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莉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211169)
高校特困女生思想压力成因分析*
杨 莉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211169)
由于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现象的存在,高校特困女生群体的处境已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本研究对包括家庭、社会、同辈群体环境等外部因素和包括同辈群体比较、相对剥夺感、自我认知偏差等内部因素的特困女生思想压力成因进行了剖析。有助于高校贫困问题理论研究的拓展。
特困女生;发展思想压力;成因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己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在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不断扩大的同时,贫困女大学生的基数也越来越大。根据国家教育统计资料公布的数字, 2009年普通高校困难学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人数23%,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5.7%。虽然贫困女大学生拥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由于贫富差距在代际之间得以延伸,父辈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源占有的贫富阶层分化直接对子代的教育发展和职业流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目前高校贫困问题研究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对贫困女大学生的专门研究却极少,本研究将从社会性别视角来分析贫困女生的发展压力,注意女性主体意识,不仅有助于促进和完善两性教育公平理论,而且有助于高校贫困问题理论研究的拓展。对促进社会资源分配公平与社会成员有序流动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一)特困生概念
所谓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贫困生又分为一般贫困生和特困生,“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是一般贫困生,而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则是特困生。但这个定性标准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显得比较模糊,难以操作。而且由于全国各省各地区经济情况差异较大、文化背景有所不同,贫困生的界定,至今全国无法制定统一的标准,各校、甚至各专业之间也难以做到统一。
发展压力指个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压力感,即个人在应对有关发展方向、发展水平、发展机会等问题时出现的无助感和自信丧失体验。本研究侧重讨论特困女生在大学求学以及寻求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压力。
(二)社会性别理论
女性主义一般都把“社会性别”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和核心。它和过去我们讲的“sex”(性别)指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有所不同,社会性别专指作为社会与文化构成,通过社会化而学习到的、与两种生物性别相关的、对于一整套规范的期望以及落实的行为。从总体上看,社会性别理论是在肯定男女两性的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强调他们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作用和建构下所体现出的社会特征和性别差异。
男女两性之间的不平等的权利关系,也可以看到男女两性受到的不同制约,有助于共同反思传统的关于性别的权力话语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束缚,从而构筑反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合力。社会性别理论还为社会科学领域引入新的研究视角,被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各个学科引入、借鉴和推广,成为各个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社会性别分析方法把社会性别概念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工具,如女性主义致力于把性别分析运用于发展,注重研究具体政策或项目对男女两性产生的不同影响,并致力于消除发展中的不平等和歧视。
(一)外部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是女大学生贫困的最直接的原因。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社会贫富分化加剧,而这种贫富差距在代际之间得以延伸,父代的经济状况在子代之间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包括在求学的过程中沉重的经济压力,她们还要承受更多的心理上的负担。调查中大半的特困女生来自边远或经济落后地区家庭,家庭收入低。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特困女生来自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在这些家庭生活的贫困女生常常为自己求学的花费而有负疚感,在自己发展上不敢提任何的要求。同时由于城乡文化差距、城乡教育差距以及生活、单调、紧张、寡欲、清苦,她们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
家庭的经济负担使特困女生的发展受到很多限制,家庭成员的落后思想也给贫困女生带来极大的压力。一些农村地区,仍有不少家庭认同“重男轻女”、“女子不如男”等落后的传统性别观念。
(2)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的非义务化的推行,不断攀高的学费和生活费给贫困女生造成物质和精神上的负担。据教育部调查,全国高校生平均学费从1995年80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5000元左右,目前进入新校区的学生的学费则在6000元左右。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0-2009年我国高校学杂费10年增长5.34倍。贫困家庭成员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也给贫困女生的发展造成极大障碍。
其次,社会竞争意识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就业形势严峻,许多特困女生心理压力也逐渐加大。对于贫困女生来说,“背景、关系、经济实力”只能是想象,心理上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神经质等问题。此外,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性别不公正的现象,传统性别观念的浓厚积淀,性别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系统中普遍存在。
