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语境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辨析

2010-08-15 00:50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本质以人为本

段 勇

(山西省煤炭地质资源环境调查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科学发展观语境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辨析

段 勇

(山西省煤炭地质资源环境调查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目的,与带有明显资本主义性质的“人本主义”和带有明显封建主义性质的“以民为本”具有本质区别。只有将“以人为本”与后两者在本质属性上区分开来,才能在理论、实践上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以人为本;人本主义;以民为本;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出“以人为本”是要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关心人、尊重人,切实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和最终归宿。“以人为本”与资本主义提出的“人本主义”及封建时代提出的“以民为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以人为本”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与资本主义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有着根本上的不同。近代历史上人本学的代表可以说是费尔巴哈,经过发展的现代人本学代表人物主要为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他们分别阐述了唯意志主义、存在主义、生命学派等主要的观点、主张。与近代人本主义的理性崇拜不同,现代人本主义则彻底走上了非理性认识的道路。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有本质上的不同,具体表现在:

1.理论基础不同。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发展理论,是将彻底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理论提炼和总结。这一理论同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和我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家和建设者,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各个阶段的具体经济社会情况,对人的发展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党从建党之日起就宣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从1944年在张思德追悼会上作的《为人民服务》的讲话,到建国后党中央办公地中南海的影壁上由毛泽东亲手所写的金光闪闪的“为人民服务”的五个大字,毛泽东的立党原则从来就是“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它本身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志”,这就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历来是全心全意为实现人类自由发展而奋斗的政党。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更是将人作为最终发展目的的发展理论。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始终贯穿于他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论题中,他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他的“三个有利于”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对此进一步作了发展,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他认为检验一个政党是否是人民的党的标准就是看这个党是否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否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是否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更在此基础上作了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它的“以人为本”强调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一思想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忠实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建党宗旨,与我党历代领导集体对人的关怀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而“人本主义”则不同,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它在历史上的种种流派都无一例外是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体现。

人本主义的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其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无论是费尔巴哈的感性人本主义还是现代人本学中的存在主义,对人的认识共同的错误在于将人性看成了是人的根本属性,唯物史观不否认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具有吃、喝、欲望的满足等动物的属性。但是,离开社会生活单独对人的自然性进行考察,从而得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的结论则是错误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即使其动物本性也不得不带有社会的特征,人社会性的劳动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最根本的标志,现实的人是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而发展的。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不承认人性和社会之间根本的关系,也不承认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承认一种所谓全人类共有的、永恒的人性。这种抽象的人性论,使资本主义的人本主义具有了超时代、超阶级的假象。

2.对“人”的本质和内涵的理解不同。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它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遵循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述,即确定了人的本质和存在之间在社会实际基础上形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不仅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了人的本质,更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了人的发展。从其内涵上来说,应把握几个方面:(1)“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活生生的人;(2)“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有各种社会属性的,具有具体的时代、国家和民族性的人;(3)“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在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下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与我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对人的定义是一致的; (4)“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是指由人民组成的人民集体,又是指单个的个人,这体现了新时期科学发展观对人本质的认识和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5)“以人为本”中的“本”,是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的目标是为了人民利益的实现。

由上述可见,“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二者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其他历史观的根本不同,认识到这一点才能避免将“以人为本”当成是人本主义的误读。

二、“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的本质区别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不仅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有本质上的不同,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也有很大的区别,可以说它是对“以民为本”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弘扬与发展。科学发展观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但其“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哲学中“以民为本”的思想,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表现在:

1.从关注的对象上来分析。“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和我国法律保护下的、对社会主义建设起积极作用的公民,“以民为本”中的“民”主要是指百姓,这里的“民”与“官”和“王”相对,是一个“类”群体的概念,阶级性是民的概念的深刻背景。造字法研究得出,“民”字的来源为在奴隶时代,打了胜仗的部落为了防止战俘逃跑,就用匕首刺瞎奴隶的左眼,使其不得不终身为奴。因此,探究“民”字的起源,可以看出这个字本身就带有强烈的等级观念。与此相比,“以人为本”的“人”,充分体现了对人真正价值的肯定和对集体利益的追求,正是基于对这两者的包容和重视,“以人为本”才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赞同。

2.从目标的追求方面来考虑。科学发展观提出“人本”的目的是想进一步阐释我党治国的根本目的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这是共产党治党理政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的提出,将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及其阶级实质,更多的带有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地位的色彩,这种观念的出发点和目标,并不是为了百姓的利益和幸福,而是为维护和巩固王权服务的,在统治者那里,“民本”只是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手段,进而达到封建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和实现特定的政治目标。

3.从价值理念上来探讨。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准则,这是社会发展价值观的体现,它继承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观标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人的人格和社会价值。“民本”在承认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主要是想“顺民”和“愚民”,从而达到控制民众的目的,或者承认了人的主体地位,但又跌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

总之,“以人为本”吸收了中国传统中悠久的文化精神,是“民本”思想在当代的批判性发展。这一观点与西方的“人本主义”及“以民为本”有着根本的区别,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既探讨了人作为个体的价值、利益的实现,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又强调了人作为群体生存的本性、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阶级性,是我党在新时代对群众路线的贯彻和升华,是现代化事业得以完成的重要保证。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以人为本”的坚实土壤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主张,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不仅是对西方人本主义的克服,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批判和发展,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西方人本主义和中国古代哲学一样,也是从对人的本质研究及分析开始的,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同于后两者的是,他们的理论没有停留在对人的本质抽象的理解上,而是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性分析,将人的本质和人的现实活动联系了起来,将历史看作是人类的历史,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才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以马克思唯物历史观为依据,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指的是具体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求小康生活与建立和谐社会的人。科学发展观提倡的“以人为本”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其坚实土壤的,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学说。用唯物史观来看待以人为本,“人”就具有了科学的含义,西方哲学中超阶级、抽象的、“永恒的”人性,在马克思那里被各种具体的社会属性所取代。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它提出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阐明共产党人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准则。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专政,它的根本目的是要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绝无自己的私利所言,由于社会主义社会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科学发展观作为这种社会制度主体地位意识形态的体现,更具有“人本主义”和“以民为本”所无法比拟的历史优越性。“以人为本”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坚持这一点,才能达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目的。

[责任编辑:姚晓黎]

Essence Recognition of People-oriented Thought in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DUANYong
(Shanxi Coal Geology Resources Envirenment Invesligation Institute,Taiyuan,030006,China)

“People-oriented”,as the objective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has the visible difference with humanism which is capitalist and“people-based”which is feudal.Only discriminating the former and the latter,we can carry out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People-oriented;humanism;people based;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D616

A

1671-5977(2010)02-0012-03

2010-05-01

段 勇(1971-),男,山西朔州人,山西省煤炭地质资源环境调查院工程师。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本质以人为本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也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本主义路径——兼与董涛博士商榷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