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国珍,叶力前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从民俗学视野看女性在温州家族企业中的代际传承
邱国珍,叶力前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中国民俗文化中“重男轻女”的思想对社会商业模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族企业传承中多为“子承父业”的模式。随着温州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加之温州女性勤劳与有智慧,女性不仅可以创业,而且还可以成为企业的传承人,女性在商业社会中的能力与地位逐渐得到社会认可。
温州;民俗;家族企业;女性;代际传承
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不仅包括企业管理权的交接班,还包括企业所有权内在的财富与权力的传承。中国人自古就有着比较强烈的家产意识,许多家族企业创始人创立企业的最初动力就是要让自己及其后代能够享有一份丰厚的家产,而且也往往习惯于把企业资产等同于家产,甚至存在着企业家私人开销与企业收支账目不分的情况。既然把企业等同于家产,则必定维持家产在家族内的代代相传。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亲属体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有特别适宜于作为继替原则的地方。若以亲属关系来作某项事的资格,可以免除很多发生竞争的纠纷。”[1]
温州家族企业中的大多数第一代创立者能在主观上要求自己理智对待公司权利传承问题,选择的多是“子承父业”的传统传承模式。这一模式被本地的绝大多数家族企业广泛采用具有其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的形成因素包含着我国民俗文化“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男女有别的差序格局对这一社会商业模式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甚至让人们默认了这一事实的普遍性与合理性。
民俗惯制与民俗心理的力量使家族企业主自然而然地优先选择了“子承父业”的传承模式,而女性则常常被排除在传承人的范围之外,过去民俗技艺的代际传承上有严格的规矩,如今传承企业成为不成文的潜规则。社会发展至今,尤其是像温州这样的东南沿海城市,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所涉及的社会事业范畴也大大扩展,家族企业的女性传承人日益增多。温州华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①(以下简称华利公司)的女性传承人是典型的成长个案。个案中的女主人公,既是属于家族的,又是属于商业社会的,她同时传承家庭家族民俗与商业社会民俗,这两种民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家族企业的女性传承人成为民俗系谱中身份较为特殊的人群。
提起华利公司,行业之外的人士可能对其知之甚少,而在行业内,华利公司则是大名鼎鼎、屈指可数的业界领头羊企业。公司现任总经理、集团副董事长张蕾蕾是浙江省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温州市十佳创业新星、乐清市十佳青年、巾帼建功标兵。在这些荣誉光环笼罩之下,张蕾蕾的继任与再创业过程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张蕾蕾出生于1977年,是家中长女,还有两个弟弟,老家位于乐清市城乡结合部石马村。20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大潮带动下,石马村村民纷纷走出这片固守多年的小天地,走上了创业之路,张蕾蕾的父亲张商钱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之前,他曾是一名军人,退伍之后被分配到乐清本地的供销社,工作稳定,收入也较为优厚。但由于他兄弟姐妹多,全家的支出几乎都靠他一个人的收入,尽管供销社的工资不低,但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还是让张商钱倍感压力。于是他下定决心,放下铁饭碗,白手起家,要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拼搏出一番事业。在创业之初,由于张商钱夫妻二人要照顾生意、事务繁忙,1987年之前张蕾蕾和两个弟弟一直跟着祖父母住在乡下的老家,同村子里的孩子一起学习玩耍,虽然与父母不常见面,却也在祖父母的加倍呵护与疼爱下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张商钱是本村最早的“万元户”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把生意做到了国外,而这一切对于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张蕾蕾来说是没有确切概念的,她只记得村里的第一辆摩托车、第一台电视机都是出现在她家里。
