和研究协会并制订本职业的规范、标准,这样才能得到科学发展。
(1)设立辅导员职称、职级考评体系[6]。辅导员是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一方面,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应该按照教师的职称评聘序列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认定,如可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职称序列,按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级评聘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另一方面,辅导员作为管理队伍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按照管理者的职务晋升程序进行行政级别认定,如可设立副科级、科级、副处级、处级辅导员岗位,以进一步明确相应级别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考核、工资待遇和津贴标准,建立和完善辅导员行政职务的晋升体系。
(2)建立科学规范的辅导员队伍考评体系。对辅导员的工作考核必须以其工作的量化为基础,考核内容包括带教学生数量及学生满意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对学生指导及教学情况等。考核方式包括个人自评、学生评议、院部评议及学校相关部门评议等。由于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和繁重性,应以考核工作业绩为主,以考核工作研究学术成果为辅。考核结果作为各类评优奖励、职务晋升与评聘的依据。考核力求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全面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7]。专业化建设是辅导员职业化的根本途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与培训。学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指导实际工作。②加强对学生工作方法的学习与培训。辅导员在面对大学生成长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时,除了要做出正确引导和帮助,还需要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③加强对学生工作的科学研究。辅导员要想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专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加强辅导员的科研工作,将其在学生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并鼓励他们将理论成果应用到学生实际工作当中。
(4)全面加强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8]。职业化建设是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基础和客观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加强对辅导员职责的学习与培训。通过学习,使辅导员明确其角色定位、工作职责要求,掌握开展班级管理、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业与生活困难等各种学生工作的方法,以便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②开展辅导员职业技能的专题学习与培训。对辅导员职业化的培训课程,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职业辅导、学习辅导等。职业院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与多层次的培训体系,鼓励辅导员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并取得相关证书,如心理咨询师和职业指导师的培训与资格证书,以不断提高其职业技能。
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该过程也是一个机制创新、观念创新的过程。辅导员职业化是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和根本途径,是完善职业院校学生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R].教育部令第24号.2006,7.
[2]蔡立彬.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21~23.
[3]詹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学,2008,9:23~25.
[4]黄淑婷.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研究综述[J].新课程研究,2008,8:16~18.
[5]曾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概念界定与要素分析[J].职业时空,2008,9:25~28.
[6]谢沣.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分析[J].成都大学党报(教育科学版),2008,10:18~19.
[7]李永山.美国高校专家型辅导员的特征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23~26.
[8]覃干超.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10:18~19.
G40-03
A
1671-1246(2010)04-0005-02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理论研究”(2007B348)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