(3)同辈群体环境因素
同辈群体的影响主要是指同学的影响。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现代性特征不断冲击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特别是市场经济唯利是图的一面,认为钱能给自己带来莫大的快乐和享受,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生活理念。同时处于青少年时代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以“貌”取人。
对家庭的担心、对未来的迷茫、对贫富差距的不理解、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认识不够,现实生活中不时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愉快体验,都不停地吞噬着她们的异常生孜感的心灵,考验着她们的心理承受力。她们偶尔泛起的一点点关于未来理想、目标的想法,往往会被那些来自同学的、社会的或家庭的有意无意的伤害和挫折所压抑。
(二)内部因素
压力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过程,一个从刺激(压力源)到反应(生理或心理的症状)的动态过程。在整个压力产生的动态过程中,个体的主观评价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体的主观知觉评价是个人发展压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1)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是人们的一种否定性主观心理感受,它来自于自身的期望与自身认定的实际状况之间的差异。作为高校中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女生大多来自贫困、偏远的农村。经过多年的刻苦攻读,圆了大学梦,从一个闭塞、落后的地区到了物质、精神生活相对富裕的城市。特别是校园中也出现了贫富两极现象,大学校园里“穷学生”和“富学生”形成了鲜明对比,家庭背景、生活阅历以及爱好志趣相差甚远,她们将自身在校衣食住行等与周围同学相比,其“贫民”的心理落差越来越大。此外,大多数贫困女生具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和积极上进的精神和品质。他们与来自相对富裕家庭的同辈群体相比较,或拿自己内心的某种既定期望与现实状况比较,感到“相对短细”,因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强烈的相对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如自卑、丧失信心、自惭形秽和低人一等的感觉,甚至愤世嫉俗、自暴自弃。
(2)自我认知偏差
一些特困女生不能正视自身生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实际不相符,心理学研究表明,过于低估自己或自我过于夸大的人,常会感到紧张焦虑而影响自我发展。一部分特困女生在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上,往往容易关注不足或弱点,对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足耿耿于怀,认为自己不善于交际、文体活动不行,缺乏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勇气,甚至将自己取得的良好成绩也看成是“死用功”的结果,面对竞争,自卑感过重。心理暗示有时会强化、夸大压力。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女性心悦诚服地承认自己的能力不如男性强,传统文化和社会偏见使得许多女性形成了自卑、依赖、软弱等消极的心理态势,易把择业看成是一种压力。她们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来认识并确认自我的存在价值,导致自我意识发展不完善,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抗挫折能力弱,这样也会使她们不能正确的自我归因。
(3)消极自我归因
贫困女生作为女性的一部分,其本身就有情感细腻、敏感的特点,也有比较脆弱的一面。她们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很容易作出消极的内归因,将失败归结为自己能力不足、头脑不灵活等。据统计57.3%贫困女生将压力或障碍归因于性格内向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比例高于贫困男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贫困女生更倾向于内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人们把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以后的活动、积极性有很大影响:把失败归于主观因素会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把失败归因于客观因素会产生气愤与敌意。贫困女生在归因分析上习惯于主观归因,情绪上易悲哀、失望,进而产生焦虑感。
虽然贫困女大学生在应对压力挫折的思想准备上强于非贫困生,但其以一种顺应无奈态度对待挫折的也高于非贫困生,说明她们在成长与发展中的确存在一些无法自己解决的现实困难。构建一个有效的社会支持将有助于贫困女大学生健康发展,以家庭支持为基础,国家的政策与法律支持为屏障,发挥在国家、社会与个体的桥梁作用,努力拓展包括妇联、工会、慈善机构和专项基金等为主的NGO组织支持,同时充分利用业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陪伴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
[1]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氏春出版社,2003.
[2]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刘梦土.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胡启先,易法建.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6]刘梦,陈丽云.小组工作手册:女性成长之中[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6]朱力.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J].江苏社会科学,1995,(6).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n Times of Stress:A test of the Social Support Deterioration Deterrence Model [J].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1(3):498 -511.
2010-08-28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07SJD880070)
杨莉(1978-),女,江苏徐州人,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