可是作为“有钱人”的女儿,作为“富二代”,张蕾蕾并没有对财富的切身体会。在她的记忆里有一双红色的丁字形皮鞋,那是过年之前母亲给她添置的新行头。考虑到女儿身体的成长速度,母亲特意选了一双比当时张蕾蕾的鞋号再大两码的鞋,以免新鞋才穿不久就要淘汰。或许张蕾蕾的母亲是出于勤俭持家的习惯而为,当然也不排除她具有对子女严格要求的现代意识。在那个时代,张蕾蕾家还谈不上大富大贵,做母亲的显然还没有关于如何教育“富二代”的深入思考。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却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这一点,张蕾蕾的父母应该是清醒的。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中,世界各国的家族企业都面临代际传承问题。根据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只有12%的家族企业传到第三代,而第四代后还在经营的家族企业只有3%[2]。中国人所流传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或“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衰败”这些带着宿命色彩的说法,也暗合了这种情况中的一定规律。家族企业权力从一代传给下一代之际,正是其最容易受伤之时。因此,企业的代际传承问题是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作为家族企业的创业者,张蕾蕾的父亲不仅能吃苦耐劳,而且也严格要求子女,他对子女不溺爱、不娇纵,甚至比普通人更加严厉地要求子女。因此,他培养出来的三个孩子也都有着坚强的军人性格,这种不依赖家人独立自主的个性让身为女性的张蕾蕾也受益匪浅。这也为家族企业的顺利过渡奠定了基础。
在张蕾蕾高中毕业之前,张商钱再次审时度势地为女儿作出决定,大学报考的第一专业志愿,必须填报国际贸易。此时,华利公司的企业效益蒸蒸日上。考入上海大学国际商学院后,张蕾蕾一边读书,一边帮着父母打理企业在上海的一些事务。在她大二那年的夏天,母亲来上海和一位中东客人谈生意,让她陪同。因张蕾蕾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英语已有一定基础,相互介绍后,中东客人着实被眼前这位小姑娘流利的英语与熟练的商业谈判技巧吓了一跳,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这位小姑娘一出马就和他们签下了一笔12万元人民币的订单。这次小试牛刀,张蕾蕾的外贸才干得到了初步展现。
尽管父母一心希望张蕾蕾回家乡打理华利公司的生意,但是她却对第二故乡上海产生了浓浓的眷恋之情,暑假期间她在上海投简历进行假期实习,她希望能够在大型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中锻炼能力,将来华利公司在上海开设窗口企业或分支机构时她能出任负责人管理企业事务。父母虽然盼望女儿回到自己身边,却对张蕾蕾的意愿也表示了默许,但当年冬天的一件事情却改变了张蕾蕾的初衷。1996年,她的父亲遭遇车祸,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对张蕾蕾的前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她纵然迷恋上海的都市气息还是要下决心回归故乡,因为家族企业需要她这个懂专业的人才,家庭需要她这个懂事的长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是具有高度自我封闭特征的宗族亲族文化,这种文化强调以血缘为基础的一脉相承,下一代从上一代那里所传承的除了姓氏、家族历史和文化,更重要的还有财富和权力。中国的家庭在伦理上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具体体现在以父子关系为核心,特别强调血缘的严格性和纯洁性,家庭具有严格的等级秩序,而且父家长通常位于权力的顶端。由于婚姻家庭领域的姓氏嗣续、社会继替、亲属体系及居住模式方面的单系偏重,以“父姓制”为特征的、具有传宗接代意义的单系偏重习俗,经过千百年来对人们婚姻家庭行为的濡染,可以说已经沉积和转化成了一种内存于中华民族传统社会心理文化结构之中的“文化基因”。家族企业作为一种“遗产”,家族也必然希望企业不要“改姓”,而不“改姓”的做法就是将企业留给男性后代。
华利公司传承人张蕾蕾以自身的努力,改变了这一传统习俗。而且,她作为女性传承人,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完成了角色转变。1998年底,毕业前的见习期,张蕾蕾正式进入了华利公司。任职之初,张蕾蕾曾设想过,毕业之后到家族企业应该能担任企业副总经理或者办公室主任之类的职务,从事行政工作,一来专业对口,二来可以迅速进入管理层积累经验。然而,父亲最初给她的角色是一名车间生产工人。从挑选原材料开始,到产品的粘接、成型、组装,每道工序都轮着干,每熟悉一项便转到下一道工序的生产车间,一干就是大半年。由于当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很多工序都要靠生产工人手工完成,张蕾蕾至今记得留置针生产中有一项“打尖”的过程,需要手持砂纸将针头磨到薄而不破的状态,非常锻炼生产者的技术与耐心。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张蕾蕾很快就熟悉了生产流程及工序的关键控制点,这段特殊的管理培训结束的时候,她都能把每道工序做到得心应手。在与普通车间工人同吃同住同工作的日子,让她了解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之后她视察车间工作时,任何细小的差错都难逃她的法眼。也正因为有了那一段深入“民间”的生活,让她了解到普通工人对企业硬件软件、环境的看法与要求,让她在生产者与管理者之间迅速地接收反馈信息,成为交流沟通的使者,在企业内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熟悉了生产及产品的工艺流程之后,张蕾蕾提出成立外贸部并负责自营进出口业务。从业务洽谈、签订合同、包装确认、发货、报关、核销,整个流程都是她一人独立完成,所谓的外贸部在成立之初也就是由她一人负责的三套马车。原本她设想的是将大学里所习得的理论知识与国际化管理经验运用到公司经营运作的实践中去,但接触到现实情况才发现,以前学到的理论都被架空了。父亲的刻意放手,让张蕾蕾在商场实战中获得了宝贵经验。从刚开始的四处碰壁到后来的得心应手,张蕾蕾的外贸部做得有声有色,逐渐扩大发展成为对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部门。到1999年底,父母逐渐“放权”,华利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基本都交由她来打理。她的职务也从外贸部主管升为公司副总经理,那一年,她仅23岁。
华利公司虽为中美合作企业,但外方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与周围众多温州家族企业一样,当时华利公司管理层家族色彩非常浓厚,张蕾蕾的5位亲戚出任公司的经理、副经理,几乎控制了企业的整个管理层——舅舅负责采购,表哥负责销售,当有了矛盾和争执没有办法按照正规章程调解处理时,这让张蕾蕾非常苦恼,家族企业要发展,要留住人才,走向科学管理是必由之路,脱离家族管理的束缚是迟早要走的一步。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向父亲提议,应该让亲戚都离开家族企业。父亲的想法与她不谋而合,只是在具体实施上他又觉得非常矛盾,一边是一起吃苦打天下的亲戚,他也无法薄情,开不了口;另一边是年轻接班人在管理思路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如果不支持,企业的领导就很难开展后续的管理工作。思虑再三,张商钱同意了女儿的提议,以企业的名义一次性买断亲戚手中的股份,痛下决心冲破家族制管理的束缚。这个决定如同平地一声惊雷,几个阿姨天天来到公司哭诉,爷爷奶奶也给张蕾蕾和她父亲当起了说客。那一年的农历新年,原本以往热热闹闹一大家子人欢聚一堂的场面不见了,家里冷冷清清,连爷爷奶奶都怪罪张商钱父女不近人情、不知好歹。但张蕾蕾在父亲的支持下坚定了信心,尽管家族里、社会上都有责难反对的声音,但她相信自己的抉择一定能够让华利公司再上一个新台阶,事实证明了她的决断是正确的。冲破了家族制,张蕾蕾招兵买马,不惜重金引进各类优秀人才,给家族企业注入了活力,使它得以快速的发展。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正是因为有了继承者的这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才使得华利公司这个具有20多年历史的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不断稳步发展。
从1998年大学毕业进入家族企业到如今出任华利公司的第一把手,这10多年间张蕾蕾也经历了从青涩学生到成熟事业女性的转变。当被问起如何看待女性继承人接手家族产业时,她只是坦然地认为,她的父亲给了她很大的支持及公司的决策者权衡性格和能力后的决定。张蕾蕾性格外向,虚心好学,敢作敢当,有男孩子般的爽朗性格也兼具女性特有的细腻心思,适合出任家族企业管理者;而出任华利公司江西赣州生产基地副总经理的张蕾蕾的弟弟,性格较内向,能沉得住气,是一名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工科毕业生,较适合负责科研开发工作。姐弟俩在管理方面分工合作,共同致力于华利公司的兴旺发达。
1.女性承继了勤劳智慧的传统
相传,早在晋朝时,温州就有浣纱女夜纺“鸡鸣布”的故事。清朝时期,《东瓯掌录》有更为具体的记载:“妇女勤纺织,寒暑昼夜之间,虽高门巨室,始齓之女、垂白之妪皆然”[3]。她们夏织苎,冬纺棉,昼夜之间,不仅自己织布做衣,还为他人织布,拿到市场上出售。温州女性的勤劳智慧也因此名扬四方,或许人们可以将这些织女们看做是本地市场上第一批女商人、女企业家。在今天张蕾蕾等一批女企业家的身上,就能发现这种难能可贵的文化基因。
2.温州民俗由“重男轻女”转变为“重男不轻女”
在“重男不轻女”的民俗环境中,女性不仅可以创业,而且可以成为继承人。如今,温州女性逐步淡漠性别地位的“生物化”,日显性别地位的“文化性”和“社会性”[4]。温州女企业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团体,在女性能顶半边天的现代社会,女性在商业社会的能力与地位逐渐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特别是在温州,女企业家们还成立了协会,每四年召开一届会议,并定期推选出十大优秀女企业家等杰出人物,无论是商界贡献还是社会影响力方面,女企业家包括作为创业者第二代传承家族企业财富、权利与文化的女性继承人,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能力与作用。
3.女性继承人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温州女性继承人,如张蕾蕾,集现代女性的知识、能力和魄力与传统女性的柔美、孝顺和细腻于一体,构成了作为女性继承人的基本素质。这一点,对于女性继承人至关重要。其实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是单个女性的需要,也是民族和国家的需要。女性综合素质的提高,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实力强弱的综合反映[5]。
4.个案显示的潜在问题
父权始终是传统文化中无法逾越的一道人文屏障,即使温州女性能力出众、魄力过人,但如果没有父亲、兄弟的支持,也很难成为家族企业的传承人,也难以将华利公司管理得像今天这样顺风顺水。在温州家族企业中,大多数女性第一传承人的身边还会被安排一名有血缘或者亲缘关系的男性传承人,如华利公司的副总经理——张蕾蕾的二弟,又如康奈集团的副总经理——女性传承人郑莱丽的弟弟郑莱毅。这样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是家族企业发展的需要,但在人们的心理层面或从社会民俗视野看,始终是男权社会的惯性力量在发挥着作用。
尽管如此,与我国传统商业社会较为普遍的“传男不传女”的企业传承模式相比,温州数量可观的女企业家接管家族企业的案例,人们能从中体会到在浙南地区特别是温州地区,对“重男轻女”陋俗的改良改革之风的彻底。一百多年前的清末民初时期,在这块土地上,还存在以“百子桶”溺毙新生女婴的陋俗!但经过长期的社会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正在不断提高,“重男不轻女”的社会新风尚正在流行,这不仅在人口社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在商业发展的代际传承方面也呈现出其独特的意义。
[注 释]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80.
[2]傅晓兵.家族企业长寿之道[EB/OL].(2009-02-25)[2010-04-25].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12/19/150256.html.
[3]叶大兵.论温州民俗对“温州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影响[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05-111.
[4]张小燕.社会和谐视野中的温州女性[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6-8,25.
[5]王爱新,汪琦.高度重视提高女性人口的综合素质[EB/OL].(2005-10-24)[2010-04-25].http://www.wsic.ac.cn/newworktop/57267.htm.
[责任编辑:任映红]
An Insight into Inheritance of Women in Wenzhou Family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lore
QIU Guozhen, YE Liqian
(School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The view of "preference of men to women" in Chinese culture plays a slight, transforming role on social business model. Family enterprises usually carry out the "sons inherit fathers' property" mod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nzhou, women, coupled with their diligence and wisdom, can not only start business, but also be inheritors of enterprises, and their capability and status in business are gradually recognized by the society.
Wenzhou; Folklore; Family enterprises; Female; Inter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C913.68
A
1671-4326(2010)04-0005-04
2010-05-07
邱国珍(1954—),女,江西鄱阳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叶力前(1984—),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